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815发布日期:2019-04-12 23:5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属于现代教育装备和触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触控黑板的触控面板与显示屏之间是通过边框固定在一起,触控面板的触控膜和显示屏之间存在有空隙而形成一空气层。空气层的存在导致光的折射和反射,使得黑板的使用者不能很好的透过触控面板看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尤其在阳光直射下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该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避免了触控膜与显示屏之间出现空气层的情况,减少了空气层对光线的反射,使得视觉效果更好,黑板整体具有更优的可读性,显示的内容图案更加清晰、逼真,尤其是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包括书写板、贴敷于书写板内表面的触控膜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触控膜相背于书写板一侧;

所述显示屏进一步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边框区位于显示区四周,所述边框区的上表面高出显示区的上表面;

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与触控膜之间通过中央胶黏层粘接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边框区通过边缘胶黏层与触控膜粘接,所述边缘胶黏层的厚度小于中央胶黏层的厚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书写板与触控膜相背的表面为书写面。

2.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央胶黏层为光学胶胶黏层。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学胶胶黏层为热固化硅胶层、光固化丙烯酸体系胶层。

4.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央胶黏层的厚度为0.3mm~2.0mm。

5. 上述方案中,所述书写板内表面的四周边缘处具有着色条,从而在书写板内表面中央形成透明显示区,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位于书写板的透明显示区正后方。

6. 上述方案中,所述书写板的面积大于触控膜和显示屏的显示区面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其显示屏的显示区与触控膜之间通过中央胶黏层粘接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边框区通过边缘胶黏层与触控膜粘接,通过胶黏层将触控膜与显示屏全贴合,避免了触控膜与显示屏之间出现空气层的情况,减少了空气层对光线的反射,使得视觉效果更好,黑板整体具有更优的可读性,显示的内容图案更加清晰、逼真,尤其是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另外,空气层的抽离,避免了现在的智能黑板中普遍存在的显示区域泛白的情况,使得黑板的显示区与边缘区域颜色几乎一致,视觉整体性好,对比度高,对书写的文字的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2、本实用新型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其采用全贴合的方式,使得触控面板的触控膜与显示屏完全贴合,减薄了触控面板与显示屏之间的间距,使得黑板整体更加轻薄,方便拆装与运输;另外,全贴合使得触控面板与显示屏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人工误差小,也方便返工和重新组装,并且可以保证重组的精度;另外,用胶黏层将触控面板与显示屏隔开一些距离,可有效防止显示屏对触控面板中的触控膜的电磁干扰,保证触控的精度和有效性,避免因显示屏的形变缩小显示屏与触控膜之间的距离导致局部触控失灵等情况;另外,胶黏层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当黑板遭受外力时,可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对黑板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因外力作用导致的形变等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显示屏;3、触控膜;4、书写板;5、显示区;6、边框区;7、中央胶黏层;8、边缘胶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包括书写板4、贴敷于书写板4内表面的触控膜3和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1位于触控膜3相背于书写板4一侧;

所述显示屏1进一步包括显示区5和边框区6,所述边框区6位于显示区5四周,所述边框区6的上表面高出显示区5的上表面;

所述显示屏1的显示区5与触控膜3之间通过中央胶黏层7粘接连接,所述显示屏1的边框区6通过边缘胶黏层8与触控膜3粘接,所述边缘胶黏层8的厚度小于中央胶黏层7的厚度。

上述书写板4与触控膜3相背的表面为书写面;上述书写板4的面积大于触控膜3和显示屏1的显示区5面积;

上述中央胶黏层7为光学胶胶黏层;上述光学胶胶黏层为热固化硅胶层;上述中央胶黏层7的厚度为0.3mm。

实施例2:一种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包括书写板4、贴敷于书写板4内表面的触控膜3和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1位于触控膜3相背于书写板4一侧;

所述显示屏1进一步包括显示区5和边框区6,所述边框区6位于显示区5四周,所述边框区6的上表面高出显示区5的上表面;

所述显示屏1的显示区5与触控膜3之间通过中央胶黏层7粘接连接,所述显示屏1的边框区6通过边缘胶黏层8与触控膜3粘接,所述边缘胶黏层8的厚度小于中央胶黏层7的厚度。

上述中央胶黏层7为光学胶胶黏层;上述光学胶胶黏层为光固化丙烯酸体系胶层;上述中央胶黏层7的厚度为0.5mm;

上述书写板4内表面的四周边缘处具有着色条,从而在书写板4内表面中央形成透明显示区,上述显示屏1的显示区5位于书写板4的透明显示区正后方。

采用上述全贴合智能电子黑板时,其通过胶黏层将触控膜与显示屏全贴合,避免了触控膜与显示屏之间出现空气层的情况,减少了空气层对光线的反射,使得视觉效果更好,黑板整体具有更优的可读性,显示的内容图案更加清晰、逼真,尤其是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另外,空气层的抽离,避免了现在的智能黑板中普遍存在的显示区域泛白的情况,使得黑板的显示区与边缘区域颜色几乎一致,视觉整体性好,对比度高,对书写的文字的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另外,采用全贴合的方式,使得触控面板的触控膜与显示屏完全贴合,减薄了触控面板与显示屏之间的间距,使得黑板整体更加轻薄,方便拆装与运输;另外,全贴合使得触控面板与显示屏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人工误差小,也方便返工和重新组装,并且可以保证重组的精度;另外,用胶黏层将触控面板与显示屏隔开一些距离,可有效防止显示屏对触控面板中的触控膜的电磁干扰,保证触控的精度和有效性,避免因显示屏的形变缩小显示屏与触控膜之间的距离导致局部触控失灵等情况;另外,胶黏层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当黑板遭受外力时,可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对黑板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因外力作用导致的形变等情况;另外,中央胶黏层的折光指数与书写板的折光指数接近,进一步减少光线的折射,增强视觉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