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支架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7071发布日期:2018-11-27 22:3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硬盘支架设计,特别是指一种免螺丝快拆的硬盘支架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硬盘支架,在固定硬盘时,都需要锁螺丝与支架固定,两侧各需要锁两颗螺丝来固定硬盘。锁附螺丝的过程费时,费力。所以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能否设计出免螺丝快拆的硬盘支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螺丝快拆的硬盘支架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免螺丝快拆的硬盘支架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硬盘支架设计,用于固定一硬盘,于该硬盘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卡孔,该硬盘支架包括:

一支架1,其为“匚”型,呈三包围结构,可分为一上部段、一中间段和一下部段,该上部段中间有镂空部分并于前端设置有一第一轴孔,供使放置一固定轴,于后端设置有一与该支架相连并具有弹性的第一卡置结构,于该上部段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第一固定结构,该中间段设置有一第二卡置结构及一与该支架相连并具有弹性的塑胶钉和一第三卡置结构,于该中间段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卡钉,其中该塑胶钉和该卡钉的位置对应该硬盘一侧的该卡孔的位置,于该下部段的尾端设置有一第四卡合结构和一第五卡置结构,于该下部段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第二固定结构;

一把手,其放置于该支架的该上部段外侧,于该把手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二轴孔,于该把手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卡合结构,该第二轴孔能够放置于该第一轴孔之间,通过该固定轴穿过该第一轴孔和该第二轴孔能够连接该把手和该支架,使得该把手只能是绕着该固定轴旋转一定的角度,当旋转到该把手与该上部段之间的夹角为零度时,该第一卡置结构和该第一卡合结构卡合完成,由于该第一卡置结构具有弹性,可以通过制动该第一卡置结构使得该第一卡合结构脱离开该第一卡置结构;

一导轨3,其本身具有弹性并放置于该支架的“匚”型缺口处,连接该支架并使得整体形状为“口”型,该导轨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三轴孔,另一端设置有一第四卡置结构,于该导轨上还设置有一第六卡置结构,该导轨内侧还设置有两该卡钉,该卡钉的位置对应该硬盘另一侧的该卡孔的位置,该第三轴孔能够放置于该第二轴孔之间,通过该固定轴穿过该第一轴孔、该第二轴孔和该第三轴孔,使得该导轨只能是绕着该固定轴旋转一定的角度,当旋转到该导轨与该上部段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时,该第四卡合结构与该第四卡置结构完成卡合,于该第三轴孔之间还设置有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脚抵持于该把手,另一脚抵持于该导轨,在打开该把手或者该导轨其中一个并且另一个处于卡合状态时,该扭力弹簧会提供给其中一个打开者一个向外的力,帮助打开者弹出卡合状态;

一导光柱,其放置于该中间段内侧,该导光柱设置有一第二卡合结构,该第二卡合结构的位置与该第二卡置结构的位置相对应,该导光柱通过该第二卡合结构与该第二卡置结构的卡合以将该导光柱固定在该支架上;

一底板,其放置于该支架的底部,于该底板上设置有一洞孔,该底板还设置有一大凸边和一小凸边,该大凸边上设置有部分镂空,于该大凸边上设置有一第三固定结构,该第三固定结构的位置与该第一固定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固定并且也能够通过一结合件相互固定,于该小凸边上设置有一第四固定结构,该第四固定结构的位置与该第二固定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固定,于该第四固定结构下方还设置有一第五卡合结构,该第五卡合结构的位置与该第五卡置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卡合,于该底板的一侧边设置有一第三卡合结构,于该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第六卡合结构,该第三卡合结构的位置与该第三卡置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卡合,该第六卡合结构的位置与该第六卡置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卡合;以及

一EMI弹片,其上分布有网孔,该EMI弹片放置于该上部段与该大凸边之间,该EMI弹片设置有一通孔,该通孔的位置与该第一固定结构和该第三固定结构的位置相对应。

在组装该硬盘支架时,先将该导光柱的该第二卡合结构对应该支架的该第二卡置结构,直接按压使得该第二卡合结构与该第二卡置结构卡合,以完成该导光柱的安装。然后将该把手的该第二轴孔放置于该支架的该第一轴孔之间并对好孔的位置,再将该导轨的该第三轴孔放置于该把手的该第二轴孔之间并对好孔的位置并将该扭力弹簧放置于该第三轴孔之间,通过该固定轴分别穿过该第一轴孔、该第二轴孔、该第三轴孔和该扭力弹簧以将该把手、该导轨和该扭力弹簧一起安装于该支架上。然后再将该EMI弹片放置于该支架的该上部段的内侧并对应好该通孔与该第一固定结构的位置,再将该底板的该第三卡合结构和该第五卡合结构与该支架的该第三卡置结构和该第五卡置结构分别相互卡合。然后再将该第一固定结构与该第三固定结构相互固定,该第二固定结构与该第四固定结构相互固定,以完成该硬盘支架的安装。

在组装完成该支架、该把手和该导轨后,该把手能够绕该固定轴转动并将该第一卡合结构卡入该第一卡置结构中,由于该第一卡置结构具有弹性,按压该第一卡置结构能够使得该第一卡合结构脱离卡合并在该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弹出卡合。该导轨也能够绕该固定轴旋转并将该第四卡合结构卡入该第四卡置结构中,其中在旋转的过程中该第六卡合结构也依次卡入该第六卡置结构中,使得该硬盘支架形成封闭的“口”型,此时的该硬盘支架呈一闭合状态,由于该导轨具有弹性,能够用一外力从该第四卡置结构处向远离该下部段的方向捭开,使得该第四卡置结构脱离开该第四卡合结构的固定并在该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绕该固定轴旋转快速弹出卡合,此时的该硬盘支架呈一打开状态。

在安装该硬盘前,该硬盘支架呈该打开状态,在安装该硬盘时,先将该硬盘放置于该支架内,并同时将该中间段的该塑胶钉和该卡钉卡入该硬盘一侧的该卡孔内,然后旋转该导轨并将该导轨上的该卡钉依次卡入该硬盘另一侧的该卡孔内,其中在旋转的过程中该第六卡合结构也依次卡入该第六卡置结构中,再继续旋转该导轨,使得该第四卡合结构卡入该第四卡置结构,此时的该硬盘支架呈该闭合状态,以完成该硬盘的组装。

优选地,该结合件是螺钉、扣件和铆钉,能够穿过该第三固定结构、该通孔和该第一固定结构将该支架、该EMI弹片和该底板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该第一固定结构可以是一与该支架一体的第一热熔柱,该第三固定结构是一第一热熔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的过程中,该第一热熔柱能够穿过该EMI弹片的该通孔和该第一热熔孔并通过热熔该第一热熔柱的方式将该支架、该EMI弹片和该大凸边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该第二固定结构可以是一第二热熔柱,该第四固定结构是一第二热熔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的过程中,该第二热熔柱能够穿过该第二热熔孔并通过热熔该第二热熔柱的方式将该支架和该小凸边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该第一固定结构可以是一与该支架一体的第一卡勾,该第三固定结构是一第一结合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的过程中,该第一卡勾能够穿过该EMI弹片的该通孔和该第一结合孔以将该支架、该EMI弹片和该大凸边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该第二固定结构可以是一第二卡勾,该第四固定结构是一第二结合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的过程中,该第二卡勾能够穿过该第二结合孔以将该支架和该小凸边固定在一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藉由该导轨的设计,并使得该把与该导轨共用该固定轴,代替了原来用螺丝固定该硬盘的方式,该硬盘支架利用本案的该导轨设计搭配该扭力弹簧和一些卡合结构的运用,使得该硬盘支架能够自由的打开和闭合而不需要螺丝以及拆卸工具,达到快速拆装该硬盘的目的,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也更为方便简易了使用者的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一实施例的组装部件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一实施例的硬盘支架打开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一实施例的硬盘放置于硬盘支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一实施例的硬盘安装完成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另一实施例的小硬盘安装完成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另一实施例的小硬盘安装完成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图5所示,一种硬盘支架设计,用于固定一硬盘8,于该硬盘8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卡孔(图未示),该硬盘支架9包括:

一支架1,其为“匚”型,呈三包围结构,可分为一上部段11、一中间段12和一下部段13,该上部段11中间有镂空部分并于前端设置有一第一轴孔112,供使放置一固定轴111,于后端设置有一与该支架相连并具有弹性的第一卡置结构113,于该上部段11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第一固定结构114,该中间段12设置有一第二卡置结构121及一与该支架1相连并具有弹性的塑胶钉122和一第三卡置结构123,于该中间段12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卡钉124,其中该塑胶钉122和该卡钉124的位置对应该硬盘8一侧的该卡孔的位置,于该下部段13的尾端设置有一第四卡合结构132和一第五卡置结构133,于该下部段13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第二固定结构131;

一把手2,其放置于该支架1的该上部段11外侧,于该把手2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二轴孔21,于该把手2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卡合结构22,该第二轴孔21能够放置于该第一轴孔112之间,通过该固定轴111穿过该第一轴孔112和该第二轴孔21能够连接该把手2和该支架1,使得该把手2只能是绕着该固定轴111旋转一定的角度,当旋转到该把手2与该上部段11之间的夹角为零度时,该第一卡置结构113和该第一卡合结构22卡合完成,由于该第一卡置结构113具有弹性,可以通过制动该第一卡置结构113使得该第一卡合结构22脱离开该第一卡置结构113;

一导轨3,其本身具有弹性并放置于该支架1的“匚”型缺口处,连接该支架1并使得整体形状为“口”型,该导轨3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三轴孔31,另一端设置有一第四卡置结构32,于该导轨上还设置有一第六卡置结构33,该导轨3内侧还设置有两该卡钉124,该卡钉124的位置对应该硬盘8另一侧的该卡孔124的位置,该第三轴孔31能够放置于该第二轴孔21之间,通过该固定轴111穿过该第一轴孔112、该第二轴孔21和该第三轴孔31,使得该导轨3只能是绕着该固定轴111旋转一定的角度,当旋转到该导轨3与该上部段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时,该第四卡合结构132与该第四卡置结构32完成卡合,于该第三轴孔31之间还设置有一扭力弹簧34,该扭力弹簧34的一脚抵持于该把手2,另一脚抵持于该导轨3,在打开该把手2或者该导轨3其中一个并且另一个处于卡合状态时,该扭力弹簧34会提供给其中一个打开者一个向外的力,帮助打开者弹出卡合状态;

一导光柱4,其放置于该中间段12内侧,该导光柱4设置有一第二卡合结构41,该第二卡合结构41的位置与该第二卡置结构121的位置相对应,该导光柱4通过该第二卡合结构41与该第二卡置结构121的卡合以将该导光柱4固定在该支架1上;

一底板5,其放置于该支架1的底部,于该底板5上设置有一洞孔51,该底板5还设置有一大凸边52和一小凸边53,该大凸边52上设置有部分镂空,于该大凸边52上设置有一第三固定结构521,该第三固定结构521的位置与该第一固定结构114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固定并且也能够通过一结合件7相互固定,于该小凸边53上设置有一第四固定结构531,该第四固定结构531的位置与该第二固定结构131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固定,于该第四固定结构531下方还设置有一第五卡合结构532,该第五卡合结构532的位置与该第五卡置结构133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卡合,于该底板5的一侧边设置有一第三卡合结构54,于该底板5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第六卡合结构55,该第三卡合结构54的位置与该第三卡置结构123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卡合,该第六卡合结构55的位置与该第六卡置结构33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相互卡合;以及

一EMI弹片6,其上分布有网孔,该EMI弹片6放置于该上部段11与该大凸边52之间,该EMI弹片6设置有一通孔61,该通孔61的位置与该第一固定结构114和该第三固定结构521的位置相对应。

在组装该硬盘支架9时,先将该导光柱4的该第二卡合结构41对应该支架1的该第二卡置结构121,直接按压使得该第二卡合结构41与该第二卡置结构121卡合,以完成该导光柱4的安装。然后将该把手2的该第二轴孔21放置于该支架1的该第一轴孔112之间并对好孔的位置,再将该导轨3的该第三轴孔31放置于该把手2的该第二轴孔21之间并对好孔的位置并将该扭力弹簧34放置于该第三轴孔31之间,通过该固定轴111分别穿过该第一轴孔112、该第二轴孔21、该第三轴孔31和该扭力弹簧34以将该把手2、该导轨3和该扭力弹簧34一起安装于该支架1上。然后再将该EMI弹片6放置于该支架1的该上部段11的内侧并对应好该通孔61与该第一固定结构114的位置,再将该底板5的该第三卡合结构54和该第五卡合结构532与该支架1的该第三卡置结构123和该第五卡置结构133分别相互卡合。于本实施例中,有四个第一固定结构114,其中,两个该第一固定结构114是一与该支架1一体的第一热熔柱,相对的有两个该第三固定结构521是一第一热熔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9的过程中,该第一热熔柱能够穿过该EMI弹片6的该通孔61和该第一热熔孔并通过热熔该第一热熔柱的方式将该支架1、该EMI弹片6和该底板5的该大凸边52固定在一起,还有两个该第一固定结构114和该该第三固定结构521的固定是通过该结合件7以将该支架1、该EMI弹片6和该底板5的该大凸边52固定在一起。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结构131是一第二热熔柱,该第四固定结构531是一第二热熔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9的过程中,该第二热熔柱能够穿过该第二热熔孔并通过热熔该第二热熔柱的方式将该支架1和该底板5的该小凸边53固定在一起,以完成该硬盘支架9 的安装。

在组装完成该支架1、该把手2和该导轨3后,该把手2能够绕该固定轴111转动并将该第一卡合结构22卡入该第一卡置结构113中,由于该第一卡置结构113具有弹性,按压该第一卡置结构113能够使得该第一卡合结构22脱离卡合并在该扭力弹簧34的作用下快速弹出卡合。该导轨3也能够绕该固定轴111旋转并将该第四卡合结构132卡入该第四卡置结构32中,其中在旋转的过程中该第六卡合结构55也依次卡入该第六卡置结构33中,使得该硬盘支架9形成封闭的“口”型,此时的该硬盘支架9呈一闭合状态,由于该导轨3具有弹性,能够用一外力从该第四卡置结构32处向远离该下部段13的方向捭开,使得该第四卡置结构32脱离开该第四卡合结构132的固定并在该扭力弹簧34的作用下绕该固定轴111旋转快速弹出卡合,此时的该硬盘支架9呈一打开状态。

在安装该硬盘8前,该硬盘支架9呈该打开状态,在安装该硬盘8时,先将该硬盘8放置于该支架1内,并同时将该中间段12的该塑胶钉122和该卡钉124卡入该硬盘8一侧的该卡孔内,然后旋转该导轨3并将该导轨3上的该卡钉124依次卡入该硬盘8另一侧的该卡孔内,其中在旋转的过程中该第六卡合结构55也依次卡入该第六卡置结构33中,再继续旋转该导轨3,使得该第四卡合结构32卡入该第四卡置结构132,此时的该硬盘支架9呈该闭合状态,以完成该硬盘8的组装。

请参阅图6至图7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硬盘支架9同时也能够满足安装一小硬盘10,于该小硬盘10的底部设置有一螺纹孔(图未示),该螺纹孔的位置与该洞孔51的位置相对应,该小硬盘10安装于靠近该塑胶钉122的一侧,当该小硬盘10安装贴紧于该中间段12时,由于该塑胶钉122与该支架1是一体的并具有弹性,该塑胶钉122会避让,不会干涉该小硬盘10的安装,接下来就直接用一螺丝101穿过该底板5上的该洞孔51螺锁在该小硬盘10的该螺纹孔内,以完成该小硬盘10的安装。该硬盘支架9对于该小硬盘10是不能实现免螺丝快速拆装的功能,但是对于该硬盘支架来说能够对于大小不一样的硬盘实现通用的功能,免螺丝快速拆装只限于与该硬盘支架9尺寸符合的该硬盘8,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大小不一的各类硬盘安装可以生产尺寸相对符合的硬盘支架来安装此类硬盘以实现免螺丝快速拆装的功能。

于本实施例中,该结合件7是螺钉、扣件和铆钉,能够穿过该第三固定结构521、该通孔61和该第一固定结构114以将该支架1、该EMI弹片6和该底板5固定在一起。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结构114可以是一与该支架1一体的第一卡勾,该第三固定结构521是一第一结合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9的过程中,该第一卡勾能够穿过该EMI弹片6的该通孔61和该第一结合孔以将该支架1、该EMI弹片6和该底板5的该大凸边52固定在一起。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结构131可以是一与该支架1一体的第二卡勾,该第四固定结构531是一第二结合孔,在组装该硬盘支架9的过程中,该第二卡勾能够穿过该第二结合孔以将该支架1和该小凸边53固定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硬盘支架设计,藉由该导轨3的设计,并使得该把2与该导轨3共用该固定轴111,代替了原来用螺丝固定该硬盘8的方式,该硬盘支架9利用本案的该导轨3设计搭配该扭力弹簧34和一些卡合结构的运用,使得该硬盘支架9能够自由的打开和闭合而不需要螺丝以及拆卸工具,达到快速拆装该硬盘的目的,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也更为方便简易了使用者的安装与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