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5139发布日期:2019-08-17 01:3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数据可视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普及,以数据研究和数据分析为主要业务的各类产品开始层出不穷,很多商业智能、效率类产品已逐步具备了从数据处理到信息呈现的功能。现实生活中,数据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借助于视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能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所要传达的含义,其中最常见的数据可视化表现形式就是图表。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生成二维的图表,这可以让数据变得更容易理解一些,虽然现有的部分工具和产品支持跨平台应用,但是这些工具在进行跨平台可视化内容制作时,其适用平台的范围仍然很小,通用性较差,并且跨平台数据可视化的实现过程比较繁琐,影响用户体验,基于现有技术,需要提供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可视化内容制作和应用的范围较小,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模型模块,用于提供预定格式的模型;

图表模块,用于配置符合平台特性的图表;

数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以使所述数据适用于不同平台;

通信模块,用于基于预定的传输层协议,使所述系统与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其中,通过向所述模型模块发起模型添加请求,接收所述模型模块返回的模型,以及向所述图表模块发起图表添加请求,接收所述图表模块返回的图表;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数据模块中获取用于可视化的数据,对所述数据执行解析操作,以便基于所述模型和图表,完成对所述解析后数据的可视化。

可选地,所述模型具有不同的精度,所述模型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模型执行分组操作,得到多个模型组,并对每个所述模型组配置与所述模型组相对应的属性文件。

可选地,所述属性文件包括所述模型组中模型的名称、分类、模型支持效果以及行政区域划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图表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不同平台配置与所述平台相适应的图表,并将所述图表封装在与所述平台相对应的图表库中;所述图表在不同平台之间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样式。

可选地,所述数据为采用json格式编写的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传输层协议采用全双工通信信道,所述传输层协议为websocket通信协议。

可选地,所述模型添加请求包含所述平台对应的平台参数,所述接收所述模型模块返回的模型,包括:

接收所述模型模块返回的模型,其中,所述模型为所述模型模块根据所述平台参数确定的特定格式及精度的模型,所述模型包括3d图形。

可选地,还包括:

场景模块,用于存储场景文件,其中,所述场景文件对应的场景为3d场景,每个所述场景对应一个3d空间;从所述场景模块中获取场景,并在项目中创建所述场景。

可选地,还包括:

元素模块,用于存储可视化元素,所述可视化元素包括3d效果元素;从所述元素模块中获取3d效果元素,并利用所述3d效果元素为所述模型添加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多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之间相互配合,组成一个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内容制作和应用,具体的,该系统包括:模型模块,用于提供预定格式的模型;图表模块,用于配置符合平台特性的图表;数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以使所述数据适用于不同平台;通信模块,用于基于预定的传输层协议,使所述系统与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其中,通过向所述模型模块发起模型添加请求,接收所述模型模块返回的模型,以及向所述图表模块发起图表添加请求,接收所述图表模块返回的图表;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数据模块中获取用于可视化的数据,对所述数据执行解析操作,以便基于所述模型和图表,完成对所述解析后数据的可视化。基于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扩展可视化内容制作和应用的范围,实现跨平台下数据可视化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实际应用场景下涉及的系统整体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数据可视化主要通过图表来展示,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生成二维的图表,但是现有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和产品在进行跨平台可视化内容制作和应用时,由于不同平台下模型和图表无法实现兼容,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也无法做到一致性以及实现实时传输通信,因此导致现有的跨平台数据可视化系统的适用平台的范围仍然很小,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并且现有的跨平台数据可视化的实现过程比较繁琐,用户体验较差。因此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用户体验度高的跨平台数据可视化系统。

图1为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实际应用场景下涉及的系统整体架构的示意图。本申请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可以支持不同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的制作和应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平台可以是指具有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硬件设备或者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均不相同的平台,例如: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web客户端或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mobile客户端等。上述的硬件设备包括安装了智能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智能大屏显示设备等;所述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syberos、ios、android、symbian、windowsmobile、maemo、webos、palmos或blackberryos等终端操作系统。

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包含模型模块、图表模块、数据模块以及通信模块的数据可视化系统,可以为不同平台提供预定格式的模型,对应不同平台提供的模型的精度也不相同,并且针对不同平台配置符合平台特性的图表,并将同一平台下的所有图表封装在该平台对应的图表库中;还进一步设置数据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以使数据适用于不同平台,并基于预定的传输层协议,使系统与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向模型模块发起模型添加请求,接收模型模块返回的模型,以及向图表模块发起图表添加请求,接收图表模块返回的图表;并通过通信模块从数据模块中获取用于可视化的数据,对数据执行解析操作,以便基于模型和图表,完成对解析后数据的可视化。通过本申请能够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制作和应用,扩展了应用同一套可视化内容的平台范围。

基于上述场景,下面对本说明书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200主要包括:

模型模块201,用于提供预定格式的模型。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不同平台之间图形引擎的渲染能力不同,因此可以通过预设具有特定格式的模型,使模型格式统一化,例如:可以将模型的格式设置为fbx格式,或者将模型的格式设置为obj格式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预定格式的模型放置在模型库中,并且可以针对每个模型预设一种或多种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预设模型的精度,即每个模型对应设置一个精度,所述的精度可以包括较低精度和较高精度;在实际应用中,较低精度和较高精度的判断标准可以通过计算模型的平均精度,将模型的平均精度作为区分模型精度高低的标准,例如:将高于标准精度的模型视为较高精度的模型,将低于标准精度的模型视为较低精度的模型。可以根据不同平台提供不同精度的模型,例如:针对web客户端可以提供较低精度的模型,针对mobile客户端可以提供较高精度的模型;其中,web客户端和mobile客户端可以通过模型添加请求中的平台参数来确定,每个平台都对应该平台所特有的平台参数,根据平台参数可以判断当前平台的类型。

根据前述的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预设具有特定格式的模型以及向不同平台提供不同精度的模型,从而保证了不同平台下模型的兼容性。

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模型模块还可以用于:对模型执行分组操作,得到多个模型组,并对每个模型组配置与模型组相对应的属性文件。

具体的,可以根据模型的独立性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模型的其他标准来分组,即将符合条件的模型归为一组或一类,同一组(或同一类)的模型可以归为同一模型文件下,在实际应用中,对模型进行分组的具体操作过程可以基于建模软件来实现;进一步地,在对模型执行分组操作完成后,可以得到多个模型组,再对每个模型组通过属性文件来进行描述,从而说明该模型组的意义,一个模型文件可以对应一个属性文件,即一个属性文件可以描述该模型文件中的所有模型。

优选地,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属性文件可以包括模型组中模型的名称、分类、模型支持效果以及行政区域划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名称为模型的实际名称,所述的分类为模型的自定义分类,其中,模型的名称、分类、模型支持效果以及行政区域划分等,都可以认为是该模型的属性。

根据前述的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为每个模型组配置与该模型组相对应的属性文件,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复用性,可实现模型的重复利用。

图表模块202,用于配置符合平台特性的图表。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不同平台之间图形库的差异性,通过根据不同平台配置与平台特性相符合的图表,并将配置后的图表封装在对应平台的图表库中;具体的,可以按照图表的相同需求,用不同编程语言为不同平台开发符合相同需求的图表,其中,图表的相同需求可以包括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样式,因此上述开发的是在不同平台之间具有相同功能和样式的图表,由于不同平台的操作系统可能会不同,因此可以采用针对不同平台的语言进行图表的开发。配置后的不同平台下的图表在样式、动画、数据等方面保持一致,即图表内容在各平台保持一致。

图表可以认为是一种2d可视化元素,图表可以具有多种类型,每个图表又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样式,在配置符合相同需求的图表时,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配置符合实际场景需要的图表类型及对应的样式,以便于后期进行图表创建时,可以实现快速创建适用于特定行业的图表。

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图表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不同平台配置与该平台相适应的图表,并将图表封装在与平台相对应的图表库中;图表在不同平台之间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样式。在配置完各个平台的图表后,通过将不同平台下的图表从底层进行封装,形成与各个平台相对应的图表库,并将各个平台的图表库设置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后台管理系统可开放各个平台的图表库,因此不同平台可以直接获取到各自平台所对应的图表库中的图表。

根据前述的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预先配置符合各个平台特性的图表,使得图表在不同平台之间仍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样式,再将各个平台下的图表封装在与各自平台相对应的图表库中,从而保证了不同平台下图表的兼容性。

数据模块203,用于设置数据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以使所述数据适用于不同平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