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密钥授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15963发布日期:2020-09-23 01:4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多重密钥授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能降低数字资产被窃取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特别是一种要取得两个以上的电子签章才能转移数字货币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的交易及支付方式已渐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卡所取代,ic卡内部设置的内存能储存持卡者的信息,进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各场合中,像是提款卡、金融卡、信用卡、电话卡、储值卡等皆为目前常见的ic卡,而一般所使用的ic卡依据存、读取数据的方式大致可分为接触式接口、非接触式接口以及复合式接口三种。

以具备信用卡与提款卡功能的金融卡为例,当要使用金融卡通过自动柜员机进行交易或服务前,自动柜员机需要持卡者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来用以取得使用该金融卡的权利,因此,即使金融卡遗失或被窃取,非原持卡者因为不知道预先设定的密码而无法通过自动柜员机盗取现金,但是,自动柜员机仅是依据预先设定的密码来判定是否要进行现金出款,而自动柜员机无法判断该金融卡是否为正确的原持卡者,进而非原持卡者知道预先设定的密码,则自动柜员机依然会进行现金出款以让非原持卡者盗取现金,并且,当持卡者使用金融卡进行消费时,持卡者会被要求在交易单据上签属持卡者的姓名,进而当金融卡遗失或被窃取,则容易被非原持卡伪签或盗刷而造成财物损失。

另外,随着无线传输的技术日新月异,一部分ic采用无线射频(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无线传输技术,而这种无线射频技术最常被应用在金额较少的消费交易上,例如搭乘公交车、捷运等大众运输工具,然而,这种小额消费为了追求速度以及便利性,在交易的同时不会被要求输入密码或是签属持卡者的姓名,因此,只要运用无线感应来进行消费的ic卡遗失或被窃取,拾取ic卡的非原持卡者就能直接进行消费交易,直到该ic卡被停用或者是内部储存的金额被消费殆尽。

再者,用于门禁系统的ic卡,为了速度与便利性,通常只要持有正确的ic卡就能顺利地进出有门禁管制的地区,因此,当用于门禁系统的ic遗失或被窃取时,拾取ic卡的非原持卡者也就能直接通过所拾取的ic卡进出门禁管制地区。

由前述说明可知,目前常见的ic卡只要遗失被非原持卡者所拾取,非原持卡者就能通过所拾取的ic卡盗取数字资产,进而造成原持卡者财务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必须要取得两个以上的电子签章才能转移数字货币,进而即使盗取者窃取到其中一个密钥,盗取者依然无法经由窃取到的密钥而转移数字货币,致使能避免数字货币被盗取者窃取。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多重密钥授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一公密钥建立步骤:提供一表示用户身份的用户信息,而一第一终端、一第二终端以及一第三终端三者分别形成对应于所述用户数据的一组公钥的密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具有一第一密钥与一第一公钥、而所述第二终端一第二密钥与一第二公钥,则所述第三终端具有一第三密钥与一第三公钥;一交易公钥建立步骤: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三者取得一通过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结合产生的交易公钥,所述交易公钥能依据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密钥的第一电子签章、一对应于所述第二密钥的第二电子签章与一对应于所述第三密钥的第三电子签章三者的其中两者以上来授权转移数字货币;一检验密钥步骤:提供一具有用户个人数据的核对信息,并核对所述核对信息符合于所述用户信息,当所述核对信息相符于所述用户信息时,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三者其中之一具有所述第一电子签章、第二电子签章与第三电子签章三者之其中两者以上;以及一货币转移步骤:形成一交易信息,而所述第一电子签章、第二电子签章与第三电子签章三者之其中两者以上能授权所述交易公钥依循所述交易信息转移所述交易公钥的数字货币。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于所述公密钥建立步骤中,将所述用户信息传递至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而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三者于接收到所述用户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各自形成所述一组公钥与密钥。

然而,于所述交易公钥建立步骤中,所述第一终端取得所述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所述第一公钥与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而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结合产生所述交易公钥,并将所述交易公钥传递至所述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于所述公密钥建立步骤中,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三者分别具有至少一组没有经过设定的初始公密钥,而所述初始公密钥依据所述用户信息而设定转换为所述公钥与密钥。

然而,于所述交易公钥建立步骤中,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各自取得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而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分别将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结合形成所述交易公钥。

于前述两实施例中,所述多重密钥授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进一步包含:一公密钥再建立步骤:所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三者其中之一形成对应于所述用户信息的一第四密钥与一第四公钥;一替换步骤:将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以及第三公钥三者其中之二与所述第四公钥结合形成一用以托管所述交易公钥的重制交易公钥,并将所述交易公钥的数字货币转移到所述重制交易公钥。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三者各别有一个密钥与一个公钥,而全部的公钥结合形成交易公钥,则交易公钥需要两个以上的电子签章才能转移数字货币,藉此,当数字货币钥要进行转移时,必须先从至少两个终端取得电子签章才能转移数字货币,进而即使盗取者窃取到其中一个密钥,盗取者依然无法经由窃取到的密钥而转移数字货币,致使能避免数字货币被盗取者窃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字货币交易方法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数字货币交易系统的方块图;

图3a至图3c为图1中公密钥建立步骤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交易公钥建立步骤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检验密钥步骤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货币转移步骤的示意图;

图7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公密钥建立步骤的示意图;

图8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交易公钥建立步骤的示意图;

图9为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检验密钥步骤的示意图;

图10为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货币转移步骤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数字货币交易方法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公密钥再建立步骤的示意图;

图13为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替换步骤的示意图;

图14为交易公钥的数字货币转移到重制交易公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数字货币交易方法;10-公密钥建立步骤;11-交易公钥建立步骤;12-检验密钥步骤;13-货币转移步骤;14-公密钥再建立步骤;15-替换步骤;2-数字货币交易系统;20-第一终端;21-第二终端;211-核对数据库;212-用户数据库;22-第三终端;221-比对数据库;23-互联网;24-交易区块链;25-储存载具;251-微处理器;252-内存;253-安全芯片;253a-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数字货币交易方法1配合一数字货币交易系统2进行使用,如图2所示,数字货币交易系统2具有一第一终端20、一第二终端21以及一第三终端22,第一终端20设为供用户使用的手机、计算机或平板,而第二终端21设为能管理公钥的托管单位,则第三终端22设为能管理公钥的信托单位,然而,第一终端20设为手机、计算机或平板、第二终端21设为托管单位以及第三终端22设为信托单位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第一终端20可设为托管单位、而第二终端21可设为信托单位,则第三终端22可设为手机、计算机或平板。

于此实施例中,设为手机、计算机或平板的第一终端20能主动网络连接于一互联网23,而互联网23同时联机于第二终端21、第三终端22以及一交易区块链24,使得全部的第一终端20都能经由互联网23而连接于第二终端21、第三终端22以及交易区块链24。

设为托管单位的第二终端21具有一用以储存信息内容的核对数据库211,并能提供一储存载具25,另外,设为信托单位的第三终端22具有一用以储存信息内容的比对数据库221,则交易区块链24存有多个不同用户的公钥,其中,每一个公钥具有数字货币与交易地址,于此实施例中,储存载具25不能直接主动连接于互联网23,但每一个储存载具25能一对一选择性联机或断线于多个第一终端20其中之一,而当储存载具25联机于第一终端20时,储存载具25能经由电子装置而联机于互联网23,其中,储存载具25设有一能处理信息的微处理器251、一能储存信息的内存252以及一储存重要信息的安全芯片253,而内存252、安全芯片253两者皆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251,其中,安全芯片253具有一能处理信息的处理单元253a,并于此实施例中,储存载具25设为一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卡。

请参阅图1与图3a所示,于具体应用时,首先进行一公密钥建立步骤10,用户对第一终端20输入一表示用户身份的用户信息,而第一终端20将所述用户信息传递至第二终端21,使得第二终端21依据所述用户信息建立一储存于第二终端21的用户数据库212,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储存于核对数据库211,进而第二终端21再依据用户数据库212建立一用以授权数字货币进行转移的第二密钥以及一对应于第二密钥的第二公钥。

请参阅图3b所示,第二终端21将所述第二密钥储存于用户数据库212,并将所述用户信息与第二公钥传递至第三终端22,而第三终端22将所述用户信息储存于比对数据库221,并依据所述用户信息与第二公钥建立一用以授权数字货币进行转移的第三密钥以及一对应于第三密钥的第三公钥,其中,第三终端22储存第三密钥,并用以管理第三密钥。

请参阅图3c所示,随后,第三终端22将所述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传递至第二终端21,而第二终端21将所述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储存于储存载具25的内存252,并将具有所述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的储存载具25提供给用户,接下来,第一终端20于用户取得储存载具25之后依据所述用户信息而建立一用以授权数字货币进行转移的第一密钥以及一对应于第一密钥的第一公钥,其中,第一终端20将所述第一密钥传递至储存载具25,使储存载具25的安全芯片253储存所述第一密钥,另外,第一终端20再将所述第一公钥传递至储存载具25、第二终端21与第三终端22,使得储存载具25的内存252、第二终端21的用户数据库212以及第三终端22三者都储存所述第一公钥,藉此,即完成公密钥建立步骤10。

请参阅图1与图4所示,接下来进行一交易公钥建立步骤11,当储存载具25的内存252存有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时,储存载具25的微处理器251将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结合形成一具有数字货币的交易公钥,并且,微处理器251将所述交易公钥设定为需要至少两个对应于密钥的电子签章才能转移数字货币的交易模式,随后,微处理器251将呈现交易模式的所述交易公钥传递至第一终端20,而第一终端20再将所述交易公钥传递至第二终端21、第三终端22与交易区块链24,让第一终端20、第二终端21、第三终端22与交易区块链24四者都能存有交易公钥。

请参阅图1与图5所示,当用户欲要转移数字货币时,第一终端20接收一由用户输入形成具有用户个人数据的核对信息,而第一终端20将所述核对信息传递至第二终端21,当第二终端21接收到所述核对信息时,第二终端21会确认所述核对信息是否相符储存于核对数据库211的用户信息,当第二终端21确认核对信息的信息内容符合于用户信息的信息内容时,第二终端21会将所述第二密钥进行转换以形成一传递至第一终端20的第二电子签章,当第一终端20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签章,第一终端20会要求储存载具25使用所述第一密钥,让储存载具25的微处理器251从储存载具25的内存252取得所述第一密钥,并将所述第一密钥进行转换以形成一传递至第一终端20的第一电子签章,使得第一终端20同时具有所述第一电子签章与第二电子签章,藉此,即完成一检验密钥步骤12。

请参阅图1与图6所示,最后进行一货币转移步骤13,用户经由第一终端20形成一包含交易地址与交易金额的交易信息,而第一终端20将所述第一电子签章、第二电子签章与交易信息形成一授权交易信息,并将所述授权交易信息传递至交易区块链24,使得交易区块链24会对所述第一、二电子签章进行验证以确认所述第一、二密钥两者的正确性,进而交易区块链24就能依据所述授权交易信息的信息内容将所述交易公钥的数字货币进行转移。

请参阅图7与图8,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数字货币交易方法1同样具有公密钥建立步骤10、交易公钥建立步骤11、检验密钥步骤12以及货币转移步骤13,而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公密钥建立步骤10以及交易公钥建立步骤11,至于检验密钥步骤12以及货币转移步骤13两者的步骤流程皆相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进而不再重复描述。

如图7所示,设为手机、计算机或平板的第一终端20本身内存有至少一组未经设定的第一初始公密钥,而设为托管单位的第二终端21本身内存有至少一组未经设定的第二初始公密钥,而设为信托单位的第三终端22本身内存有至少一组未经设定的第三初始公密钥,其中,当第一、二、三终端20、21、22分别接收到所述用户信息时,第一终端20能将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初始公密钥依据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设定,使得所述第一初始公密钥转换为所述第一公钥与第一密钥,而第二终端21也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初始公密钥依据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设定,使得所述第二初始公密钥转换为所述第二公钥与第二密钥,同样地,第三终端22将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初始公钥依据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设定,使得所述第三初始公密钥转换为所述第三公钥与第三密钥,藉此即完成公密钥建立步骤10。

如图8所示,当第一终端20形成所述第一公钥时,第一终端20将所述第一公钥传递至第二终端21与第三终端22,而当第二终端21形成所述第二公钥时,第二终端21将所述第二公钥传递至第一终端20与第三终端22,并且,第三终端22于形成所述第三公钥之后,第三终端22将所述第三公钥传递第一终端20与第二终端21,进而让第一、二、三终端20、21、22分别都具有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时,第一、二、三终端20、21、22会各自将所述第一公钥、第二公钥与第三公钥相互结合以形成所述交易公钥,而当第一、二、三终端20、21、22都具有所述交易公钥时即完成交易公钥建立步骤11。

请参阅图9与图10所示,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检验密钥步骤12以及货币转移步骤13,如图9所示,当发现不明来源的数字资产转移到交易公钥时,设为托管单位的第二终端21将储存于核对数据库211的所述用户信息传递至设为信托单位的第三终端22,第三终端22核对储存于核对数据库211的所述用户信息符合于比对数据库221的所述用户信息之后,第三终端22将第三密钥进行转换以形成一传递至第二终端21的第三电子签章,使得第二终端21同时具有所述第二密钥与第三电子签章,藉此,即完成检验密钥步骤12。

请参阅图10所示,于进行货币转移步骤13时,设为托管单位的第二终端21形成一冻结数字货币进行流动的冻结信息,并再将所述第二密钥进行以形成一第二电子签章,而第二终端21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章、第三电子签章与冻结信息形成限制交易信息,并将所述限制交易信息传递至交易区块链24,使得交易区块链24会对所述第二、三电子签章进行转换以得知所述第二、三密钥两者的信息内容,进而交易区块链24就能依据所述限制交易信息而将不再提供所述交易公钥,并再将所述交易公钥的数字货币转移至一冻结账户,让所述交易公钥的数字货币不会被窃取人士转走以降低财物损失的风险。

请参阅图11所示,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数字货币交易方法1进一步具有一公密钥再建立步骤14以及一替换步骤15,请参阅图11与图12所示,完成交易公钥建立步骤11之后,除了能进行检验密钥步骤12之后,还能进行公密钥再建立步骤14,如图所示,当用户遗忘第一密钥时,用户对第一终端20输入所述用户信息,使第一终端20依据所述用户信息建立一不同于所述第一密钥的第四密钥与一对应于所述第四密钥的第四公钥,而第一终端20会进一步将所述第四公钥传递至储存载具25,使得储存载具25的内存252移除所述第一公钥,并储存所述第四公钥,藉以完成公密钥再建立步骤14。

然而,第一终端20依据所述用户信息产生所述第四密钥与第四公钥仅方便说明之用,亦即若设为托管单位的第二终端21遗失所述第二密钥或是设为信托单位的第三终端22遗失所述第三密钥时,第二终端21与第三终端22亦能依据所述用户信息形成所述第四密钥与第四公钥,其中,当第二终端21形成所述第四公钥时,第二终端21会进一步移除所述第二公钥,反之,当第三终端22形成所述第四公钥时,第三终端22会进一步移除所述第三公钥。

请参阅图11与图13所示,当完成公密钥再建立步骤14时,储存载具25的内存252具有所述第二公钥、第三公钥与第四公钥,并且,储存载具25的微处理器251将将所述第二公钥、第三公钥与第四公钥结合形成一重制交易公钥,并且,微处理器251将所述重制交易公钥设定为需要至少两个对应于密钥的电子签章才能转移数字货币的交易模式,随后,微处理器251将呈现交易模式的所述重制交易公钥传递至第一终端20,而第一终端20再将所述重制交易公钥传递至第二终端21、第三终端22与交易区块链24,让第一终端20、第二终端21、第三终端22与交易区块链24四者都能存有重制交易公钥

请参图14所示,第一终端20接受由用户输入形成的所述核对信息,而第一终端20将所述核对信息传递至第二终端21与第三终端22,而当第二、三终端21、22接收到所述核对信息时,第二终端21会确认所述核对信息是否相符储存于核对数据库211的用户信息,而第三终端22会确认所述核对信息是否相符储存于比对数据库221的用户信息,而当第二、三终端21、22都确认核对信息的信息内容符合于用户信息的信息内容时,第二终端21会将所述第二密钥进行转换以形成所述第二电子签章,并将所述第二电子签章传递至第一终端20,而第三终端22会将所述第三密钥进行转换以形成所述第三电子签章,并将所述第三电子签章传递至第一终端20,第一终端20将所述第二、三电子签章传递至交易区块链24,而交易区块链24会对所述第二、三电子签章进行验证以得知所述第二、三密钥两者的授权内容,进而交易区块链24就能将所述交易公钥的数字货币转移到所述重制交易公钥以完成替换步骤15。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够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