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745发布日期:2019-05-11 00:3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各地党政机关和各地政府纷纷引进各种科技信息化手段来提供全社会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能力。但受技术装备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目前这些手段仍局限于监测点位置固定、侦测响应滞后、人力经验感知的落后低效状态,无法达到快速捕捉、快速甄别、快速处置的反恐维稳要求。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机场车站码头或各主要景区商场及交通要道人满为患,不仅增加了各种人为安全隐患及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流窜活动隐蔽条件,也为警务人员及时发现并抓取犯罪嫌疑人、最大程度降低犯罪风险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和安保强度。

因此,如何快速识别并直观显示人物身份信息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能快速识别并直观显示人物的身份信息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一微型摄像机、一智能眼镜及一移动处理终端;

所述微型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智能眼镜上,用于拍摄视频图像;所述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用户戴上所述智能眼镜所看到的视角一致;

所述移动处理终端包括有:

一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用于检测并抓取微型摄像机所述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

一通信单元,供所述移动处理终端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一主控单元,用于将所述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所抓取的人脸图像经所述通信单元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对所述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识别后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识别后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微型摄像机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

所述智能眼镜包括一图像投射单元,所述图像投射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并根据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将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中对应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一微型摄像机、一智能眼镜及一移动处理终端;

所述微型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智能眼镜上,用于拍摄视频图像;所述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用户戴上所述智能眼镜所看到的视角一致;

所述移动处理终端包括有:

一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用于检测并抓取微型摄像机所述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

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人口信息库;

一主控单元,用于将所述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所抓取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存储单元中的人口信息库中的人像进行对比,以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识别后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微型摄像机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

所述智能眼镜包括一图像投射单元,所述图像投射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并根据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将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中对应的位置上。

其中,所述移动处理终端还包括一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一人口信息库;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若与后台服务器断开连接,则将所述人脸图像与所述人口信息库中的人像进行比对,以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

其中,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若识别出的身份信息属于犯罪嫌疑人信息,则控制图像投射单元以警示的方式对所述属于犯罪嫌疑人信息的身份信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微型摄像机包括一摄像头及一视频处理单元,所述视频处理单元用于将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图像进行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视频图像发送给移动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移动处理终端还包括一按键单元、一显示控制单元和一触摸屏;所述按键单元和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按键单元、显示控制单元和触摸屏用于实现人机交互。

其中,所述移动处理终端还包括一I/O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其中,所述移动处理终端还包括一电源单元,用于为移动处理终端供电。

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一充电电池、一充电单元和一电源管理单元,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和充电单元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其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用户戴上所述智能眼镜所看到的视角一致,移动处理终端能检测并抓取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抓取的人脸图像发送给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对所述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将后台发送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微型摄像机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智能眼镜将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中对应匹配的人脸图像的相应位置上,使得佩戴该智能眼镜的用户从镜片上就能获取所看到的人物的身份信息,可以协助警务人员及时发现并抓取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协助人们获得曾经认识的人的身份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身份信息投影于眼镜片上的显示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身份信息投影于眼镜片上的显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一微型摄像机2、一智能眼镜3及一移动处理终端1,微型摄像机2,设置于所述智能眼镜3上,用于拍摄视频图像;所述微型摄像机2拍摄的视角与用户戴上所述智能眼镜所看到的视角一致,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处理终端1包括有: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12,用于检测并抓取微型摄像机2所述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通信单元15,供所述移动处理终端1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主控单元11,用于将所述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12所抓取的人脸图像经所述通信单元15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对所述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识别后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识别后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微型摄像机2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3。智能眼镜3包括一图像投射单元32,所述图像投射单元32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11发送的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并根据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将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31中对应的位置上。

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用户戴上智能眼镜所看到的视角一致,这样移动处理终端抓取到的人脸图像即为用户戴上智能眼镜所看到的人物的人脸图像,移动处理终端将抓取到的人脸图像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存储有一人口信息库,后台服务器将移动处理终端发送的人脸图像与人口信息库中的人像进行对比,并获取最相似的人物,将人脸图像及其对应身份信息反馈给移动处理终端,移动处理终端将接收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并将接收的人脸图像与微型摄像机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及该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智能眼镜接收该匹配的身份信息及其投射位置,并将该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中对应匹配的人脸图像的相应位置上,例如身份信息可以投射在匹配的人脸图像对应的人物的头上(如图4所示)、或者投射在匹配的人脸图像对应的人物脸部的左边、也可以是投射在匹配的人脸图像对应的人物脸部的右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移动处理终端1包括一存储单元18,所述存储单元18存储有一人口信息库;所述主控单元11还用于,若与后台服务器断开连接,则将所述人脸图像与所述人口信息库中的人像进行比对,以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这样可以保证在通讯信号不好的地方,移动处理终端与后台服务器断开连接后,移动处理终端还能继续对人物进行识别,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对于协助警务人员及时发现并抓取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协助人们获得曾经认识的人的身份信息。该存储单元18还可以用于存储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和后台服务器反馈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包括一微型摄像机2’、一智能眼镜3’及一移动处理终端1’。微型摄像机2’设置于所述智能眼镜3’上,用于拍摄视频图像;所述微型摄像机2’拍摄的视角与用户戴上所述智能眼镜3’所看到的视角一致。移动处理终端1’包括有: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12’,用于检测并抓取微型摄像机2’所述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存储单元18’,用于存储人口信息库;主控单元11’,用于将所述人脸检测及抓取单元12’所抓取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存储单元18’中的人口信息库中的人像进行对比,以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识别后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微型摄像机2’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3’。智能眼镜3’包括一图像投射单元32’,所述图像投射单元32’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11’发送的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并根据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将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32’中对应的位置上。

移动处理终端1’检测并抓取微型摄像机2’所述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之后,将抓取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存储单元18’中的人口信息库中的人像进行对比,以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识别后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微型摄像机2’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及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3’,智能眼镜3’的图像投射单元32’根据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的投射位置将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32’中对应的位置上,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无需与后台服务器通讯,这样可以保证在通讯信号不好的地方(例如停车场、地下商场、山区等)也能对人物进行识别,,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对于协助警务人员及时发现并抓取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协助人们获得曾经认识的人的身份信息。存储单元18’还可以用于存储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和后台服务器反馈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主控单元(11、11’)还用于,若识别出的身份信息属于犯罪嫌疑人信息,则控制图像投射单元(32、32’)以警示的方式对所述属于犯罪嫌疑人信息的身份信息进行显示。后台服务器中的人口信息库及存储在移动处理终端中的人口信息库中均包含有犯罪嫌疑人信息库,当抓取的人脸图像与犯罪嫌疑人信息库中人像进行对比后确认为犯罪嫌疑人,则眼镜片上对应匹配的人物的身份信息将以警示的方式进行显示,警示的方式可以为该身份信息以红色显示、闪烁、或者带有星形警示标志等。其中,投射到眼镜片中的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人物的人名、对比相似度及人物的状态,如图4所示,例如图4中显示的身份信息:姓名韩梅梅、对比相识度97%、为正常人;姓名刘刚、对比相似度为97%、为嫌疑人;姓名李雷、对比相似度98%、为正常人。用户也可根据需求调整投射到眼镜片中的身份信息所包括的内容。用户如果想要了解某人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操作移动处理终端选择对应人物,按确认按钮之后,眼镜片上将显示该人物的详细信息,如图4所示,用户选择了人物刘刚,按确认按钮之后,眼镜片上将显示人物刘刚的详细的身份信息,如图5所示,其显示的身份信息包括有:人物照片、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籍贯、身高及追逃信息(涉及的案件编号及案件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微型摄像机(2、2’)包括一摄像头(21、21’)及一视频处理单元(22、22’),所述视频处理单元(22、22’)用于将摄像头(21、21’)拍摄的视频图像进行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视频图像发送给移动处理终端(1、1’),即视频处理单元(22、22’)将摄像头(21、21’)拍摄的视频图像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供移动处理终端(1、1’)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3所示,主控单元(11、11’)通过数据线(4、4’)分别与所述视频处理单元(22、22’)和图像投射单元(32、32’)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移动处理终端(1、1’)还包括一按键单元(17、17’)、一显示控制单元(14、14’)和一触摸屏(13、13’);所述按键单元(17、17’)和所述显示控制单元(14、14’)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11、11’)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13、13’)与所述显示控制单元(14、14’)电性连接,所述按键单元(17、17’)、显示控制单元(14、14’)和触摸屏(13、13’)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例如设置投射到眼镜片(31、31’)上的身份信息所包括的内容、显示的颜色及位置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移动处理终端(1、1’)还包括一I/O单元(16、16’),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例如更新移动处理终端中的人口信息库、将存储单元(18、18’)中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存储到其他存储设备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移动处理终端(1、1’)还包括一电源单元(19、19’),用于为移动处理终端(1、1’)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单元(19、19’)包括一充电电池(191、191’)、一充电单元(192、192’)和一电源管理单元(190、190’),所述充电电池(191、191’)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11、11’)、电源管理单元(190、190’)和充电单元(192、192’)电性连接。即移动处理终端(1、1’)的电源单元(19、19’)为可充电的内置电池,携带便捷,使用方便。

作为一应用实施例,警务人员将移动处理终端佩戴与腰间,佩戴上智能眼镜,在执行巡逻时,人脸探测及抓取单元将自动抓取微型摄像机镜头中出现的人物的人脸图像,将所抓取的人脸图像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通过人脸对比算法将所抓取的人脸图像与后台服务器中的人口信息库中的人像进行比对,并提取最相似的人物,将人脸图像及其对应身份信息反馈给移动处理终端,或者将所抓取的人脸图像直接与移动处理终端中的人口信息库的人像进行比对,等到人脸图像及其对应身份信息,移动处理终端将接收的人脸图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并将接收的人脸图像与微型摄像机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智能眼镜,智能眼镜接收该匹配的身份信息,并将该匹配的身份信息通过图像投射单元投射到眼镜片中对应匹配的人脸图像的人物的头上,使得佩戴该智能眼镜的警务人员从镜片上就能获取所看到的人物的身份信息,可以协助警务人员及时发现并抓取犯罪嫌疑人。当然也可以应用在生活中,协助人们获得曾经认识的人的身份信息,以免因忘记认识的人而给人带来尴尬,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其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用户戴上所述智能眼镜所看到的视角一致,移动处理终端能检测并抓取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抓取的人脸图像发送给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对所述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得到各人脸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或者将所抓取的人脸图像直接与移动处理终端中的人口信息库的人像进行比对,等到人脸图像及其对应身份信息,将后台发送的人脸图像与所述微型摄像机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以得到当前拍摄的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并将匹配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眼镜;智能眼镜将所述匹配的身份信息投射到眼镜片中对应匹配的人脸图像的相应位置上,使得佩戴该智能眼镜的从镜片上就能获取所看到的人物的身份信息,可以协助警务人员及时发现并抓取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协助人们获得曾经认识的人的身份信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