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电子码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94711发布日期:2019-06-22 01:0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防伪电子码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电子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防伪效果相对较好的方式是,在商品上设置由几位字母和数字或纯数字组成的防伪码(或称为校验码),在商品厂商的官网上输入该防伪码,若查询到该防伪码,则表明是正品,查询不到则是伪品。然而,该防伪码容易被复制,只要带复制的防伪码就会被验证为是正品,因此防伪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另外,消费者需要搜索到厂商官网,然后再手动输入防伪码,验证过程复杂,用户体验感差,因此实际参与防伪验证的消费者非常少,使得防伪措施形同虚设,继而导致防伪造假现象越发猖狂,且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容易出错,导致验证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伪电子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方法。

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防止防伪码被复制,以提高防伪效果,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伪电子码标签,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上设置有第二防伪电子码,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为被涂层所覆盖的暗码。

在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存储有公钥,且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当通过专用识别工具识别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时,解密并调取出通过与所述公钥配对的私钥加密的验证信息。

上述防伪电子码标签可以贴在商品本身或商品包装上。本防伪电子码标签具有多重防伪效果。首先,由于第二防伪电子码被涂层覆盖,只有在购买商品后刮开涂层才能获取,因此不能被直接复制,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其次,第二防伪电子码只有通过专用识别工具才能被识别,不易被模仿;再有,验证信息是经过私钥加密的,只有配对的公钥才能解密,因此本防伪电子码标签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验证信息可以自由定义,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验证信息至少包括第二防伪电子码在本次扫描之前被扫描的时间和/或地址,若在当前验证之前第二防伪电子码已经被验证过,则说明该第二防伪电子码可能被复制用于假冒产品,因此,即使被复制也能识别出来,本标签中的第二防伪电子码具有很强的防伪效果。验证信息还可以包括商品信息,所述商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的生产日期和/或生产批号。即使第二防伪电子码被内部泄露(虽然概率非常低)用于造假产品,消费者只要对比商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或生产批号与通过第二防伪电子码获得的生产日期和/或生产批号不一致,即可判定为是伪品。因此,本防伪电子码标签具有非常强的防伪效果。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与所述涂层之间设置有透明隔离层,用于防止刮除所述涂层时损坏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防伪验证操作,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粘贴层上还设置有第一防伪电子码,所述第一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识别该第一防伪电子码后调出所述专用识别工具。

通过同时在粘贴层上设置第一防伪电子码,消费者只需要识别该第一防伪电子码即可获得所述专用识别工具,而无需再通过厂商提供的地址寻找该专用识别工具,为消费者进行防伪验证提供了便利,调动了消费者参与防伪验证的积极性,造假产品则不能再鱼目混珠,进而进一步降低防伪造假的现象。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防伪电子码的表现形式为二维码,且通过大众二维码扫描工具(如微信、支付宝提供的扫一扫工具等)即能扫描识别,进一步为防伪验证操作提供便利。

第一防伪电子码可以为明码,也可以为暗码,当其为明码时省去了刮除涂层的步骤,更便于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防伪电子码标签的尺寸,降低成本,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防伪电子码和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合并为一个电子码。

防伪验证时,先通过例如微信(针对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均为二维码的情况)扫描一次该合并的电子码(实际是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获得专用识别工具,再利用该专用识别工具再扫描扫描一次该合并的电子码(实际是识别第二防伪电子码),即可调出验证信息(假设商品为正品的情况)。由于第一防伪电子码和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分别需要通过不同的识别工具进行识别,且第二防伪电子码需要通过专用识别工具扫描,所以,第一次扫描只能识别出第一防伪电子码,而不能识别出第二防伪电子码,即保障识别的有效进行。

通过将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合并,展现出来的只是一个电子码,继而只需要一个电子码的尺寸,不仅节省了标签成本,使得整个标签结构更简洁,而且减小了电子码的占用空间,使得本防伪电子码标签还可以应用于尺寸小巧的商品,增强了本防伪电子码标签的适用性。另外,通过合并,相比于单独设置第二防伪电子码的情况,可以为防伪验证操作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包括商品本体,所述商品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防伪电子码,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以隐蔽的方式设置于商品本体上,以防止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在商品售出前被获取。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存储有公钥,且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当通过专用识别工具识别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时,解密并调取出通过与所述公钥配对的私钥加密的验证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设置于商品本体的外部,且被涂层所覆盖。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设置于商品本体的内部,只有在商品本体被打开后才能获取。以第二防伪电子码的展现形式为二维码为例,可以将二维码直接喷涂在包装盒和/或包装瓶的外部,并覆盖涂层,也可以将二维码喷涂在包装盒和/或包装瓶的盒盖/瓶盖内部,只有打开盒盖/瓶盖才能看到该二维码,此时该二维码可以被涂层覆盖也可以直接裸露。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一对相互绑定的公钥和私钥;

利用所述私钥对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存储;

生成第二防伪电子码,所述公钥存储于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中,且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当通过专用识别工具识别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时,解密并调取出加密后的所述验证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防伪方法还包括步骤:

生成第一防伪电子码,且所述第一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识别该第一防伪电子码后调出所述专用识别工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防伪电子码标签或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或防伪方法,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了防伪效果:

1)第二防伪电子码被涂层覆盖,商品在售出前不能被看见并直接复制,防止因直接复制的方式而作假;

2)第二防伪电子码需要专用识别工具识别,且带有公钥,只有正确解密后才能获取验证信息,即仿冒第二防伪电子码而作假会被识别出,因此可以防止以仿冒第二防伪电子码的方式而作假;

3)验证信息中包含第二防伪电子码在当前被验证的时间和/或地址信息,如果当前不是本人首次验证,则可认为是假冒产品,即即使复制第二防伪电子码用于伪品也能被识别出,因此可以防止因各种方式复制第二防伪电子码而作假;

4)防伪验证操作十分简便,尤其是当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合并为一个电子码的方案,通过手机扫描两次即可完成验证,因此可以极大地调动消费者防伪验证的积极性,进而通过各种作假方式的伪品都能被识别,增强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a-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电子码标签的示意图。

图2a-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设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a,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伪电子码标签,包括粘贴层,粘贴层上设置有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第一防伪电子码为明码,第二防伪电子码为被涂层所覆盖的暗码。由于第二防伪电子码被涂层覆盖,因此,在商品售出前不能被复制,可以提高防伪效果。

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一维码,二维码,三维码等。基于消费者的便利性考虑,第一防伪电子码的表现形式优选为二维码,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应用提供的“扫一扫”工具即可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基于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及成熟性考虑,第二防伪电子码的表现形式也优选为二维码,如图1a所示。对实现二维码的编码规则没有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当下流行的pdf417、qrccode、datamatrix、maxicode、code49、code16k、codeone中任一种编码方式。为此,在本实施例中的后文描述中,也基于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的表现形式均为二维码而进行。

基于二维码的实现方式,第二防伪电子码存储有公钥。第二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当通过专用识别工具识别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时,解密并调取出通过与所述公钥配对的私钥加密的验证信息。第一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识别该第一防伪电子码后调出所述专用识别工具。

第一防伪电子码为防伪溯源平台的网址链接,消费者通过例如微信的“扫一扫”工具扫描第一防伪电子码后即可进入该防伪溯源平台,防伪溯源平台提供专用识别工具,专用识别工具可以理解为能够识别第二防伪电子码的工具,该专用工具可以不同于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的工具,例如该专用识别工具不同于微信的“扫一扫”,也可以相同于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的工具,但是只有通过该识别工具才能识别出第二防伪电子码,即是说,可以用该专用识别工具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第二防伪电子码带有公钥,消费者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得到该专用识别工具后,利用该专用识别工具识别第二防伪电子码,解析出公钥,继而向后台服务器发出带公钥的请求,后台服务器根据该公钥匹配出对应的私钥,进而从数据库调出通过私钥加密存储的验证信息。

验证信息可以根据厂家的需求自由定义,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验证信息至少包括第二防伪电子码在本次扫描之前被扫描的时间和/或地址,也就是第二防伪电子码被验证的时间和/或地址,若在当前验证之前第二防伪电子码已经被验证过,则说明该第二防伪电子码可能被复制用于假冒产品,因此,通过此种方式,第二防伪电子码即使被复制也能识别出来,本标签中的第二防伪电子码具有很强的防伪效果。在本次扫描之前被扫描的时间和/或地址,包括在本次扫描之前的最近一次或连续多次被扫描的时间和/或地址,或者,在本次扫描之前的所有的被扫描的时间和/或地址。另外,验证信息还可以包括例如商品的基础信息、使用说明等,当验证信息包括商品信息时,至少可以包括生产日期和/或产品批号,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对比验证信息中的生产日期和/或产品批号是否与包装上的一致来进行真伪验证,多种防伪验证方式进一步增强防伪功能。

由于第二防伪电子码的表面覆盖有涂层,当第二防伪电子码是通过油墨喷涂的方式设置时,刮除涂层可能会损坏第二防伪电子码,造成识别不灵敏或识别不出,因此,可以在第二防伪电子码与涂层之间设置透明的隔离层,例如透明薄膜,这样刮除涂层时就不会损坏第二防伪电子码。如果第二防伪电子码是通过光刻工艺刻制而成,则不存在因刮除涂层而损坏的问题。

为了便于消费者识别本防伪电子码标签的用途,可以在粘贴层上设置标记信息,例如“打开涂层验证真伪”。

上述防伪电子码标签中,粘贴层优选粘接性强的材料,且在撕除标签时粘贴层即被破坏,如此以避免将正品上的防伪电子码标签再次应用假冒产品中。

图1a所示结构中,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均在粘贴层上,设置第一防伪电子码的目的是方便于消费者直接通过微信扫描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继而获取该专用识别工具。作为更简便的实施方式,粘贴层上也可以只设置第二防伪电子码,而不设置第一防伪电子码,消费者购买后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来获取该专用识别工具。例如,通过注册上述防伪溯源平台而获取,再例如通过销售方提供第一防伪电子码而获取。厂商只会给其允许的销售方提供第一防伪电子码,因此通过销售方提供第一防伪电子码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防伪效果。

作为另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b所示,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合并为一个电子码。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一次该合并后的电子码(实际是在识别第一防伪电子码),进入防伪溯源平台,然后再通过防伪溯源平台提供的专用识别工具再扫描一次该合并后的电子码(实际是在识别第二防伪电子码),即可在手机上展示出解密后的验证信息。如此,消费者验证时就不需要通过登录防伪溯源平台或销售方提供等方式来获取该专用识别工具,进一步为消费者的防伪验证操作提供便利,继而大大调动消费者验证的积极性。消费者积极参与防伪验证是增强防伪效果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遏制假冒防伪标签的作假行为,本发明标签的防伪验证操作极其便利,简洁,因此可以大大调动消费者防伪验证的积极性,继而增强防伪效果。

上述防伪电子码标签可以贴在商品或商品包装上,实现防伪功能。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还可以将上述第二防伪电子码直接设置在商品或商品包装(商品和商品包装统称商品本体)上。同理的,也可以将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分别同时设置在商品或商品包装上,优选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的位置邻近,便于消费者验证;或者,将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合并为一个电子码后设置在商品或商品包装上。

为了避免第二防伪电子码被复制,第二防伪电子码优选以隐蔽的方式设置于商品或商品包装上,以防止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在商品售出前被获取。例如图2a所示,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设置于商品包装的外部,第二防伪电子码被涂层所覆盖。又例如图2b所示,第二防伪电子码设置于啤酒瓶盖内部,只有在商品本体被打开后才能获取,此时第二防伪电子码可以被涂层覆盖也可以直接裸露。有例如图2c所示,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合并之后的电子码通过光刻技术刻印在包装盒外部,并被涂层覆盖。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生成一对相互绑定的公钥和私钥;

步骤2,利用所述私钥对验证信息加密后存储;

步骤3,生成第二防伪电子码,所述公钥存储于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中,且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当通过专用识别工具识别所述第二防伪电子码时,解密并调取出加密后的所述验证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防伪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4,生成第一防伪电子码,且所述第一防伪电子码被设置为:识别该第一防伪电子码后调出所述专用识别工具。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防伪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5,将第一防伪电子码和第二防伪电子码合并为一个电子码。

上述步骤1-4中,除了逻辑上有明显的先后执行顺序之外,相互之间的执行顺序没有先后之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