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03856发布日期:2019-07-06 11:3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出行作为一种日常休息放松的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出行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利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手机等数码影像产品拍摄大量的照片,以便日后留念查看。虽然目前互联网上已经有不少的电子相册产品,甚至有少量的电子相册产品具有根据用户上传照片中的某些属性进行自动归类的功能。但是近年来人们的隐私意识逐渐的提高,很多用户在拍照之前就关闭了数码设备的信息记录功能。同时由于修图软件的流行,也使得用户为了照片看起来更美观,用户在上传照片之前会先使用修图软件进行修改保存,这时的照片属性就被修图软件更改或者删除掉了。这导致了目前现有的电子相册产品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在上传照片之后仍然需要进行类似为照片加标题加描述之类既繁琐又枯燥的手工操作。更严重的是,如果用户上传的照片距离拍摄时间久远,用户仅凭照片影像无法回忆起当时拍摄时的具体场景,则会导致电子相册创建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的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与服务端,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互联网连接;照片的归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系统获取用户行程信息;

步骤2: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决定由系统自动建立相册还是用户手工建立;

步骤3:用户在客户端上传照片;

步骤4:服务端获取照片属性;

步骤5:服务端根据获取照片属性情况,以及将用户行程信息与服务端兴趣点信息做比对判断,决定是否需要用户手工介入设定照片标签;

步骤6:用户为照片设置标签;

步骤7:系统根据照片设置的标签对照片进行归类。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户行程包括用户出差、自驾、游学、旅行等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户行程信息包括交通、餐饮店、商场、景点等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户上传的照片包括用户本人、非本人拍摄的照片,以及网络下载的图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照片属性是指文件属性或exif属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照片属性与用户行程和服务端兴趣点对比的信息包含时间、名称、地点、gps定位坐标、面积等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照片标签指的是一种标示记号,用于照片自动归类。

进一步地,所述的照片标签还包括时间、名称和地点等可用于标记的类别。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的电子相册系统及照片归类方法,系统只需要存有用户的出行行程信息,用户就可以在上传的照片具有相关属性时系统自动对照片进行归类,当上传的照片缺失属性时系统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行程提供相应的选项供选择用户选择,使用户仍然可以对照片进行快速分类建立个性化的电子相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创建相册的逻辑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归类照片的方法及系统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一种基于用户行程归类照片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与服务端,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互联网连接;照片的归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系统获取用户行程信息;

步骤2: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决定由系统自动建立相册还是用户手工建立;

步骤3:用户在客户端上传照片;

步骤4:服务端获取照片属性;

步骤5:服务端根据获取照片属性情况,以及将用户行程信息与服务端兴趣点信息做比对判断,决定是否需要用户手工介入设定照片标签;

步骤6:用户为照片设置标签;

步骤7:系统根据照片设置的标签对照片进行归类;

优选地,所述的用户行程包括用户出差、自驾、游学、旅行等行程;

优选地,所述的用户行程信息包括交通、餐饮店、商场、景点等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用户上传的照片包括用户本人、非本人拍摄的照片,以及网络下载的图片;

优选地,所述的照片属性是指文件属性或exif属性;

优选地,所述的照片属性与用户行程和服务端兴趣点对比的信息包含时间、名称、地点、gps定位坐标、面积等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照片标签指的是一种标示记号,用于照片自动归类;

优选地,所述的照片标签还包括时间、名称和地点等可用于标记的类别;

优选地,所述的服务端具有数据库、web服务、存储和控制服务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各服务和数据库可以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或者虚拟机中,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或虚拟机中,各服务器或虚拟机之间和存储可以在同一个局域网内,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互联网网段内;

所述的客户端,指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终端设备,用于存储数码照片、用户上传查看数码照片以及与服务端进行通讯;

服务端的数据库,用于保存用户行程、照片属性和相册等相关信息,以及这些属性与服务端存储中的照片的对应关系;

服务端的web服务,用于与客户端通讯,接收用户添加、查询、更新和删除请求,并将其转发给数据库;以及接收用户的上传数码照片,并将其转存至存储中;

服务端的存储,用于保存用户上传的数码照片,包含物理存储和云存储;

服务端的控制服务,用于判断和读取数码照片属性,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保存数据做匹配来确定数码照片的分类。

具体地,上述所说的数码照片属性通常指的是数码照片的exif(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属性,也包括数码照片的文件属性。exif是专门为数码照片设定的,可记录数码照片的属性信息和拍摄数据。其主要包括拍摄设备制造商,拍摄设备型号,拍摄时间,拍摄时使用的光圈,快门,数码照片的像素大小,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目前市面上的平板,手机,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都支持exif。所以,本系统除了根据拍摄时间进行分类外,还会根据gps的坐标信息判断用户拍摄照片时所处的位置与用户行程中的景点坐标相匹配进行分类。

所说的用户出行行程信息,包含了用户出行时间,交通,住宿,游玩景点,餐饮店,购物商场等一系列用户出行时所需的信息。该信息可由用户通过文件导入,系统推荐用户选择,ai自动生成,以及根据行程订单生成等形式保存在系统之中。

电子相册的创建可以在用户行程信息保存时由系统自动创建,也可以是用户自行选择行程记录进行创建。

在图1中,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或者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用户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与服务端连接。服务端包括数据库,web服务,存储和控制服务。服务端的数据库、web服务、存储、控制服务、都是通过安装在不同服务器上实现的,实际上它们可以安装在同一台服务器中,甚至安装在云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它们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都是相同的。

图2为本发明的相册创建处理逻辑流程图;在步骤p1中,系统获取用户利用ai,订单生成或者从文件导入等用户确认的行程信息;在步骤p2中,系统判断是否自动创建电子相册;

在此之前,用户已经在系统中设定当用户新建一段行程信息时是否自动创建相册的设置;在步骤p2中,如果是“是”则进入步骤p3,系统会根据用户行程信息中的时间地点等规则信息自动为用户创建分类,完成建立电子相册操作;在步骤p2中,如果是“否”则进入到步骤p4,用户手动建立电子相册。

图3为本发明的照片归类处理逻辑流程图;在步骤g1中,用户通过客户端上传照片保存在服务端的存储上;在步骤g2中,控制服务检测用户上传的照片属性;在步骤g3中,控制服务对用户上传的照片属性做出判断;如果步骤g3的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g4,将照片的时间属性,gps属性等于数据库中用户行程信息做匹配,接着进入步骤g10;在步骤g10中,控制服务对照片属性与数据库的信息匹配结果作判断;如果步骤g10的结果为否,则跳到步骤g5;如果步骤g3的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g5,系统根据用户的行程信息为用户提供时间,地点等标签供用户选择为上传的照片设置标签;在步骤g6中,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添加自定义的标签;如果步骤g6的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g7,在步骤g7中另一个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自定义标签;在步骤g8中,系统为用户建立的自定义标签新建分类;如果步骤g6的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g9,在步骤g9中,用户选择系统提供的标签或自己定义的标签为照片进行标记,并将标记的结果传到系统中;在步骤g11中,系统根据照片匹配的结果,以及用户为照片标记的结果进行自动分类。

本发明降低了用户创建和维护电子相册的难度,同时解决了用户照片在经过修图软件修改或者关闭了数码设备记录信息功能,导致照片属性缺失,照片分类操作繁琐的难题,使电子相册的利用率更高,对该业务的发展起到了推进和普及的作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