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5691发布日期:2019-03-13 23:5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当前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其中,计算机电源也向着更节能、更轻便、更稳定的方向发展进步,随之更迭换代。

申请日期2015.09.01,申请号CN20151055969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电源。然而,上述公开的计算机电源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计算机电源未能解决其防尘问题;

2、计算机电源内置于计算机的机箱内,其出风口易对计算机的其他重要部件产生影响;

3、计算机电源未能考虑线束杂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解决了计算机电源的防尘问题,并且不会对计算机机箱内的其他重要部件产生影响,减少了计算机电源多余的供电线束。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壳体、供电连接装置、冷却装置、连接部件:

所述电源壳体内设置有电源本体,电源壳体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风孔,电源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出风孔。

所述供电连接装置固定设置于电源壳体的前方,供电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其前端的供电插孔座和设置于其后端并与供电插孔座各相电气连接的三相连接头。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与供电连接装置并列且固定设置于电源壳体前方的进风装置和固定设置于电源壳体的正下方排风装置。

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由前至后贯穿设置有多个导风孔的进风室,进风室内在远离供电连接装置一侧的开口处插设有防尘支架,所设导风孔与进风孔相连通。

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支撑外壳,支撑外壳顶端设置有与出风孔相连通的向上开口,所设开口内设置有涡轮风机,支撑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多个排风口,排风口外侧设置有将其遮盖的防尘板,排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外壳顶端的风机端子。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三相插孔和风机连接孔。

所述三相插孔设置于电源壳体前端,三相插孔内插设与之电气连接三相连接头后,将供电连接装置与电源壳体固定。

所述风机连接孔设置于电源壳体底端,风机连接孔内插设与之电气连接风机端子后,将排风装置与电源壳体固定。

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设置于电源壳体后端用以插设供电线路给计算机各个部件供电的多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数量和种类均冗余设置,并根据计算机机箱内各个部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插设相匹配的连接线,未使用的接线端子上套设有防尘帽。

所述三相插孔、风机连接孔、接线端子均与电源本体内的内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支架包括“L”型的支板,支板的“L”型开口面向前方而设,支板的垂直板面上设置有通风槽,通风槽内卡设有防尘棉,支板的水平板面上设置有防止灰尘落入进风室内的储尘槽,支板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与进风室开口相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隐藏拉环,便于将防尘支架从进风室内抽出。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与进风室开口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硅胶条,用以确保进风室开口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板的顶端铰接于排风口的顶端,使防尘板在涡轮风机的吹动下沿排风口的顶边向前方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的底部设置有外高内底的斜面,用以改变排风口处的风向,增加排风口处的风力,便于将防尘板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孔的直径大于进风孔的直径,用以提高冷风的通过性。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孔设置有环状密封硅胶条,用以提高出风孔与支撑外壳入口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外壳入口处和出风孔设置有隔离网。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端子插入风机连接孔内,使排风装置和电源壳体的两侧齐平,并通过配套螺丝与计算机的机箱固定连接,供电连接装置和进风装置分别设置有垂直和前后水平的螺丝固定孔,通过配套螺丝将供电连接装置和进风装置分别与排风装置和电源壳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优点在于:

1、分体式结构能够方便对各部分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减少整体购买的成本;

2、进风装置、防尘板、防尘帽能够有效的防止灰尘电源本体内,延长计算机电源的使用寿命;

3、防尘支架能够从进风室内抽出,便于对进风装置进行灰尘的清理;

4、导风孔和排风口均设置于计算机机箱的外部,能够防止对计算机机箱内的其他重要部件的散热产生影响,

5、导风孔和排风口之间设有防尘板,有效的将进出分隔离开,提高电源本体的冷却效率;

6、所设的多种冗余接线端子,能够将不使用的连接线去除,减少计算机机箱内多余的线束,防止线束阻碍计算机其他散热部件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下列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总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另一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电源本体底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供电连接装置,11、供电插座,12、三相连接头,

2、冷却装置,21、进风装置,22、排风装置,

211、进风室,212、防尘支架,212-A、挡板,212-B、支板,212-C、通风槽,212-D、储尘槽,213、导风孔,

221、涡轮风机,222、支撑外壳,223、排风口,224、防尘板,225、风机端子,

3、连接部件,31、三相插孔,32、风机连接孔,33、接线端子,34、防尘帽,

35、进风孔,36、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明确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目的和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实施例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壳体、供电连接装置1、冷却装置2、连接部件3:

所述电源壳体内设置有电源本体,如图1和图3所示,电源壳体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风孔35,电源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出风孔36。

所述供电连接装置1设置于电源壳体的前方,如图1所示,供电连接装置1包括设置于其前端的供电插孔座11和设置于其后端并与供电插孔座11各相电气连接的三相连接头12。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与供电连接装置1并列且设置于电源壳体前方进风装置21和设置于电源壳体的正下方排风装置22:

所述进风装置21包括由前至后贯穿设置有多个导风孔213的进风室211,所设导风孔213与进风孔35相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室211内在远离供电连接装置1一侧的开口处插设有防尘支架212,防尘支架212包括“L”型的支板212-B,支板212-B的“L”型开口面向前方而设,支板212-B的垂直板面上设置有通风槽212-C,通风槽212-C内卡设有防尘棉,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电源本体内,支板212-B的水平板面上设置有防止灰尘落入进风室211内的储尘槽212-D,支板212-B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挡板212-A,挡板212-A与进风室211开口相吻合,挡板212-A上与进风室211开口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硅胶条,用以确保进风室211开口处的密封性,挡板212-A采用过盈配合或者螺丝螺接的方式,可靠牢固的固定于连接装置1的开口内,其固定方式为现有的技术才出不再赘述。挡板212-A的外侧设置有隐藏拉环,便于将防尘支架212从进风室211内抽出。

所述排风装置22包括贯穿其顶端至前端的支撑外壳222,如图1所示,支撑外壳222顶端设置有与出风孔36相连通的向上开口,所设开口内设置有涡轮风机221,支撑外壳222入口处的涡轮风机221正上方设置有隔离网,支撑外壳222的前端设置有四个排风口223,每个排风口223外侧均独立设置有将其遮盖的防尘板224,防尘板224的顶端铰接于排风口223的顶端,使防尘板224在涡轮风机221的吹动下沿排风口223的顶边向前方旋转,同时,排风口223的底部设置有外高内底的斜面,用以改变排风口223处的风向,增加排风口223处的风力,便于将防尘板224打开,当涡轮风机221停止工作时防尘板224依靠其自重将排风口223遮盖,防止灰尘进入支撑外壳222内。如图1和图2所示,排风装置22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外壳222顶端的风机端子225。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三相插孔31和风机连接孔32:

所述三相插孔31设置于电源壳体前端,如图1所示,三相插孔31内插设与之电气连接三相连接头12后,将供电连接装置1与电源壳体固定。

所述风机连接孔32设置于电源壳体底端,如图3所示,风机连接孔32内插设与之电气连接风机端子225后,将排风装置22与电源壳体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件3还包括设置于电源壳体后端用以插设供电线路给计算机各个部件供电的多个接线端子33,接线端子33的数量和种类均冗余设置,并根据计算机机箱内各个部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插设相匹配的连接线,未使用的接线端子33上套设有防尘帽34。

所述电源壳体的进风孔35的直径小于导风孔213的直径,用以提高冷风进入电源壳体的通过性,电源壳体的出风孔36设置有隔离网和环状密封硅胶条,用以保护涡轮风机221,提高出风孔36与支撑外壳222入口处的密封性。

所述三相插孔31、风机连接孔32、接线端子33均与电源本体内的内部电路电气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风机端子225插入风机连接孔32内,使排风装置22和电源壳体的两侧齐平,并通过配套螺丝与计算机的机箱固定连接,供电连接装置1和进风装置21分别设置有垂直和前后水平的螺丝固定孔,通过配套螺丝将供电连接装置1和进风装置21分别与排风装置22和电源壳体固定连接,此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现有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拆除螺丝后,供电连接装置1和冷却装置2能够便捷地从电源壳体上取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装置的分体结构能够方便对各部分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减少整体购买的成本。如图5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安装于计算机的机箱内,并使供电连接装置1、进风装置21、排风装置22的排风口223凸出于计算机机箱背面的顶部,此方式便于对供电连接装置1、进风装置21、排风装置22、防尘支架212进行安装和拆卸,但不仅限于此种安装的方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计算机电源装置的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