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401发布日期:2018-12-07 22:1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购物还是生意的往来,都离不开物流,人们逐渐开始享受足不出户,物件就被送到目的地的生活,然而在物件到达目的地时,还需要人工输入信息,给物件进行分拣,不仅费时费力,对于查找也增加了难度,假如物件有丢失,追回的难度也较大大,也无法查询,若能在物件的包装过程中给它贴上电子标签,每到一个地方,可以自动的通过设备读取和写入,不仅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读取的数据查询到物件的运动轨迹,因而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物流运输的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防止干扰,可保证系统接收信号有效距离的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包括MCU、唤醒电路H、电池V和天线J,所述电子标签中还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感L2、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混频器A、解调器B、控制器C、振荡器OSC和频率合成器D;

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天线J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入端和唤醒电路H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后与电池V的正极相连;

所述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A的输出端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混频器A和频率合成器D上均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出端与混频器A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混频器A的输出端与解调器B的信号输入端相连,频率合成器D的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A的输入端和混频器A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MCU上设置有引脚D1、引脚D2、引脚P1、引脚P2和引脚P3,所述解调器B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C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C的输出端与频率合成器D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子标签中还设置有振荡器OSC,所述振荡器OSC与频率合成器D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器C和MCU之间通过引脚D1、引脚D2、引脚P1、引脚P2和引脚P3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MCU为MSP430单片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功率放大器PA采用FSK调制;

具体的,所述引脚D1、引脚D2为数据接口,所述引脚P1、引脚P2和引脚P3为配置接口;

所述电子标签中还设置有RF无线模块,该RF无线模块与MCU相连;

其中,所述混频器A产生中频IF信号,在混频器A将信号传输给解调器B之前有中频处理阶段,中频IF信号在送入解调器B之前被放大和过滤。

工作原理为:平时电子标签处于休眠状态,当到达路边发射设备标识的有效区域,唤醒电路H唤醒MCU,然后由MCU唤醒RF无线模块,进入接收状态,当接收到正确编码后,MCU使RF无线模块休眠,MCU延时(1.6s-接收时间)后进入休眠模式(防止重复唤醒),当到达读卡器有效区域时,唤醒电路H再度唤醒MCU,MCU唤醒RF无线模块,电子标签进入发射状态,把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发送给读卡器,在收到读卡器的确认信息后,内存信息回零,又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RF无线模块在接收时可看成是一个传统的超外差接收器,RF无线模块输入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LNA)放大后翻转进入混频器A,通过混频器A混频产生中频IF信号,在中频处理阶段,该信号在送入解调器B之前被放大和滤波,解调后,从引脚D1输出解调数字信号,解调信号的同步性由P1提供的时钟信号完成,在发送模式下,频率合成器D输出信号直接送入功率放大器(PA),采用FSK调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的有益效果是:采用MSP430单片机使用寿命长;电容C2、电容C3、电感L1和电感L2组成一个滤波器,采用功率放大器,信号被放大后,经过滤波器可有效防止干扰,并且可保证系统接收信号的有效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接收状态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发射状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该一种用于拣货系统的电子标签,包括MCU、唤醒电路H、电池V和天线J,所述电子标签中还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感L2、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混频器A、解调器B、控制器C、振荡器OSC和频率合成器D;

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天线J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入端和唤醒电路H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后与电池V的正极相连;

所述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A的输出端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混频器A和频率合成器D上均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出端与混频器A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混频器A的输出端与解调器B的信号输入端相连,频率合成器D的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A的输入端和混频器A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MCU上设置有引脚D1、引脚D2、引脚P1、引脚P2和引脚P3,所述解调器B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C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C的输出端与频率合成器D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子标签中还设置有振荡器OSC,所述振荡器OSC与频率合成器D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器C和MCU之间通过引脚D1、引脚D2、引脚P1、引脚P2和引脚P3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MCU为MSP430单片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功率放大器PA采用FSK调制;

具体的,所述引脚D1、引脚D2为数据接口,所述引脚P1、引脚P2和引脚P3为配置接口;

所述电子标签中还设置有RF无线模块,该RF无线模块与MCU相连;

其中,所述混频器A产生中频IF信号,在混频器A将信号传输给解调器B之前有中频处理阶段,中频IF信号在送入解调器B之前被放大和过滤。

平时电子标签处于休眠状态,当到达路边发射设备标识的有效区域,唤醒电路H唤醒MCU,然后由MCU唤醒RF无线模块,进入接收状态,当接收到正确编码后,MCU使RF无线模块休眠,MCU延时(1.6s-接收时间)后进入休眠模式(防止重复唤醒),当到达读卡器有效区域时,唤醒电路H再度唤醒MCU,MCU唤醒RF无线模块,电子标签进入发射状态,把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发送给读卡器,在收到读卡器的确认信息后,内存信息回零,又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RF无线模块在接收时可看成是一个传统的超外差接收器,RF无线模块输入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LNA)放大后翻转进入混频器A,通过混频器A混频产生中频IF信号,在中频处理阶段,该信号在送入解调器B之前被放大和滤波,解调后,从引脚D1输出解调数字信号,解调信号的同步性由P1提供的时钟信号完成,在发送模式下,频率合成器D输出信号直接送入功率放大器(PA),采用FSK调制。

采用MSP430单片机使用寿命长;电容C2、电容C3、电感L1和电感L2组成一个滤波器,采用功率放大器,信号被放大后,经过滤波器可有效防止干扰,并且可保证系统接收信号的有效距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