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发展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5250发布日期:2019-08-13 19:1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产品质量发展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属于产品信息查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跨界于产品质量监督技术、保险技术、防伪技术等三个技术领域的一种产品质量发展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质量监督抽样国家标准bg/t14437、gb/t15482、gb/t14162、gb/t14900中规定的抽样率(也即抽检率)是5%。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药安全事故,反映这样一个技术不足:现行产品质量监督流程,仅仅依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数量较少的工作人员(不是公众)和数额很少的经费进行市场巡查抽检,其抽检率极低(远远达不到5%的国家标准),监督力度很小,威慑力很弱,易导致黑心厂家将劣质产品推向市场。

本申请人近期遇到一个产品质量检测技术难题:办公室装修时,需要涂刷油漆和地板胶水,施工方自购油漆和地板胶,作为消费者我们担心其甲醛超标,很想对其进行检测,然而,作为弱势的消费者我们不知道怎么采样、采多少样、所采样品用什么装、送到哪里检测、是什么机构检测、检测机构是否具有公信力等等。因此,没能实现对所用油漆进行质量技术检测的愿望,也没有留样。结果,两个月后入住时,仍然感觉气味严重,多位员工还产生了咽喉肿痛、皮肤发痒等症状。施工方自购油漆(涂料)和地板胶究竟是不是劣质产品,我们很难检测,我们甚至还与施工方产生了纠纷。本申请人的这一遭遇说明:公众难以参与到产品质量监督流程中去。

因此,如何方便公众参与到产品质量监督流程中去,以增强产品质量监督力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由本申请之发明人于1994年首创发明的“密码防伪标识物(cn2216694y)”俗称电码防伪或数码防伪,其原理是:为每一件产品设置防伪标识,在防伪标识中暗藏一组具有唯一性的随机密码——标识编码,将随机密码备案储存到接入互联网的产品(防伪)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中作为鉴别产品真伪的依据。当消费者购买到贴有电码防伪标识的产品后,只需拨打电话,输入产品上的随机密码,经产品(防伪)信息查询系统查验后,即可获知产品真伪,它突破了传统的防伪产品容易被批量防冒及消费者不易识别的局限性。电码防伪属于信息查验类防伪技术,经过20余年的推广,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各种产品上。它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第一代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并被纳入国家标准gb/t19425-2003。因其密码为暗码,需先买后查,所以查询率很低,统计显示查询率平均仅有0.3%。随着时间的推移,造假分子发现了其技术漏洞,所以,防伪力度已经很弱了,防伪效果已经很差了。

由本申请之发明人于1998年首创发明的“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1074563c)”,也属于信息查验类防伪技术。它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us6623041)、俄罗斯发明专利(2202127)、韩国发明专利(0419436)、越南发明专利(3347)等国际专利。它选用随机结构纹理(即防伪特征信息)清晰的材料制作“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cn2365711y)”;并印上具有唯一性的标识序号;将“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cn2365711y)”上的随机结构纹理特征信息扫描采集下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即鉴别真伪的依据),和标识序号结合在一起记录存储到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产品(防伪)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中;供公众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手机彩信、微信、传真、互联网上的电脑等通讯工具,通过标识序号来查询验证“结构纹理防伪标识物”上的随机结构纹理(即防伪特征信息),是否与数据库中的防伪特征信息相符,从而验证真伪。该专利“将古老的虎符防伪原理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嫁接”,开创了防伪新领域,被“全国防伪办”和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评审鉴定会评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极难伪造、易于识别、长期有效”的防伪技术产品。经过十余年推广,如今它已成为国内防伪市场上的主导技术产品。该防伪技术应用十分广泛,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第二代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因其标识编码为明码,可先查后买,所以查询率较高,统计显示查询率为1.1%,所以,防伪力度较强,防伪效果较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查询率,以增强防伪力度,本发明人对上述两类防伪技术进行了数十次主动升级与改进,并申请了“物联网纹理防伪手机自动识别系统(cn202939903u)”、“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cn106096970b)”、“无码防伪方法(cn103810603b)”、“衣物用户大数据干扰采集方法(cn107103346a)”等数十项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其中“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于2017年10月被国家级防伪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定为我国唯一的一项“不可复制、易于识别”的防伪技术。该防伪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第三代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但是,这些升级技术产品在推广实践中,仍有不少用户不太相信产品(防伪)信息查询系统所反馈的关于其产品真假的鉴别结论,以至于不太积极参与查询,导致查询率仍然不高、防伪力度仍然不强。

产品厂商(制造商或销售商),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地渴望知道其每一件产品,最终于什么时间、销售给了哪一个用户、用户在什么地方、用户的年龄多大、用户是男还是女、用户的微信号码是多少、用户的手机号码是多少、用户的消费习惯有什么特点。这些用户大数据,在时兴大数据的当今世界,是非常有商业价值的一种资源和财富。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设置二维码标签的瓶盖防伪装置(cn204010023u)”。国内某某冰泉牌瓶装矿泉水实施了该专利方案。为了采集用户大数据,水厂不惜付出每瓶水2元人民币的奖金、重奖扫码用户,用以“购买”用户大数据。国内某某牌瓶装白酒也实施了该专利方案。为了采集用户大数据,某酒厂不惜付出每瓶酒5-8元人民币的奖金、重奖扫码用户,用以“购买”用户大数据。如此重奖,收效却依然甚微,统计显示:上述两例平均只有13.8%的产品被扫码领奖。正如俗话所说“钱不是万能的”,重金“购买”用户大数据,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许多高消费群体看不上几元钱的奖金,不愿屈尊扫码领奖。然而,那些高消费群体信息、恰恰是厂家最渴望采集到的优质用户大数据。

由此可见,现行信息查验类防伪技术存在以下四个不足:

1、消费者不太相信产品(防伪)信息查询系统给出的所查产品是真品的鉴别结论;

2、消费者不太积极进行防伪查询,导致防伪查询率很低;

3、防伪力度不强,防伪效果差,许多假冒产品因消费者不进行防伪查询而漏网;

4、即使重奖查询者,也难以大幅度提高防伪查询率,难以采集到较多的用户大数据。

因此,如何提高产品防伪查询率,以增强产品防伪力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

随着电商与微商的普及,制造厂商和销售企业越来越多,新创企业推出的新产品日新月异、成千上万、市场推广越来越难。新创企业多半又没有经济实力打广告,那些新产品必然没有知名度,没有信任基础,消费者不会相信那些陌生的新产品是优质好产品。因此,如何使消费者确信那些不出名的陌生产品是优质真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和新创企业及制造厂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方法,一则,便于公众参与到产品质量监督流程中去,以提高抽检率,增强监督力度。二则,用保险单向查询者提供所查产品为优质真品的第三方担保,以增强防伪鉴别结论的可信度、提高查询率、增强防伪力度。三则,用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优质真品证书,使消费者确信欲购买/消费的那些不出名的陌生产品是优质真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使用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的系统,一则,便于公众参与到产品质量监督流程中去,以提高抽检率,增强监督力度。二则,用保险单向查询者提供所查产品为优质真品的第三方担保,以增强防伪鉴别结论的可信度、提高查询率、增强防伪力度。三则,用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优质真品证书,使消费者确信欲购买/消费的那些不出名的陌生产品是优质真品。

本发明一种产品质量发展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产品质量发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s1、搭建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商品条码、送检样品、智能手机端、服务器端和数据库;

s2、在产品的包装物上印设商品条码,并将商品条码信息存储至所述数据库,同时建立产品质量标准数据(例如成分及含量标准数据)档案,并将产品质量标准数据录入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

s3、在产品的包装物上(含内/外),印设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收件地址信息或/和提倡(或曰鼓励)消费者对产品进行采样送检的提示信息;消费者将送检样品传递(例如由预定的物流公司义务免费取送)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所述送检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得到质量检测数据;这里所述的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泛指具有公信力的组织机构;例如国际检测机构、国家检测机构等,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又称公正检验,详见《百度百科》有关解释;调研显示:公众参与采样送检的积极性很高,采样送检量大,与仅仅依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市场巡查抽检的现行做法相比,其检测率(也即抽检率)扩大了100-10000倍;

s4、将所述质量检测数据与所述商品条码对应存储到数据库中;向广大消费者公开所述质量检测数据;以供公众查阅了解、知晓优劣;也便于消费者通过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分享传播检测报告,从而达到抑恶扬善,增强产品质量监督的力度目的;

s5、通过智能手机端扫描所述商品条码,向所述数据库查询所述质量检测数据,获得检测结果信息并显示;从而利用产品质量公众监督效应强力威慑产品制造者,使制造者不敢故意将伪劣产品混入市场;调研显示:公众参与采样送检的积极性很高,且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抽检率很高,监督效应威慑力强,制造厂商不敢有丝毫懈怠,必然严把质量关,从而将保证所制造的产品必然是优质品;

步骤b——

①给每个所述产品赋予一份保险单信息;归属于一种产品责任保险,该保险单信息或产品责任保险合同暂未生效;

②在产品的包装物上印设信息查询类防伪标识;包括选用产品自身固有的独特特征(例如随机纹理/随机锯齿)作为防伪标识,也包括选用电子标签(即rfid)作为防伪标识;

③将防伪标识中的防伪特征信息备案存储至所述数据库,并与所述商品条码绑定,以作为鉴别产品真伪的依据——备案信息;包括使用各种加密算法作为防伪特征信息进行备案;

④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端查验防伪标识中的防伪特征信息是否与对应商品条码中的备案信息相符,以鉴别产品真伪;

⑤经防伪查询系统查验,当所查防伪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备案信息相符时,则反馈所查产品为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端上;当所查防伪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备案信息不相符时,则反馈所查产品为假冒品的鉴别结论信息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端上;

⑥在防伪查询系统反馈所查产品为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端上的同时或之后,继而由防伪查询系统或保险查询系统发送所查产品的保险单信息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端上的同时或之后,在数据库中激活保险单或/和保险单信息,以使所预设的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单生效,用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单向消费者提供所查产品为优质品且为真品的第三方担保,以使消费者确信所购产品为优质真品。换言之,自此以后,在数据库或/和保险单查询系统将该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合同的状态调整为生效状态。再换言之,此后,该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合同才开始生效,此前,该产品只是设置了优质真品责任保险,但是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合同并未生效。

优选的,步骤a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特征:

①在产品的包装物上配设采样器;

②在产品的包装物上印设送检二维码,所述智能手机端扫描所述送检二维码,获得并显示送检请求单;所述智能手机端发送送检请求单的填写信息至所述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审核,待送检请求单审核通过后,向指定物流公司的寄件服务系统发出上门收取送检样品寄件的指令信息;

③至少有2个小包的产品包装于一个大的包装物内,在包装物或/和小包上印设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收件地址信息或/和采样送检提示信息,提示消费者将其中一个小包作为采样送检的送检样品送检。

优选的,在产品的包装物上配设采样器,并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特征:

①在采样器上设置采样编码,并将采样编码与商品条码关联对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所述智能手机端扫描采样编码向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查询获取所述送检样品的质量检测数据;

②采样器为采样试管、或采样吸附纸、或采样吸附物、或采样吸管、或采样小瓶、或采样小袋;

③采样器内预装有防腐剂或/和干燥剂,消费者将易腐或怕潮的送检样品装入其内,以防止腐烂变质或受潮;

④在产品的包装物上,印设多家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收件地址信息;供消费者任选一家机构进行送检;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加体现和保证监督的公信力,有效防止厂家行贿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个别工作人员,克服监管俘获。

⑤在产品的包装物上或采样器上,印设扫码可上门取件的寄件二维码;例如印设有扫码可免费上门取件的快递二维码。这样一来,公众参与送检的积极性必然大幅度提高,不但会大大增强监督力度,而且生产者还意外获得了消费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重要客户信息。

⑥在产品消费场所配备若干公用的采样器,用于消费时对送检样品使用采样器进行送检检测;

⑦多个包装物配置一个采样器;

⑧在每一个包装物上,配设至少一个防伪编码,将防伪编码与采样编码关联对应;这里所述的防伪编码最好是“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1274453a)”中的标识序号,或是“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中的编码。

⑨在产品的包装物上,配设送检样品的信封;在包装物上或信封上印设产品的商品条码或/和采样编码;或者,在信封上印设采样编码,采样编码中包含商品条码信息;依据采样编码或商品条码向产品信息查询系统获取送检样品的质量检测数据;

⑩将所述质量检测数据或/和送检样品是否合格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商品条码对应存储到数据库中;智能手机扫描商品条码向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查询获取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结果(例如平均检测合格率、累计检测次数、送检时间、送检人等信息);

在产品的包装物上,配设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签发的优质真品证书,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使消费者确信所购产品为优质真品。这里所述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可以是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例如国家食品药品检测中心,也可以是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公司,例如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采用本发明后,由于具有很强的公众监督效应和强力威慑作用,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所以第三方机构才敢签发设有防伪特征信息的优质真品证书。反之,如果没有很强的公众监督效应和强力威慑作用,产品质量没有保障,第三方机构是不敢签发优质真品证书的。

优选的,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特征:

①采样器的厚度≤10mm或8mm或6mm或4mm或2mm或1mm或0.5mm或0.3mm或0.2mm或0.1mm;采样器的厚度越薄越好,越薄就越容易夹入信封中邮寄、越容易设置到包装物上,越容易随同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②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将所收到的同一种产品的n个样品混合成一组进行集中检测,其中n≥2或10或100或500或1000;如果所检测出来的质量检测数据合格,则将合格信息与采样编码关联后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供消费者通过采样编码查阅检测信息和/或供现行质量管理部门调阅;如果所检测出来的质量检测数据不合格,则再进一步检测,直至检测出不合格的那一个具体的送检样品为止。这种分散采样、集中检测的办法,既可提高检查率,又可节约检测成本,还可向消费者募集检测费用,具有非常高的产品质量监督效率和实用性及商业可行性。

③在产品的包装物上或采样器上,印设上留样/收藏提示信息,提示消费者使用采样器对产品进行留样留样/收藏;

④在产品的包装物上,配设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签发的抽检率≥0.1%的优质真品证书,这是因为,本发明研究显示,抽检率≥0.1%监督力度才对制造者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优选的,将所收到的送检样品的检测进度信息录入数据库,供消费者追踪查阅和/或质量管理部门查阅;或者,对检测过的产品给予差评/好评并记录到数据库中,供消费者查阅,或者,对检测过的产品给予差评(即不合格)/好评(即合格)并记录到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中,以供消费者查阅。这里所述的差评/好评非常具有威慑力,它相当于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对比评选名优产品、参选各种产品质量奖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换言之,向公众开放所述差评/好评等历史记录查阅功能和服务,能够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监督力度。

优选的,步骤b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特征:

①赋予每一枚防伪标识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防伪编码,将防伪编码与保险单信息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

或者,赋予每一枚防伪标识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防伪编码,将防伪编码与保险单信息一一对应地存储在数据库中;

②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反馈所鉴别产品为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到智能手机上的同时或之后,由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或由保险单查询系统接收查询者确认的个人信息,将个人信息与防伪编码及保险单信息关联起来记录到数据库或/和保险单查询系统;或同时发送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上;

③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与保险单查询系统网络连接;保险单信息链接至保险单查询系统,登陆保险单查询系统,阅览保险单详情,保险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保险单查询标识;

④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反馈所查产品为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到智能手机上的同时或之后,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发出支付与保险单信息对应的保险费的指令信息。这样一来,未被查询验证的产品和鉴别结论为假冒品的产品,就等于没有获得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就可节约保费。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产品质量发展系统,包括通过网络与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连接通信的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所述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包括:

送检样品,设置在所述包装物上或包装于所述包装物内,所述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所述送检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得到质量检测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与所述数据库和所述保险查询系统有线/无线连接,接收所述质量检测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数据库,并向数据库查询产品的保险单信息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端;

数据库,用于备案所述商品条码和产品质量标准数据档案,并接收所述质量检测数据、所述防伪标识中的防伪特征信息,以及商品的保险单信息;所述质量检测数据、防伪特征信息、保险单信息均与所述商品条码进行对应存储;

智能手机端,用于扫描所述商品条码以及所述防伪标识中的防伪特征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端反馈的所述质量检测数据和保险单信息,获得检测结果信息并进行真假查验。

优选的,还包括具有包装物的产品,

①在包装物上,印设有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收件地址信息或/和提倡消费者对产品进行采样送检的提示信息;所述商品条码与采样送检至所述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产品的质量检测数据绑定存储在数据库中;

②产品配设有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单或/和保险单号码。

优选的,在产品的包装物上配设采样器,还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特征:

①至少有2个小包的产品包装于一个大的包装物内,在包装物或/和小包上印有采样送检提示信息,提示消费者将其中一个小包作为采样的送检样品;

②在产品的包装物上印设送检二维码,所述智能手机端扫描所述送检二维码,获得并显示送检请求单;所述智能手机端发送送检请求单的填写信息至所述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管理机构进行审核,待送检请求单审核通过后,向指定物流公司的寄件服务系统发出上门收取送检样品寄件的指令信息;

③在包装物上或采样器上,印设有留样/收藏提示信息,提示消费者使用采样器对产品进行留样/收藏;

④在包装物上或采样器上,印设有采样编码;并将采样编码与商品条码关联对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所述智能手机端扫描采样编码向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查询获取所述送检样品的质量检测数据;

⑤在每一个包装物上,配设有至少一个防伪编码,防伪编码与采样编码关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

⑥采样器为采样试管、或采样吸附纸、或采样吸附物、或采样吸管、或采样小瓶、或采样小袋;

⑦采样器内预装有防腐剂或/和干燥剂,用于盛装易腐或怕潮的送检样品,以防止腐烂变质或受潮;

⑧采样器的厚度≤10mm或8mm或6mm或4mm或2mm或1mm或0.5mm或0.3mm或0.2mm或0.1mm;

⑨在产品的包装物上,配设送检样品的信封,在包装物上或信封上,印设有产品的商品条码或/和采样编码或/和防伪编码;采样编码中包含商品条码信息;或者,采样编码与商品条码相同;

⑩在包装物上或采样器上,印设有扫码可免费上门取件的寄件二维码;

在包装物上,印设有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收件地址信息;

在包装物上,配设有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签发的设有防伪特征信息的优质真品证书,包括抽检率≥0.1%的优质真品证书。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端与保单查询系统服务器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通信,且至少包括下列特征之一:

①保险单信息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或所述保险查询系统发送保险单信息请求指令;

②信息认证单元,用于接收消费者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认证;当接收到个人信息并发送至所述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或所述保险查询系统进行存储后,认证通过;

③激活单元,用于向保险查询系统发出激活所述产品对应保险单信息的指令信息,激活保险单,使保险单生效;

④支付单元,用于发出支付与保险单信息对应的保险费的指令信息。

本发明所述采样送检的提示信息,泛指能够提示、或引导、或鼓励、或激发消费者对产品进行采样送检的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扫描二维码获取其提示信息。

本发明所述防伪特征信息,包括中国第一代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电码防伪标识中的随机密码等随机信息、也包括中国第二代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纹理防伪标识中的随机结构纹理等随机结构信息、还包括中国第三代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锯齿防伪标识中的随机锯齿等难以复制的微观个性化随机特征信息、包括数字水印等隐形信息、包括电子标签(rfid)里的防伪信息、还包括各家独创的自加密二维码等加密信息等。本发明所述防伪特征信息不限于上述随机特征信息。总而言之,凡是能够用作鉴别真伪的依据,均属于本发明所述的防伪特征信息。

本发明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便于公众参与到产品质量抽样送检工作中去,可使公众成为产品质量监督的主力军,可弥补现行产品质量监督流程的不足。采用本发明后,消费者可简单、方便、广泛、免费、积极地参与产品质量抽样送检流程。统计试验显示:与仅仅依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市场巡查抽检的现行做法相比,其检测率(也即抽检率)扩大了100-10000倍,很容易达到国家监督抽样标准中规定的抽样率5%,检测成本降低100-10000倍,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因此,可大大增强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监督力度。

其二、负责任的良心厂家,其所生产的食药等产品是安全的、合格的,不怕送检,欢迎消费者采样检测。会大大增强消费者对良心产品厂家的信任,会大幅度提高良心厂家之产品的销售量。调查显示:负责任的良心厂家非常愿意采用本发明,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

其三、不负责任的黑心厂家,其所生产的产品是不安全的、有毒的、药残超标的、重金属超标的、含有违禁成分的,惧怕抽检,惧怕消费者采样检测,不敢采用本发明。这样一来,本发明就可帮助负责任的良心产品厂家良性发展,遏制不负责任的黑心产品厂家,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

其四、对于一些收藏爱好者来说,可利用采样器留样/收藏而不送检。所收藏的送检样品还可在有质量争议时,继续送检复查。

其五、用保险单向查询者提供所查产品为优质真品的第三方担保,可大大增强查询者对所查产品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的信任,可使查询者放心购买/消费所查产品。总而言之,通过本发明多项技术设计,可使消费者确信欲购买/消费的那些不出名的陌生产品是优质真品。

其六、统计显示:因为鉴别结论的可信度大大提高,所以参与查询验证的人数比例提高了30多倍,换言之,防伪查询率提高了30多倍,达到了33%以上。因为防伪查询率提高了30多倍,达到了33%以上,所以防伪力度大大增强了、防伪效果大大提高了。

其七、因为防伪查询率提高了30多倍,达到了33%以上,所以厂家和保险公司也因此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得了较多的产品销售大数据和保险客户。

其八、统计产品被检测的次数及其检测结果,可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挖掘出产品质量大数据,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大数据产业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使用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的产品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采样器(采样试管)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使用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的产品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采样器(采样小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采样器(采样吸附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采样器(采样吸附物)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采样器(采样吸管)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采样器(采样小瓶)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信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使用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产品信息查询系统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三方机构签发的优质真品证书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贴有防伪标识的产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方法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查询验证页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锯齿)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超限)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码)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采用送检请求单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产品、2-包装物、3-采样器、4-样品、5-采样编码、6-商品条码、7-采样试管、8-采样吸附纸、9-采样吸附物、10-采样吸管、11-采样小瓶、12-采样小袋、13-防伪编码、14-信封、15-快递二维码、16-小包(装)、17-智能手机、18-移动互联网、19-服务器、20-数据库、21-优质真品证书、22-防伪标识、23-防伪特征信息、24-鉴别结论信息、25-保险单信息、26-送检二维码、27-采用送检请求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采用本发明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方法的一种奶粉——产品1。

某奶粉生产厂家事先将奶粉质量标准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包括不含三聚氰胺等质量检测数据)、提交给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国家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并存档备案于国家食品药品检测中心。

参见图1,某奶粉生产厂家准备出品一种罐装的奶粉——产品1,可选用铁罐作为包装物2。

参见图2,定制一种玻璃材质的采样试管7作为采样器3,并在采样试管7上贴上具有唯一性的序号作为采样编码5。

按照备案的奶粉质量标准配制奶粉,将其和采样试管7一起封装在铁罐——包装物2内。这样一来,即可制成一种高质量真品认证(保险防伪)奶粉——产品1。

当奶粉投放到市场上后,消费者如果怀疑其质量有问题,便可先从所购买到的奶粉中采样,然后将所取得的送检样品4装入采样试管7等采样器3内封存,最后再将封存有送检样品4的采样试管7等采样器3,邮寄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国家食品药品检测中心。

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收到所邮寄来的送检的送检样品4后,将其进行质量成分检测,以检测出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可称之为质量检测图谱),并将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与所备案的产品1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测生产者制造及销售的产品1的质量是否合格。

可取的是,所述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方法,它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

①所述产品1为食品或日化品或润滑油或涂料。

②一个或多个产品1,配设一个采样器3。

③所述采样器3上设有采样编码5。

④所述采样器3为如图2所示的采样试管7,例如直接将抽血化验用的真空采血管拿来当做采样试管7使用、或为如图5所示的采样吸附纸8、或为如图6所示的采样吸附物9、或为如图7所示的采样吸管10、或为如图8所示的采样小瓶11、或为如图4所示的采样小袋12。

⑤在包装物2上(含内),配设供消费者邮寄样品5的信封14或/和收件地址。

⑥所述采样器3内预装有防腐剂或/和干燥剂,消费者将果蔬品、鲜活品等易于腐烂的样品5浸入其内,以防止腐烂变质;消费者还可将奶粉、面粉、大米等怕潮产品装入其内,以防受潮变质。

更可取的是,所述的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方法,它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

①如图3所示,在每一个产品1的包装物2上含内,配设至少一个防伪编码13,防伪编码13关联相应的采样编码5。

②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从所收到的同一种产品1的n件(例如500件)送检样品4中分别取出一部分、混合成一组进行集中检测,如果所检测出来的集中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合格,则将合格信息与采样编码5关联后存储到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以供消费者(此时已变成送检者)通过采样编码5查阅检测信息;反之,如果所检测出来的集体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不合格,则再将n件送检样品4分成多组,分别取出一部分混合成多组分别进行多次集体检测,直至检测找到不合格的那件送检样品4为止。

③所述采样吸附物9为厚度≤1mm的薄片,其吸附液体的送检样品4后封存在密封袋里邮寄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④所述采样吸附纸8吸附液体的送检样品4后、封存在密封袋里邮寄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⑤在产品1的包装物2上,配设供消费者即送检者邮寄样品5的、印有收件地址及收件人为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信封14,如图9所示。

还有更可取的是,所述产品质量发展(保险防伪)方法,其信封14上印设有产品1的商品条码6或/和采样编码5。

可取的是,其采样编码5中包含商品条码6信息。

为方便管理,最好将防伪编码13、采样编码5、商品条码6等三码统一成一样的一个编码。换言之,三码合一,如图9所示。这里所述的防伪编码13最好是“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1274453a”中的标识序号,或是“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中的编码。

所述“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1274453a”简称纹理防伪,它选用随机结构纹理如纸内添加的纤维所形成的纹理清晰的材料制作防伪标识物;并印设上具有惟一性的标识序号;将标识物上的随机结构纹理特征信息扫描采集下来,作为防伪识别特征信息,和标识序号结合在一起记录存储在互联网上的防伪溯源计算机系统数据库中;供公众通过电话、手机扫描二维码、传真等通讯手段,输入标识序号来查询验证标识物上的随机结构纹理特征,是否与数据库中记录的防伪特征信息相符,从而验证真伪。该专利“将古老的虎符防伪原理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嫁接”,开创了防伪新领域,被“全国防伪办”和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评审鉴定会评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极难伪造、易于识别、长期有效”的纹理防伪溯源技术产品。

所述“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简称锯齿防伪技术,它是一种利用印刷文字或图像边缘的油墨,在承印物上随机扩散而产生的微观毛刺作为产品个性识别特征,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的防伪系统。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进入系统,并将二维码拍照上传云端数据库,经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匹配比对,即可获得准确的真或伪的鉴定结果。2017年11月27日,锯齿防伪技术在北京通过国家评审,专家评价:锯齿防伪是划时代的防伪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是中国防伪行业协会成立22年来,唯一荣获“不可复制,易于识别”等级评价的防伪技术。

本发明采用上述防伪技术后,可兼具防伪功能,实现多功能一体化,从而降低综合应用成本。

为了调动公众参与送检的积极性,也为了获取消费者身份注册信息,可取的是,在包装物2上或采样器3上或信封14上,印设上扫码可免费例如由生产者付费/到付费上门取件的快递二维码15。

为增强消费者对奶粉质量的信任,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和消费所述奶粉——产品1,参见图12,可在铁罐上粘贴上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签发的优质真品证书21。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某常大米生产厂家准备出品一种盒装的大米——产品1,可选用纸盒作为外层的包装物2。

参见图3、图4,定制一种自封口塑料采样小袋12作为采样器3,并在采样小袋12上印上具有唯一性的序号作为采样编码5。将采样小袋12用可移不干胶粘贴到包装物2外侧或内侧。

将某常大米的标准质量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俗称质量标准图谱)以及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等感官特征信息送交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国家食品药品检测中心。这样,即可制成一种公众参与监督的某常大米——产品1。

当某常大米投放到市场上后,消费者如果怀疑其质量有问题,便可先从所购买到的某常大米中采样,然后将所取得的送检样品4装入采样小袋12等采样器3内封存,最后再将封存有送检样品4的采样小袋12等采样器3,邮寄或送检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收到邮寄来的送检样品4后,将其进行质量检测,以检测出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并将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与所备案的产品1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测生产者制造及销售的产品1的质量是否合格,并将所检测出来的送检样品4质量检测数据(即检测报告)提交送检者(即消费者)或/和公示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以便于消费者通过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分享传播检测报告,从而达到抑恶扬善,增强产品质量监督的力度目的。

实施例三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某牌蜂蜜生产厂家准备出品一种瓶装的蜂蜜——产品1,可选用透明玻璃瓶作为包装物2。

参见图7,定制一种采样吸管10作为采样器3,并在采样吸管10上印上具有唯一性的序号作为采样编码5。将采样吸管10用可移不干胶粘贴到玻璃瓶上。

将某牌蜂蜜的标准质量成分以及色泽、粘稠度、口感等感官特征信息送交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这样一来,即可制成一种公众参与监督的某牌蜂蜜——产品1。

当某牌蜂蜜投放到市场上后,消费者如果怀疑其质量有问题,便可先从所购买到的某牌蜂蜜中采样,然后将所取得的送检样品4装入采样吸管10等采样器3内封存,最后再将封存有送检样品4的采样吸管10等采样器3,邮寄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收到邮寄来的送检样品4后,将其进行质量检测,以检测出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并将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与所备案的产品1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测生产者制造及销售的产品1的质量是否合格,并将所检测出来的样品4质量检测数据(即检测报告)提交送检者(即消费者)或/和公示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分享传播检测报告,从而达到抑恶扬善,增强产品质量监督的力度目的。

实施例四

国家名酒某粮液酒生产厂家准备出品一种瓶装的某粮液酒——产品1,可选用500ml的透明酒瓶作为包装物2。

参见图8,定制一种5mm厚的10ml采样小瓶11作为采样器3,并在采样小瓶11上印上具有唯一性的链接地址二维码作为采样编码5。将采样小瓶11和酒瓶一起装入酒盒内销售给消费者。

将某粮液酒的标准质量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以及色泽、粘稠度、香味、口感等感官特征信息送交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国家食品药品检测中心。这样一来,即可制成一种便于公众参与质量监督的某粮液酒——产品1。

当某粮液酒投放到市场上后,消费者如果怀疑其质量有问题,便可先从所购买到的某粮液酒中采样,然后将所取得的送检样品4装入采样小瓶11等采样器3内封存,最后再将封存有送检样品4的采样小瓶11等采样器3,邮寄或送检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收到邮寄来的送检样品4后,将其进行质量检测,以检测出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并将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与所备案的产品1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测生产者制造及销售产品1的质量是否合格。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送检者。

可取的是,对于一些收藏爱好者来说,可利用采样器3留样/收藏而暂不送检。所留样/收藏的送检样品4还可在有质量争议时,再送检复查。

实施例五

国家名牌某花生油生产厂家准备出品一种瓶装的某花生油——产品1,可选用5000ml的透明瓶作为包装物2。

参见图5,定制一种1mm厚的、20mm宽×50mm长采样吸附纸8片作为采样器3,并预备一些塑料采样小袋12,将采样吸附纸8片装入塑料采样小袋12内,并在采样小袋12上印上具有唯一性的条码作为采样编码5。将塑料采样小袋12及其内的采样吸附纸8片贴在瓶子上和某花生油一起销售给消费者。

将某花生油的标准质量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包括不含地沟油等质量标准数据)以及色泽、粘稠度、香味、口感等感官特征信息送交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这样一来,即可制成一种公众参与监督的某花生油——产品1。

当某花生油投放到市场上后,消费者如果怀疑其质量有问题,比如怀疑是地沟油,便可先从所购买到的某花生油中采样,然后吸附有送检样品4的采样吸附纸8片再装回塑料采样小袋12等采样器3内封存,最后再将封存有送检样品4的塑料采样小袋12等采样器3,邮寄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收到邮寄来的送检样品4后,将其进行成分检测,以检测出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并将送检样品4成分等质量检测数据与所备案的产品1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测生产者制造及销售的产品1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含有地沟油成分。并将检测的数据公示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以便送检者通过采样编码5查阅。

为了调动公众参与送检的积极性,也为了获取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可取的是,在包装物2上或采样器3上或信封14上,印设上扫码可免费例如由生产者付费/到付费上门取件的快递二维码15。消费者扫码后,可登陆网页页面、填写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寄件人信息,等待快递员免费上门取件和免费投递。这样一来,公众参与送检的积极性必然大幅度提高,不但会大大增强监督力度,而且生产者还意外获得了消费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重要客户信息。

当然,也可向消费者募集检测费用。例如:每个送检样品4,送检者需支付10元人民币的检测费。很显然,10元检测一次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若有500个送检样品4就可以募集5000元,若500个送检样品4集中检测一次,其成本1000元左右就够了,而且还可能有盈余4000元。

实施例六

选择食品生产厂家生产销售的、大袋套小包16的产品1作为监督对象。例如选择一种500g的饼干产品1作为监督对象,该500g的饼干产品1具有一个外部的大的包装物2,其内还有12个小包16饼干产品1。

参见图10,在每一个小包16上,印设上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收件地址、以及提倡消费者对产品1进行采样送检的采样送检提示信息(例如):欢迎消费者参与监督本产品质量,您可取一小包作为采样送检的送检样品4,并快递至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免费送检,收件地址为某省某市某区某路某号(或邮政信箱为某某号)。这些提倡/鼓励消费者对产品1进行采用送检的采用送检提示信息,可以以各种形式设置在产品1上,例如单独印刷一张倡议书放在包装物2里,再例如印刷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获取送检提示信息,又例如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广告形式向公众发布送检提示信息。

将所述饼干产品1的标准质量成分等质量标准数据以及色泽、香味、口感等特征信息送交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这样,即制成一种便于公众参与质量监督的饼干产品1。

当饼干产品1投放到市场上后,消费者如果怀疑其质量有问题,比如怀疑其内添加有违禁成分,便可先从所购买到的饼干产品1中取出一小包16,快递至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免费送检。

本发明中,小包16也是包装物2的一种,它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小尺寸的包装物2。二者一小一大,无论大小,其本质上都属于包装物2。由于一大包饼干产品1中具有许多独立的小包16,因此,饼干产品1出厂时无需配备专用采样器3,消费者可直接取一小包16作为送检的送检样品4。类似的应用还有很多,例如,一盒24粒的泡罩包装药品就无需配备采样器3,剪下其中一粒药(单粒包装保持完整)就可作为送检样品4,就可直接快递至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例如,一盒12小管的保健饮品就无需配备采样器3,取出其中一小管就可作为送检样品4,就可直接快递至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例如,一盒20小包16的茶叶就无需配备采样器3,取出其中一小包16就可作为送检样品4,就可直接快递至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例如,一盒12小包16的榨菜就无需配备采样器3,取出其中一小包16就可作为送检样品4,就可直接快递至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例如,一箱24小包16的牛奶就无需配备采样器3,并在包装上印上送检提示信息,以消费者取出其中一小包16牛奶作为送检样品4快递至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例如,生产一种3支(即三小包16)一盒(即包装物2)的疫苗,提示消费者:可任选其中一支作为送检样品4、封存后邮寄给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再选一支消费者注射用掉,剩下那支消费者自己留样/收藏留存,以备送检复检。疫苗生产企业采用本发明方法后,由于公众监督面广、监督力度大、监督公正、监督及时,因此,黑心疫苗生产企业必然不敢将不合格的疫苗投放到市场上。

例如,在就餐等消费场所配备一些公用的采样器3,并在墙上张贴上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收件地址、以及提倡/鼓励消费者对产品1进行送检的告示等送检提示信息。例如:为了您的健康,敬请用采样器3对您所消费的产品进行取样送检,送检地址:某省某市某区某路某号(或邮政信箱为某某号)。这样一来,就可增强对饭店等消费场所的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

实施例七

如图13所示,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中国发明专利“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cn101556750b)”和“局部大尺寸纤维凸印系统及其印刷物(cn103042814b)”等纹理防伪技术、生产一种如图13所示的(纹理)防伪标识22。

将每一枚(纹理)防伪标识(22)的(纹理)防伪特征信息采集下来、与其防伪编码13对应存储到接入移动互联网18的(纹理)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20中、作为(纹理)防伪特征信息23档案之用。

将一枚枚(纹理)防伪标识22粘贴到或印制到欲防伪的产品1上。

这样一来,就可对外宣传:某某产品1已经设置了优质真品责任保险,为防止买到假货,敬请消费者购买前/消费前用智能手机17扫描二维码、领取保险单。万一保险单确认的产品1是假货,本保险公司将按照产品1原价赔偿您的损失。这样一来,由于用保险单向查询者提供了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第三方担保,因此,可大大增强查询者对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的信任,可使查询者放心购买/消费所查产品1。可提高查询率,从而提高防伪力度、增强防伪效果,厂家和保险公司也获得了较多的产品销售大数据和保险客户。

当消费者购买/消费该产品1时,就可用智能手机17下载一套防伪查询app,再用之扫描一下防伪标识22上的二维码和(纹理)防伪特征信息23进行查询验证,当所查(纹理)防伪特征信息23与数据库20中的备案信息相符时,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则反馈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此时,就可让产品信息查询系统给该优质真品购买一份优质真品责任保险(该险种目前没有、需要说服保险公司增设该险种),并将保险单信息25发送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例如: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发出支付与保险单信息25对应的保险费(给保险公司)的指令信息,从而给该优质真品购买一份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并将保险单号码发送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这一技术创新的好处是:那些未被查询的产品1和鉴别结论为假冒品的产品1就没有购买所述优质真品责任保险;换言之,不查者得不到保险赔付,继而倒逼大量消费者查询真伪、从而提高查询率、增强防伪力度。

实施例八

如图14所示,搭建一种由智能手机17端、移动互联网18、服务器19端和数据库20连通而成的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开发一套产品信息查询app,以备消费者下载使用。

这样一来,消费者购物时,就可使用产品信息查询app扫描二维码和防伪特征信息23,在鉴别真伪的同时,领取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单(参见图15)。

可取的是,在反馈所鉴别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的同时或之后,待查询者填写手机号码或姓名或身份证号码或电子邮箱信息之后,再发送至少一个所查产品1的保险单单号给查询者,以保险单向查询者提供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第三方担保。

可取的是,在反馈所查产品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的同时或之后,发送至少一个所查产品1的保险单号给查询者并激活其保险单。这样一来,未被查询验证的产品1就等于没有获得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就可节约保费、提高查询率。

可取的是,赋予每一枚防伪标识22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防伪编码13,该防伪编码13可称作产品编码或序列号,将防伪编码13与保险单信息25一一对应地存储在所述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20中。例如:将防伪编码13与保险单号码一一对应地存储在所述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20中。

可取的是,所述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与保险单查询系统信号连接;查询者在智能手机17上点击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所发送来的保险单信息25,登陆保险单查询系统,阅览保险单的详细内容。例如:查询者在智能手机17上点击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所发送来的保险单号码,登陆保险单查询系统,阅览保险单的详细内容。

可取的是,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反馈所鉴别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智能手机17上的同时或之后,并且待查询者填写手机号码或姓名或身份证号码或电子邮箱信息之后,由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或由保险单查询系统发送所查产品1的保险单信息25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

可取的是,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反馈所鉴别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的同时或之后,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向保险单查询系统发出激活其对应保险单的指令信息(换言之使保险单生效)、或者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从保险单查询系统调取一个保险单信息25转发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

可取的是,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反馈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智能手机17上的同时或之后,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发出支付与保险单信息25对应的保险费(给保险公司)的指令信息。这样一来,未被查询验证的产品1和鉴别结论为假冒品的产品1,就等于没有获得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就可节约保费。

可取的是,在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反馈所鉴别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智能手机17上的同时或之后,向保险公司给鉴别结论为优质真品的该产品1购买一种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并激活保险单,使保险单生效;换言之,使所鉴别产品1的保险合同生效。换个角度来看,消费者不查询验证真伪就等于没买保险,不查就没保障,查了才能保证是优质真品,这样一来,就可提高查询率,继而增强防伪力度。

实施例九

如图16所示,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中国发明专利“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生产一种如图16所示的(锯齿)防伪标识22。

如图17所示,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中国发明专利“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cn106096970b)”生产一种如图17所示的(超限)防伪标识22。

如图18所示,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中国发明专利“无码防伪方法(cn103810603b)”生产一种如图18所示的(无码)防伪标识22。

也可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中国发明专利“包含多个颜色层的防伪结构及生产方法(cn104992618b)”生产一种俗称三维码的防伪标识22。还可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中国发明专利“随机模切式防伪结构、激光模切机、模切方法及防伪方法(cn102592505b)”生产一种俗称真迹结构的防伪标识(2)。还可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rfid(或nfc)防伪技术生产一种俗称电子标签的防伪标识22。还可参考现行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数字水印防伪技术、自加密二维码防伪技术、网屏编码防伪技术、s2i防伪技术(安溯码防伪)等各种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生产出各种防伪标识22。

分别将上述各种防伪技术生产的每一枚防伪标识22的防伪特征信息23存储到接入移动互联网18的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数据库20中、作为防伪特征信息23档案之用。

将一枚枚防伪标识22粘贴到或印制到欲防伪的产品1上。

这样一来,就可对外宣传:某某产品1已经设置了优质真品责任保险,为防止买到假货,敬请消费者购买前/消费前用智能手机17扫描二维码、领取保险单。万一保险单确认的产品1是假货,保险公司将按照产品1原价赔偿您的损失。这样一来,由于用保险单向查询者提供了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第三方担保,因此,可大大增强查询者对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的信任,可使查询者放心购买/消费所查产品1。可提高查询率,从而提高防伪力度、增强防伪效果,厂家和保险公司也获得了较多的产品销售大数据和保险客户。

这样一来,当消费者购买/消费该产品1时,就可用智能手机17下载一套产品信息查询app,再用之扫描一下防伪标识22上的二维码和防伪特征信息23进行查询验证,当所查防伪特征信息23与数据库20中的备案信息相符时,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则反馈所查产品1为优质真品的鉴别结论信息24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此时,就可让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在线给该优质真品购买一份优质真品责任保险(该险种目前没有、需要说服保险公司增设该险种),并将保险单信息25发送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例如: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发出支付与保险单信息25对应的保险费(给保险公司)的指令信息,从而给该优质真品购买一份优质真品责任保险,并将保险单号码发送到查询者的智能手机17上。这一技术创新的好处是:那些未被查询的产品1和鉴别结论为假冒品的产品1就没有购买所述优质真品责任保险;换言之,不查者得不到保险赔付,继而可倒逼大量消费者查询真伪、从而提高查询率、增强防伪力度。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质量监管方法、产品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