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662发布日期:2019-01-02 21:3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机构在进行与患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各种类型的测试中,需要采集人体或动物患者的生物流体样本(如尿液、血液等)进行检测分析,而一般采用试管对这些生物流体样本进行装载存储。而在检测时,由于检测项目不同需要对试管进行标记区分,通常采用在标签上打印条形码和相关文字信息并将标签粘贴在试管上。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试管标签自动扫码设备被广泛的使用。

中国专利201520611039.7公开了一种涉及试管旋转装置技术领域的试管自动旋转扫码装置,包括:辊子支座,辊子支座上设有启动端竖板和支撑端竖板;两个旋转辊子,旋转辊子包括相连接的动力输入部和管体拨动部,动力输入部穿过启动端竖板,管体拨动部的两端分别与启动端竖板和支撑端竖板活动连接;管体拨动部的外侧面上设有拨动齿部;两个所述旋转辊子之间设有分割间隙;辊子支座上设有驱动电机;启动端竖板上设有驱动滚轮,驱动电机与驱动滚轮连接;驱动传送带绕设于驱动滚轮和两个旋转辊子上;条码扫描器设置于扫描器支架上,且对准两个旋转辊子之间的分割间隙。

现有技术中,针对单个试管的扫码装置,效率过低,需要对试管进行预处理后,才能进行扫码操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排状试管的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以提高扫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其自动对存储区的试管盘进行分离、传输,完成自动扫码,检测效率高,且精确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其包括:

输送机构,其包括传输方向相同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为差速结构,第一输送带的速度小于第二输送带的速度;

扫码机构,其包括扫码器、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设在第二输送带的前端,扫码器设在第三输送带的侧边;第三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相互垂直;

多个排状试管盘,其置于第一输送带的末端,经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传输至第三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差速输送带将试管盘进行分离、并传输至扫码器前,进行扫码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输送带的速度是第一输送带速度的3-4.5倍;优选的,第二输送带的速度是第一输送带速度的4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输送机构进一步包括引导板;引导板设在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之间;本方案中,设置引导板的目的在于,使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之间平滑连接,在引导板的作用下,试管盘可以很顺畅从第一输送带传输至第二输送带上面上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导板的宽度为试管盘宽度的一半,试管盘在传输的过程中,始终会和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之间接触、受力,进而保证平稳的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扫码机构设有用于检测第三输送带是否有试管盘的第一传感器。由于第三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传输方向垂直,因此,在第三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相干涉的部分有试管盘时,第二输送带的试管盘不能够进给至第三输送带上;此时通过该第一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第二输送带的电机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输送带上设有第二传感器;设置该传感器的目的在于,检测第二输送带上是否产生堵料现象,保证试管盘不会在第二输送带进行堆积,造成传输混乱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输送带的长度大于第二输送带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每一试管盘均设有八个试管孔,用来放置8个试管,其中,优选的试管的放置方向相同标签的方向均指向相同的预设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试管盘为下端大、上端小的锥台状结构方便试管盘传输过程的平稳性,优选的,试管盘下端面的横截面为上端面横截面的1.1倍;这样设置既可以保证运行的平稳,又可以节省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两侧,和第三输送带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均设有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很好的将实验中用的排状试管盘中的试管进行集中扫码,解决了传统人工读取、分类的麻烦,从而提高扫码的效率;特别是大批量试管盘的扫码过程,可以更加方便的读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样本标签自动扫码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输送机构1、扫码机构2、试管盘3。

其中,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引导板13;引导板13设在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之间;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传输方向相同,且二者为差速结构,第二输送带12的速度是第一输送带11速度的4倍;引导板13的宽度L1为试管盘3宽度L2的一半,在第二输送带12的位置上设有第二传感器14,用来检测第二输送带12上是否产生堵料现象。

扫码机构2包括扫码器21、第三输送带22;第三输送带22设在第二输送带12的前端,扫码器21设在第三输送带22的侧边;第三输送带22、第二输送带12的传输方向相互垂直;第三输送带22的宽度要大于试管盘3的宽度。在第三输送带22靠近扫码器21的位置设有第一传感器23,第一传感器23用来检测第三输送带22和第二输送带12相互连接的区域部分是否有试管盘3。

试管盘3设在第一输送带11的末端的试管盘区,单个的试管盘3依次经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传输至第三输送带22上;在第三输送带22的传输过程中,经过扫码器21进行扫描识别,以获取试管盘3的样本标签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两侧,和第三输送带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均设有护板(图中未示),以保证试管盘传输过程的平稳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