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机电源箱减震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1060发布日期:2019-06-06 00:1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台式机电源箱减震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台式机电源箱减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特别是互联通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计算机电源是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的器件,一般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目前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

现有技术中的台式机电源直接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电源安装完成后不可避免地要跟随机箱一起移动,机箱的移动容易造成电源内部元器件的损坏,轻则影响电源的正常使用,导致电脑无法开机,重则发生安全事故,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台式机电源箱减震固定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台式机电源箱减震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和电源箱(5);

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滑杆(2)、第一弹簧(6)、滑套(9)和连杆(10);所述滑杆(2)对称安装在壳体(1)内部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弹簧(6)对称安装在滑杆(2)两侧;所述滑套(9)与第一弹簧(6)连接,且滑动配合在滑杆(2)上;所述连杆(10)一端与所述滑套(9)铰接,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电源箱(5)上;

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1)一端设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连接第二弹簧(15),并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连杆一端所设的凹槽(13)内,所述第一连杆(11)另一端与电源箱(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4)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减震装置成对布置在电源箱(5)两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气孔(3);

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上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8);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8)的排风口正对于壳体(1)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减震装置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减震装置,减小台式机内电源箱因外部原因所产生的晃动,提高电源箱的稳定性,减少电源故障率,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台式机电源箱减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滑杆、3-透气孔、4-连接装置、5-电源箱、6-第一弹簧、7-安装座、8-散热风扇、9-滑套、10-连接杆、11-左连杆、12-凸块、13-凹槽、14-右连杆、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台式机电源箱减震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和电源箱5;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内部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根滑杆2,滑杆2的左右两侧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套9,滑套9通过第一弹簧6与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电源箱5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电源箱5的上下两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转动安装有两根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滑套9的下侧相互转动连接,电源箱5工作中若受到外力产生上下晃动时,连接杆10跟随电源箱5运动,从而带动滑套9在滑杆2上滑动,滑套9滑动时带动第一弹簧6发生形变,从而逐渐减小电源箱5晃动的程度,提高电源箱5的稳定性;所述电源箱5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装置4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装置4由左连杆11和右连杆14组成,左连杆11与电源箱5的外壁固定连接,右连杆14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杆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凸块12,右连杆14靠近左连杆11的一端开设有与凸块12相互配合的凹槽13,凸块12通过第二弹簧15与凹槽13滑动连接,电源箱5工作中若受到外力产生左右晃动时,凸块12带动第二弹簧15发生形变,从而减小电源箱5左右滑动的程度,提高电源箱5的稳定性;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气孔3,以便提高电源箱5的散热性,壳体1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7上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的排风口正对于壳体1的底部,从而向壳体1的内部吹风,提高壳体1内部空气流动速度,加快电源箱5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