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养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8021发布日期:2019-07-24 10:2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被养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被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被养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植被养护过程中,虫害是其正常生长的主要阻碍。目前对植被的防病害靠人工进行,在确定植被健康状况、受虫害种类、受虫害程度上需要依靠专业技术强的农科从业工作人员或花木种植专家,普通种植户在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只能靠经验判断花木受虫害情况,再进行药物喷淋、滴灌,对虫害判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施药不及时,对生产效益影响严重,人力成本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靠人工检测植被的病虫害,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施药不及时,对生产效益影响严重,人力成本高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被养护方法,该方法较大地提高了对植被进行病虫害检测的准确性和采取防治措施的及时性,较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植被养护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被养护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

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后,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

对所述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像素分析,得到像素分析结果;

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像素分析结果与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对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进行校验;

若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同,则执行所述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的步骤;

若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不同,则重复执行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所述像素分析结果、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各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时,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包括:

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

根据所述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失败和/或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失败时,还包括: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所述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所述像素分析结果或所述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所述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所述像素分析结果或所述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所述像素分析结果、所述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备份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包括:

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相匹配的目标防治措施;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种植被养护装置,包括:

细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

病虫害信息查找模块,用于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防治措施查找模块,用于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图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后,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之前,获取所述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

像素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像素分析,得到像素分析结果;

所述病虫害信息查找模块,还用于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像素分析结果与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信息校验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对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进行校验;

防治措施查找模块具体为当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同时,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的模块;

所述细菌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二病虫害信息与所述第一病虫害信息不同时,重复执行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的步骤。

一种植被养护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所述植被养护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植被养护方法的步骤。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自动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能够直接从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到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实现了对植被病虫害的智能检测。并且在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从预设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防治措施,并向防治措施对应的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自动控制防治设备进行防治操作,相较于现有的通过人工对植被病虫害的检测和防治方式,较大地提高了对植被进行病虫害检测的准确性和采取防治措施的及时性,较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植被养护方法相对应的植被养护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植被养护方法的一种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植被养护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植被养护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植被养护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植被养护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植被养护方法的一种实施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

在对目标植被培植的过程中,可以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如可以使用埋设于植被根部四周的细菌传感器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

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可以包括土壤中细菌的种类以及各类细菌的个数。

目标植被可以是培植的待病害检测的任意一个植被。

S102: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

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预先设置存储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在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之后,可以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

S103: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

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还可以在预设数据库中预存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查找到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后,可以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

目标防治措施可以包括药物喷淋、药物滴灌、肥力输送、光照辅热、通风调节等。

S104:向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当从预设数据库中查得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之后,可以通过通信控制模块(如无线通信模块)向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如可以向药物喷淋、药物滴灌、肥力输送、光照辅热、通风调节等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可以控制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具体的可以将控制指令转化为PLC可识别控制信号,PLC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向除虫害药物及水肥一体化喷滴灌、喷淋设备套装系统发送控制信号,由混合动力系统控制不同种类除虫害药物以预选的滴灌、喷淋、散粉等方式进行实施,还可以辅助水肥喷滴灌溉等。通过以互联网及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管理系统,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植被病虫害智能防治系统,形成对植被健康状况、生长环境等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到远程大数据平台,接收大数据平台反馈的实时系列防治操作指令,从而在减少人工干预及投入的情况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传统人工实施的粗放型虫害防治管理的方式,起到了对植被病虫害及时发现、及时防治的功能。

PLC控制系统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控制系统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打开或者关闭水肥一体化喷滴灌、喷淋设备套装系统和光照辅热通风设备的相应控制开关。PLC控制系统能够设置不同类型产品的工位数量及位置参数,并能够在线监控运行过程,由机器一次性自动完成,不需人工辅助。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自动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能够直接从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到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实现了对植被病虫害的智能检测。并且在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从预设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防治措施,并向防治措施对应的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自动控制防治设备进行防治操作,相较于现有的通过人工对植被病虫害的检测和防治方式,较大地提高了对植被进行病虫害检测的准确性和采取防治措施的及时性,较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后续实施例中涉及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相同步骤或相应步骤之间可相互参考,相应的有益效果也可相互参照,在下文的改进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植被养护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

可以通过土壤EC三合一传感器对目标植被所在的土壤进行取样细菌种群分析、对温度、水分的测量以及土壤总盐量(电导率)及肥力的检测,实现对土壤的综合情况的评估。

S202: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

S203:获取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

在对目标植被培植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取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如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组获取目标植被目标图像信息,高清摄像头组可以由多个摄像头组成,分布设置,可以利用高清摄像头组中的各高清摄像头定时采集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植被的叶、花、果、树干、树枝、表皮等图像信息。可以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块为细菌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组进行集中供电,清洁节能,并且可以降低能耗成本。

S204:对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像素分析,得到像素分析结果。

在获取到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对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像素分析,得到像素分析结果。如在高清摄像头组获取到目标植被的叶片的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将图像信息通过高速并通畅的网络连接支持及性能稳定的DTU自动传送到通信控制模块,通信控制模块将图像信息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对图像信息进行像素分析,得到像素分析结果。

S205: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像素分析结果与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还可以在预设数据库中预存各像素分析结果与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得到目标图像信息的像素分析结果之后,可以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S206:利用第二病虫害信息对第一病虫害信息进行校验,若第二病虫害信息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同,则执行步骤S207,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201至步骤S205。

在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后,可以利用第二病虫害信息对第一病虫害信息进行校验,对比第二病虫害信息与第一病虫害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通过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目标植被的病虫害检测正确,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207,否则,说明在通过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目标植被的病虫害检测的过程中或者通过目标图像信息对目标植被的病虫害检测的过程中存在错误,需要重新执行步骤S201至步骤S205中两种检测方式。

S207: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

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S208:向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植被养护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

S302: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

S303:获取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

S304:对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像素分析,得到像素分析结果。

S305:当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像素分析结果、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时,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

还可以在预设数据库中预先存储各像素分析结果、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为各像素分析结果与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与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得到对目标图像信息的像素分析结果之后,可以根据预设数据库中预存的各像素分析结果与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

S306:根据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在查找到目标图像信息的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之后,可以根据预设数据库中预存的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与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S307:利用第二病虫害信息对第一病虫害信息进行校验,若第二病虫害信息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同,则执行步骤S308,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301至步骤S306。

S308: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相匹配的目标防治措施。

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预设数据库中具体可以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通过对第一病虫害信息校验,确认第一病虫害信息正确之后,可以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相匹配的目标防治措施。通过设置在相同第一病虫害信息,不同受害等级的情况下,对应不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药物的滴灌、喷淋用量,以及药物施加时间。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目标植被生长环境的水分、光照、土壤导电率、通风情况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分析,得出反馈措施,实施相应量的水分、肥料、光照时长、通风时长等。

目标受害级别可以根据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中细菌的种类及对应种类的数量进行预设设定。

S309:向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失败和/或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失败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像素分析结果或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在获取到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和/或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之后,首先在本地预设数据库中进行信息比对,当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失败和/或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失败时,说明预设数据库中当前不存在对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与像素分析结果或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像素分析结果或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网络爬虫(又被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在FOAF社区中间,更经常的称为网页追逐者),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像素分析结果或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土壤细菌种群信息、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像素分析结果、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第二病虫害信息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备份操作。

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像素分析结果或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后,还可以将土壤细菌种群信息、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像素分析结果、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第二病虫害信息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备份操作,从而使得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不断完善。这样在下次获取到相同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或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之后,可以直接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节省了病虫害查找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植被进行病虫害检测的准确性和采取防治措施的及时性。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植被养护装置,下文描述的植被养护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植被养护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植被养护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细菌信息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

病虫害信息查找模块42,用于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防治措施查找模块43,用于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指令发送模块44,用于向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通过自动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能够直接从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到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实现了对植被病虫害的智能检测。并且在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从预设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防治措施,并向防治措施对应的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自动控制防治设备进行防治操作,相较于现有的通过人工对植被病虫害的检测和防治方式,较大地提高了对植被进行病虫害检测的准确性和采取防治措施的及时性,较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图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后,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之前,获取目标植被的目标图像信息;

像素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图像信息进行像素分析,得到像素分析结果;

病虫害信息查找模块42,还用于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像素分析结果与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信息校验模块,用于利用第二病虫害信息对第一病虫害信息进行校验;

防治措施查找模块43具体为当第二病虫害信息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同时,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的模块;

细菌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第二病虫害信息与第一病虫害信息不同时,重复执行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病虫害信息查找模块42包括:

关键词查找子模块,用于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像素分析结果、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各第二病虫害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时,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病虫害特征关键词。

病虫害信息查找子模块,用于根据病虫害特征关键词,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病虫害信息搜索模块,用于当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失败和/或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像素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二病虫害信息失败时,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像素分析结果或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备份模块,用于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匹配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全网搜索与像素分析结果或病虫害特征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病虫害信息之后,将土壤细菌种群信息、第一病虫害信息和/或像素分析结果、病虫害特征关键词及第二病虫害信息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备份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治措施查找模块43具体为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相匹配的目标防治措施的模块;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及对应的目标受害级别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植被养护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5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2,用于执行上述存储器5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设备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植被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土壤细菌种群信息对应的第一病虫害信息;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土壤细菌种群信息与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病虫害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防治措施;其中,预设数据库中预存有各第一病虫害信息与各防治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目标防护措施对应的目标防治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防治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治操作。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