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1980发布日期:2019-04-09 22:0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键盘作为计算机重要的输入设备,虽然随着技术发展,键盘作为输入设备的地位仍然无法被取代,现有的键盘一般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的较多按键,底座具有一定的体积以安置较多按键,从而使得整体上键盘的长度较长,比较占空间,在搬运或携带时会给人门带来诸多不便,还有的采用缩小化的小型号键盘,存在尺寸过小,不便于打字的缺点,并且,现有的键盘都是需要用掌握至少一门输入法(五笔或者拼音)才能在计算机上拼写出汉字,而对于一些经常出差的人来说,他们在飞机或者高铁上长时间敲击键盘会对其他乘客带来噪音方面的困扰,同时,对于另外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来说,由于拼音或者字根掌握不牢,导致其打字速度较慢,容易打出错字,导致计算机使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用于解决现有的键盘不能折叠,打字噪音大,在安静场合使用不方便和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包括主键盘、小键盘、手写板、散热板和无线充电盘;

所述主键盘的下端阵列设有四个轮槽,主键盘的左下端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位于沿主键盘左端宽向方向的两个轮槽之间,主键盘的右下端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位于主键盘右端宽向方向的两个轮槽之间,主键盘的前下端设有第三收纳槽,所述第三收纳槽位于沿主键盘长向方向的两个轮槽之间;

所述手写板铰接在主键盘的左端并与第一收纳槽相适配,手写板可转动至第一收纳槽内;

所述小键盘铰接在主键盘的右端并与第二收纳槽相适配,小键盘可转动至第二收纳槽内;

所述散热板包括承载架、板体、蓄热件、封装层、吸附层和导热片,所述承载架呈凵字形,承载架铰接在主键盘的后端并与第三收纳槽相适配,承载架的左右两对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板体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板体的前端嵌设有所述蓄热件,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板体上并封住蓄热件,所述吸附层的形状与封装层相适配,吸附层设置在封装层上并位于封装层远离蓄热件的一端,吸附层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一让位孔中设有所述导热片;

所述无线充电盘铰接在小键盘的前端,小键盘的下端设有与无线充电盘相适配的第四收纳槽,无线充电盘可转动至所述第四收纳槽内,无线充电盘内设有无线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键盘、小键盘、手写板、散热板和无线充电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小键盘、散热板和无线充电盘分别从第二收纳槽、第三收纳槽和第四收纳槽转动出,主键盘与小键盘结合便形成常规的键盘,而通过滑动板体,调整板体与主键盘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可以将笔记本放置板体上,并将板体的对准笔记本的背部CPU处,笔记本的背部因使用发热,通过吸附层和封装层将热量传递至蓄热件中,再通过蓄热件将热量传递到板体上,再通过板体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板体内的热量散出,实现对笔记本的散热降温,这里封装层的材料为PC或者PVC等塑料,而吸附层为片状的纳米微吸胶,蓄热件则选用高导热相变材料,蓄热件的厚度与板体上的凹槽的深度相适配,蓄热件嵌入到板体上的凹槽中,高导热相变材料由高储能密度的相变材料和高导热性能的石墨烯相结合制备而成,同时具备相变材料与石墨烯材料的独特优势,高导热相变材料通过压制成片状,制成蓄热件,可以将导热片的热能吸收,导热片可以选用硅胶导热片或者金属导热片,同时,用户可以将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放置在无线充电盘上充电;当用户在一些需要安静的环境中使用时,可以将手写板从第一收纳槽中转动出,进行手写操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对手写板、小键盘、散热板和无线充电盘转动回对应的收纳槽内,这里的手写板、小键盘和与主键盘均是通过圆轴铰链铰接,无线充电盘与小键盘也是通过圆轴铰链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PCBA控制板、锂电池、Micro USB母座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PCBA板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锂电池和所述Micro USB母座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盘上设有用于让Micro USB母座露出的第二让位孔。

PCBA控制板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工作,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这里的PCBA控制板为现有技术,厂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产,设置的锂电池也可以通过Micro USB母座吸收外界电量,为手机进行有线充电。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键盘的下端设有阵列设有四个螺孔,单个所述螺孔内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片。

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螺杆旋入到螺孔内的深度,来对主键盘的高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单个所述轮槽内铰接有滚轮。

设置的滚轮方便用户在桌面上移动主键盘。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手写板的左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装有电容笔。

设置的电容笔方便用户操作手写板。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键盘的后下端设有第五收纳槽,所述第五收纳槽位于沿主键盘长向方向的两个轮槽之间;第五收纳槽通过弹力绳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在泄气时可放入至所述第五收纳槽内。

通过设置气囊,气囊在泄气时可以放入到第五收纳槽内,当对气囊充气后,可以将气囊移动至主键盘的前方,形成腕托。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收纳槽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盖板。

设置的盖板用于封住第五收纳槽,防止异物戳破气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键盘的后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五收纳槽相连通的导向槽。

这样主键盘在平放过程中,弹力绳能从导向槽中伸出,不会抬高主键盘的高度,导致主键盘放置不稳。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且相互封闭的次气囊,单个所述次气囊上均设有气阀,单个次气囊充气膨胀后,其上端呈弧形状。

设置的两个次气囊对应左手和右手,用户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具有腕托功能,另外,气囊上面设置成弧形状更好的贴合人体的腕部,增加用户的舒适感。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的后端分叉形成两个支绳,单个所述支绳与单个所述次气囊对应连接,两个次气囊之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连接。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两个次气囊分开或者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变化多样,具备按键输入、手写输入、散热和无线充电的功能,适合人们外出或者居家使用,尤其适用于平板计算机,可以增加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和便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折叠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折叠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体、蓄热件、封装层、导热片和吸附层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盘与螺孔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底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折叠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折叠底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体、蓄热件、封装层、导热片和吸附层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盘与螺孔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

1、主键盘;11、第一收纳槽;12、第二收纳槽;13、第三收纳槽;14、轮槽;141、滚轮;15、螺孔;151、螺杆;152、支撑片;16、第五收纳槽;161、弹力绳;162、气囊;163、导向槽;164、盖板;2、小键盘;21、第四收纳槽;3、手写板;31、电容笔;4、散热板;41、承载架;42、板体;43、蓄热件;44、封装层;45、导热片;46、吸附层;5、无线充电盘。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计算机键盘,包括主键盘1、小键盘2、手写板3、散热板4和无线充电盘5;

所述主键盘1的下端阵列设有四个轮槽14,主键盘1的左下端设有第一收纳槽11,所述第一收纳槽11位于沿主键盘1左端宽向方向的两个轮槽14之间,主键盘1的右下端设有第二收纳槽12,所述第二收纳槽12位于主键盘1右端宽向方向的两个轮槽14之间,主键盘1的前下端设有第三收纳槽13,所述第三收纳槽13位于沿主键盘1长向方向的两个轮槽14之间;

所述手写板3铰接在主键盘1的左端并与第一收纳槽11相适配,手写板3可转动至第一收纳槽11内;

所述小键盘2铰接在主键盘1的右端并与第二收纳槽12相适配,小键盘2可转动至第二收纳槽12内;

所述散热板4包括承载架41、板体42、蓄热件43、封装层44、吸附层46和导热片45,所述承载架41呈凵字形,承载架41铰接在主键盘1的后端并与第三收纳槽13相适配,承载架41的左右两对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板体42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板体42的前端嵌设有所述蓄热件43,所述封装层44设置在板体42上并封住蓄热件43,所述吸附层46的形状与封装层44相适配,吸附层46设置在封装层44上并位于封装层44远离蓄热件43的一端,吸附层46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一让位孔中设有所述导热片45;

所述无线充电盘5铰接在小键盘2的前端,小键盘2的下端设有与无线充电盘5相适配的第四收纳槽21,无线充电盘5可转动至所述第四收纳槽21内,无线充电盘5内设有无线充电装置。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主键盘1、小键盘2、手写板3、散热板4和无线充电盘5,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小键盘2、散热板4和无线充电盘5分别从第二收纳槽12、第三收纳槽13和第四收纳槽21转动出,主键盘1与小键盘2结合便形成常规的键盘,而通过滑动板体42,调整板体42与主键盘1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可以将笔记本放置板体42上,并将板体42的对准笔记本的背部CPU处,笔记本的背部因使用发热,通过吸附层46和封装层44将热量传递至蓄热件43中,再通过蓄热件43将热量传递到板体42上,再通过板体42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板体42内的热量散出,实现对笔记本的散热降温,这里封装层44的材料为PC或者PVC等塑料,而吸附层46为片状的纳米微吸胶,蓄热件43则选用高导热相变材料,蓄热件43的厚度与板体42上的凹槽的深度相适配,蓄热件43嵌入到板体42上的凹槽中,高导热相变材料由高储能密度的相变材料和高导热性能的石墨烯相结合制备而成,同时具备相变材料与石墨烯材料的独特优势,高导热相变材料通过压制成片状,制成蓄热件43,可以将导热片45的热能吸收,导热片45可以选用硅胶导热片或者金属导热片,同时,用户可以将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盘5上充电;当用户在一些需要安静的环境中使用时,可以将手写板3从第一收纳槽11中转动出,进行手写操作,本装置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对手写板3、小键盘2、散热板4和无线充电盘5转动回对应的收纳槽内,这里的手写板3、小键盘2和与主键盘1均是通过圆轴铰链铰接,无线充电盘5与小键盘2也是通过圆轴铰链铰接。

具体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PCBA控制板、锂电池、Micro USB母座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PCBA板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锂电池和所述Micro USB母座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盘5上设有用于让Micro USB母座露出的第二让位孔。

PCBA控制板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工作,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这里的PCBA控制板为现有技术,厂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产,设置的锂电池也可以通过Micro USB母座吸收外界电量,为手机进行有线充电。

具体的,所述主键盘1的下端设有阵列设有四个螺孔15,单个所述螺孔15内转动安装有螺杆151,所述螺杆15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片152。

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螺杆151旋入到螺孔15内的深度,来对主键盘1的高度进行调节。

具体的,单个所述轮槽14内铰接有滚轮141。

设置的滚轮141方便用户在桌面上移动主键盘1。

具体的,所述手写板3的左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装有电容笔31。

设置的电容笔31方便用户操作手写板3。

具体的,所述主键盘1的后下端设有第五收纳槽16,所述第五收纳槽16位于沿主键盘1长向方向的两个轮槽14之间;第五收纳槽16通过弹力绳161与气囊162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62在泄气时可放入至所述第五收纳槽16内。

通过设置气囊162,气囊162在泄气时可以放入到第五收纳槽16内,当对气囊162充气后,可以将气囊162移动至主键盘1的前方,形成腕托。

具体的,所述第五收纳槽16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盖板164。

设置的盖板164用于封住第五收纳槽16,防止异物戳破气囊162。

具体的,所述主键盘1的后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五收纳槽16相连通的导向槽163。

这样主键盘1在平放过程中,弹力绳161能从导向槽163中伸出,不会抬高主键盘1的高度,导致主键盘1放置不稳。

具体的,所述气囊16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且相互封闭的次气囊,单个所述次气囊上均设有气阀,单个次气囊充气膨胀后,其上端呈弧形状。

设置的两个次气囊对应左手和右手,用户通过对气囊162进行充气,使气囊162具有腕托功能,另外,气囊162上面设置成弧形状更好的贴合人体的腕部,增加用户的舒适感。

具体的,所述弹力绳161的后端分叉形成两个支绳,单个所述支绳与单个所述次气囊对应连接,两个次气囊之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的连接。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两个次气囊分开或者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