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快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753发布日期:2018-12-18 21:13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循环快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快递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给传统的零售业带来了巨大改变,也促进了快递也的发展,为了方便投递和取快递,目前各个小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均安装有快递柜,现有的快递柜一般一侧开门,快递员在投递时,直接将封装好的循环快递盒投入快递柜,取快递时,直接将循环快递盒一起取走,取出商品后一般直接将循环快递盒扔掉,导致了循环快递盒的回收重复利用率非常低,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快递系统,以使循环快递盒能够得到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快递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快递系统,包括快递柜和循环快递盒;所述快递柜上设置有若干个快递储存单元,每个快递储存单元一侧均设置有投件门,每个快递储存单元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取件门,快递储存单元内部的空间呈靠近投件门的一头大、靠近取件门的一头小的锥体;所述循环快递盒呈与快递储存单元的内部相适配的椎体,循环快递盒从投件门的一侧塞入快递储存单元并卡在快递储存单元内,循环快递盒的小头端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盒盖。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快递储存单元内部的空间呈锥体,循环快递盒呈与快递储存单元的内部相适配的椎体,循环快递盒只能从投件门的一端放入快递储存单元或从快递储存单元取出,取快递时,首先将取件门打开,然后再将循环快递盒小头端的第一盒盖打开,然后直接从循环快递盒取出商品即可,循环快递盒无法被取出,被留在快递储存单元内,工作人员可以从投件门将循环快递盒取出以循环利用,这样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约了快递成本,并且,由于该快递柜一侧投快递,另一侧取快递,将该快递柜安装在隔离墙处,可以实现在小区或企业外投快递,小区或企业内取快递,便于物业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盖的上边缘与循环快递盒的上边缘铰接,第一盒盖的下边缘与循环快递盒的下边缘处设有封条。由于第一盒盖的上边缘与循环快递盒的上边缘铰接,取快递时,将第一盒盖向上打开即可,取完快递后第一盒盖自动向下关闭,能够防止取快递时忘记关闭第一盒盖,第一盒盖的下边缘设置封条,能够防止该循环快递盒被私自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快递盒的大头端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盒盖。由于循环快递盒呈椎体,在循环快递盒的大头端设置第二盒盖,在回收循环快递盒时,可以将第二盒盖打开,并将各循环快递盒重叠在一起,这样节省空间,便于循环快递盒的回收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盒盖包括具有两扇门板,两扇门板的外边缘分别与循环快递盒相对的两边缘铰接,两扇门板的内边缘相拼合,两扇门板关闭后通过锁扣锁住。打开第二盒盖时,首先将锁扣打开,并将两扇门板向外翻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得第二盒盖的两扇门板之间的拼合线呈折线。将两扇门板之间的拼合线设计呈折线,能够防止两扇门板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循环快递盒的内侧。通过将锁扣设置在循环快递盒的内侧,第二盒盖只能在循环快递盒的内侧打开,以防止装入商品后第二盒盖被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快递盒的侧面设置有插卡槽,所述插卡槽内插入有电子标签。通过设置电子标签,保证物流跟踪高效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快递储存单元内部的空间呈锥体,循环快递盒呈与快递储存单元的内部相适配的椎体,循环快递盒只能从投件门的一端放入快递储存单元或从快递储存单元取出,取快递时,首先将取件门打开,然后再将循环快递盒小头端的第一盒盖打开,然后直接从循环快递盒取出商品即可,循环快递盒无法被取出,被留在快递储存单元内,工作人员可以从投件门将循环快递盒取出以循环利用,这样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约了快递成本,并且,由于该快递柜一侧投快递,另一侧取快递,将该快递柜安装在隔离墙处,可以实现在小区或企业外投快递,小区或企业内取快递,便于物业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快递柜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循环快递盒投入快递储存单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循环快递盒的第一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循环快递盒的第二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快递柜;11表示快递储存单元;12表示投件门;13表示取件门;2表示循环快递盒;21表示第一盒盖;211表示封条;22表示第二盒盖;221表示锁扣;222表示拼合线;3表示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快递系统,包括快递柜1和循环快递盒2。快递柜1上设置有若干个快递储存单元11,每个快递储存单元11一侧均设置有投件门12,每个快递储存单元11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取件门13,快递储存单元11内部的空间呈靠近投件门12的一头大、靠近取件门13的一头小的锥体;循环快递盒2可为塑料盒,循环快递盒2呈与快递储存单元11的内部相适配的椎体,循环快递盒2从投件门12的一侧塞入快递储存单元11并卡在快递储存单元11内,循环快递盒2的小头端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盒盖21,具体地,第一盒盖21的上边缘与循环快递盒2的上边缘铰接,第一盒盖21的下边缘与循环快递盒2的下边缘处设有封条211。

由于快递储存单元11内部的空间呈锥体,循环快递盒2呈与快递储存单元11的内部相适配的椎体,循环快递盒2只能从投件门12的一端放入快递储存单元11或从快递储存单元11取出,取快递时,首先将取件门13打开,然后再将循环快递盒2小头端的第一盒盖21打开,然后直接从循环快递盒2取出商品即可,循环快递盒2无法被取出,被留在快递储存单元11内,工作人员可以从投件门12将循环快递盒2取出以循环利用,这样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约了快递成本,并且,由于该快递柜1一侧投快递,另一侧取快递,将该快递柜1安装在隔离墙处,可以实现在小区或企业外投快递,小区或企业内取快递,便于物业管理。并且,由于第一盒盖21的上边缘与循环快递盒2的上边缘铰接,取快递时,拆开封条211,将第一盒盖21向上打开即可,取完快递后第一盒盖21自动向下关闭,能够防止取快递时忘记关闭第一盒盖21,第一盒盖21的下边缘设置封条211,能够防止该循环快递盒2被私自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快递盒2的大头端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盒盖22,由于循环快递盒2呈椎体,在循环快递盒2的大头端设置第二盒盖22,在回收循环快递盒2时,可以将第二盒盖22打开,并将各循环快递盒2重叠在一起,这样节省空间,便于循环快递盒2的回收运输。

具体地,第二盒盖22包括具有两扇门板,两扇门板的外边缘分别与循环快递盒2相对的两边缘铰接,两扇门板的内边缘相拼合,第二盒盖22的两扇门板之间的拼合线222呈折线,这样能够防止两扇门板错开,两扇门板关闭后通过锁扣221锁住,本实施例的锁扣221设置在循环快递盒2的内侧,这样,第二盒盖22只能在循环快递盒2的内侧打开,以防止装入商品后第二盒盖22被打开。打开第二盒盖22时,首先将锁扣221打开,并将两扇门板向外翻即可,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快递盒2的侧面设置有插卡槽,插卡槽内插入有电子标签3,通过设置电子标签3,保证物流跟踪高效安全。

此外,本实施例的快递柜1还设置有控制单元、维护单元、雨棚和监控单元,其与现有快递柜1的控制单元、维护单元、雨棚和监控单元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同时,还可以将快递柜1进行功能分区,比如上部发货区、中部投取区和下部滞纳区,另外,快递储存单元11可以分为普通储存单元、功能性储存单元(如保温和保鲜)和扩展性储存单元(共享米柜单元),该快递柜1的功能更加多样,使用更加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