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536发布日期:2018-10-12 23:40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卡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卡片通过内置2.4G或NFC(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无线或接触方式完成校园的打电话、食堂消费、小卖部购物等。这种传统电子卡片需要配套定制的刷卡设备,使用范围也局限在校园。传统电子卡片需要学生拿着卡到指定设备通过NFC或2.4G等扫卡,这样定制设备获取到电子卡片的信息,进行相关交易数据交互。

动态二维码是目前智能手机使用最多的消费方式,但却没有进入校园使用场景。由于传统电子卡片不支持二维码,限制了它在校园外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包括壳体、主控单元、RFID天线、蓝牙天线、考勤模块,所述的主控单元、考勤模块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RFID天线、蓝牙天线及与考勤模块均与所述的主控单元相连接,所述的壳体上设置用于显示动态二维码的显示单元,所述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的主控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控单元通过SPI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连接所述的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显示单元包括LCD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整体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考勤模块包括2.4G模块和/或NFC模块。

实施本技术方案的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动态二维码没有进入校园使用场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新增动态二维码,可用来适应校园内外的使用场景(包括扫码消费、交易确认、交互确认等等)。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技术方案,特使用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内部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电子卡片的数据交换的一种系统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电子卡片的数据交换的另一种系统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片的数据交换的一种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1,包括壳体10、主控单元20、RFID天线30、蓝牙天线40、考勤模块。

考勤模块包括2.4G模块和/或NFC模块。

主控单元20连接供电单元,设置于壳体10内,RFID天线30、蓝牙天线40与主控单元20相连接,壳体10上设置用于显示动态二维码的显示单元50,显示单元50与主控单元20相连接。

主控单元20通过SPI接口连接二维码生成模块、显示单元。

也可以高度集成二维码生成模块于主控单元20内。

二维码生成模块的产品型号可为:STM3280C51;

2.4G模块的产品型号可为:ASO1-ML01DP5;

NFC模块的产品型号可为:nrf52832;

主控单元20采用的产品型号可为:nrf52832。

以上芯片均为常用的芯片并且具有辅助电路,故工作原理和过程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50设置于壳体10的上半部,在壳体10的下半部设置与主控单元20相连接的用于启动动态二维码显示的启动部件,如:按钮60。LCD显示二维码,平时显示屏幕不会被点亮,直到按下使用按钮60时才会被点亮并显示二维码图案。

如图2所示,供电单元、RFID天线30、蓝牙天线40、考勤模块、显示单元50等模块及按钮60均通过SPI接口与主控单元20相连接。

显示单元50包括LCD显示屏。

壳体10整体为矩形结构。

LCD显示屏为矩形结构。

本产品的工作原理为:二维码生成模块与用户(如学生)的ID是绑定的,按下按钮60,主控单元20收到了信息,向二维码生成模块发出即时生成二维码的指令,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动态二维码后将二维码通过SPI接口发送到显示单元50进行显示以实现用户的支付凭证或其它的凭证。可以通过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设定该即时二维码的时效性,例如:5秒,若超过5秒,该即时生成的二维码失效,从而有效地防止被他人盗用二维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电子卡片1还通过考勤模块实现考勤,该模块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24G。

用户携带具有2.4G模块的电子卡片1,在途经考勤区域时,具有2.4G读卡器的考勤机读取该卡发出的信息,并上报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业务处理,实现远距离考勤。

其中,2.4G模块可以是2.4G单频RFID模块。

电子卡片1具有与主控单元20相连接的蓝牙模块,利用了蓝牙跟手机交互,实现电子卡片跟账户体系绑定。蓝牙也是使用广泛的智能手机标准配置。

传统电子卡片由于使用交互方式限制了它在更广泛领域推广。由于电子卡片最常用消费场景不能随时联网,导致传统电子卡片只能采用特定设备进行交易数据交互。一旦脱离校园环境,这些传统电子卡片在没有特定设备支持的情景里就无法使用。

请参阅图3、图4,图3是传统电子卡片交易方式一,部分交易数据会存放在传统电子卡片A内,交易时学生拿卡到定制设备刷卡消费,刷卡设备B与卡进行交易数据互换,然后再与后台服务器C进行交互数据校验,确认通过后完成交易,否则交易失败。

图4是传统电子卡片交易方式二,交易数据不会存放在卡内,交易时学生拿传统电子卡片A到定制设备刷卡消费,刷卡设备B获取卡的唯一信息,然后再与后台服务器C进行交互交易数据校验,确认通过后完成交易,否则交易失败。

新型动态二维码电子卡片的发明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传统电子卡片的约束。

1.使用场景更丰富;

2.消费使用细节更容易掌握;

3.集成成熟技术消费者更容易适应。

新型动态二维码电子卡片关键技术特点在于:

支持动态二维码方式,这样适应了最大消费场景的二维码扫码消费场景,也兼容了绝大部分传统校园消费习惯;

采用基于时间唯一性的MFA(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令牌,这样增加了账户安全;

用身份识别与访问管理IAM(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替代传统最高权限账户,这样高级用户可以设定子账户权限,限制持卡学生的消费次数、单次金额、总金额、消费类别等等,如图5所示。

支持蓝牙的智能手机绑定账户。

下图描述了整个硬件框架,选用高集成度的主控芯片,这样外围只需要蓝牙天线、RFID天线、LCD和电池。

二维码生成算法也可集中在主芯片上运行。

实施本技术方案的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动态二维码没有进入校园使用场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动态二维码的电子卡片利用NFC实现平稳兼容现有校园使用习惯,同时新增动态二维码来适应校园内外的使用场景(包括扫码消费、交易确认、交互确认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使用案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