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29942发布日期:2019-06-28 22:3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信息系统是研究与空间位置信息相关的系统,空间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解决与空间信息有关的数据获取、存储、传输和管理分析等问题的信息系统,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城乡一体化三维空间的建立是迫在眉睫的,目前的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异构数据融合措施存在无法将所有数据一次性加载内存,而分隔成若干图幅的方法制约了空间查询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数据存取速度慢,影响三维可视化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三维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和异构数据融合。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三维图形数据的采集与输入以及属性数据的采集与输入,三维图形数据的采集与输入面向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建筑、桥梁、绿地、农田等建立的三维仿真模型,其中三维仿真模型包括几何仿真、物理仿真、行为仿真和生物仿真,几何仿真具体研究多层次的显示模型,采用纹理技术生成真实场景,物理仿真在几何仿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物体的运动规律,光声效果进行研究,行为仿真研究在用户操作或下达指令时,三维仿真模型做出的反馈,以及具体的反馈过程,生物仿真是针对三维仿真模型中生态系统的构造,属性数据的输入包括文字和数字两种,数据输入主要有两种方法,数据库转换,也就是针对大批量数据,系统通过定义标准数据接口,可以将外界属性数据批量导入属性库,针对手工输入,对于小批量数据,用户可以通过键盘直接输入属性,所述三维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包括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设计子系统和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仿真子系统;

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通过sis信息处理系统对空间、位置、以及空间关系有关的数据进行处理,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提供两种数据:三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本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格式统一,对于三维图形数据,系统采用vrml国际标准,属性数据采用传统的文本形式,所述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其中空间数据库主要记录三维空间对象数据;属性数据库主要记录每个对象的属性值;

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设计子系统是在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专业信息,进行城市规划专业的设计,建立城市规划数据与空间实物如建筑物,绿化环境,等数据模型,成为虚拟城市环境评估系统的一个重要数据组成部分,为虚拟规划评估系统提供创建规划仿真虚拟环境和规划方案的评估奠定基础;

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仿真子系统基于自主开发的绘制引擎,提供对千万级面片,千兆级纹理数据实时多通道绘制的支持,实现高度真实实现呈现的效果,系统提供一个三维编辑及可视化环境,通过对视点的自由设置,实现多种观察方式,提供了几何体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功能,直接生成待评价的景观规划方案的三维字表示。

作为优选,所述异构数据融合系统构建包括数据输入端、数据处理端和数据输出端;

数据输入端是首先将三维信息服务系统传输过来的三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划分为标准数据、非标准数据以及实时参考数据,再通过云计算机对其进行数据整合过滤清洗,一次储存和输送,其中处理过程用到了内存存储单元、数据临时仓库、数据过滤引擎和分布式数据输送网络;

数据处理端是通过利用sql系统、nosql系统和缓存系统对数据输入端传输过来的标准数据、非标准数据以及实时参考数据进行资料库对比搜索和二次存储,使用庞大的云计算机群用于对用户关联后的数据分析和属性转换,包括语义层及olap引擎;语义层用于实现基于分析后和业务场景进行报表和开发展示,olap用于实现对数据分析的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输出端是将数据处理端处理后的实用数据进行图像、语言、食品和文字转换,最终输入至每个客户端,最终通过远程信号传输将图像、语言、食品和文字信息反馈给移动接入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来映射数据文件,把数据调度的工作交给操作系统来管理,采用数据预装载和实时装载两个线程来并行调度地形数据,使数据调度能更好的适应可视化要求,同时在数据处理终端增设分级记忆功能,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免疫标记,为后期多次重复反馈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三维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和异构数据融合。

其中:所述三维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三维图形数据的采集与输入以及属性数据的采集与输入,三维图形数据的采集与输入面向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建筑、桥梁、绿地、农田等建立的三维仿真模型,其中三维仿真模型包括几何仿真、物理仿真、行为仿真和生物仿真,几何仿真具体研究多层次的显示模型,采用纹理技术生成真实场景,物理仿真在几何仿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物体的运动规律,光声效果进行研究,行为仿真研究在用户操作或下达指令时,三维仿真模型做出的反馈,以及具体的反馈过程,生物仿真是针对三维仿真模型中生态系统的构造,属性数据的输入包括文字和数字两种,数据输入主要有两种方法,数据库转换,也就是针对大批量数据,系统通过定义标准数据接口,可以将外界属性数据批量导入属性库,针对手工输入,对于小批量数据,用户可以通过键盘直接输入属性,所述三维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包括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设计子系统和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仿真子系统;

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通过sis信息处理系统对空间、位置、以及空间关系有关的数据进行处理,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提供两种数据:三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本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格式统一,对于三维图形数据,系统采用vrml国际标准,属性数据采用传统的文本形式,所述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其中空间数据库主要记录三维空间对象数据;属性数据库主要记录每个对象的属性值;

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设计子系统是在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子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专业信息,进行城市规划专业的设计,建立城市规划数据与空间实物如建筑物,绿化环境,等数据模型,成为虚拟城市环境评估系统的一个重要数据组成部分,为虚拟规划评估系统提供创建规划仿真虚拟环境和规划方案的评估奠定基础;

基于三维空间信息的城市规划仿真子系统基于自主开发的绘制引擎,提供对千万级面片,千兆级纹理数据实时多通道绘制的支持,实现高度真实实现呈现的效果,系统提供一个三维编辑及可视化环境,通过对视点的自由设置,实现多种观察方式,提供了几何体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功能,直接生成待评价的景观规划方案的三维字表示。

其中:所述异构数据融合系统构建包括数据输入端、数据处理端和数据输出端;

数据输入端是首先将三维信息服务系统传输过来的三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划分为标准数据、非标准数据以及实时参考数据,再通过云计算机对其进行数据整合过滤清洗,一次储存和输送,其中处理过程用到了内存存储单元、数据临时仓库、数据过滤引擎和分布式数据输送网络;

数据处理端是通过利用sql系统、nosql系统和缓存系统对数据输入端传输过来的标准数据、非标准数据以及实时参考数据进行资料库对比搜索和二次存储,使用庞大的云计算机群用于对用户关联后的数据分析和属性转换,包括语义层及olap引擎;语义层用于实现基于分析后和业务场景进行报表和开发展示,olap用于实现对数据分析的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输出端是将数据处理端处理后的实用数据进行图像、语言、食品和文字转换,最终输入至每个客户端,最终通过远程信号传输将图像、语言、食品和文字信息反馈给移动接入端。

本发明涉及三维空间信息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来映射数据文件,把数据调度的工作交给操作系统来管理,采用数据预装载和实时装载两个线程来并行调度地形数据,使数据调度能更好的适应可视化要求,同时在数据处理终端增设分级记忆功能,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免疫标记,为后期多次重复反馈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