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模块及带有二维码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674发布日期:2018-09-11 22:2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二维码模块及带有二维码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二维码在市场上的大量普及,话筒产品的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上也印制了二维码,用来向消费者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业活动、故障说明、产品说明、动态演示等信息传递。相关技术中的话筒一般是通过将二维码印刷在附属品上,如印刷在说明书或产品质保书上。或者,把印刷有二维码的贴纸粘贴在话筒上。由于印刷有二维码的附属品通常容易被搁置或丢失,而二维码贴纸也容易被撕掉,从而导致二维码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二维码模块及带有二维码的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维码模块,包括:

模块本体,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显示窗口;

模块本体位于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部分,被制备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话筒,通过在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二维码显示窗口,且使得二维码显示窗口内被制备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并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从而该二维码模块用在产品上后,在保证二维码可携带性的同时,二维码不会被搁置或丢失,且二维码也不会被移除或者被损坏掉。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图像区域与模块本体呈一体设置;在二维码显示窗口内,模块本体的正面制备有多个凹槽区域,多个凹槽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二维码显示窗口内,模块本体的正面制备有多个通孔区域,多个通孔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二维码显示窗口中没有被制备成通孔的区域与模块本体呈一体设置并共同组成第一图像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该二维码模块还包括:背光灯模组,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底面和/或侧面,用于为二维码显示窗口提供光源;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以照亮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二维码图像。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该二维码模块还包括:背光灯模组,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底面和/或侧面,用于为二维码显示窗口提供光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透光率,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以照亮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二维码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在设备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各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模块;其中,二维码模块与设备本体一体成型制备而成,或者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本体的表面上的安装窗口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该设备为话筒。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维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安装窗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维码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维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维码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

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可以存储信息。二维码可以分为行列式二维码和矩阵式二维码。行列式二维码又称堆叠式二维码,由二行或多行二维码堆叠而成。矩阵式二维码可以为多个黑白方块所组成的矩阵。其中,黑色方块表示二进制“1”,白色方块表示二进制“0”。基于上述矩阵式二维码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码模块。该二维码模块可用在任一需要二维码功能的产品上,该产品可以为电子产品,也可以为日用产品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电子产品可以为话筒、显示器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该二维码模块用在产品上后,用户通过扫描该二维码模块所呈现的二维码,可获取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业活动、故障说明、产品说明、动态演示等信息。该二维码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显示窗口;模块本体位于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部分,被制备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

其中,模块本体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如正方体形、长方体形、平板形或圆饼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模块本体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模块本体的正面的形状可以由模块本体的形状确定,如正方体形的模块本体其正面可以为任一正方形面,平板形的模块本体其正面可以为上平板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显示窗口,通过二维码显示窗口可对外呈现二维码。

由上述关于矩阵式二维码的说明可知,二维码通常可以为多个黑白方块所组成的矩阵。而实际上只需两种不同颜色的方块所组成的矩阵即可形成二维码。其中,该两种不同颜色满足对比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基于上述内容,对于模块本体位于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部分,被制备成的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第一图像区域可呈现第一颜色,第二图像区域可呈现第二颜色。其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两种不同的颜色,且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满足两者之间的对比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通过第一图像区域与第二图像区域即可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由于二维码图像通常为正方形,从而二维码显示窗口也可以为正方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中的“制备”,并非在模型本体上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的二维码图案,也不是在模型本体上通过贴纸的方式粘贴包含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的二维码图案,而是对模型本体本身进行加工,从而得到第一图像区域及第二图像区域,并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模块,通过在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二维码显示窗口,且使得模块本体位于所述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部分被制备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并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从而该二维码模块设置在产品上后,在保证二维码可携带性的同时,二维码不会被搁置或丢失,且二维码也不会被移除或者被损坏掉。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在所述二维码显示窗口内,所述模块本体的正面制备有多个通孔区域,所述多个通孔区域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图像区域;所述二维码显示窗口中没有被制备成通孔的区域与所述模块本体呈一体设置并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图像区域。

为了便于说明,以模块本体为预设厚度的平板,二维显示窗口的形状为正方形为例。模块本体的形态可如图1所示,图1中最外面的方框表示模块本体101,模块本体101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显示窗口102。二维码显示窗口102中存在多个白色区域103,每一白色区域103均为一个通孔区域,多个通孔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另外,图1中的二维码显示窗口102中还存在多个黑色区域104,每一黑色区域104即为二维码显示窗口102中没有被制备成通孔的区域,所有的黑色区域与所述模块本体101呈一体设置并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图像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图1主要是为了便于区分,实际实施过程中第一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一颜色并非一定为如图1所示的黑色,第二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二颜色也并非一定为如图1所示的白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由上述内容可知,第一图像区域是与模块本体呈一体设置的,从而第一图像区域对外呈现的第一颜色即为模块本体自带的颜色。第二图像区域为通孔区域,而第二图像区域需对外呈现第二颜色才能与第一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识别的图像。例如,实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模块时,可将该二维码模块设置在产品外壳上,从而将产品外壳作为衬底面。其中,衬底面的颜色为第二颜色。衬底面透过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通孔区域,可对外呈现带有第二颜色的第二图像区域,从而第一图像区域与第二图像区域即可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

再例如,产品外壳上可设置一个安装窗口,该安装窗口为对外呈现的形态为凹陷区域,二维码模块可安装在该凹陷区域上。其中,凹陷区域可以如图2所示。通过将凹陷区域的凹陷面预先喷涂为第二颜色,或者,在凹陷区域的凹陷面上粘贴颜色为第二颜色的贴纸,可以使得凹陷区域对外呈现第二颜色。当二维码模块安装在凹陷区域上后,具体效果可如图3所示。在图3中,由于二维码显示窗口内存在多个通孔区域,而凹陷区域对外呈现的颜色为第二颜色,从而凹陷区域透过每一通孔区域对外呈现的颜色还是为第二颜色。对外呈现第二颜色的所有通孔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第一图像区域与第二图像区域即可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均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只需满足两者之间的对比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以第一颜色为黑色、第二颜色为白色为例。具体地,可将凹陷面喷涂为白色,从而白色的凹陷面透过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通孔区域可对外呈现白色区域,所有的白色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而二维码显示窗口中没有被制备成通孔的区域,对外呈现的颜色为模块本体自身带的黑色。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可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黑白两色的二维码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模块,通过在所述二维码显示窗口内,在所述模块本体的正面制备有多个通孔区域,由所述多个通孔区域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图像区域,由所述二维码显示窗口中没有被制备成通孔的区域与所述模块本体呈一体设置并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图像区域,最后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由于是通过不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在空间上形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从而该二维码图像不会被移除或损坏掉,也不会被搁置或丢失。另外,该二维码模块用在产品上可保证二维码的便携性。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除了上述由通孔区域构成二维码的方案之外,还可以通过凹槽区域构成二维码。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一图像区域与模块本体呈一体设置;在二维码显示窗口内,模块本体的正面制备有多个凹槽区域,多个凹槽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

如图4所示,模块本体的形态可如图4所示,图4中最外面的方框表示模块本体401,模块本体401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显示窗口402。图4中每一灰色区域为凹槽区域403,位于模块本体401正面的多个凹槽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图4中除了凹槽区域之外的其它多个白色区域,即为与模块本体呈一体设置的第一图像区域。第一图像区域与第二图像区域可共同组成能够识别的二维码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图4主要是为了便于区分,实际实施过程中,第一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一颜色并非一定为如图4所示的白色,第二图像区域对应的第二颜色也并非一定为如图4所示的灰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将凹槽区域的凹陷面预先喷涂为第二颜色,或者,在凹槽区域的凹陷面上粘贴颜色为第二颜色的贴纸,以使得凹槽区域对外呈现第二颜色。另外,凹槽区域的凹陷程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模块,通过将第一图像区域与模块本体一体设置,在二维码显示窗口内,模块本体的正面制备多个凹槽区域,由多个凹槽区域共同组成第二图像区域,再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由于是通过模块本体表面上的凹槽区域与模块本体表面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从而该二维码图像不会被移除或损坏掉,也不会被搁置或丢失。另外,该二维码模块用在产品上可保证二维码的便携性。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考虑到实际实施中第二颜色还可通过光线传递,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二维码模块还包括:背光灯模组,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底面和/或侧面,用于为二维码显示窗口提供光源;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以照亮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二维码图像。

具体地,若是通孔区域的方案,背光灯模组的光线透过二维码显示窗口中的多个通孔区域,可对外呈现颜色为第二颜色的多个发光区域,多个发光区域即可组成第二图像区域。以第一颜色为黑色,第二颜色为白色为例,当二维码模块设置在产品上时,上述方案形成的二维码图像的效果示意图可如图5所示。其中,背光灯模组的光线颜色为白色,白色区域为发光区域,多个白色区域可组成第二图像区域,多个黑色区域即可组成第一图像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背光灯模组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底面时,通常需要使得背光灯模组与二维码显示窗口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从而让背光灯模组发射的光线能够覆盖大角度范围。这势必会增加整体厚度,从而导致整体便携性不佳。为了降低整体厚度,可使用侧方光源的方案,即可将背光灯模组设置在模块本体的侧面。当然,也可以同时在模块本体的底面及侧面设置背光灯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若是凹槽区域的方案,为了让光线能够透过凹槽区域,则设备本体可以由越薄则透明度越高的材料制备。相应地,凹槽区域的凹陷程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以保证光线能够透过凹槽区域。通过在模块本体的底面和/或侧面设置背光灯模组,可以为二维码显示窗口提供光源。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可照亮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二维码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模块,通过在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二维码显示窗口,且使得二维码显示窗口内被制备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并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从而该二维码模块用在产品上后,在保证二维码可携带性的同时,二维码不会被搁置或丢失,且二维码也不会被移除或者被损坏掉。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另外,由于二维码图像中第二图像区域对外呈现的是发光区域,在夜晚或弱光条件下二维码还自带有照明功能,从而保证在夜晚或弱光条件下二维码也能够被识别。最后,发光二维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提高用户扫描二维码的概率。

考虑到在发光二维码方案中,光线的颜色还可由本身具有透明属性的材料传递。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二维码模块还包括:背光灯模组,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底面和/或侧面,用于为二维码显示窗口提供光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透光率,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以照亮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二维码图像。

以第一图像区域不透光,而第二图像区域透光,且第一图像区域对应呈现的第一颜色为黑色,而第二图像区域对应呈现的颜色为第二颜色为白色为例,则第一图像区域可以由不透光的材料所制备,第二图像区域可以由透光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材料所制备。具体地,可通过镭雕打磨将模块本体的正面进行打磨,直至背光灯模组的光线能够透过且能够清晰呈现出灯光的颜色为止,如打磨至0.5mm。再对打磨面不需要透光的区域进行喷涂,以使得背光灯模组的光线不能透过不需要透光的区域,不需要透光的区域即可形成第一图像区域。而对于打磨面上没有被喷涂的区域,即为需要透光的区域,需要透光的区域可形成第二图像区域。此时,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可透过第二图像区域,并可照亮二维码显示窗口内的二维码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第一图像区域不透光且第二图像区域透光的方案之外,第一图像区域及第二图像区域还可由不同透光率的材料制备。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后,由于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具有不同的透光率,从而光线在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可对外呈现不同的颜色,并可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和/或,第一图像区域及第二图像区域还可由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制备。背光灯模组发出的光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后,由于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本身带有不同颜色,从而光线在透过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可对外呈现不同的颜色,并可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模块,通过在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二维码显示窗口,且使得二维码显示窗口内被制备成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并由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共同组成能被识别的二维码图像,从而该二维码模块用在产品上后,在保证二维码可携带性的同时,二维码不会被搁置或丢失,且二维码也不会被移除或者被损坏掉。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另外,由于二维码图像中第二图像区域对外呈现的是发光区域,在夜晚或弱光条件下二维码还自带有照明功能,从而保证在夜晚或弱光条件下二维码也能够被识别。最后,发光二维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提高用户扫描二维码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可选实施例,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有二维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在设备本体的表面设置有上述任一二维码模块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模块;其中,二维码模块与设备本体一体成型制备而成,或者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本体的表面上的安装窗口内。

其中,形成二维码的方式可参考上述二维码模块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当二维码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本体的表面上的安装窗口内时,二维码模块可根据需求安装在具有安装窗口的任一设备上,任一设备上安装的二维码模块根据需求也可以随时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通过与设备本体一体成型制备二维码模块,或者,将二维码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本体的表面上的安装窗口内,从而在保证二维码可携带性的同时,二维码不会被搁置或丢失,且二维码也不会被移除或者被损坏掉。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该带有二维码的设备可以为话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可选实施例,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为了便于理解,以带有二维码的设备为话筒为例。参见图6,该话筒包括:话筒本体601,在话筒本体601的表面设置有二维码模块602;其中,二维码模块602与话筒本体601一体成型制备而成,或者可拆卸地安装在话筒本体601的表面上的安装窗口内。

其中,二维码模块602可以为上述任一二维码模块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二维码模块。二维码模块602的相关说明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在图6中,二维码模块602设置在话筒本体601的底部。当然,二维码模块602除了设置在话筒本体601的底部之外,还可以设置在话筒本体601的其它位置,如话筒本体601的中部、上部、侧面、正面及背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以背光灯模组方案为例,对带有二维码的话筒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二维码模块602可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二维码模块602还包括背光灯模组6022,背光灯模组6022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底面和/或侧面,用于为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提供光源。背光灯模组6022可照亮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从而通过二维码显示窗口形成能被识别的发光二维码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话筒,通过与话筒本体601一体成型制备二维码模块602,或者,将二维码模块602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本体601的表面上的安装窗口内,从而在保证二维码可携带性的同时,二维码不会被搁置或丢失,且二维码也不会被移除或者被损坏掉。因此,能够保证二维码起到应有的作用。

由于需要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如图8所示,该话筒还包括咪头603;咪头603与话筒本体601的顶端连接;咪头603包括网罩6031和拾音器6032,拾音器6032设置在网罩6031的内部。

另外,话筒本体601内部还可以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及2.4G发射模块604。其中,MCU可用于处理信号,并可用于控制信号的发射。通过2.4G发射模块604可对外发射声音信号,并可以在保证带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传输距离。具体地,声音信号的采集发送主要为如下过程:咪头603经过Codec的ADC采样后,可通过12S接口将声音采样信号传递至MCU。MCU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连接2.4G发射模块604,通过2.4G发射模块604对外发射声音采样信号。如图9所示,2.4G发射模块604可设置在二维码模块602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2.4G发射模块的设置位置作为具体限定。

考虑到背光灯模组6022、MCU、Codec、2.4G发射模块604均需要供电,从而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如图10所示,该话筒还包括锂电池605及供电电路606;锂电池605及供电电路606设置在话筒本体601的内部。另外,为了对锂电池进行管理,该话筒还可以包括电池充放电管理芯片。通过电池充放电管理芯片可控制系统功耗,从而增加话筒的单次使用时间。当然,除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置供电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外置的供电装置提供电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由于用户在使用话筒时可能会注意到话筒上的二维码,从而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如图11所示,该话筒还包括开关按键607;开关按键607设置在话筒本体601上。当用户按下开关按键607时,锂电池605通过供电电路606可为背光灯模组6022供电,从而使得背光灯模组6022发光。背光灯模组6022透过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可形成发光的二维码。若将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背光灯6022、开关按键607、MCU、Codec、及2.4G发射模块604作为一个整体,则咪头可与该整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电池充放电管理芯片与该整体及锂电池之间的连接关系可如图1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的数量为一个,但实际在实施时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的数量可以不止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背光灯模组6022发射的光线通过二维码显示窗口6021可形成发光二维码,而发光二维码承载的相关数据可以由话筒生产者提供,相关数据一般可以为产品信息,如使用说明,官网网址,防伪信息、广告推送信息及附属应用程序下载地址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上述发光二维码可以采用QR标准,也可以采用Data Matrix、Maxi Code、Aztec Code、Vermicide、Ultracode、Code49、Code 16K等标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可选实施例,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