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4700发布日期:2018-09-04 22:3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震、抗压功能的RFID标签。



背景技术:

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 ificat 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标签的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以上,但是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因为其结构核心——芯片,由硅晶体构成,其机械强度不足以抗拒机械力冲压。实际上,叉车托盘(仓储常用工具)经常会受到车与托盘、托盘与托盘、托盘与货物间撞击而使芯片破裂,在货运中各种箱包上的RFID标签也会受装载过程中的挤压冲击致RFID失效。目前也有单纯用塑料外壳保护RFID的形式,但是单纯的塑料类外壳仍无法抵御较强冲撞力的冲击,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射频标签的寿命。此外,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RFID标签经常受到晃动等因素,也会减少使用寿命。此外,在安装RFID标签时会通过胶粘或者用绳子等连接件连接固定,针对不同的安装环境,需要在对RFID标签的外包装进行特定的制作,使其使用范围减小,不能够通用于多种不同的安装环境。

此外,目前大多数电子标签内的RFID电子芯片紧密设置于标签内部,如果标签外部损坏,由于包裹紧密,一般会选择丢弃整个标签,而内部的RFID电子芯片则没有损坏,如果被丢弃则会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RFID标签,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RFID标签,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有硬壳体、硅胶层和标签放置壳,标签放置壳内设有RFID标签,RFID标签设有线路板和设置于线路板的芯片和天线;硅胶层内设有供标签放置壳防止的椭球形空腔,标签放置壳呈椭球形结构;标签放置壳包括内壳体和套设于内壳体的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均布有多个橡胶弹簧,每个橡胶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体的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壳体的外壁,内壳体内设置有标签安装板,RFID标签设置于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最外层设置硬壳体,能够有效抵挡尖锐物品的划伤,当受到较大的压力时,硅胶层能够将硬壳体受到的力均匀传递到椭球形结构的标签放置壳的外表面,而标签放置壳设置成椭球形结构,能够较大的提高其抗压能力,因此整体提高了RFID标签的抗压能力。此外,标签放置壳采用内外壳体的双层结构,且内外壳体之间采用橡胶弹簧连接,能够有效提高RFID标签的抗震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与内壳体之间填充有隔热棉。由此,当处于高温环境正,能够保护RFID标签,使RFID标签的芯片不受高温的影响,造成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到硬壳体内表面最小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1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壳体和标签放置壳均以塑料制成。由此,不会影响到RFID标签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为方形结构,其四个角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体成型于安装板,固定块与安装板之间设有供RFID标签嵌设的嵌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的标签放置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的连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RFID标签,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有硬壳体1、硅胶层2和标签放置壳3,标签放置壳3内设有RFID标签4,RFID标签4设有线路板和设置于线路板的芯片和天线;硅胶层2内设有供标签放置壳3放置的椭球形空腔,标签放置壳3呈椭球形结构。由此,通过设置在最外层设置硬壳体,能够有效抵挡尖锐物品的划伤,当受到较大的压力时,硅胶层能够将硬壳体受到的力均匀传递到椭球形结构的标签放置壳的外表面,而标签放置壳设置成椭球形结构,能够较大的提高其抗压能力,因此整体提高了RFID标签的抗压能力。其中,硬壳体1和标签放置壳3均以塑料制成。由此,不会影响到RFID标签的信号。

其中,RFID标签4到硬壳体1内表面最小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15mm。由于如果超高频RFID标签离金属表面比较近时,一般小于16mm时,会受到金属表面的干扰,这样超高频RFID标签在读或写时可能会出错,给使用者造成不便。由此当RFID标签设置于金属表面时,金属物品不会对RFID标签造成信号影响。

此外,硬壳体1一端设有连接部,连结部5包括第一磁铁51、粘接部52和穿孔部,第一磁铁51嵌设于硬壳体1,具体来说,硬壳体1表面可以开设有供第一磁铁51嵌设的凹槽,粘接部52可以通过胶粘固定安装于硬壳体1表面,穿孔部包括滑动板54和设置于滑动板54的穿孔55,硬壳体1设有供滑动板54容置的容置腔56,滑动板54滑动进出于容置腔56。具体来说,容置腔56一端开口,其内部开设有滑槽,滑动板54一体成型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滑槽位于容置腔56开口处的端部一体成型有限制滑块脱离滑槽的挡板。由此,在硬壳体上设置了多功能型的连结部,第一磁铁能够吸持在金属表面,粘接部能够粘接在非金属表面,而穿孔部上设置有穿孔能够方便通过绳子等连接件进行挂接,或者用螺栓、螺钉等连接件穿过穿孔固定于物品表面,而穿孔部可以收纳于硬壳体内部,能够简化整体结构,需要使用时,拉出穿孔部即可,方便使用,能够适应于不同的安装环境,提高RFID的使用范围,使其安装方式多功能化。

此外,标签放置壳3可以包括内壳体31和套设于内壳体31的外壳体32,内壳体31与外壳体32之间均布有多个橡胶弹簧33,每个橡胶弹簧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体32的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壳体31的外壁,内壳体31内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标签安装板34,RFID标签4设置于安装板34上,具体来说安装板34为方形结构,其四个角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体成型于安装板34,固定块与安装板34之间设有供RFID标签4嵌设的嵌槽。此外,标签放置壳采用内外壳体的双层结构,且内外壳体之间采用橡胶弹簧连接,能够有效提高RFID标签的抗震效果。其中,RFID标签4与内壳体31之间填充有隔热棉35。由此,当处于高温环境正,能够保护RFID标签,使RFID标签的芯片不受高温的影响,造成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硬壳体1、硅胶层2和标签放置壳3可以均为可拆卸结构;具体来说,硬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在本实施例中,连结部5设置于上壳体11,上壳体11能盖合于下壳体12,内部形成能够放置硅胶层2的空腔,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硅胶层2包括上硅胶层22和下硅胶层23,上硅胶层22能够盖合于下硅胶层23,上硅胶层22的下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凹槽,下硅胶层23的上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能够配合形成供椭球形标签放置壳容置的椭球形空腔,上硅胶层22和下硅胶层23侧边缘均可以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穿孔。内壳体31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一壳体311和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312,第一壳体311能够盖合于第二壳体312配合形成椭球形结构,第一壳体311位于开口处嵌设有第二磁铁313,第二壳体312位于开口处嵌设有与第二磁铁313配合的第三磁铁314,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可以通过第二磁铁313和第三磁铁314之间的吸力固定连接,能够适用于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形式结构下的内壳体的组装。外壳体32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三壳体321和一端开口的第四壳体322,第三壳体321能够盖合于第四壳体322配合形成椭球形结构,第三壳体321位于开口处一体成型有卡块323,第四壳体322位于开口处挖设有与卡块323配合的卡槽324,第三壳体321和第四壳体322之间可以通过卡块323嵌设于卡槽324内来进行卡固连接,提高了外壳体32的稳固性。由此,硬壳体、硅胶层和标签放置壳均为可拆卸结构,当RFID标签外包装损坏时,可以更换对应的包装部件,使其可以继续使用,或者取出RFID标签芯片,进行重复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中,上硅胶层22一体成型有凸环24,下硅胶层23一体成型有供凸环24嵌设的凹环25。由此,在RFID标签能够方便拆装的同事,提高其密封性能,防止其内部进水,损坏RFID标签的芯片,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