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3556发布日期:2019-08-24 10: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翻转自由度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其具有便携、即时收发处理信息、多工处理以及运算效能强等优势,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的两机体仅具有单一翻转自由度,使得显示屏幕的观看角度或方位备受局限。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欲让旁人观看显示屏幕中的画面时,若旁人位于使用者的对侧,则使用者必须旋转笔记本电脑的整体方位以让显示屏幕面向旁人。此时,使用者便无法观看显示屏幕中的画面,也较难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其他操作步骤。因此,如何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操作灵活度,以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成为相关厂商不断投入研究与开发的重点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极佳的操作灵活度。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基座、第一转轴结构、第二转轴结构以及锁定件。第二机体通过基座连接第一机体,其中基座包括相对的第一座部与第二座部,第一座部具有第一侧以及相交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且第二座部具有第三侧以及相交于第三侧的第四侧。第一转轴结构包括第一轴杆与第二轴杆,第二机体通过第一轴杆枢接第一座部的第一侧,并通过第二轴杆枢接第二座部的第三侧。第二转轴结构包括转接件与第三轴杆,其中转接件固定于第一机体,且第三轴杆枢接第一座部的第二侧与转接件。第一轴杆与第二轴杆垂直于第三轴杆。锁定件滑设于第二座部的第四侧与第一机体之间,配置用以锁定或解除第二座部与第一机体之间的连结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配置于第二座部内,其中第二座部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磁性件对准第一卡槽。锁定件为滑设于第一卡槽内的磁性卡榫,用以受第一磁性件的磁吸力而定位于第一卡槽内。第二磁性件配置于第一机体内,其中第一机体设有面对第二座部的第四侧的第二卡槽,且第二磁性件对准第二卡槽。当第二座部随第二机体旋转并使第一卡槽对准第二卡槽时,第二磁性件对磁性卡榫产生的磁吸力大于第一磁性件对磁性卡榫产生的磁吸力,使得磁性卡榫的局部移出第一卡槽并移入第二卡槽,以锁定第二座部与第一机体之间的连结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磁性卡榫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座部的第一卡槽的深度,且磁性卡榫的长度大于第一机体的第二卡槽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磁性卡榫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面向第一磁性件,且第二端部面向第二磁性件。当磁性卡榫受第二磁性件吸引时,第二端部移出第一卡槽并移入第二卡槽,而第一端部位于第一卡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开关钮,可移动地配置于第一机体且连接第二磁性件,用以带动第二磁性件与第二卡槽错位开来或对准第二卡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连杆,具有连动端与卡接端,其中第三轴杆具有位于转接件内的枢接部,且连动端连接枢接部。卡接端滑设于第一机体内,且第二机体对应于卡接端设有卡接孔。当第二机体与基座通过第三轴杆相对于转接件与第一机体旋转时,第三轴杆的枢接部相对于转接件旋转,使连动端带动卡接端的至少局部移出第一机体,并插入第二机体的卡接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第一侧边与连接第一侧边的滑槽,且滑槽用以容纳卡接端。第二机体具有对应于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卡接孔连接第二侧边,且第三轴杆的旋转轴线延伸通过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在第二机体与基座通过第三轴杆相对于转接件与第一机体旋转并使第二侧边正对第一侧边后,卡接孔对准滑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定件具有开关部,滑接第二座部的第四侧。第一机体对应于第二座部的第四侧设有第一卡合部,且开关部设有面对第一机体的第二卡合部,用以与第一卡合部相卡合或与第一卡合部分离开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定位板以及推杆。定位板固定于第二座部内。推杆可动地设置于第二座部内,其中推杆具有第一滑动端、相对于第一滑动端的第二滑动端以及位于第一滑动端与第二滑动端之间的枢接端,且锁定件还具有连接开关部的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第二座部内,其中第一滑动端滑接延伸部,且枢接端枢接定位板。第二滑动端滑接定位板,并连接第二轴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转接座,包括固定部与套设部。固定部固定至第二机体,且套设部并列于第二座部。第二轴杆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座部与转接座的套设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轴杆包括第一杆部与第二杆部。套设部具有与第一杆部相配合的第一套孔及与第二杆部相配合的第二套孔,且第一套孔连通第二套孔。当第一杆部穿设于第一套孔且第二杆部位于第二套孔外时,第二机体具有相对于基座旋转的运动自由度。当第二杆部穿设于第二套孔时,第二机体被阻止相对于基座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座部的第一侧并列于第二座部的第三侧,且第一座部的第二侧与第二座部的第四侧面对第二机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座部的第一侧与第二座部的第三侧面对第二机体,且第一座部的第二侧并列于第二座部的第四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具有第一凹槽,且第一机体具有对应于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当第二机体与基座盖合于第一机体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准以构成收容槽。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两机体可依两不同轴向进行翻转,故具有极佳的操作灵活度,以满足使用者的各种操作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图1a的电子装置沿剖线i-i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a中的第二机体依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电子装置沿剖线j-j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a中的第二座部与第一机体之间的连结关系被解除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1a中的第二机体与基座依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7a与图7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两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的区域r2的放大示意图;

图8c是图8b的第二轴杆与套设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8d是图8a的电子装置处于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e是图8d中的区域r3的放大示意图;

图8f是图8e的第二轴杆与套设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8g是图8d的锁定件、第二轴杆、定位板以及推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8h是图8d中的第二机体与基座依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8i是图8h的电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100a、100b:电子装置

101:定位板

101a:枢接孔

101b、113、173a:滑槽

102:推杆

103:第一滑动端

104:第二滑动端

105:枢接端

105a:第一定位销

105b:第二定位销

106:转接座

106a:固定部

106b:套设部

106c:第一套孔

106d:第二套孔

107:收容槽

110:第一机体

111:第二卡槽

111a:第一卡合部

112:第一侧边

114:第二凹槽

120:第二机体

1201、162a:枢接部

121:卡接孔

124:第二侧边

130、130a:基座

131、1310:第一座部

131a:第一侧

131b:第二侧

132、1320:第二座部

132a:第一卡槽

132c:第三侧

132d:第四侧

133:第一凹槽

150:第一转轴结构

151、151a:第一轴杆

152、152a:第二轴杆

152b:第一杆部

152c:第二杆部

152d:穿孔

160:第二转轴结构

161、161a:转接件

162、162a:第三轴杆

170、170a:锁定件

171:第一端部

171a:开关部

171b:第二卡合部

172:第二端部

172a:延伸部

180:开关钮

190:连杆

191:连动端

192:卡接端

m1:第一磁性件

m2:第二磁性件

d1、d2:深度

l:长度

i-i、j-j:剖线

r1~r3:区域

s:滑动方向

x1:第一轴线

x2:第二轴线

α: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图2是图1a的电子装置沿剖线i-i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a中的第二机体依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后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电子装置沿剖线j-j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1a中的第二座部与第一机体之间的连结关系被解除后的示意图。图6是图1a中的第二机体与基座依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后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在图1a、图1b、图3、图5以及图6中,位于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基座130以及转接件161内的构件采用虚线示出。此外,位于第一机体110上且被第二机体120所覆盖的构件(例如键盘与触控板)也采用虚线示出。

请参考图1a、图1b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主要包括三大部件,分别为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以及基座130。电子装置100可为笔记本电脑,其中第一机体110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机,第二机体120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且图1a所示的第二机体120盖合于第一机体110上。基座130作为连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媒介。

进一步来说,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枢接基座130,且基座130依第二轴线x2枢接第一机体110。第一轴线x1与第二轴线x2相交,且可以是互为垂直。因此,第二机体120可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与第一机体110旋转,且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可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也就是说,第二机体120可依两不同轴向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翻转,故具有极佳的操作灵活度,以满足使用者的各种操作需求,例如不同的观看角度或方位,或者是不同的操作模式。

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是以笔记本电脑作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可为平板电脑与扩充基座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30包括彼此分离且相对的第一座部131与第二座部132,其中第二机体120可设有彼此分离且相对两凹部,用以分别容纳第一座部131与第二座部132,从而保有电子装置100的外观的完整性。进一步而言,第一座部131具有相连的第一侧131a与第二侧131b,其中第一侧131a与第二侧131b相交,且可以是互为垂直。第二座部132具有相连的第三侧132c与第四侧132d,其中第三侧132c与第四侧132d相交,且可以是互为垂直。

另一方面,第二机体120具有枢接部1201,其中第一侧131a与第三侧132c彼此面对,且分别面对枢接部1201的相对两侧。第二侧131b与第四侧132d并列设置于枢接部1201的相对两侧,且面对第一机体110的同一侧。举例来说,第一侧131a与第三侧132c可互为平行,且第二侧131b与第四侧132d可相切齐(即第二侧131b与第四侧132d落在同一直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座部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座部的第三侧与第四侧之间的夹角可视实际需求而调整。另一方面,第一座部的第一侧可倾斜于第二座部的第三侧,且第一座部的第二侧可错位于第二座部的第四侧(即第二侧与第四侧分别落在两不同直线上)。

以下就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以及基座130之间的枢接方式作说明。

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转轴结构150与第二转轴结构160,其中第一转轴结构150用以枢接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且第二转轴结构160用以枢接基座130的第一座部131与第一机体110。进一步来说,第一转轴结构150包括平行于第一轴线x1的第一轴杆151与第二轴杆152,其中第二机体120的枢接部1201通过第一轴杆151枢接第一座部131的第一侧131a,并通过第二轴杆152枢接第二座部132的第三侧132c。另一方面,第二转轴结构160包括转接件161与平行于第二轴线x2的第三轴杆162,其中转接件161固定于第一机体110,且第三轴杆162枢接第一座部131的第二侧131b与转接件161。

换句话说,第一轴杆151与第二轴杆152垂直于第三轴杆162,因第一座部131通过互为垂直的两轴杆分别枢接至第二机体120与固定于第一机体110的转接件161,在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座部131可保持不动。另一方面,在图1a所示的状态下,第二座部132未与第一机体110锁定,故能随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第一座部131与第一机体110旋转。

请继续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2,电子装置100还包括锁定件170,滑设于第二座部132内,且锁定件170的至少部分可滑出第二座部132并插入第一机体110。换句话说,当锁定件170留置于第二座部132内时,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被解除或不存在。反之,当锁定件170的一部分留置于第二座部132内,且锁定件170的另一部分插入第一机体110时,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被锁定,如图3与图4所示。

在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被锁定后,第二座部132便无法随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第一座部131与第一机体110旋转。此时,第二机体120可通过第一轴杆151与第二轴杆152分别相对于第一座部131与第二座部132旋转,故具有极佳的旋转稳定度。待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被解除,第二座部132才能再次随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第一座部131与第一机体11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座部132设有第一卡槽132a,且第一机体110设有面对第二座部132的第四侧132d的第二卡槽111。锁定件170滑设于第二座部132的第四侧132d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用以在第一卡槽132a与第二卡槽111中滑动。如图1b与图2所示,锁定件170留置于第一卡槽132a内,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被解除。如图3与图4所示,锁定件170的一部分留置于第一卡槽132a内,且锁定件170的另一部分插入第二卡槽111,藉以锁定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

举例来说,锁定件170可以是磁性卡榫,用以受磁力作用而在第一卡槽132a与第二卡槽111中滑动。进一步而言,第二座部132设有对应于第一卡槽132a的第一磁性件m1,其中第一磁性件m1内埋于第二座部132,且对准第一卡槽132a的底部。另一方面,第一机体110设有对应于第二卡槽111的第二磁性件m2,其中第二磁性件m2内埋于第一机体110,且对准第二卡槽111的底部。

更进一步而言,第一磁性件m1与第二磁性件m2皆用以对锁定件170产生磁吸力,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第一卡槽132a与第二卡槽111错位开来,锁定件170被第一磁性件m1磁吸固定于第一卡槽132a内,且不会受到第二磁性件m2的磁吸力的作用而移出第一卡槽132a。在第二座部132未与第一机体110锁定时,第二座部132能随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第一座部131与第一机体110旋转。

举例来说,第二座部132的旋转界定出第一卡槽132a的移动路径,且第一卡槽132a的移动路径通过第二卡槽111的开口。当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一角度α时,随着第二座部132旋转的第二座部132的第一卡槽132a对准第二卡槽111,通过第二磁性件m2对锁定件170所产生的磁吸力大于第一磁性件m1对锁定件170所产生的磁吸力的设计,锁定件170被驱动朝向第二磁性件m2移动,且锁定件170的一部分移入第二卡槽111,如图3与图4所示。

为确保锁定件170在随第二座部132旋转的过程中不对相邻的构件产生结构干涉,将锁定件170的长度l设计为小于等于第二座部132的第一卡槽132a的深度d1,如图1b所示。另一方面,锁定件170具有面向第一磁性件m1的第一端部171以及相对于第一端部171的第二端部172。在图1b与图2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端部172未超出第一卡槽132a外。当第一卡槽132a对准第二卡槽111时,锁定件170的第二端部172面向第二磁性件m2,且锁定件170受第二磁性件m2的磁吸力的作用而朝向第二磁性件m2移动,使得锁定件170的第二端部172移入第二卡槽111并抵触第二卡槽111的底部,但第一端部171仍留置于第一卡槽132a内,如图3与图4所示。

因此,锁定件170的长度l的设计需考量第一卡槽132a的深度d1、第二卡槽111的深度d2以及第一卡槽132a与第二卡槽111之间的间隙。当锁定件170的第二端部172抵触第二卡槽111的底部时,为确保第一端部171仍留置于第一卡槽132a内,锁定件170的长度l至少需大于第二卡槽111的深度d2,且需进一步大于第一卡槽132a与第二卡槽111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卡槽111的深度d2的总和。

为使处于图4所示状态下的电子装置100回复至图2所示状态,可使第二磁性件m2沿着平行于第一轴线x1(见图3)的方向移离第二卡槽111的底部,也就是让第二磁性件m2与第二卡槽111错位开来。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开关钮180,其中开关钮180配置于第一机体110,且能沿着平行于第一轴线x1的方向移动。第二磁性件m2滑设于第一机体110内,且连接开关钮180。因此,开关钮180的移动可带动第二磁性件m2,以使第二磁性件m2对准第二卡槽111或错位于第二卡槽111,如图1b、图3以及图5所示。

在使第二磁性件m2错位于第二卡槽111后,第一磁性件m1驱使锁定件170的第二端部172移出第二卡槽111,并使第一端部171再次抵触第一卡槽132a的底部。此时,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被解除,第二座部132能再次随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第一座部131与第一机体110旋转。举例来说,为便于使用者操作,开关钮180的局部可外露于第一机体110,或者采用电控的方式驱动开关钮180。

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二座部132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被解除的情况下,如图1a或图5所示,第二座部132与第二机体120可通过第一座部131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进一步来说,第一座部131能通过第三轴杆162相对于转接件161与第一机体110旋转,在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到定位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侧边124正对第一机体110的第一侧边112,且转接件161落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如图6所示。此时,第一机体110的键盘与第二机体120的显示屏幕并列设置,且面向空间中的同一侧,以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操作模式,或协助使用者将显示屏幕中的画面呈现予旁人观看。举例来说,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翻转的模式可称为正翻转模式,而第二机体120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翻转的模式可称为侧翻转模式。

以下将列举其他实施例以作为说明。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7a与图7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两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在图7a与图7b中,位于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基座130以及转接件161内的构件采用虚线示出,此外,在图7a中,位于第一机体110上且被第二机体120所覆盖的构件(例如键盘与触控板)也采用虚线示出。

请参考图7a与图7b,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a的正翻转模式与侧翻转模式的设计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相同,两实施例的差异在于:针对侧翻转模式,电子装置100a设有锁定机制,在第二机体120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并旋转到定位后,通过锁定机制将第二机体120锁定于第一机体110的旁侧。

进一步来说,电子装置100a还包括连杆190,其中连杆190具有连动端191与卡接端192,且第三轴杆162具有位于转接件161内的枢接部162a。连杆190的连动端191连接枢接部162a,且卡接端192滑设于第一机体110内。在第二机体120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的过程中,枢接部162a相对于转接件161旋转以带动连杆190,从而让卡接端192沿着平行于第一轴线x1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机体120对应于卡接端192设有卡接孔121,在图7a所示的状态下,卡接孔121位于卡接端192的正上方,且彼此重叠。在图7b所示的状态下,卡接孔121位于卡接端192的旁侧,且彼此对准,其次,移动后的卡接端192的至少局部移出第一机体110并插入卡接孔121,藉以将第二机体120锁定于第一机体110的旁侧。此时,第二机体120暂时无法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待将卡接端192移出卡接孔121,第二机体120才能再次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

举例来说,第一机体110具有第一侧边112与连接第一侧边112的滑槽113,其中滑槽113用以容纳卡接端192,且滑槽1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x1,滑槽113例如为两相对的凹槽所组成,或者是一个内埋于第一机体110的轨道。

另一方面,第二机体120具有对应于第一侧边112的第二侧边124,且卡接孔121连接第二侧边124。在图7a所示的状态下,第二侧边124位于第一侧边112(因被第二侧边124所覆盖而未标示)的正上方,且彼此重叠。在图7b所示的状态下,第二侧边124位于第一侧边112的旁侧,且彼此正对。换句话说,在第二机体120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的过程中,第二侧边124由第一机体110的第一侧边112的正上方移动至第一机体110的第一侧边112的旁侧。在第二侧边124正对于第一侧边112的同时,卡接端192对准并插入卡接孔121。

此时,第一机体110的键盘与第二机体120的显示屏幕并列设置,且面向空间中的同一侧,以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操作模式,或协助使用者将显示屏幕中的画面呈现予旁人观看。此外,在卡接端192插入卡接孔121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彼此锁定且沿着第一轴线x1并列设置,使用者能直接移动电子装置100,且不会产生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20相对旋脱的情形。

特别说明的是,为节省配置空间与提高第二机体120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的稳定度,第三轴杆162落在第二轴线x2上,且第二轴线x2重叠于(或称延伸通过)第一机体120的第一侧边112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侧边124。

图8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8b是图8a中的区域r2的放大示意图。图8c是图8b的第二轴杆与套设部的剖面示意图。图8d是图8a的电子装置处于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8e是图8d中的区域r3的放大示意图。图8f是图8e的第二轴杆与套设部的剖面示意图。图8g是图8d的锁定件、第二轴杆、定位板以及推杆的分解示意图。图8h是图8d中的第二机体与基座依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后的示意图。图8i是图8h的电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8a、图8b、图8d以及图8e的基座130a的局部采用虚线示出,以清楚呈现位于基座130a内或被基座130a遮挡住的构件。

请先参考图8a与图8b,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b的正翻转模式与侧翻转模式的设计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相同或相近,两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基座130a的结构型态;基座130a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的解除机制与锁定机制;以及,阻止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旋转的机制。

首先,基座130a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座部1310与第二座部1320,其中的第一座部1310的第一侧131a与第二座部1320的第三侧132c面对第二机体120,且相切齐(即第一侧131a与第三侧132c落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第一座部1310的第二侧131b与第二座部1320的第四侧132d并列设置于基座130a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二侧131b连接第一侧131a,且第四侧132d连接第三侧132c。举例来说,依序连接的第二侧131b、第一侧131a、第三侧132c以及第四侧132d大致呈u字型。

第二机体120通过第一轴杆151a枢接第一座部1310的第一侧131a,并通过第二轴杆152a枢接第二座部1320的第三侧132c。藉此,第二机体120可通过第一轴杆151a与第二轴杆152a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与第一机体110旋转(即正翻转模式),图8a示出出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后的态样。请参考图8a至图8d,因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可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即侧翻转模式),在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与第一机体110旋转的过程中,为避免基座130a受力作用而与第一机体110脱离开来,通过锁定件170a锁定基座130a与第一机体110之间的连结关系,得以让基座130a锁定于第一机体110。

具体而言,锁定件170a具有开关部171a,开关部171a滑接第二座部1320的第四侧132d,且开关部171a进一步延伸至第一机体110中并列于第四侧132d的侧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对应于第二座部1320的第四侧132d设有第一卡合部111a,且开关部171a设有面对第一机体110的第二卡合部171b。如图8b所示,开关部171a的第二卡合部171b卡合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卡合部111a,藉以让基座130a锁定于第一机体110。

举例来说,第一卡合部111a与第二卡合部171b可为凹凸结构的配合。如图8b、图8d以及图8e所示,开关部171a能沿垂直于第一轴线x1的滑动方向s往复滑动,以使第一卡合部111a与第二卡合部171b相卡合或使第一卡合部111a与第二卡合部171b分离开来。在使第一卡合部111a与第二卡合部171b分离开来后,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可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即侧翻转模式)。

在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的过程中,为避免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旋转,第二轴杆152a可基于锁定件170a的滑动而沿着第一轴线x1移动,以使第二机体120具有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旋转的运动自由度,或阻止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旋转。

请参考图8b至图8g,电子装置100b还包括定位板101以及推杆102(图8g)。其中定位板101固定于第二座部1320内,且第三侧132c与第四侧132d位于定位板101的外围。推杆102可动地设置于第二座部1320内,其中锁定件170a通过推杆102连接第二轴杆152a,在锁定件170a沿滑动方向s移动的过程中,推杆102被驱动以带动第二轴杆152a。

进一步来说,推杆102具有第一滑动端103、相对于第一滑动端103的第二滑动端104以及位于第一滑动端103与第二滑动端104之间的枢接端105。另一方面,锁定件170a还具有连接开关部171a的延伸部172a,其中延伸部172a滑设第二座部1320内,且推杆102通过第一滑动端103滑接延伸部172a。举例来说,第一滑动端103可为凸销,且延伸部172a设有滑槽173a。滑槽173a用以容纳第一滑动端103,并引导第一滑动端103的滑动。另一方面,枢接端105枢接定位板101,因此,当锁定件170a滑动并通过延伸部172a与第一滑动端103的配合以带动推杆102时,推杆102可依枢接端105相对于定位板101摆动。

再者,第二滑动端104滑接定位板101,并连接第二轴杆152a。当推杆102依枢接端105相对于定位板101摆动时,第二轴杆152a可被滑动中的第二滑动端104驱动而沿着第一轴线x1移动。举例来说,定位板101对应于枢接端105设有枢接孔101a,其中枢接端105可为穿孔,通过第一定位销105a穿设于枢接端105与枢接孔101a,以定位枢接端105与枢接孔101a,并确保推杆102与定位板101的枢接关系。

另一方面,定位板101对应于第二滑动端104设有滑槽101b,其中第二滑动端104可为穿孔,通过第二定位销105b穿设于第二滑动端104与滑槽101b,以定位第二滑动端104与滑槽101b,并确保推杆102与定位板101的滑接关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销可直接成型于枢接端,且第二定位销可直接成型于第二滑动端10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杆152a包括第一杆部152b与第二杆部152c,其中第二杆部152c滑接于定位板101的滑槽101b,且定位板101位于第二杆部152c与推杆102之间。进一步来说,第二杆部152c设有对应于滑槽101b的穿孔152d,且第二定位销105b穿设于穿孔152d,以定位穿孔152d、滑槽101b以及第二滑动端104,并确保推杆102与第二杆部152c的连接关系以及第二杆部152c与定位板101的滑接关系。

如图8b、图8c、图8e、图8f以及图8g所示,第一杆部152b与第二杆部152c具有两不同几何轮廓。电子装置100b还包括转接座106,其中转接座106包括相连的固定部106a与套设部106b,且套设部106b通过固定部106a固定至第二机体120面向第二座部1320的一侧。另一方面,套设部106b并列于第二座部1320,举例来说,第二座部1320可设有收容套设部106b的空间,以维持电子装置100b的外观的完整性。

进一步来说,第二轴杆152a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座部1320与转接座106的套设部106b,且套设部106b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套孔106c与第二套孔106d。第一杆部152b与第一套孔106c可以是相配合的圆轴与圆孔,而第二杆部152c与第二套孔106d可以是相配合的方轴与方孔。

当第一杆部152b穿设于第一套孔106c且第二杆部152c位于第二套孔106d外时,基于圆轴与圆孔的配合,且方轴未穿入方孔而产生结构干涉,第二机体120具有相对于基座130a旋转的运动自由度,如图8b与图8c所示。

当锁定件170a的开关部171a沿滑动方向s移动以解除基座130a与第一机体110的连结关系时,延伸部172a与开关部171a会同步且同向移动,而延伸部172a带动推杆102依枢接端105相对于定位板101摆动。同时,推杆102的第二滑动端104沿着第一轴线x1滑动,第二轴杆152a受第二滑动端104驱动而使第二杆部152c穿入第二套孔106d,如图8d至图8f所示。

因方轴与方孔所产生的结构干涉,第二机体120被阻止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旋转。换句话说,在解除基座130a与第一机体110的连结关系后,第二机体120便暂时不能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此时,使用者可施力于第二机体120,以让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且不会产生第二机体120依第一轴线x1相对于基座130a旋动的情形。

如图8d、图8h以及图8i所示,转接件161a固定于第一机体110,其中基座130a的第一座部1310通过第三轴杆162a枢接至转接件161a,且第三轴杆162a对应于第二侧131b设置。在基座130a与第一机体110的连结关系被解除的情况下,使用者可施力于第二机体120,以让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在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到定位后,第一机体110的键盘与第二机体120并列设置,且面向空间中的同一侧,以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操作模式,或协助使用者将显示屏幕中的画面呈现予旁人观看,如图8h与图8i所示。另一方面,转接件161a落在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

请继续参考图8d、图8h以及图8i,基座130a具有第一凹槽133,且第一机体110具有对应于第一凹槽133的第二凹槽114。当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时,第一凹槽133与第二凹槽114暴露于外。当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盖合于第一机体110时,第一凹槽110与第二凹槽114相对准以构成收容槽107。举例来说,收容槽107可用以容纳输入装置,例如触控笔,但不限于此。在第二机体120与基座130a依第二轴线x2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后,第一凹槽133与第二凹槽114分离开来,使用者便能将输入装置自第一凹槽133或第二凹槽114取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可依两不同轴相对于第一机体翻转,故具有极佳的操作灵活度,以满足使用者的各种操作需求。进一步来说,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设有基座,以作为连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媒介,其中第二机体可依第一轴线相对于基座与第一机体旋转,且第二机体与基座可依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在第二机体依第一轴线相对于基座与第一机体旋转的过程中,可先锁定基座与第一机体,避免基座受力作用而与第一机体脱离开来,提高第二机体依第一轴线旋转时的稳定度。另一方面,在使第二机体与基座依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前,使用者可通过相应的操作机制解除锁定基座与第一机体之间,并让第二机体暂时无法依第一轴线相对于基座旋转。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与可靠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