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本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2349发布日期:2019-08-06 22:3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生物样本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样本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理储存生物样本的样本容器的生物样本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样本常常是由研究人员或医疗人员为了诊断和评估而得到,用于确定疾病或者通过分析获得其他数据。医学上使用到的生物样本往往数量较大,需要按需进行存储和调用。

在传统处理方式上,医疗人员取得生物样本之后,一般是采用柜体进行存放,而一个柜体中往往存放有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的多个生物样本,若要从柜体取出生物样本,则需要凭借印象或当初储存生物样本的规律反向取得。然而,当生物样本的数量庞大时,医疗人员若仅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必定存在许多缺失,甚至发生生物样本遗失、过期或找不到的窘境。

有鉴于此,本发明系提供一种生物样本定位系统,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管理、方便存储和调用的生物样本定位系统。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用于管理储存生物样本的样本容器,包括柜体、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数据天线组和处理单元,

所述柜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在柜体内分隔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放置有样本容器;

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样本容器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中存储有关于生物样本的信息;

所述数据天线组包括设置在柜体其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和设置在隔板下方的第三天线,所述数据天线组用于匹配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数据天线组能够发出电磁能量以驱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提供生物样本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数据天线组,处理单元用于驱动数据天线组发出电磁能量。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样本容器为袋体、器皿、管体中的一种。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样本容器内盛装有生物样本,生物样本为血液或检体的一种。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样本容器的输入口、输出口或容器本体中的一处或多处。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工作频率使用超高频的频段。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样本信息包含生物样本容器类型、生物样本容器容量、生物样本容器编号、被采样者身份、生物样本种类、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或采样者身份中一种或多种信息。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为中央处理器、内存、读取器、通讯器所组成的多组件整合性单元。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还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连接处理单元,通讯单元用于传输数据天线组获得的生物样本信息。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还包括伺服端,所述伺服端连接通讯单元,伺服端接收来自通讯单元的生物样本信息,以对样本容器进行管理。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其中所述通讯单元的连接方式为符合有线通讯规范或是无线通信规范的连接方式。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可以用于管理储存生物样本的样本容器,医疗人员只需要将生物样本放进柜体,本发明的系统就可以藉由扫描具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样本容器,根据数据天线组反馈的讯号,完全地掌握位于柜体内样本容器的位置及相关于生物样本的生物样本信息bi,便于医疗人员随时调用和管理生物样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生物样本定位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中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2-样本容器;12-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4-柜体;142-隔板;16-第一天线;18-第二天线;20-处理单元;22-生物样本;24-第三天线;26-通讯单元;28-伺服端;sp-容置空间;eme-电磁能量;bi-生物样本信息;far、sar-可收讯号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包括柜体14、样本容器2、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数据天线组和处理单元20。

柜体14内可以放置多个样本容器2,样本容器2可以为袋体、器皿、管体等。样本容器2内盛装有生物样本22,生物样本22可为血液、检体等。本实施例中,生物样本22为血液,样本容器2为血袋。

在样本容器2上设置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可以设置在样本容器2的输入口、输出口、容器本体等位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的工作频率使用超高频(ultra-highfrequency)的频段,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中存储有关于生物样本22的信息bi。生物样本信息bi中包含的信息可以有生物样本容器类型、生物样本容器容量、生物样本容器编号、被采样者身份、生物样本种类、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日期、采样者身份等。对于本实施例中血液样品来说,由于血液具有时效性,故藉由纪录采样时间与日期,可以确保血液的新鲜度,或者由于血液具有不同的血型,若藉由纪录生物样本的种类,可以管理血型种类的存量等。

柜体14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142,隔板142在柜体14内分隔出多个能够放置样本容器2的容置空间sp。本实施例为一个隔板142,即在隔板142上方和柜体14侧板及顶板组成的容置空间sp内,可以放置样本容器2。

柜体14内设置有数据天线组,数据天线组包括设置在柜体14其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天线16和第二天线18,和设置在隔板142下方的第三天线24。数据天线组用于匹配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数据天线组能够发出电磁能量eme以驱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提供生物样本信息bi。

数据天线组的第一天线16与第二天线18分别地设置于柜体14的两侧,使得第一天线16与第二天线18的范围可以覆盖容置空间sp,保证第一天线16和第二天线18能够识别到本层容置sp空间内的样本容器2上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当数据天线组中全部天线都识别到某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上的生物样本信息bi时,则确定此件样本容器2在这一层容置空间sp内,若有某一个天线没有识别到对应的生物样本信息bi时,则说明此件样本容器2不在这一层容置空间sp内。

处理单元20连接数据天线组,处理单元20可以为中央处理器、内存、读取器、通讯器所组成的多组件整合性单元。处理单元20的作用是透过数据天线组广播电磁能量eme以驱动或感应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进而使得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以模拟讯号的方式作为载波传输生物样本信息bi。

由于第一天线16与第二天线18皆处于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的可收讯号范围内,故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输出生物样本信息bi可以分别传输至第一天线16及/或第二天线18。在传输过程中,由于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与天线之间的距离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例如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越靠近天线,其模拟讯号的强度越强;反之,模拟讯号的强度较弱。处理单元20可以根据比较两个讯号的强弱程度,更进一步的判断样本容器2的位置。

如图2所示,第一天线16与第二天线18在容置空间sp中各自形成可收讯范围,即第一天线16的可收讯号范围为far与第二天线18的可收讯号范围为sar。若样本容器2设置于容置空间sp偏第二天线18的位置,使得第二天线18感应到样本容器2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的模拟讯号的强度应该强于第一天线16感应到样本容器2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的模拟讯号的强度,由此可以判定样本容器2设置于容置空间sp偏第二天线18的位置。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包括还包括通讯单元26和伺服端28。

通讯单元26连接处理单元20,通讯单元26可以是符合有线通讯规范或是无线通信规范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讯单元26为无线保真(wi-fi)的无线通信规范,其利用wi-fi向伺服端28传输生物样本信息bi。

伺服端28连接通讯单元26,连接方式可以为有线通讯或无线通讯。本实施例中,伺服端28透过wi-fi连接至通讯单元26。伺服端28接收来自通讯单元26的生物样本信息bi,以对样本容器2进行管理。在本实施例中,从伺服端28可以知道柜体14内任何一个样本容器2或生物样本22的状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隔板142设置有n个,n>1。n个隔板142将柜体14内分隔成n个可以放置样本容器2的容置空间sp。数据天线组也可设置n组,n组数据天线组均连接处理单元20。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带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样本容器2放置在柜体14内的任意一层的容置空间sp内,当需要对样本容器2进行定位和进一步管理时,处理单元20透过第一天线16、第二天线18和第三天线24分别广播电磁能量eme以驱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提供生物样本信息bi,根据第一天线16与第二天线18所接收到载有生物样本信息bi的模拟讯号强度,以进一步判断样本容器2位在容置空间sp的某一侧。

本发明生物样本定位系统提供了一种生物样本定位系统,可以用于管理储存生物样本22的样本容器2,医疗人员只需要将生物样本22放进柜体14,本发明的系统就可以藉由扫描具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2的样本容器2,完全地掌握位于柜体14内样本容器2的位置及相关于生物样本22的信息bi。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