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604发布日期:2019-02-26 17:4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其结构简单,一般简单的通过换气进行散热,散热的效率较低,不具备防尘防火的效果,其次机箱本体的强度较低,易变形损坏,不具备减震效果,内部电子元件易受震动损坏,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有电子元件室、外接插口室、电源模块室和散热室,所述电子元件室内部底板上嵌设有吸热盘管,所述外接插口室与电子元件室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线管,所述电源模块室与电子元件室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管,所述散热室内部固定有冷却液箱,所述散热室的内部位于冷却液箱的下方螺栓固定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前表面嵌设有冷却盘管,所述吸热盘管一端通过第一导管与冷却盘管导通连接,且冷却盘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液箱相互导通连接,所述吸热盘管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与冷却液箱导通连接,且第二导管与冷却液箱的连接处固定有输液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冷却液箱的一侧表壁上连接有贯穿机箱本体的注液管,且注液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室一侧表壁上连接有贯穿机箱本体的吸气罩和排气罩,且吸气罩和排气罩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吸气扇和排气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块一侧表壁上开设有配合冷却盘管使用的冷却盘管槽,所述散热块另一侧表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条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箱本体底部四个拐角处通过U型架固定有底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上表面焊接有贯穿机箱本体底板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位于底座与机箱本体之间套接有减震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导线管两端套接有密封塞,所述第一导线管内部填充有阻燃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机箱本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有电子元件室、外接插口室、电源模块室和散热室,分隔板的设置,可以辅助支撑机箱本体,提高其强度,电子元件室、外接插口室和电源模块室均为密封结构,具有防尘的效果,其次通过散热室内部的冷却液箱将冷却液注入到电子元件室内部嵌设的吸热盘管内,对电子元件室进行降温,吸收热力的冷却液回流到散热块上嵌设的冷却盘管内,冷却液内的温度散发到散热块在,散热块上的温度通过吸气罩吸取空气散发到空气中,冷却液冷却后回流到冷却液箱内,从而形成循环使用,这样的散热方式,保证了电子元件室的密封防尘性能,且采用冷却液吸热进行散热,对比于传统的依靠风力进行散热,有效的提高其散热效率,再有第一导线管内部填充有阻燃填充层,可以将电子元件室和外接插口室进行阻燃,提高其防火性能,机箱本体底部通过U型架固定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上套接有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的弹性伸缩,可以有效的降低机箱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保护内部电子元件,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线管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线管的截面图。

图例说明:

1-机箱本体、2-电子元件室、3-外接插口室、4-电源模块室、5-散热室、51-吸气罩、52-排气罩、6-吸热盘管、7-第一导线管、8-第二导线管、9-冷却液箱、10-散热块、11-冷却盘管、12-注液管、13-第一导管、14-第二导管、15-输液泵、16-密封盖、17-冷却盘管槽、18-条形槽、19-减震弹簧、20-U型架、21-底座、22-限位杆、23-密封塞、24-阻燃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1-5,一种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1,机箱本体1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有电子元件室2、外接插口室3、电源模块室4和散热室5,电子元件室2内部底板上嵌设有吸热盘管6,外接插口室3与电子元件室2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线管7,电源模块室4与电子元件室2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管8,散热室5内部固定有冷却液箱9,散热室5的内部位于冷却液箱9的下方螺栓固定有散热块10,散热块10前表面嵌设有冷却盘管11,吸热盘管6一端通过第一导管13与冷却盘管11导通连接,且冷却盘管11的另一端与冷却液箱9相互导通连接,吸热盘管6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14与冷却液箱9导通连接,且第二导管14与冷却液箱9的连接处固定有输液泵15。

实施例二:参照图1,冷却液箱9的一侧表壁上连接有贯穿机箱本体1的注液管12,且注液管1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6,注液管12用于冷却液箱9冷却液的加入,密封盖16用于注液管12的密封。

实施例三:参照图1-2,散热室5一侧表壁上连接有贯穿机箱本体1的吸气罩51和排气罩52,且吸气罩51和排气罩5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吸气扇和排气扇,散热块10一侧表壁上开设有配合冷却盘管11使用的冷却盘管槽17,散热块10另一侧表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条形槽18,吸气罩51用于吸取空气与散热块10接触,使得散热块10上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通过排气罩52排出,进行散热,条形槽18的开设,增加了与空气与散热块10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散热效率。

实施例三:参照图1和图3,机箱本体1底部四个拐角处通过U型架20固定有底座21,底座21上表面焊接有贯穿机箱本体1底板的限位杆22,限位杆22上位于底座21与机箱本体1之间套接有减震弹簧19,这样的结构设计,当机箱本体1发生震动时,U型架20发生形变,减震弹簧19弹性伸缩,对其进行减震。

实施例四:参照图1、图4和图5,第一导线管7两端套接有密封塞23,第一导线管7内部填充有阻燃填充层24,密封塞23用于嵌设在第一导线管7的连接处,提高其密封性,阻燃填充层24的设置,可以对第一导线管7内部连接的导线进行阻燃,提高了该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的阻燃性能。

实施例五:参照图1-5,使用时,首先将该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连接好电源,使用时,首先冷却液箱9内的冷却液在输液泵15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导管14流入到电子元件室2内部嵌设的吸热盘管6内,通过吸热盘管6内的冷却液对电子元件室2进行降温,吸收热力的冷却液回流到散热块10上嵌设的冷却盘管11内,冷却液内的温度散发到散热块10在,散热块10上的温度再通过吸气罩51吸取空气散发到空气中,空气通过排气罩52排出,冷却液冷却后回流到冷却液箱9内,从而形成循环使用,对该多腔室防尘防火散热机箱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