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输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295发布日期:2019-08-16 21:3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输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互联网办公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办公效率对业务的发展尤为重要。

目前,市面上多是功能单一的有线或无线鼠标,这种鼠标仅具有选择和点击的功能,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有的鼠标兼具数字输入功能和计算功能,由于两个功能之间没有合理的切换手段,使得用户对鼠标实施操作时,很难有针对性的将输入的数字仅传送给计算机或仅传送给鼠标的计算功能部件。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输入设备,通过针对显示装置的调整实现针对计算装置的工作状态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本体;显示装置,可伸缩连接于本体,显示装置包括位置调整件,位置调整件调节显示装置于本体的位置关系,以使显示装置相对于本体变换位置;计算装置,设置于本体,并通过位置调整件开启或关闭计算装置的计算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计算装置包括能够启动计算装置计算功能的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通过位置调整件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包括能够启动显示装置显示功能的第二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通过位置调整件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位置调整件包括控制其动作状态的位置开关,位置开关设置于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输入设备还包括能够向计算机及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入字符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与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朝向用户手部的一侧设置有槽状结构,槽状结构的口部朝向用户的手部;槽状结构的口部的边缘沿本体的轮廓向口部的中心延伸一定距离,形成能够托起用户手部的指托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指托装置具备一定的透光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输入设备还包括照明装置,照明装置能够向槽状结构内侧提供照明;照明装置设置于槽状结构或指托装置朝向槽状结构内部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输入设备还包括连接装置,使得计算机输入设备能够通过连接装置与计算机连接;连接装置的伸展长度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部和调节部;连接部为绳状,连接部能够缠绕在连接部上;连接部能够调整连接部的缠绕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鼠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输入设备,通过计算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计算功能。计算机输入设备上还设置有显示装置,能够将信息通过该显示装置反馈给用户。显示装置相对于设备本体的位置可调,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将显示装置调整到恰当的位置。显示装置相对本体的位置一定程度上能够表达用户对设备功能的需求程度,则本实用新型将计算功能的开启、关闭状态与位置调整件的动作状态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用户能够通过针对显示装置的位置调整控制计算装置的工作状态,简化设备的构成,也便于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输入设备的左侧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俯视图。

附图中:

1-本体;

2-显示装置;21-位置调整件;211-位置开关;

3-输入装置;

4-指托装置;

5-照明装置;51-照明控制部;

6-连接装置;61-连接部;62-调节部;

71-左键;72-右键;73-滑轮;

8-连接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计算机输入设备的左侧剖视图。该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本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显示装置2和计算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本体1为广义概念,包括构成该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主要结构部分。显示装置2具备显示功能,可为液晶显示器等。图 1中所示的剖视图仅显示该显示装置2的一个断面结构,此时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的放置方式与计算机输入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的位置相同,计算机输入装置底面的至少部分平整,能够放置在桌面上,甚至在桌面上滑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2的至少部分为板状,沿图1所示指向纸面内部的方向延伸。显示装置2包括调整显示装置2与本体1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调整件(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介绍的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非一成不变。在位置调整件的作用下,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保持连接关系,并且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至少存在两种可选的状态。或者,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包括多种可选的状态。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对显示装置2的调节控制其他部件、装置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用户可对显示装置2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获得用户最为舒适的操作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计算装置为广义概念,至少包括具备计算功能的计算模块。该计算模块能够进行诸如加、减、乘、除等运算。计算装置的至少部分嵌入本体构成的结构中,被本体保护。计算装置包括控制计算装置工作状态的第一开关元件(图中未示出)。计算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关状态。当计算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才能够实施计算操作。也就是说,在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下,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计算功能是具有选择性的。用户可通过对第一开关元件的选择性控制,进而选择是否开启计算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开关元件与位置调整件连接,使得位置调整件在对显示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时,能够对计算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相应的控制。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在位置调整件的作用下,与本体 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两种:展示状态和隐藏状态。当显示装置2处于展示状态时,显示装置2具备显示功能的部分较大程度的展示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获取显示装置2显示的信息。当显示装置2处于隐藏状态时,显示装置2主体部分位于用户的视觉范围之外,此时用户无法从显示装置 2中获取信息。上述两种状态可由位置调整件调整获得。当显示装置2被调整为展示状态时,表明用户此时期望计算机输入设备具备完整的功能,随着显示装置2被调整为展示状态,第一开关元件被位置调整件相应的动作触发,则开启计算装置的计算功能,方便用户实施计算相关的操作。随着显示装置2被调整为隐藏状态,第一开关元件被位置调整件相应的动作触发,则关闭计算装置的计算功能,减轻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控制负担,也能够避免设备对用户输入操作的误判。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计算机包括控制计算机计算器功能的工作状态的计算器开关部。该计算器功能包括通过计算机的“开始—程序—计算器”操作打开的计算器功能。计算器功能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关状态。该计算器开关部与位置调整件连接,并可由位置调整件控制计算器开关部工作状态。当显示装置2调整为展示状态时,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计算功能开启的同时,计算器开关部被位置调整件相应的动作触发,计算机的计算器功能关闭。当显示装置调整为显示装置时,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计算功能关闭的同时,计算器开关部被位置调整件相应的动作触发,计算机的计算器功能开启。该设计使得:在计算机输入设备与计算机连接的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和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计算功能仅能择一的使用,该选择的操作可通过对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进行控制。或者,在计算机输入设备没有接入计算机时,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仅用于控制计算机输入设备自身的计算功能的开、关状态。该接入的操作可为物理接入,例如通过线路实现的接入;也可为信号接入,例如通过红外线的连接等。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包括能够控制显示装置2开、关状态的显示开关部。当显示装置2处于关的状态时,显示装置2不具备显示功能;当显示装置2处于开的状态时,显示装置2具备显示功能,并与计算装置或输入装置3建立连接,能够显示计算装置的计算结果或输入装置输入的数据。或者,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开关部包括计时模块,该计时模块与计算装置连接,并实时或间隔预定时间的获取计算装置的工作状态。当获取的计算装置的工作状态表明,计算装置停止计算作业的时长达到相应的阈值时,则控制显示装置2进入关的状态。待用户再次通过输入装置 3实施输入操作或者计算装置再次开启计算功能时,则显示装置2进入开的状态。并且,该操作实施过程中,位置调整件连接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计时模块生成的数据不会影响位置调整件的结构、状态。也就是说,计时模块仅用于控制显示装置2的显示功能。

进一步地,显示开关部与位置调整件连接,并由位置调整件控制显示开关部对显示装置2的调整。显示装置2在位置调整件的控制下能够调整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当位置调整件将显示装置2调整到适于用户查看显示装置上的信息时,则表明此时用户需要使用显示装置2,此时将显示装置2的工作状态调整为开状态;反之,若位置调整件将显示装置2调整到不适于用户查看显示装置上的信息时,例如,将显示装置2 具备显示功能的部分嵌入本体1中,或者将显示装置2具备显示功能的面翻转,使得该面被本体1遮挡,则将显示装置2的工作状态调整为关状态。显示装置2为方便用户查看显示装置2上的信息,可具有一定的发光功能,显示装置2发光时是消耗电能的,及时的对显示装置2工作状态进行调整能够减小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能耗。并且,通过位置调整件实施对显示开关部的控制,则无需额外的显示装置的开关,无需用户自行对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位置调整件包括控制位置调整件动作状态的位置开关211,该位置开关211的触发可为自动地,也可为手动地。用户可通过触发操作对位置开关211实施触发,进而控制位置调整件的动作状态。当显示装置2相对于本体1的位置状态包括至少两种时,位置调整件的动作状态也至少为两种。显示装置相对于本体的位置状态与位置调整件的动作状态一一对应。位置开关211的控制对象可为位置调整件的所有动作状态,也可为位置调整件的所有动作状态至少之一。可选地,位置开关211的控制对象至少包括能够将显示装置2的工作状态调整为开状态的相应位置调整件动作状态。则,在位置开关211被触发时,能够触发位置调整件的相应动作,将显示装置2开启。进一步可选地,位置开关211设置于本体1上,便于用户实施触发操作。如图1所示,位置开关211设置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侧,可选为相对于用户拇指的位置。

显示装置2在位置调整件的控制下,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根据显示装置2设置位置、尺寸等因素综合考察,包括:滑动连接、枢转连接、嵌入连接等。当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为滑动连接时,则位置调整件可为分别设置在显示装置2、本体1上的滑轨、滑槽的结构,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沿滑轨、滑槽的延伸方向进行调整。或者,当显示装置2与本体1之间为枢转连接时,显示装置2可绕显示装置2一边相对于本体1进行翻转,进而将显示装置2能够显示信息的一面展示给用户或将显示装置2能够显示信息的一面朝向本体1,例如,与本体1贴合。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向计算机或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入字符的输入装置3。该输入装置3为广义的概念,可为具有键盘功能的结构,也可为手写板,也可为触摸屏等。该输入装置3的输入内容为广义的范围,包括:数字、文字、标点符号、特殊字符、运算符号、命令指示符等。当输入装置3在实施输入操作时,输入装置3输入的信息可传输到计算机中,用于计算机的运算;也可传输到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计算装置中,用于计算装置的运算。至于输入装置3输入的内容的去向,可由第一开关元件控制。可选地,输入装置3包括输入选择模块,输入选择模块用于控制输入装置输入内容的去向。输入选择模块与第一开关元件连接。当第一开关元件将计算装置调整为开状态时,输入选择模块控制输入装置3与计算机输入设备连接,并将输入装置3输入的数据传递给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当第一开关元件将计算装置调整为关状态时,输入选择模块控制输入装置3与计算机连接,并将输入装置3输入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用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

进一步地,输入装置3的至少一部分与本体1连接,该连接可为物理的连接也可为信号连接。输入装置3可包括多个输入功能模块,例如,数字输入功能模块、字符输入功能模块、运算符号输入功能模块等。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与本体1进行连接,当用户要输入数字时,可选择数字输入功能模块与本体建立连接。或者,多个输入功能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扩展功能。例如,多个输入功能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能够连接其他输入功能模块的拓展接口。则,在实施输入操作时,用户可以选取所需的输入功能模块,并在此之后,在该被选择的输入功能模块上连接其他输入功能模块,以实现输入功能的拓展。该拓展接口可为物理接口,例如USB接口;也可为逻辑接口、信号接口等。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本体1用于用户对本体1实施操作的操作面上设置有向设备内部凹陷的槽状结构。该操作面可为本体1朝向用户手部的面。或者,该操作面为便于用户对计算机输入设备实施操作的面,则要求用户使用计算机输入设备时,该操作面能够较大程度的暴露在用户的操作范围内。所述输入装置3设置于所述槽状结构中,一方面能够对输入装置3进行保护,避免输入装置过于暴露,而引起的损坏、落入灰尘等;另一方面,也能够一定程度的将输入装置3与用户隔离,避免用户的误触。

如图1所示,计算机输入设备为鼠标,鼠标在使用状态时即处于图1 中所示的位置,鼠标上侧用于用户对鼠标实施直接地操作,也与用户直接接触,则鼠标上侧为操作面。槽状结构由上向下凹陷形成。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槽状结构的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向设备的中部延伸一定距离,构成指托装置4。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在槽状结构临近显示装置2的口部位置设置有指托装置4。或者,槽状结构在临近用户手部边缘的位置设置有指托装置4,例如临近用户手指的位置。指托装置4一方面能够在用户手部的边缘位置对手部起到支撑作用,增加用户的操作舒适感;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的将槽状结构的开口封堵,增加对槽状结构内部的部件的保护作用。可选地,指托装置4在位置上相对设置,或指托装置4在数量上成对设置。进一步可选地,槽状结构至少在临近用户手指的位置或临近用户手腕的位置设置有指托装置4。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指托装置4的延伸方向与操作面的延伸方向匹配。也就是说,指托装置4与操作面之间具有过渡的结构。该过渡的结构可为倒角、坡面、弧面、折面,以及以上几种形式的结合等。在指托装置4能够良好的支撑用户手部的同时,保证了计算机输入设备的外形美观,也便于指托装置4和本体1之间一体成型。可选地,指托装置4的边缘的厚度小于指托装置4与本体1的连接位置的厚度。进一步可选地,指托装置4从指托装置4与本体1的连接位置到指托装置4边缘的厚度逐渐减小。该设计使得指托装置4在边缘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用户与该位置接触时,不会因为指托装置4的设置而感到不适。并且,该结构也增加了槽状结构的内部空间,增加了槽状结构的盛放能力,在用户向槽状结构内部观察时,视野的范围也更大。更进一步可选地,指托装置4 向槽状结构内部的投影与输入装置3覆盖的范围不重叠。该投影方向包括计算机输入设备处于使用状态时的上下方向,即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槽状结构内。该设定既包括显示装置2处于开状态下时位于槽状结构内的情形,也包括显示装置2处于关状态下时位于槽状结构内的情形。例如,当显示装置2 与本体1之间为滑动连接时,显示装置2可在槽状结构中由一个位置滑动到另外的位置;再例如,当显示装置2处于关状态的情形下嵌入本体1中时,则显示装置2与本体1的连接位置可设置于槽状结构中。则显示装置 2调整到开状态时,可从显示装置2与本体1的连接位置弹入槽状结构中,并落入用户的视线范围。该设计能够对显示装置2提供较大程度的保护,避免显示装置2过于暴露而引起的破坏;并且,能够避免显示装置2落入用户的操作范围,进而避免用户的接触碰坏、弄脏显示装置2。可选地,显示装置2设置于临近用户指尖的位置,输入装置3设置于临近用户手腕的位置,则能够保证用户的视野不会在操作过程中被手部遮挡。或者,显示装置2可抽拉的设置于本体1的侧面。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指托装置4由具备透光性能。则在显示装置2设置于槽状结构的情形中,即使显示装置2所处的范围被指托装置4 遮挡,也不会影响用户获取显示装置上的数据。可选地,指托装置4临近显示装置2的位置为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该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可通过对指托装置4的结构改进获得,例如将指托装置4的相应部分设置为具有凸透镜的结构。则,指托装置4对显示装置2的遮挡则为有益的遮挡,用户可通过指托装置4更清晰的获取显示装置2上的信息。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输入设备还包括:向所述槽状结构内侧提供照明的照明装置5。该照明装置5可设置在槽状结构的边缘位置或指托装置4上,能够在不影响槽状结构内部的容置空间的情况下,发挥照明效果。或者,照明装置5可为嵌入所述槽状结构或指托装置4的设计,一定程度上使得照明装置5朝向槽状结构内部的一面与槽状结构或指托装置4的内表面齐平,保证槽状结构或指托装置4内侧的平整。可选地,照明装置5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照明装置包括LED灯等;当照明装置 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照明装置5相对于槽状结构均匀设置。进一步可选地,照明装置5包括控制照明装置5工作状态的照明控制部51。照明控制部51设置于本体1上,例如本体1的侧面。可选照明控制部51为按钮状结构,设置于计算机输入设备靠近用户手腕或拇指的位置,则用户能够自行控制照明装置5的工作状态。更进一步可选地,照明控制部51与输入装置3连接,当照明控制部监测到用户在通过输入装置实施输入操作时,则自动开启照明装置5。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计算机输入设备还包括长度可调的连接装置6,并通过连接装置6与计算机连接。该连接可为具备功能性的连接,例如,通过连接装置6计算机能够向计算机输入设备供电;通过连接装置 6实现计算机输入设备向计算机的单向通讯;通过连接装置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输入设备之间的双向通讯等。可选地,计算机输入设备还包括如图 2所示的连接指示灯8,该连接指示灯8与连接装置6配合设置。当连接装置6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连接指示灯的工作状态也发生变化。连接指示灯的工作状态包括:常亮、不亮、闪烁、特定节奏的闪烁、颜色变化、颜色交替变化、不同颜色持续的时长等。

进一步地,连接装置6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绳状的连接部61和调整连接部伸展长度的调节部62。连接部61的绳状结构以能够与调节部62 配合为主。例如,绳状结构的断面可为圆形断面、扁圆形断面、矩形断面等。可选地,调节部62具有线轴状结构,连接部61能够一定程度的缠绕在调节部62上。当用户拖曳计算机输入设备时,若当前的用户使用范围超过连接部61的长度,则调节部62松开,开始将调节部62上缠绕的连接部61释放,以伸展连接部61的长度。可选地,调节部62上设置有自动复位模块,自动复位模块内设置有连接部61默认伸展长度数据。在某些情形下,连接部61的实际长度超过连接部默认伸展长度时,则自动复位模块控制连接部61的伸展长度缓慢恢复到连接部默认伸展长度,该恢复的操作可选通过线轴结构对连接部61的卷曲作用实现。

或者,调节部62上设置有手动复位模块,手动复位模块包括复位开关,该复位开关的结构可有多种选择,例如:按钮结构、旋钮结构等。当用户希望缩短连接部的长度时,则可通过对复位开关实施操作进而调整连接部61在调节部62上的卷曲量,进而调整连接部61的伸展尺寸。可选地,手动复位模块对连接部61的伸展长度的调节为无级调节。进一步可选地,调节部62设置于连接部61的中间部位。更进一步可选地,调节部62相对于连接部61的至少一端的相对距离可调。则用户可将调节部62设置在距离自己较为舒适的操作范围内。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计算机输入设备为鼠标,如图2所示。该鼠标的左键71、右键72、滑轮73的结构与相对位置关系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结构。显示装置2、输入装置3的设置于相对于用户手掌的位置,该位置较为宽敞,并且不会影响鼠标常规按键的使用。指托装置4相对地沿鼠标的前后方向设置,即图2所示位置的上下方向。可选地,靠近用户手指的指托装置的延伸长度大于靠近用户手腕的指托装置的延伸长度。进一步地,靠近用户手指的指托装置的厚度小于靠近用户手腕的指托装置的厚度,避免影响用户视野,还能够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指示灯8向鼠标内部的投影与照明装置51沿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该设计使得两个发光部件之间的距离较近,在设计鼠标走线时可以两者共用一条线路通道,简化鼠标结构。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 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