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3997发布日期:2019-07-03 04:0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独立于两机体外的功能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装置已经相当普及。以笔记本电脑为例,通常会在下机体上配置喇叭,以在使用者操作笔记本电脑的同时能够播放音频。然而,若使用者不需使用屏幕而将上机体闭合至下机体时,由于喇叭被上机体盖住了,即便笔记本电脑设定成音乐可继续播放,此类笔记本电脑仍难以维持良好的播放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在不同使用状态下,功能模块外露不被遮蔽,而可执行功能。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功能模块及带动模块。第二机体枢接于第一机体。功能模块枢接于第一机体且位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带动模块至少配置于第一机体与功能模块。当第一机体闭合于第二机体时,功能模块相对于第二机体位于初始位置,且功能模块外露于第一机体。当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第一角度时,功能模块被带动模块带动而相对于第二机体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第二角度,且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带动模块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及第三磁性件,第一磁性件配置在第一机体上,第二磁性件配置在功能模块上,第三磁性件配置在第二机体上,当第一机体闭合于第二机体时,第二磁性件受第一磁性件的吸引而使功能模块停留于初始位置,当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翻转时,第一磁性件远离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受第三磁性件的吸引而使功能模块翻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模块转轴,第一机体包括第一机体转轴,功能模块转轴与第一机体转轴共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带动模块包括驱动线、从动轮及延伸臂,延伸臂固定于功能模块且不同轴于功能模块转轴,驱动线绕过从动轮且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机体转轴与延伸臂,驱动线包括在第一机体转轴与从动轮之间的第一段及在从动轮与延伸臂之间的第二段,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二段的延伸方向,当第一机体转轴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时,驱动线拉动延伸臂,而使功能模块以功能模块转轴为轴心往第二时针方向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臂与功能模块转轴为一体,且延伸臂平行于功能模块转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臂比功能模块转轴更靠近第二机体,且从动轮位于延伸臂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带动模块包括固定于第一机体转轴的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固定于第二齿轮的凸轮,功能模块包括内斜面,凸轮抵靠于内斜面,当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时,凸轮转动且推顶于内斜面,而使功能模块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功能模块底座,位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功能模块可转动地配置于功能模块底座上,带动模块还包括扭簧,连接于功能模块与功能模块底座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功能模块底座,位于第二机体旁且固定于第二机体,功能模块底座包括多个散热孔,功能模块可转动地配置于功能模块底座上,当功能模块位于初始位置时,功能模块覆盖至少部分的这些散热孔,当功能模块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第二角度,功能模块暴露出这些散热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在靠近第一机体转轴的一侧包括凹口,功能模块位于凹口内,且功能模块共形于凹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机体闭合于第二机体时,功能模块齐平于第一机体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功能模块包括扬声器、显示器、输入器及收音器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角度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第二角度介于15度至35度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枢接于第一机体且位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且带动模块至少配置于第一机体与功能模块。当第一机体闭合于第二机体时,功能模块外露于第一机体。当第一机体往第一时针方向翻起时,功能模块被带动模块带动而往第二时针方向翻起较小的角度,而使功能模块适于朝向使用者。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不管在第一机体闭合或翻起于第二机体时,功能模块均是呈现外露状态,这使得功能模块能够良好地执行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在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翻起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子装置的第三机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第三机体尚未翻起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第三机体翻起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带动模块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带动模块在初始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带动模块在翻起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在初始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电子装置在翻起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p1:初始位置;

p2:翻起位置;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2:凹口;

114:第一机体转轴;

120:第二机体;

130:功能模块;

132:功能模块转轴;

134:内斜面;

136:功能模块底座;

138、139:散热孔;

140、140a、140b:带动模块;

141:第一磁性件;

142:第二磁性件;

143:第三磁性件;

144:驱动线;

1441:第一段;

1442:第二段;

145:从动轮;

146:延伸臂;

147:第一齿轮;

148:第二齿轮;

149:凸轮;

15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在初始位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翻起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及功能模块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例如是具有屏幕的机体,第二机体120例如是具有键盘等输入装置的机体,功能模块130包括扬声器、显示器、输入器及收音器的至少一者。显示器例如是显示数字的显示器,也可以是lcd等。输入器例如是触控板或是实体按键等。当然,功能模块13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12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功能模块13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且位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由图1可见,当第一机体110闭合于第二机体120时,功能模块13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位于初始位置p1,且功能模块130外露于第一机体110。由图2可见,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一时针方向(例如是顺时针)翻转第一角度θ1时,功能模块13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二时针方向(例如是逆时针)翻转第二角度θ2,且第一角度θ1大于第二角度θ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θ1例如是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第二角度θ2例如是介于15度至35度之间。第一角度θ1例如是135度,第二角度θ2例如是23度。当然,第一角度θ1与第二角度θ2的范围不以此为限制。

以功能模块130为扬声器为例,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机体110闭合于第二机体120时,由于功能模块130外露于第一机体110,而使得功能模块130播放音频时不被其他机体阻挡,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播放品质。当使用者将第一机体110大角度地翻开到翻起位置p2(在本实施例中为一般笔记本电脑的工作位置)时,功能模块130会些微地翻起而转向使用者,如此,功能模块130便能够朝向使用者来播放音频,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播放品质。

同样地,当功能模块130包括显示器时,若第一机体110闭合于第二机体120,由于功能模块130外露于第一机体110,使用者仍可看到显示器上的信息(例如是时间、来信通知等)。若使用者将第一机体110翻开到翻起位置p2时,电子装置100不但在第一机体110具有屏幕,功能模块130还可显示信息,而能够提供使用者多元的显示效果。

当然,若功能模块130具有扬声器与显示器的组合,则无论是第一机体110闭合或翻起于第二机体120,功能模块130都能够提供给使用者良好的音频与视觉效果。

下面将说明,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第一角度θ1时,功能模块130是如何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第二角度θ2。

图3是图2的电子装置的第三机体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带动模块140。带动模块140至少配置于第一机体110与功能模块130。在本实施例中,带动模块140包括第一磁性件141、第二磁性件142及第三磁性件143,第一磁性件141配置在第一机体110上,第二磁性件142配置在功能模块130上,第三磁性件143配置在第二机体120上。

如图4所示,当第一机体110闭合于第二机体120时,第二磁性件142受第一磁性件141的吸引而使功能模块130停留于初始位置p1。如图5所示,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翻转时,第一磁性件141远离第二磁性件142,第二磁性件142受第三磁性件143的吸引而使功能模块130翻转,而使得功能模块130被带动模块140带动而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第二角度θ2。

图6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第三机体尚未翻起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图7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第三机体翻起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图6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功能模块底座136,位于第二机体120旁且固定于第二机体120,功能模块底座136包括多个散热孔138、139(图7)。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模块底座136包括两排散热孔138、139。功能模块130可转动地配置于功能模块底座136上,当功能模块130位于初始位置p1时,功能模块130覆盖上排的散热孔139,当功能模块130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第二角度θ2,功能模块130暴露出上排的散热孔139。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00位在初始位置p1时,由于功能模块底座136的上排散热孔139被覆盖,外界灰尘或异物进入功能模块130与功能模块底座136的机率可被降低。此外,当电子装置100位在翻起位置p2时,由于功能模块底座136的上排散热孔139被外露,功能模块130的散热效率可被提升。

另外,请回到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在靠近第一机体转轴114的一侧包括凹口112,功能模块130位于凹口112内,且功能模块130共形于凹口112。因此,如图1与图2所示,无论是第一机体110闭合或翻起于第二机体120,功能模块130与第一机体110的外观均能保持完整美观。此外,如图4可见,当第一机体110闭合于第二机体120时,功能模块130齐平于第一机体110的外表面。也就是说,功能模块130的上表面几乎与第一机体110的外表面在相同平面。同样地,这样的设计能够使电子装置100在初始位置p1时位在上方的机体(第一机体110与功能模块130)外观一致且美观。

下面将介绍带动模块的其他态样,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或是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是相似的符号表示,仅说明主要差异之处,其余元件不再多加赘述。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局部内部示意图。图9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带动模块的示意图。图10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带动模块在初始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1是图8的电子装置的带动模块在翻起位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8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30包括功能模块转轴132(图9),第一机体110包括第一机体转轴114(图9),功能模块转轴132与第一机体转轴114共轴。带动模块140a包括驱动线144、从动轮145及延伸臂146,延伸臂146固定于功能模块130且不同轴于功能模块转轴132。由图9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臂14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功能模块转轴132,但延伸臂146与功能模块转轴132不同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臂146例如是一体成型于功能模块转轴132,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臂146与功能模块转轴132也可以是透过焊接、锁固等其他方式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线144绕过从动轮145且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机体转轴114与延伸臂146,驱动线144包括在第一机体转轴114与从动轮145之间的第一段1441及在从动轮145与延伸臂146之间的第二段1442,第一段1441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二段1442的延伸方向。

由图10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延伸臂146比功能模块转轴132更靠近第二机体120,且从动轮145位于延伸臂146的下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臂146也可以是比功能模块转轴132更远离第二机体120,且从动轮145位于延伸臂146的上方。延伸臂146、功能模块转轴132及从动轮145的相对位置不以此为限制。

由图11可见,当第一机体转轴114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时,驱动线144拉动延伸臂146,而使功能模块130以功能模块转轴132为轴心往第二时针方向转动。如此一来,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第一角度θ1时,功能模块130便能够被带动模块140a带动而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第二角度θ2,以因应不同使用状态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机体转轴114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时,驱动线144随着第一机体转轴114转动而缠绕在第一机体转轴114上的长度等于延伸臂146从初始位置p1到翻起位置p2被拉动的距离。设计者可通过调整第一机体转轴114的粗细(与第一机体转轴114转动第一角度θ1时会有多长的驱动线144缠绕在第一机体转轴114上有关)、延伸臂146与功能模块转轴132之间的距离(与延伸臂146的转动半径有关),来调整功能模块130从初始位置p1到翻起位置p2时被翻起的角度。

更明确地说,若欲使第二角度θ2远小于第一角度θ1,设计者可减少第一机体转轴114的直径,让第一机体转轴114转动第一角度θ1时,较少的驱动线144缠绕在第一机体转轴114上。这样延伸臂146从初始位置p1到翻起位置p2被拉动的距离减少,而使得功能模块130被较少地翻起。或者,设计者可加大延伸臂146与功能模块转轴132之间的距离,来使延伸臂146的转动半径变大,在延伸臂146被拉动相同距离(弧长)的前提下,半径较大的延伸臂146所转动的角度较小。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在初始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电子装置在翻起位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12与图13,在本实施例中,带动模块140b包括固定于第一机体转轴的第一齿轮147、啮合于第一齿轮147的第二齿轮148、固定于第二齿轮148的凸轮149。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模块130包括内斜面134,凸轮149抵靠于内斜面134。如图13所示,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时,第一齿轮147随着第一机体110转动,而带动第二齿轮148,凸轮149随着第二齿轮148转动而推顶于功能模块130的内斜面134,而使功能模块130以第二时针方向翻转。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带动模块140b还包括扭簧150,连接于功能模块130与功能模块底座136之间。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以第一时针方向翻转时,扭簧150蓄积弹力。当第一机体110回到初始位置p1时,凸轮149不抵靠于功能模块130的内斜面134,扭簧150便可将功能模块130带回如图12所示的原位。当然,在一实施例中,扭簧150可以用其他弹性件或结构替代,以将功能模块130带回原位。在一实施例中,带动模块140b也可以省略扭簧150,使用者只要手动将功能模块130压回原位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枢接于第一机体且位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且带动模块至少配置于第一机体与功能模块。当第一机体闭合于第二机体时,功能模块外露于第一机体。当第一机体往第一时针方向翻起时,功能模块被带动模块带动而往第二时针方向翻起较小的角度,而使功能模块适于朝向使用者。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不管在第一机体闭合或翻起于第二机体时,功能模块均是呈现外露状态,这使得功能模块能够良好地执行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