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7193发布日期:2018-11-27 22:3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VR头显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由于早期没有头显这个概念,所以根据外观产生了VR眼镜、VR眼罩、VR头盔等不专业叫法,VR头显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存在结构单一、佩戴不舒适、缺少必要的音频外设等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佩戴舒适、具备必要的音频外设的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结构精良、工作可靠、工作效率高的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单一、佩戴不舒适、缺少必要的音频外设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装置本体、上固定带、上气垫、耳麦、限位、下气垫、前盖、卡合开关、控制按键、调节杆和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右侧上部,且上固定带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上气垫位于上固定带的右侧内部,且上气垫与上固定带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耳麦设置在上固定带的内侧内部,且耳麦与上固定带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设置在调节杆的内侧内部,且限位与调节杆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下气垫位于下固定带的左侧内部,且下气垫与下固定带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盖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左侧,且前盖与装置本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卡合开关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前端左侧,且卡合开关与装置本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位于装置本体的上端前侧,且控制按键与装置本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在上固定带的右侧,且调节杆与上固定带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下固定带设置在上固定带的右侧,且下固定带与上固定带通过调节杆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所述上固定带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上固定带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所述调节杆主视呈矩形片状结构,且调节杆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所述下气垫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下气垫内部填充有气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所述前盖轴侧呈矩形抽壳状结构,且前盖为整体式结构设置有一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所述下固定带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下固定带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固定带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上固定带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配带本设置时上固定带包裹住头部的额丘部位,U形状的结构设计佩戴舒适,右侧嵌入的耳麦能够释放音频,使用方便,能够让使用户完全沉浸到虚拟现实环境中。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主视呈矩形片状结构,且调节杆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调节杆的设计是为了适用头部大小不同的人群设计,通过调节杆能够调节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距离,调节杆内侧设置有限位,用于卡合锁定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大小,让使用用户佩戴更舒适。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固定带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下固定带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配带本设置时下固定带位于人头部的枕骨部位,下固定带内部嵌入有下气垫,佩戴舒适,通过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相配合使用,能够佩牢固无需手扶装置本体,即可体验虚拟现实。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结构精良、佩戴舒适、具备必要的音频外设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本体1、上固定带2、上气垫3、耳麦4、限位5、下气垫6、前盖7、卡合开关8、控制按键9、调节杆10、下固定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装置本体1、上固定带2、上气垫3、耳麦4、限位5、下气垫6、前盖7、卡合开关8、控制按键9、调节杆10和下固定带11;上固定带2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上部,且上固定带2与装置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设置;上气垫3位于上固定带2的右侧内部,且上气垫3与上固定带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耳麦4设置在上固定带2的内侧内部,且耳麦4与上固定带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限位5设置在调节杆10的内侧内部,且限位5与调节杆10为一体式结构设置;下气垫6位于下固定带11的左侧内部,且下气垫6与下固定带1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前盖7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左侧,且前盖7与装置本体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卡合开关8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前端左侧,且卡合开关8与装置本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控制按键9位于装置本体1的上端前侧,且控制按键9与装置本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调节杆10设置在上固定带2的右侧,且调节杆10与上固定带2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下固定带11设置在上固定带2的右侧,且下固定带11与上固定带2通过调节杆10相连接。

具体的,上固定带2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上固定带2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配带本设置时上固定带2包裹住头部的额丘部位,U形状的结构设计佩戴舒适,右侧嵌入的耳麦4能够释放音频,使用方便,能够让使用户完全沉浸到虚拟现实环境中。

具体的,调节杆10主视呈矩形片状结构,且调节杆10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调节杆10的设计是为了适用头部大小不同的人群设计,通过调节杆10能够调节上固定带2和下固定带11的距离,调节杆10内侧设置有限位5,用于卡合锁定上固定带2和下固定带11的距离,让使用用户佩戴更舒适。

具体的,下气垫6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下气垫6内部填充有气孔,下气垫6和上气垫3用于缓冲上固定带2和下固定带11对人头部的压迫力,增佩戴用户的舒适感。

具体的,前盖7轴侧呈矩形抽壳状结构,且前盖7为整体式结构设置有一组,通过调节卡合开关8能够拆卸下前盖7,方便在装置本体1内安放手机。

具体的,下固定带11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下固定带11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配带本设置时下固定带11位于人头部的枕骨部位,下固定带11内部嵌入有下气垫6,佩戴舒适,通过上固定带2和下固定带11相配合使用,能够佩戴牢固无需手扶装置本体1,即可体验虚拟现实。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将通过开启卡合开关,拆卸下前盖7将手机放入装置本体1内,将音频插头插入手机,然后将前盖7卡合到装置本体1,佩戴时将上固定带2包裹住头部的额丘部位,下固定带11包裹住头部的枕骨部位,调节调节杆10的长度,通过限位5进行卡合,将耳麦4放置到耳朵外侧,通过控制按键9开启设备,用户即可体验虚拟现实的环境。

综上所述:该一种多功能智能穿戴设备,通过上固定带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上固定带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配带本设置时上固定带包裹住头部的额丘部位,U形状的结构设计佩戴舒适,右侧嵌入的耳麦能够释放音频,使用方便,能够让使用户完全沉浸到虚拟现实环境中;通过调节杆主视呈矩形片状结构,且调节杆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调节杆的设计是为了适用头部大小不同的人群设计,通过调节杆能够调节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距离,调节杆内侧设置有限位,用于卡合锁定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大小,让使用用户佩戴更舒适;通过下固定带俯视呈U形状结构,且下固定带为抽壳状结构设置有一组,配带本设置时下固定带位于人头部的枕骨部位,下固定带内部嵌入有下气垫,佩戴舒适,通过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相配合使用,能够佩牢固无需手扶装置本体,即可体验虚拟现实,解决了结构单一、佩戴不舒适、缺少必要的音频外设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