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盘点车及图书盘点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690发布日期:2019-01-02 21:39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书盘点车及图书盘点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智能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书盘点车及图书盘点机器人。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可快速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包括标签,由耦合原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用于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由于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且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因此应用极广。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已经采用了RFID 技术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基于RDID技术的图书馆移动盘点车和智能书架都是图书管理员最常接触和使用的盘点设备。现有的移动盘点车在图书盘点时,需要图书管理员手持点检仪对每本书进行近距离扫描来完成图书盘点,其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效率偏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图书盘点设备来应付繁重的图书盘点工作,为此,现有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式图书智能盘点机器人,借助四轮全向移动平台,通过可控式升降装置和该装置上设有的 RFID天线能够对图书进行自动盘点操作,较大地提高了图书盘点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图书盘点工作的人力成本。

但是,目前已有的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式图书智能盘点机器人,在设计时安装天线的连接杆带有升降装置,利用升降装置对不同高度书架层的图书进行盘点时,对于一个多层书架上的图书扫描需要每一层扫一次,如一个7层书架则需要反复地对每一层书架来回扫描7次才能完成所有书籍的扫描,其盘点时间相对较长,且升降装置的应用和维护成本都较高,对供电电池的容量也要求较高,多次扫描来回行走和使用电机会导致耗电量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图书盘点车,能够实现一次针对多个书架层进行扫描,节约时间成本,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图书盘点车,包括可全向移动的机身及设置于所述机身的顶部的固定杆;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图书盘点数据,与远程服务器进行图书盘点数据的交互与备份;所述固定杆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天线固定部,所述天线固定部用于安装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固定部包括天线夹持机构,所述天线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天线阅读器,所述天线阅读器用于获取天线扫描到的图书盘点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信息处理器,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服务器进行图书盘点数据的交互与备份。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底部设置有可全向移动的行走轮。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还设置有激光雷达传感器,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将导航定位数据传送到所述处理单元,为所述图书盘点车的移动进行导航。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于所述行走轮与所述机身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还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图书盘点车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图书盘点机器人,能够实现一次针对多个书架层进行扫描,节约时间成本,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图书盘点机器人,包括图书盘点车及设置于所述图书盘点车上的天线,所述图书盘点车为如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所述的一种图书盘点车,所述天线用于扫描盘点图书数据,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图书盘点车的天线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采用软面可弯折的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图书盘点车及图书盘点机器人,通过在固定杆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天线固定部,天线固定部可以用来安装扫描盘点图书数据的天线,使得天线能够纵向间隔安装在固定杆上,图书盘点机器人在进行图书盘点时,即可通过多个天线一次性针对多个书架层进行扫描,省去了反复调整天线位置来回扫描的繁琐过程,节约了时间成本,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图书盘点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种图书盘点机器人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图书盘点车;11、机身;111、处理单元;1111、天线阅读器;1112、信息处理器;112、行走机构;1121、行走轮;1122、激光雷达传感器;1123、缓冲装置;113、供电模块;12、固定杆;121、天线固定部;1211、天线夹持机构;2、天线;3、远程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图书盘点机器人,包括图书盘点车1及设置于图书盘点车1上的天线2,天线2用于扫描盘点图书数据,图书盘点车1包括可全向移动的机身11及设置于该机身11的顶部的固定杆12。该机身1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单元111,处理单元111用于接收图书盘点数据,与远程服务器3进行图书盘点数据的交互与备份,处理单元111包括天线阅读器1111及信息处理器1112,天线阅读器1111与天线2通信,用于获取天线2扫描到的图书盘点数据。信息处理器1112接收天线阅读器1111上传的图书盘点数据,再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服务器3进行图书盘点数据的交互与备份。固定杆12底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与机身11连接,便于拆卸,固定杆12为中空圆管,内部空间便于走线。固定杆12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天线固定部121,天线固定部121用于安装天线2。固定杆12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孔位,可以根据书架层的高度选择合适的螺丝孔位设置天线固定部121,同时为了便于天线的安装及更换,在图书盘点车 1的天线固定部121设置天线夹持机构1211,天线夹持机构1211用于夹持并固定天线2,使用过程中天线2可通过天线夹持机构1211便捷地安装或者取下。天线固定部121为若干个,沿着固定杆12纵向间隔设置,天线2安装在天线固定部121上,使得图书盘点机器人有若干个天线2纵向间隔设置在图书盘点车1 的固定杆12上,不同高度位置的天线2对应扫描不同高度位置的书架层,这样图书盘点机器人在对书架上的图书进行图书盘点时就不用反复调整天线2位置来回扫描。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天线2采用RFID天线来获取图书上的 RFID标签信息,但现有非接触识别的方式有很多,本实施例可采用多种非接触识别技术进行图书数据盘点,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机身1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112,行走机构112与处理单元111 连接,行走机构112底部设置有可全向移动的行走轮1121。行走轮1121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机身11底部的四个角,行走轮1121通过由信息处理器1112控制的电机带动,使得图书盘点机器人得以朝任意方向移动,行走机构112还设置有激光雷达传感器1122,激光雷达传感器1122将导航定位数据传送到所述处理单元111,为图书盘点车1的移动进行导航。图书盘点机器人预先在图书馆行进,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1122建立图书馆地图,并规划导航路线。导航路线发送至处理单元111的信息处理器1112,信息处理器1112再控制机器人自动按照给定的导航路线进行移动。为了提高图书盘点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减震缓冲效果,使其行走平稳,同时也防止图书盘点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被外物撞击造成损伤,在行走机构112还设置有缓冲装置1123,缓冲装置1123设于行走轮1121与机身11之间,更好地提供机身11缓冲效果。具体地,机身11还设置有供电模块 113,供电模块113为图书盘点车1中所有的耗能设备提供电能,使图书盘点机器人得以运行工作。

此外,本实施例的天线2采用软面可弯折的材料制成,通过夹持卡紧安装在天线固定部121上,在图书盘点机器人行进时,天线2的软胶面接触书架上的书籍进行扫描,以使天线2最大限度地贴近粘贴在书籍中的RFID电子标签。天线2通过天线固定部121根据书架层高度和数据读取需要选择固定杆12纵向方向上不同位置的螺丝孔位与图书盘点机器人前进方向呈45度夹角固定安装。 45度夹角安装可以有效地增大扫描范围,同时与图书盘点机器人前进方向呈45 度夹角可以减少在与书籍接触式扫描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在使用过程中,若干个天线2纵向分隔安装在图书盘点车1的固定杆12上,不同高度位置的天线2对应扫描不同高度位置的书架层,图书管理机器人按规划路线行进,天线2对同时对书架上不同书架层的图书进行扫描,通过获取图书上的RFID标签信息,将这些图书信息作为图书盘点数据传输至天线阅读器 1111,天线阅读器1111再上传至处理单元111,处理单元111接收图书盘点数据,与远程服务器3进行图书盘点数据的交互与备份,整个图书数据盘点流程即结束。

本实施例的一种图书盘点车1及图书盘点机器人,通过在固定杆12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天线固定部121,天线固定部121可以用来安装扫描盘点图书数据的天线2,使得天线2能够纵向间隔安装在固定杆12上,图书盘点机器人在进行图书盘点时,即可通过多个天线2一次性针对多个书架层进行扫描,省去了反复调整天线2的位置来回扫描的繁琐过程,节约了时间成本,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