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9186发布日期:2018-12-14 22:4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属于办公辅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与发展,各单位特别是教育部门对办公无纸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文档管理方式为依靠人力进行提交、整理分类、批改和归档存储工作。这种文档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依靠人员来进行文档的提交和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换,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不适用于现今所提倡的高效办公;纸质文档不能长期存储,存储的要求苛刻,且占用较大的空间;在同一文档多份需求的情况下,需要打印多份文档,浪费资源,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行人力文档管理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人脸识别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以降低文档管理的难度,提高办公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包括服务器端和多个终端,服务器端和终端之间通过网络连接;

所述终端包括控制模块、交互模块、文档拍摄模块、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数据传输传模块、信息反馈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交互模块、文档拍摄模块、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数据传输传模块、信息反馈模块连接。

还包括多适应性文件放置平台,多适应性文件放置平台置于文档拍摄模块下方;多适应性文件放置平台为一个文件放置平台台面,该文件放置平台台面上设置有多个刻槽,分别对应多个尺寸的纸张。

所述交互模块为LED触摸屏。

所述文档拍摄模块为USB摄像头模块。

所述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包括RFID模块、摄像头模块及主控芯片,RFID模块与主控芯片以串口方式连接,摄像头模块与主控芯片以usb方式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为context-A9芯片,RFID模块为MFRC-522RC522RFID射频ic卡感应模块。

所述数据上传模块包括网卡芯片和无线模块,网卡芯片和无线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信息反馈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GSM模块和时钟模块,GSM模块和时钟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为嵌入式处理器芯片。

所述控制模块为context-A9芯片。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现有的硬件模块,实现了结合人脸识别的文件无纸化上传,具体具有以下优点:1)本设备减少了提交文件的人员的工作量,在设备前即可完成提交工作;2)本设备将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存储,减少了存储成本,并且进行云端备份不易丢失,更加安全;3)通过本设备可将一份文件提交向多个部门,节约了纸张,更加环保;4)本设备以一种极其简便的方式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的多终端协同工作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中某一终端的结构图;

图3为多适应性文件放置平台结构图;

图4为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数据上传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信息反馈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文件放置平台台面,2-A3纸放置专用刻槽,3-A4纸放置专用刻槽,4-B4纸放置专用刻槽,5-B5纸放置专用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文件无纸化上传设备,包括服务器端和多个终端,服务器端和终端之间通过网络连接;

如图2所示,终端包括控制模块、交互模块、文档拍摄模块、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数据传输传模块、信息反馈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交互模块、文档拍摄模块、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数据传输传模块、信息反馈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适应性文件放置平台,多适应性文件放置平台置于文档拍摄模块下方。如图3所示,多适应性文件放置平台为一个文件放置平台台面1,该文件放置平台台面1上设置有多个刻槽,分别对应多个尺寸的纸张,具体包括A3纸放置专用刻槽2,A4纸放置专用刻槽3,B4纸放置专用刻槽4,B5纸放置专用刻槽5,分别用于放置A3、A4、B4、B5纸张,可将文档放入槽中,保证捕捉到的图片的一致性。为节省空间,多个刻槽具有重合部分。

交互模块采用42寸LED触摸屏,依靠屏幕对信息进行显示,具有触屏功能和显示功能。

文档拍摄模块采用USB摄像头模块,具体可采用YH530AT-PT高拍仪实现,依靠用于平面拍摄的专业摄像头对纸质文件的内容进行高质量的采集,在环境的光源不满足拍摄需求时可以进行自动补光,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模块,其具有专业纸质文件拍摄的光学参数。

如图4所示,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包括RFID模块、摄像头模块及主控芯片,RFID 模块与主控芯片以串口方式连接,摄像头模块与主控芯片以usb方式连接。具体的,RFID 模块采用MFRC-522RC522RFID射频ic卡感应模块、主控芯片采用context-A9芯片实现,MFRC-522RC522RFID射频ic卡感应模块与context-A9芯片以串口方式连接,摄像头模块与context-A9芯片以usb方式连接;依靠专业光学参数的摄像头捕捉人脸,将数据传递给控制芯片后,控制芯片比对信息,得出用户身份信息,也可以依靠 MFRC-522RC522RFID射频ic卡感应模块进行身份信息的认证,其具有人脸识别、认证功能,且兼容RFID模块。

如图5所示,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网卡芯片和无线模块,网卡芯片和无线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具体采用AP6212无线模块和RTL8211E网卡芯片实现;是借助WIFI模块或以太网口链接到互联网,将摄像头捕捉到的文档图片上传到服务器,兼容WiFi和以太网口可实现网络数据交互。

如图6所示,信息反馈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GSM模块和时钟模块,GSM模块和时钟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具体采用RTC实时时钟和SIM900A模块实现;是依靠GSM模块将数据的提交状况反馈到管理者手机或电脑,兼容GSM等具有实时统计定时反馈功能的模块。

控制模块为嵌入式处理器芯片,具体采用context-A9芯片,可以实现对外设状态的实时控制,对用户发出的指令进行处理并反馈,对捕获的文档照片进行编码并发送到前述的数据发送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通过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对人脸进行检测,当其被触发时,交互模块显示用户的信息;控制模块控制文档拍摄模块开始获取图像,控制模块将所获得的图像显示到交互模块;控制模块调用数据传输模块将图像上传至服务器,并调用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息到管理工作人员处反馈当前提交状况。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重新进入对人脸的检测状态,实现装置的连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硬件模块之间连接,不涉及软件方法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控制模块、交互模块、文档拍摄模块、人脸识别及身份认证模块、数据传输传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均为现有的硬件模块,均可以采购自市场,将上述现有的硬件模块直接通过本实用新型限定的连接方式连接后,即可实现上述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