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感机构及应用压感机构的压感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792发布日期:2019-05-17 19:2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压感机构及应用压感机构的压感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感笔,特别是涉及压感笔的压感机构。



背景技术:

压力感应笔是指绘图用的电子笔,通常配合数位板使用,其不但可以像手写板一样写出字,还可以根据用力的大小,模仿出用不同压力写画出的图像,如模仿毛笔等画出层次分明的水墨画等。

现有压感笔的压感机构多是由笔尖尾部连接的压头、以及在笔筒内对应压头设置的压力感应器构成,使用者持笔书写或点击时,笔尖向内移动带动压头触压压力感应器,使压力感应器产生电子信号给电子装置,如触控板、平板电脑等,进而快速向电子装置输入指令讯息。现有压感机构的压头为硬塑材料所形成的圆柱结构,与压感笔相接触时接触面积变化小,且接触不平稳,难以获得稳定的压阻特性和良好的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压阻特性好的的压感机构及应用该压感机构的压感笔。

一种压感机构,包括压头以及与压头相作用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头朝向压力传感器形成作用面,所述作用面为圆弧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压头朝向压力传感器移动,压头的作用面抵压压力传感器,所述作用面与压力传感器的接触面积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一种压感笔,包括笔筒、笔芯、以及上述压感机构,所述压感机构的压头与笔芯连接并在笔芯的驱动下移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于笔筒内。

较佳地,所述压头为软胶材料,所述作用面为半球面。

较佳地,所述压感机构还包括一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头部以及由头部向上延伸的凸头,所述头部用于接受压力,所述压头形成有收容所述凸头的盲孔。

较佳地,所述导向件还包括由头部向下延伸的两臂部,所述两臂部位于笔芯的相对两侧并夹持笔芯。

较佳地,所述两臂部为相向内凹的弧形片。

较佳地,所述两臂部为弧形弹片。

较佳地,所述笔筒内还设有电路单元,所述笔筒的外壁上设有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压感机构均与电路单元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笔筒包括筒体、分别连接于筒体两端的笔帽与笔盖,所述筒体内设有内套,所述内套与笔帽相螺合,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内筒上。

较佳地,所述笔盖上设置有橡皮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压感笔的压感机构的的压头的作用面为圆弧面,压头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紧密程度随压力呈规律变化,从而外部压力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形成稳定的对应关系,提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电阻特性、线性、稳定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感笔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压感笔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压感笔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虚线圈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压感笔的一具体实施例,所示压感笔包括笔筒10、内套20、笔芯30、电路单元(图未示)、压感机构50、以及开关单元60。

所述笔筒10包括筒体12、连接于筒体12的前端的笔帽14、以及连接于筒体12的尾端的笔盖16。所述筒体12为中空柱状,内部形成空间容纳内套20、笔芯30、电路单元、以及压感机构50;所述开关单元60可以是触摸式按键、按钮式按键等,设置于筒体12的外壁上,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笔盖16与筒体12可以是螺合连接,也可以是干涉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笔盖16插接于筒体12的尾端并与之形成干涉配合。较佳地,所述笔盖16上设置有橡皮擦18,在必要时可以擦除书写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所述橡皮擦18通过一胶套19固定在笔盖16上,在使用完之后可进行替换。

所述内套20插设于筒体12内,所述压感机构50设置于内套20的前端,所述电路单元设置于内套20与筒体12之间的空间内,包括电源、以及连接于电路板的控制模块。所述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等,作为整个压感笔的电源。较佳地,所述筒体12内还设有一护套13,保护电路单元。所述开关单元60、压感机构50均与电路单元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根据开关单元60的指令启动压感机构50。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20的前端伸出至筒体12之外与笔帽14相连接。较佳地,所述内套20的前端形成螺纹22,所述笔帽14与内套20相螺合并与筒体12在轴向上抵顶定位。所述笔芯30的前端穿过笔帽14而伸出笔筒10之外、后端则与压感机构50相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述压感机构50包括导向件51、压头52、以及压力传感器53。所述导向件51插接于内套20的前端,用于导引笔芯30的轴向移动,包括一与笔芯30的后端相抵顶的头部54、由头部54向上延伸形成的凸头55、以及由头部54向下延伸形成的两臂部56。所述两臂部56位于笔芯30的相对两侧,对笔芯30形成夹持。较佳地,所述两臂部56的末端之间横向相连,并形成穿孔供笔芯30的前端穿过。更佳地,所述臂部56为朝向笔芯30内凹的弧形薄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弹性夹持笔芯30的同时尽量减小与笔芯30的接触面积,降低笔芯30前后移动所导致的磨损。所述凸头55为圆柱状,用于与压头52配合插接。

所述压头52优选地为软胶材料,如硅胶、橡胶等,整体呈帽状。所述压头52的下半部为圆柱结构,并形成有朝向导向件51的凸头55的盲孔57。所述盲孔57的尺寸、外形与头部54相匹配,在组装时导向件51的头部54插入至压头52的盲孔57内将两者紧密相连,结构简易、拆装作业方便,兼容性强。所述压头52的上半部为半球结构,形成半球面状的作用面58。所述压力传感器53优选地为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固定于内套20上并位于压头52的正上方。所述压感笔不使用时,压头52的作用面58与压力传感器53之间形成有窄小的缝隙或恰好相接触但没有作用力;当使用所述压感笔时,笔芯30通过导向件51驱动压头52上移,压头52的作用面58抵顶压力传感器53,使压力传感器53变形而导通,输出电阻。

本实用新型压感笔在使用时,按下开关单元,接通压感机构50、控制模块的电路,由于笔芯30受压向上产生移动,驱动压感机构50的导向件51并带动压头52上移,使得压头52的作用面58直接抵压在压力传感器53上。由于导向件51与压头52通过头部54与盲孔57插接,两者之间连接紧密、稳定,让压力能够稳定、有效地传递到压力传感器53上。而压头52的作用面58为软胶半球面,初始时压头52与压力传感器53之间的接触面积非常小;随着压力的增加,压头52与压力传感器53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紧密程度随压力呈规律变化,从而外部压力与压力传感器53的输出电阻形成稳定的对应关系,提升压力传感器53的压力电阻特性、线性、稳定性、和耐用性,基于此的压感笔压力的电阻特性的线性更好,稳定性更好,恢复性更好,产品结构更牢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