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1230发布日期:2019-11-05 23:0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施工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监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施工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是工程建设领域很常见的情况,例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各大城市都争相建设地铁,而地铁的核心内容便是开挖隧道。另外,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铁路,由于其特有的灵活和优越性,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铁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隧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隧道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然而隧道规模越大,技术难度也相应加大,由于其施工环境复杂,风险相对较高,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对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的监控永远是隧道施工的重中之重。

目前为了实时监控隧道的施工情况,一般是在隧道的某处安装监控器,但是对于隧道施工而言,仅仅进行视频监控,对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的状况并不能够很好了解,难以做到较为全面的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监控系统,具有监控较为全面的优点。

一种施工监控系统,包括

设备监控装置,设置于施工设备上,并与施工设备电连接,用于获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及运行状态,并发送至监控中心,及控制施工设备的运行;包括用于获取施工设备地理位置信息的第一GPS模块、与施工设备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施工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模块、与监控中心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施工设备运行的开关模块,检测模块与施工设备的供电电源连接,检测施工设备是否运行以及负载大小,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第一通信模块采用GSM模块,开关模块为控制施工设备供电的继电器电路;

人员监控装置,获取使用者的地理位置、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并发送至监控中心,协同设备监控装置验证使用者身份信息,及控制施工设备;包括使用者地理位置信息的第二GPS模块、用于语音通话的语音模块、视频通话的视频模块、用于获取控制命令的获取模块以及与监控中心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

监控中心,同时与设备监控装置及人员监控设备通信,用于验证使用者身份信息,对施工设备进行监控,计算施工设备的运行消耗并在施工设备运行消耗达到预设阈值时通知使用者,及向其中任一使用者共享其他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及其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运行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对使用者身份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才可使用施工设备,避免无关人员或者无权限人员的违规操作,增强施工操作安全性;获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及运行状态,有助于监控中心了解施工设备的运行位置及运行情况,在需要时可快速、有针对性的进行应对。计算施工设备的运行消耗并进行监控,在运行消耗达到预设阈值时提醒着使用者做好应对。此外,对使用者的地理位置进行监控,增强使用者的施工安全,并且向其中任一提供其他使用者的工作情况,方便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进一步,所述监控中心在设备监控装置对使用者信息验证通过后再对该使用者信息进行验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设备验证通过后再经监控中心验证,双重验证更为全面安全。

进一步,运行状态还包括施工设备的运行负载,监控中心在监测到施工设备的运行负载超过基准阈值时,远程控制施工设备停止运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施工设备进行监控,保证其安全运行。

进一步,其他具有权限的使用者可通过人员监控装置远程控制施工设备的运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之间的管理和协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对使用者身份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才可使用施工设备,避免无关人员或者无权限人员的违规操作,增强施工操作安全性;

2. 获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及运行状态,有助于监控中心了解施工设备的运行位置及运行情况,在需要时可快速、有针对性的进行应对;

3. 计算施工设备的运行消耗并进行监控,在运行消耗达到预设阈值时提醒着使用者做好应对;

4. 对使用者的地理位置进行监控,增强使用者的施工安全,并且向其中任一提供其他使用者的工作情况,方便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施工监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设备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人员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控中心的原理框图。

图中:1、设备监控装置;2、人员监控装置;3、监控中心;11、第一GPS模块;12、检测模块;13、开关模块;14、第一通信模块;21、第二GPS模块;22、语音模块;23、视频模块;24、获取模块;25、第二通信模块;31、处理器模块;32、存储器模块;33、第三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施工监控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S101:对使用者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步骤S102:认证通过后,远程控制施工设备可被使用。

步骤S103:获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及运行状态并发送至监控中心3。

步骤S104:计算施工设备的运行消耗,在施工设备运行消耗达到预设阈值时通知使用者。

步骤S105:获取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及工作状况发送至监控中心3。

步骤S106:向其中任一使用者共享其他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及其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运行状态。

在步骤S101及S102中,对使用者身份验证包括施工设备对使用者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及监控中心3对使用者身份信息进行认证,防止对施工设备做手脚让验证通过,保证专人专车专门负责的施工规范,双重认证更为全面安全。

在步骤S103中,获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以及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发送至监控中心3,其中运行状态包括施工设备是否运行、运行模式,有助于监控中心3了解施工设备的运行位置及运行情况,运行状态还包括运行负载,在监测到运行负载超过基准阈值时,远程控制施工设备停止运行,控制快速、有针对性。具体的,远程控制施工设备停止运行包括监控中心3进行控制以及具有控制权限的其他使用者。

在步骤S105中,还对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及工作状况进行监控,方便监控中心3了解使用者的状态,并且增强使用者的施工安全。此外,支持使用者之间的语音及视频功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步骤S105中,对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及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运行状态进行共享,方便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实施例2

一种施工监控系统,参照图2,包括设备监控装置1、人员监控装置2以及同时与设备监控装置1、人员监控装置2通信的监控中心3。

设备监控装置1设置于施工设备上,参照图3,包括用于获取施工设备地理位置信息的第一GPS模块11、与施工设备电性连接用于获取施工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模块12、与监控中心3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14以及用于控制施工设备运行的开关模块13。检测模块12与施工设备的供电电源连接,检测施工设备是否运行以及负载大小,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4发送至监控中心3。第一通信模块14采用GSM模块,开关模块13为控制施工设备供电的继电器电路。

参照图4,人员监控装置2包括使用者地理位置信息的第二GPS模块21、用于语音通话的语音模块22、视频通话的视频模模块、用于获取控制命令的获取模块24以及与监控中心3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25。

参照图5,监控中心3,包括同时与第一通信模块14、第二通信模块25通讯的第三通信模块33,处理器模块31及存储器模块32,存储器模块32存储有指令集供处理器模块31调用以实现:验证使用者身份信息,对施工设备进行监控,计算施工设备的运行消耗并在施工设备运行消耗达到预设阈值时通知使用者,及向其中任一使用者共享其他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及其他施工设备的地理位置、运行状态。在设备监控装置1对使用者信息验证通过后再对该使用者信息进行验证。

运行状态还包括施工设备的运行负载,监控中心3在监测到施工设备的运行负载超过基准阈值时,远程控制施工设备停止运行。其他具有权限的使用者可通过人员监控装置2远程控制施工设备的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