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12478发布日期:2020-07-07 14: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通过辐射定标采集多个不同亮度下的图像,针对每一个亮度下的图像获取当前图像像元的灰度值;

建立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与当前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中包含多个校正参数;

根据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及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一致性,计算所述校正参数;

根据所述校正参数的计算结果和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进行非均匀性校正并输出校正后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为:

其中,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校正后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性校正前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qi为二次因子,gi为一次因子,oi为偏置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参数包括qi、gi、o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及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一致性,计算所述校正参数”的步骤包括:

建立每一个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与多个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平均值的关系方程;

结合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和所述关系方程获得拟合方程,采用在最小二乘法拟合所述校正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每一个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与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平均值的关系方程”的步骤中,所述关系方程为:

其中,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校正后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表示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平均值,l代表图像行数,n代表每行图像像元总数,表示第l行中n个图像像元的灰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和所述关系方程获得拟合方程,采用在最小二乘法拟合所述校正参数”的步骤中,所述拟合方程为:

其中,表示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平均值,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性校正前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qi为二次因子,gi为一次因子,oi为偏置因子。

7.一种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辐射定标采集多个不同亮度下的图像,针对每一个亮度下的图像获取当前图像像元的灰度值;

预设策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与当前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中包含多个校正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及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一致性,计算所述校正参数;

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正参数的计算结果和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进行非均匀性校正;

图像输出模块,用于输出非均匀性校正后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为:

其中,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校正后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性校正前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qi为二次因子,gi为一次因子,oi为偏置因子,所述校正参数包括qi、gi、o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建立关系方程模块,用于建立每一个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与多个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平均值的关系方程,所述关系方程为:

其中,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校正后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表示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平均值,l代表图像行数,n代表每行图像像元总数,表示第l行中n个图像像元的灰度值;

拟合模块,用于结合所述二次非线性预设策略和所述关系方程获得拟合方程,采用在最小二乘法拟合所述校正参数,所述拟合方程为:

其中,表示校正后图像像元的灰度值的平均值,表示亮度下非均匀性校正前图像像元i的灰度值,qi为二次因子,gi为一次因子,oi为偏置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校正参数的计算结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间遥感TDICCD相机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及装置,简化校正步骤同时提高校正精度;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区分通道内像元的非均匀性和通道间像元的非均匀性,对所有图像像元进行统一校正,简化了步骤,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十个不同亮度下对遥感TDICCD相机进行标定,能全面的覆盖CCD的光电响应区间,同时,采用二次非线性校正可以有效地提高像元非均匀性的校正精度,提高遥感TDICCD相机的成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石俊霞;韩诚山;薛旭成;李洪法;吕恒毅;刘海龙;李祥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