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码边框及含边框的二维码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52355发布日期:2019-08-06 22:36阅读:30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维码边框及含边框的二维码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软件方法领域,特别是二维码技术。



背景技术:

二维码,特别是在高科技行业、储存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需要对物品进行快捷的标示信息的行业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一为专利公开号为cn102034127a的中国专利申请,其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其公开了一种大容量二维条码系统及其编码方法。现有技术一的缺点在为:该外边框所含信息量太大,且外边框容易导致数据污染,解析效率低;在外边框上的定位点特征不明显,形状各异,不利于图像识别;根据该专利所述,该技术定位过程是通过四条虚线外框,再找到三个定位点。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图像范围较大,对定位过程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二维码边框不利于图像识别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二维码边框及含边框的二维码识别方法,有效提升二维码的定位速度,缩短解析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码边框,所述二维码边框包括:

第一边框区,第二边框区,

所述第一边框区为与主定位点相邻边框区域;所述第二边框区为除与主定位点相邻边框区域;

所述第二边框区内绘制二维码基本数据。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框区包括中心对称的第二边框a区及第二边框b区,所述第二边框a区与所述第二边框b区存储相同的基本数据;所述基本数据包括版本信息,图形方向标识,掩饰模板信息,数据区参数。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框区包括与辅助定位点相邻的第三边框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边框区的全部区域为深色,所述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邻区域为白色。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框区包括一个或多个空白区,所述空白区根据基本数据的信息长度及边框面积计算确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框区包括根据补位算法填充的非空白区;所述非空白区根据基本数据的信息长度及边框面积计算确定;所述空白区中心对称的设置在边框上。

优选的,若根据基本数据的信息长度计算获得的空白长度无法等分为指定个数的空白区,则向下取整,将多余空白区作为基本数据的补位数据。

优选的,所述第三边框区为白色。

一种含边框的二维码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二维码边框识别二维码主定位点;

步骤2:获取基本数据;

步骤3:根据基本数据识别二维码。

优选的,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识别类定位点图形;

步骤1.2:判断所述类定位点图形是否为主定位点;

所述判断方法为:若所述类定位点图形四周存在两段成直角相邻的边框,则判断该所述类定位点为主定位点;否则,判断为辅助定位点或干扰点。

优选的,所述步骤2获取的所述基本数据包括:版本信息,图形方向标识,掩饰模板信息,数据区参数;所述数据区参数包括数据区个数及数据区长、宽。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二维码边框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二维码边框实现虚实间隔,有效提升二维码的定位速度,缩短解析时间,加快整体的数据读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二维码边框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二维码边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二维码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码边框,如图2-4所示。

二维码边框可分为两个区域:与主定位点相邻区域101,不与主定位点相邻区域102;

如图2所示,不与主定位点相邻区域102存在与定位点相邻的8个空白区,及中心对称的四个等大小的空白区;如图2所示,不与主定位点相邻区域102存在与定位点相邻的8个空白区,及轴对称的6个空白区,对称的空白区大小相等,水平与竖直上的空白区大小不等。

上述定位点相邻区域指的是定位点上下左右靠近边框的区域。

外边框也可以设置为虚实结合的样式,因为外边框的空间是足以存储基本信息的。上述的基本信息包括:版本信息,图形方向标识,掩饰模板信息,数据区参数。基本信息将会被复制成相同的两份,一份存储在边框的上方及右方边框数据区域,另一份存储在边框的下方即左方边框数据区域;或者,两份基本信息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布在所述中心对称的二维码边框上。

虚实结合的实现方式:

由于边框数据区域及基本信息长度是可计算的,所以可以通过这两个长度计算得到空白部分的长度。外边框空白间隔区个数为8+(辅助定位点个数)。再通过算法将空白部分均匀的分配到空白间隔区。如均分分配过程中无法瞒住间隔区个数的整数倍,则向下取整,多余部分将作为进本信息的补位数据。空白间隔区只会出现在相邻区域与边框数据区域相邻位置,及辅助定位点上方或者下方或者右方或者左边。若出现在辅助定位点位置,则空白间隔空白区域中心与辅助定位点在同一直线上。

例如:辅助定位点个数为4,那么空白间隔数为12。如果空白部分总长度为70。那么每个间隔空白区的长度为70除以12的商,即为5。余数部分为10,将作为基本信息的补位数,并将基本信息进行补位,再进行边框绘制。

虚实结合的实现要求:

1.用户选择选择虚实结合模式;

2.空白部分的长度必须大于24长度;

如不满足上诉两个条件,则执行实线边框模式,即直接利用补位算法将基本信息补位至边框长度,再将数据编码入边框数据区域。

为了压缩二维码解析的时间,本发明的外边框,可以辅助寻找主定位点,加快定位点的确认,提升定位点的计算正确率。定位点的确认在整个二维码的解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所有解析过程中的起点。所以定位的正确率,可以减少定位点的计算,减少二维码失败的概率,提升二维码的识别效率。

本发明的外边框,可用于存储基本信息。这可以让定位点包围形成的数据区形成一个整体,方便数据的读取。在解析过程中,不需要在定位点包围的核心区域内寻找特定区域以获得二维码的基本信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边框的二维码识别方法,所示识别方法流程如下:

1.扫描获得二维码主定位点。

扫过过程将获得一些列定位点列表,其中只有四个为主定位点,其他可能为辅助定位点或者干扰点。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算法规则,并判断其中四个定位点满足该规则,则认为找到了定位点。但是此方法比较耗时,特别是定位点列表过多时。但是本发明通过判断定位点是否存在而且有且只有两面相邻边框的方法,快速确定定位点是否为主定位点。主定位点的正确性,可以减少图像的循序计算,提升解析效率。

2.获取基本信息

根据定位点,读取边框数据区域,并通过辅助定位点数和空白间隔区大小,解析获取基本信息。

辅助定位点数可以帮确定间隔区的个数。根据点相邻区域与边框数据区域的8个间隔区,可以判断出空白间隔区的大小。在获取基本信息时,可以根据上述信息,即可得到正确的基本信息数据。

3.根据基本信息,解析二维码。

解析二维码过程中,由于二维码中心核心数据区为联系区域,这方便了数据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解析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的数据载体获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二维码边框,可以实现虚实间隔,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二维码边框实现方案,满足设计需求;

(2)本发明的二维码边框,可以辅助计算主定位点,提升定位点的正确性,提升二维码解析效率;

(3)本发明的二维码边框可含有基本信息,这有利于数据区的整体化,加快数据读取。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