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历史气象灾害模型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4496发布日期:2019-03-02 01:5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历史气象灾害模型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历史气象灾害模型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气象灾害影响巨大,古往今来气象灾害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和破坏。如何及时有效地防灾减灾是关乎人类、关乎世界的一项重大工程。历史气象信息对气象预报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而现有的气象预报系统对历史气象信息的利用依旧停留在人工检索、人工筛查的阶段,限制了对历史气象信息的处理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历史气象灾害模型集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历史气象灾害模型集成系统,包括:自动气象监测站、数据单元、数字模型处理单元和前台服务器,所述自动气象监测站与数据单元互连,所述数据单元用于将自动气象监测站的气象数据上传至数据仓库,所述数字模型处理单元用于对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历史数据进行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历史数据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模型对实时数据进行模拟预判,生成结果数据,数字模型处理单元与前台服务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气象监测站与数据单元以通讯方式互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象数据至少包括历史台风数据、数值模式的实时数据和数值模式的历史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将历史天气灾害数值模型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实时气象数据进行模拟预判,给予极端气象灾害有效的提醒和应对机制,构建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风险评估的自动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信息分析处理的模型化、气象灾害数据的可视化,为用户带来最及时、最有效的气象灾害预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历史气象灾害模型集成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历史气象灾害模型集成系统,包括:自动气象监测站4、数据ETL单元3、数字模型处理单元2和前台web服务器1,所述自动气象监测站4与数据ETL单元3通过GPRS通讯方式互连,自动气象监测站4将气象数据经过数据ETL单元3上传至数据仓库,所述气象数据包括历史台风数据、EC数值模式的实时数据和EC数值模式的历史数据,所述数字模型处理单元2用于对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历史数据进行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历史数据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模型对实时数据进行模拟预判,自动生成结果数据,数字模型处理单元2与前台web服务器1连接,前台web服务器1接收并存储结果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