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料计划制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6362发布日期:2019-08-20 21:0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料计划制定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烧结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料计划制定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矿目前是国内外绝大多数高炉的主要原料,其各项化学成分是否稳定直接影响高炉的运行状态。为稳定烧结矿化学成分,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种单一的烧结矿料进行中和混匀,配制成混匀料堆。

一般情况下,参与烧结混匀料堆配制的物料数多达十余种,如果采取所有物料同时配料,一方面配料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可能会受配料矿槽数量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因此一般以分阶段配料为主,每个阶段参与配料的物料数小于计划混匀料堆所包含的总物料数。如何快速科学地将计划混匀料堆包含的所有物料分配至各阶段,同时实现不同阶段配制的混匀料达到一种甚至多种目标成分相同或近似的目的,是分阶段配料的主要难点。从目前已公开的技术看,缺少比较有效的配料计划制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的。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配料效率和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料计划制定方法,用于稳定目标成分,提高混匀配料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料计划制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参与混匀料堆配制的各物料及其配比,将所有物料移入编组区;

2)计算编组区所有物料混合后的综合成分,选择成分x作为目标成分,综合成分中x的值作为目标值mh;依次将编组区各物料成分x的值md与mh进行比较,md>mh的物料编入h组,md<mh的物料编入l组,md=mh的物料编入h、l任意一组;

3)将h、l两组内各物料分别进行优先级排序;

4)设定配比调节幅度f,设定混合区物料种类数上限s;

5)判断当前编组区内物料种类数是否大于s;若是,执行步骤6);若否,将当前编组区内所有物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编组区,执行步骤29);

6)分别将当前h、l两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物料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二者的全部配比,判断混合区内所有物料混合后成分x的值mt是否等于mh;若是,将当前混合区内所有物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混合区,执行步骤5);若否,执行步骤7);

7)判断当前混合区内物料种类数是否小于s;若是,执行步骤8);若否,执行步骤19);

8)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9);若mt<mh,执行步骤10);

9)判断将当前l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11);若否,执行步骤12);

10)判断将当前h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13);若否,执行步骤14);

11)将当前l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部分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15);

12)将当前l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全部移入混合区,执行步骤16);

13)将当前h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部分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17);

14)将当前h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全部移入混合区,执行步骤18);

15)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9);若mt≤mh,执行步骤28);

16)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7);若mt≤mh,执行步骤28);

17)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10);若mt≥mh,执行步骤28);

18)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7);若mt≥mh,执行步骤28);

19)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20);若mt<mh,执行步骤21);

20)判断当前混合区内来自h组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22);若否,执行步骤23);

21)判断当前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24);若否,执行步骤25);

22)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h组的物料部分移入编组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26);

23)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h组的物料全部移入编组区,执行步骤28);

24)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物料部分移入编组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27);

25)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物料全部移入编组区,执行步骤28);

26)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20);若mt≤mh,执行步骤28);

27)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21);若mt≥mh,执行步骤28);

28)将混合区内物料配比调整前后|mt-mh|较小的一方对应的混合区内所有物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混合区,执行步骤5);

29)整理每个阶段的配料计划,以成分x为目标成分的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与所述步骤2)之间还包括步骤:

1-1)将需要在造堆全程参与配料的物料从编组区移至统配区;

所述步骤1)具体为:

确定参与混匀料堆配制的各物料及其配比,将所有物料移入编组区;判断是否需要某些物料在造堆全程参与配料;若是,执行步骤1-1);若否,执行步骤2);

所述步骤29)之后还包括步骤:

30)将统配区内每种物料的配比按照各阶段配料计划所包含配比总数的比例进行分配,以成分x为目标成分的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所述步骤29)具体为:

整理每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查看统配区内是否包含物料;若是,执行步骤30);若否,以成分x为目标成分的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优选的,所述步骤1-1)中,将各物料中占比最高或较高的至少一种物料作为全程参与配料的物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将实际配料过程中需要越先消耗的物料设置为越高的优先级,先消耗的原则根据生产单位的技术、设备特点决定,如将配比或库存较多的物料设置为较高优先级;或者,将固体废弃物设置为较高优先级;或者,将某一特定物料设置为较高优先级。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配比调节幅度f为0.01%-0.1%,所述混合区物料种类数上限s为2或3。

优选的,当需要同时稳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成分时,在所述步骤29)或步骤30)之后,执行以下步骤:

31)判断所有阶段配料计划中的所有物料是否是单一物料;若是,执行步骤33);若否,执行步骤32);

32)将各阶段配料计划中的非单一物料分解还原成单一物料,执行步骤33);

33)决定是否需要同时稳定计划混匀料堆中另一种目标成分;若是,执行步骤34);若否,执行步骤35);

34)将每个阶段配料计划包含的所有物料合并为一种物料,执行合并操作后将所有物料移入编组区,执行步骤2);

35)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优选的,参与配制的物料为烧结矿料。

本申请所提供的配料计划制定方法,通过一定的操作和算法,将计划混匀料堆包含的所有物料分配至不同的配料阶段,使每个阶段参与配料的物料数低于计划混匀料堆包含的总物料数,同时,实现各阶段配制的混匀料达到至少一种目标成分相同或近似的目的;该方法可使烧结混匀料目标化学成分波动幅度大幅降低,具有可稳定至少一种目标成分、计算结果快速、可靠性高、混匀配料效率高、配料硬件要求低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配料计划制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配料计划制定方法,用于稳定目标成分,提高混匀配料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配料计划制定方法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配料计划制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参与混匀料堆配制的各物料及其配比,将所有物料移入编组区;

2)计算编组区所有物料混合后的综合成分,选择成分x作为目标成分,综合成分中x的值作为目标值mh;依次将编组区各物料成分x的值md与mh进行比较,md>mh的物料编入h组,md<mh的物料编入l组,md=mh的物料编入h、l任意一组;

3)将h、l两组内各物料分别进行优先级排序;

4)设定配比调节幅度f,设定混合区物料种类数上限s;

5)判断当前编组区内物料种类数是否大于s;若是,执行步骤6);若否,将当前编组区内所有物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编组区,执行步骤29);

6)分别将当前h、l两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物料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二者的全部配比,判断混合区内所有物料混合后成分x的值mt是否等于mh;若是,将当前混合区内所有物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混合区,执行步骤5);若否,执行步骤7);

7)判断当前混合区内物料种类数是否小于s;若是,执行步骤8);若否,执行步骤19);

8)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9);若mt<mh,执行步骤10);

9)判断将当前l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11);若否,执行步骤12);

10)判断将当前h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13);若否,执行步骤14);

11)将当前l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部分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15);

12)将当前l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全部移入混合区,执行步骤16);

13)将当前h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部分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17);

14)将当前h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物料全部移入混合区,执行步骤18);

15)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9);若mt≤mh,执行步骤28);

16)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7);若mt≤mh,执行步骤28);

17)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10);若mt≥mh,执行步骤28);

18)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7);若mt≥mh,执行步骤28);

19)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20);若mt<mh,执行步骤21);

20)判断当前混合区内来自h组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22);若否,执行步骤23);

21)判断当前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物料的配比是否大于f;若是,执行步骤24);若否,执行步骤25);

22)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h组的物料部分移入编组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26);

23)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h组的物料全部移入编组区,执行步骤28);

24)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物料部分移入编组区,移入配比为f,执行步骤27);

25)将当前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物料全部移入编组区,执行步骤28);

26)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20);若mt≤mh,执行步骤28);

27)判断当前mt与mh大小关系;若mt<mh,执行步骤21);若mt≥mh,执行步骤28);

28)将混合区内物料配比调整前后|mt-mh|较小的一方对应的混合区内所有物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混合区,执行步骤5);

29)整理每个阶段的配料计划,以成分x为目标成分的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优选的,上述参与配制的物料为烧结矿料,即该配料计划制定方法主要用于稳定烧结混匀料堆的目标成分,当然,本实施例所提供配料计划制定方法也可用于其他物料的配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物料。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步骤1)与所述步骤2)之间还包括步骤:

1-1)将需要在造堆全程参与配料的物料从编组区移至统配区;

所述步骤1)具体为:

确定参与混匀料堆配制的各物料及其配比,将所有物料移入编组区;判断是否需要某些物料在造堆全程参与配料;若是,执行步骤1-1);若否,执行步骤2);

所述步骤29)之后还包括步骤:

30)将统配区内每种物料的配比按照各阶段配料计划所包含配比总数的比例进行分配,以成分x为目标成分的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所述步骤29)具体为:

整理每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查看统配区内是否包含物料;若是,执行步骤30);若否,以成分x为目标成分的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优选的,所述步骤1-1)中,将各物料中占比最高或较高的至少一种物料作为全程参与配料的物料,全程参与配料的物料,可以在每个阶段均参与配料,提高各阶段配料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将数量较多的物料分散配制在各阶段。具体的,全程参与配料的物料可以为至少一种,当为两种以上时,优选为数量排列最多的两种,当然,全程参与配料的物料也可以通过其他原则选择,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选择原则。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步骤3)中,将实际配料过程中需要越先消耗的物料设置为越高的优先级,先消耗的原则根据生产单位的技术、设备特点决定,如将配比或库存较多的物料设置为较高优先级;或者,将固体废弃物设置为较高优先级;或者,将某一特定物料设置为较高优先级。如此,可以尽快消耗优先级较高的物料,当然,优先级的设定也可以为随机生成,具体应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步骤4)中,所述配比调节幅度f优选为0.01%-0.1%,所述混合区物料种类数上限s优选为2或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f设定值原则上只需要小于计划混匀料堆总配比中最小配比即可,设置过大可能造成无法得出较优的计算结果,f设定越小,各阶段配料计划的目标成分值就越接近,但所需计算时间也越长。s设定值必须大于或等于2、小于参与混匀料堆配制的矿料种类总数;s设定越大,说明同时配加的矿料数越多,需要的料仓数越多;s设定越小,需要的料仓数越少,最终配料计划所包含的阶段越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当需要同时稳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成分时,在所述步骤29)或步骤30)之后,执行以下步骤:

31)判断所有阶段配料计划中的所有物料是否是单一物料;若是,执行步骤33);若否,执行步骤32);

32)将各阶段配料计划中的非单一物料分解还原成单一物料,执行步骤33);

33)决定是否需要同时稳定计划混匀料堆中另一种目标成分;若是,执行步骤34);若否,执行步骤35);

34)将每个阶段配料计划包含的所有物料合并为一种物料,执行合并操作后将所有物料移入编组区,执行步骤2);

35)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确定参与混匀料堆配制的各矿料及其配比,并将所有矿料移入编组区。设移至编组区的各矿料参数如表1所示。表1中各矿料的配比可以是比例,也可以是重量,本例中的配比采用比例。

表1参与混匀料堆配制的所有矿料/%

设a粉需要在造堆全程参与配料。将a粉从编组区移至统配区,如表2;

表2统配区情况/%

计算编组区所有矿料混合后的综合成分,如表3。

表3a粉移至统配区后的编组区情况/%

选择sio2作为目标成分,综合成分中sio2的值作为目标值,即mh=4.3428%。依次将编组区内各矿料的sio2值与mh进行比较,大于mh的矿料编入h组,小于mh的矿料编入l组,等于mh的矿料编入h、l任意一组。编组后将h、l两组内的矿料分别进行优先级排序。本例编组及优先级排序结果如表4。优先级排序是为了后续计算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其方法无技术上硬性要求,一般可根据希望优先配加的料种进行排序,比如当b粉和c粉库存较多,希望优先消耗时,则可将二者优先级调至最高。h1表示该矿料在h组内优先级最高,排第一;l3表示该矿料在l组内优先级排第三。

表4矿料编组及优先级排序结果

设定配比调节幅度f=0.01%,设定混合区矿料种类数上限s=3。

判断当前编组区内矿料种类数是否大于s。此时编组区内共有6种矿,大于s。分别将当前h、l两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矿料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二者的全部配比。当前h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矿料为b粉,l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矿料为c粉,二者全部移入混合区后结果如表5。

表5b粉、c粉移入混合区后的混合区情况

b粉、c粉全部移入混合区后,混合区内所有矿料混合后sio2值mt为3.3142%,不等于mh。此时有两种方式可以使mt接近mh:一种是从编组区向混合区再移入一种矿料,另一种是将混合区内某种矿料移入编组区。优先查看向混合区再移入一种矿料的条件是否满足:当前混合区内有b粉、c粉两种矿料,因为设定的混合区矿料种类数上限s=3,所以可以向混合区再移入一种矿料。因为当前mt<mh,需从编组区h组向混合区移入一种矿料,h组剩余矿料中优先级最高的为g粉,优先级为h2,按照优先级先后顺序,确定向混合区移入g粉。移入配比数值由g粉当前在编组区内的配比与配比调节幅度f的大小关系决定:当g粉当前在编组区内的配比大于或等于f时,将配比为f的g粉移入混合区;当g粉当前在编组区内的配比小于f时,将g粉全部移入混合区。当前g粉在编组区内的配比为10%,大于f,则将配比为0.01%的g粉移入混合区。首次向混合区移入g粉后,混合区内结果如表6。

表6g粉首次移入混合区后的混合区情况

g粉首次移入混合区后,mt为3.3155%,低于mh;当前h组内优先级最高的矿粉仍然是g粉,则继续向混合区移入g粉;当前g粉在编组区内的配比为10%-0.01%=9.99%,大于f,则继续将配比为0.01%的g粉移入混合区;如此循环至编组区内g粉已全部移入混合区时,此时混合区内结果如表7。

表7g粉全部移入混合区后的混合区情况

表7中mt为4.0703%,低于mh;由于g粉已全部移入混合区,此时有两种方式可以使mt接近mh:一种是从编组区向混合区再移入一种矿料,另一种是将混合区内某种矿料移入编组区。优先查看向混合区再移入一种矿料的条件是否满足:当前混合区内有b粉、c粉、g粉三种矿料,因为设定的混合区矿料种类数上限s=3,所以不能向混合区再移入一种矿料,只能选择将混合区内某种矿料移入编组区。因为当前mt<mh,要使mt接近mh,需将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矿料移入编组区。此时混合区内来自l组的矿料只有c粉,确定将混合区内c粉移入编组区。移入配比数值由c粉当前在混合区内的配比与配比调节幅度f的大小关系决定:当c粉当前在混合区内的配比大于或等于f时,将配比为f的c粉移入编组区;当c粉当前在混合区内的配比小于f时,将c粉全部移入编组区。此时c粉在混合区内的配比为15%,大于f,则将c粉配比0.01%移入编组区。结果如表8。

表8初次降低混合区c粉配比后的混合区情况

初次降低混合区c粉配比后,mt为4.0714%,低于mh;此时混合区内c粉配比为14.99%,大于f,继续将混合区内配比为0.01%的c粉移入编组区;如此循环至混合区内c粉配比分别降为11.70%和11.69%时,混合区结果分别如表9、表10。

表9混合区内c粉配比为11.70%时的混合区情况

表10混合区内c粉配比为11.69%时的混合区情况

当混合区内c粉配比为11.70%时,mt略低于mh,二者之差的绝对值为|4.3425%-4.3428%|=0.0003%;当混合区内c粉配比为11.69%时,mt略高于mh,二者之差的绝对值为|4.3433%-4.3428%|=0.0005%。说明当混合区内c粉配比为11.70%时,mt更接近mh,取混合区内c粉配比为11.70%时混合区内所有矿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混合区,制定一阶段配料计划后矿料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制定一阶段配料计划后矿料情况

开始制定下一阶段配料计划。判断当前编组区内矿料种类数是否大于s。此时编组区内共有4种矿,大于s。分别将当前h、l两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矿料移入混合区,移入配比为二者的全部配比。当前h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矿料为e粉,l组中优先级最高的矿料为c粉,二者全部移入混合区后结果如表12。

表12e粉、c粉移入混合区后的混合区情况

本阶段后续计算经历的主要过程如下:d粉移入混合区——逐步增加混合区内d粉的移入配比直至最高——逐步将混合区内e粉配比移入编组区,直至混合区内e粉配比为9.49%——取混合区内e粉配比为9.49%时混合区内所有矿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混合区。具体分析及调整过程与第一阶段配料计划制定过程类似,此处不再重复演示。制定二阶段配料计划后矿料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制定二阶段配料计划后矿料情况

开始制定下一阶段配料计划。判断当前编组区内矿料种类数是否大于s。此时编组区内共有2种矿,不大于s。将当前编组区内所有矿料作为一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清空编组区。整理每个阶段的配料计划如表14所示。

表14各阶段配料计划/%

查看统配区内是否包含矿料,如表2所示,统配区此时包含a粉,配比为27%。将统配区中的a粉的配比按照各阶段配料计划所包含配比总数的比例进行分配。三个阶段的分配的a粉配比分别为27%×(31.7%÷73%)、27%×(22.79%÷73%)、27%×(18.51%÷73%)。统配区矿料分配完成后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统配区矿料分配完成后的各阶段配料计划/%

至此,将总配比7种矿料分成三个阶段执行,每个阶段只需同时配加3-4种矿料,各阶段sio2值接近,达到了稳定一种目标成分的目的。

表15所列出的配料计划并不是唯一解,最终的配料计划会随着f、s设定值、优先级排序、全程参与配料矿料的选择等条件变化而变化。设表1中a粉无需全程参与配料、设定f=0.01%、s=2、编组及优先级排序如表16所示,则可得到如表17的配料计划。

表16改变参数后优先级排序

表17改变参数后所有阶段配料计划/%

表17所列配料计划中各个阶段的sio2值基本相同,因此各个阶段之间无论以何种配比相互混合,sio2值仍会基本相同,以此为基础,如有需要,可以在已经实现第一种目标成分稳定的前提下,同时实现第二种目标成分的稳定。

以表17为例,判断所有阶段配料计划中的所有矿料是否是单一矿料,结果均为单一矿料;决定同时稳定计划混匀料堆中另一种目标成分;将每个阶段的配料计划所包含的矿料合并为一个矿料,如表17中一阶段配料计划可以合并为“由27%的a粉与9.42%的b粉混合起来的ab粉”,总配比为36.42%;同理,表17中二阶段配料计划可以合并为“由0.58%的b粉与0.44%的c粉混合起来的bc粉”,总配比为1.02%;。将每个阶段都合并为一个矿料后,所有矿料移入编组区,计算编组区所有矿料混合后综合成分,如表18所示。

表18稳定第二种目标成分时编组区情况/%

选择tfe作为目标成分,综合成分中tfe的值作为目标值,即mh=59.7862%。依次将编组区内各矿料的tfe值与mh进行比较,大于mh的矿料编入h组,小于mh的矿料编入l组,等于mh的矿料编入h、l任意一组。编组后将h、l两组内的矿料分别进行优先级排序。本例编组及优先级排序结果如表19所示。

表19稳定第二种目标成分时矿料编组及优先级排序结果/%

设定f=0.01%、s=2,经计算后(计算过程略)可以得到如表20的配料计划。

表20稳定第二种目标成分时各阶段配料计划/%

表20中各矿料均为非单一矿料,在执行配料计划或进行下一目标成分的稳定计算之前,需要将非单一矿料分解还原成单一矿料。以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为例,分解过程如下:由表17三阶段配料计划可知,cg粉由7.14%c粉与10%g粉组成,总配比为17.14%,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cg粉配比为17.14%,占cg粉总配比的100%,因此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cg粉中c粉配比占表17三阶段配料计划c粉配比的100%,即7.14%×100%=7.14%,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cg粉中g粉配比占表17三阶段配料计划g粉配比的100%,即10%×100%=10%;由表17四阶段配料计划可知,ce粉由7.42%c粉与10.58%e粉组成,总配比为18%,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ce粉配比为14.86%,占ce粉总配比的82.56%,因此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ce粉中c粉配比占表17四阶段配料计划c粉配比的82.56%,即7.42%×82.56%=6.13%,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ce粉中e粉配比占表17四阶段配料计划e粉配比的82.56%,即10.58%×82.56%=8.73%;表20一阶段配料计划共包含c粉7.14%+6.13%=13.27%,g粉10%,e粉8.73%。将表20其它阶段配料计划所含的非单一矿料按照上述方式分解还原成单一矿料后,得表21。

表21将非单一矿料分解还原成单一矿料后的配料计划/%

表21的结果可以看出,每个阶段配料计划的sio2值和tfe值实现了基本相同。如有需要,可以在已经实现两种目标成分稳定的前提下,同时实现第三种目标成分的稳定;如无需要,配料计划制定结束。

该配料计划制定方法,通过一定的操作和算法,将计划混匀料堆包含的所有物料分配至不同的配料阶段,使每个阶段参与配料的物料数低于计划混匀料堆包含的总物料数,同时,实现各阶段配制的混匀料达到至少一种目标成分相同或近似的目的;该方法可使烧结混匀料目标化学成分波动幅度大幅降低,具有可稳定至少一种目标成分、计算结果快速、可靠性高、混匀配料效率高、配料硬件要求低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配料计划制定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