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9789发布日期:2019-09-06 22:2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及道路执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车载视频记录取证系统已然成为智能交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信息采集、人脸检测抓拍、交通违法取证、应急指挥调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执法取证业务系统重存储轻查询,在证据的梳理上,较为单一,由人工进行审核及单独同某一类数据进行比对,对生成的比对结果再由人工进行确认,导致证据审核时间长,且关联信息单一,不利于办案人员准确定位案情信息。如何解决证据数据采集分析的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数据处理系统,无法满足案情证据完整性,证据分析精准性和时效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分析采集的数据,并对取证数据进行自动多维信息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包含车载智能采集终端、探针采集终端、车载电脑、4g路由器、平台服务器集群、边界网闸服务器、业务平台服务器、用户终端,其中:

车载智能采集终端,用于根据4g路由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将采集的道路视频、道路两侧的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数据发送给4g路由器和车载电脑;

探针采集终端,用于根据4g路由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将采集的周围设备数据和gps信息发送给4g路由器;

车载电脑,用于备份车载智能采集终端发送的数据;

4g路由器,用于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将平台服务器集群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探针采集终端和车载智能采集终端;

平台服务器集群,用于存储4g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将边界网闸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4g路由器;与边界网闸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边界网闸服务器,将平台服务器集群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将符合预设条件的数据发送给业务平台服务器;将业务平台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

业务平台服务器,用于接收边界网闸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将用户终端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边界网闸服务器;与用户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用户终端,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进行人机交互,进行数据处理。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业务处理人机交互系统包含数据接入模块、存储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及业务展示模块,其中:

数据接入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处理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将业务平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对数据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形成结构化数据,并将结构化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接入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业务展示模块;

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通过业务展示模块发送的需求,向数据接入模块发送控制命令;将数据接入模块处理的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业务处理结果发送给业务展示模块和存储模块;

业务展示模块,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展示处理结果和人机交互。

优选地,所述车载智能采集终端包含若干个摄像机模块、ai分析模块、警灯模块,其中:

摄像机模块,用于根据4g路由器发送的控制命令,采集道路视频、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ai分析模块、4g路由器和车载电脑;

ai分析模块,用于根据4g路由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对摄像机模块发送到视频数据和图片数据进行智能数据分析,并发送给4g路由器和车载电脑;

警灯模块,用于夜间执法时提供亮度。

优选地,所述探针采集终端包含主嗅探模块、若干个从嗅探模块、双频嗅探模块,其中:

主嗅探模块,用于根据4g路由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向各个从嗅探模块、双频嗅探模块发送控制命令,接收各个从嗅探模块发送的数据;采集的周围设备数据和gps信息;对数据进行汇总、存储以及发送给4g路由器;

从嗅探模块,用于根据主嗅探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与主嗅探模块协同工作,采集的周围设备数据和gps信息,并发送给主嗅探模块;

双频嗅探模块,用于根据主嗅探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在预设场景下采集5g频段wifi数据包,并发送给主嗅探模块。

优选地,所述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还包括互联网传输链路设备、vpdn专网传输链路设备,其中:

互联网传输链路设备,用于将4g路由器发送出视频数据以外的数据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将平台服务器集群发送的除视频控制命令以外其他控制命令发送给4g路由器;

vpdn专网传输链路设备,用于将4g路由器发送出视频数据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将平台服务器集群发送的视频控制命令发送给4g路由器。

优选地,所述业务展示模块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为web界面。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提供全视角的同步录像和相关数据的采集、上传、统计分析,可昼夜工作;通过人脸及车辆的检测、抓拍,实时进行智能识别及多维度信息挖掘,可以实现证据的自动采集分析以及自动对人物关系多维度的深度挖掘,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人物关系图谱和精确的人物定位信息以及实时的人员预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包含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探针采集终端200、车载电脑300、4g路由器400、平台服务器集群500、边界网闸服务器600、业务平台服务器700、用户终端800,其中:

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用于根据4g路由器400发送的控制命令,将采集的道路视频、道路两侧的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数据发送给4g路由器400和车载电脑300;

探针采集终端200,用于根据4g路由器400发送的控制命令,将采集的周围设备数据和gps信息发送给4g路由器400;

车载电脑300,用于备份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发送的数据;

4g路由器400,用于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将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探针采集终端200和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

平台服务器集群500,用于存储4g路由器400发送的数据;将边界网闸服务器600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4g路由器400;与边界网闸服务器600进行信息交互;

边界网闸服务器600,用于将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将符合预设条件的数据发送给业务平台服务器700;将业务平台服务器700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500;用于隔离平台服务器集群500所在的网络与业务平台服务器700所在的网络。

业务平台服务器700,用于接收边界网闸服务器600发送的数据;将用户终端800发送的控制命令发送给边界网闸服务器600;与用户终端800进行信息交互;

用户终端800,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进行人机交互,进行警务管理、数据分析、稽查布控、违法处理操作。

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将采集的道路视频、道路两侧的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数据发送给4g路由器400和车载电脑300;同时探针采集终端200将采集的周围设备数据和gps信息发送给4g路由器400。4g路由器400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存储4g路由器400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边界网闸服务器600。边界网闸服务器600将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将符合预设条件的数据发送给业务平台服务器700。业务平台服务器700接收边界网闸服务器600发送的数据,与用户终端800进行信息交互。用户通过用户终端800进行人机交互,进行警务管理、数据分析、稽查布控、违法处理操作。

当用户通过用户终端800发送控制命令需要获得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和\或探针采集终端200的数据时,用户终端800发送控制命令依次通过业务平台服务器700、边界网闸服务器600、平台服务器集群500、4g路由器400发送给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和\或探针采集终端200,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和\或探针采集终端200根据控制命令通过4g路由器400、平台服务器集群500、边界网闸服务器600、业务平台服务器700发送数据给用户终端800;

当用户通过用户终端800发送控制命令需要获得平台服务器集群500的数据时,用户终端800发送控制命令依次通过业务平台服务器700、边界网闸服务器600给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平台服务器集群500根据控制命令通过边界网闸服务器600、业务平台服务器700发送数据给用户终端800;

当用户通过用户终端800发送控制命令需要业务平台服务器700的数据,用户终端800发送控制命令给业务平台服务器700,业务平台服务器700根据控制命令发送数据给用户终端。

提高了证据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并实现了数据进行自动多维信息处理。

优选地,所述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信息综合处理系统还包括互联网传输链路设备、vpdn专网传输链路设备,其中:

互联网传输链路设备,用于将4g路由器400发送出视频数据以外的数据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将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发送的除视频控制命令以外其他控制命令发送给4g路由器400;

vpdn专网传输链路设备,用于将4g路由器400发送出视频数据发送给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将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发送的视频控制命令发送给4g路由器400。

从而提高将视频数据与非视频数据分开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保证了各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下面将对各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包含若干个摄像机模块101、ai分析模块102、警灯模块103,其中:摄像机模块101,用于根据4g路由器400发送的控制命令,采集道路视频、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ai分析模块102、4g路由器400和车载电脑300;ai分析模块102,用于根据4g路由器400发送的控制命令,对摄像机模块101发送到视频数据和图片数据进行智能数据分析,并发送给4g路由器400和车载电脑300;警灯模块103,用于夜间执法时提供亮度,同时保证摄像机模块采集的影像数据清晰。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还包含北斗定位模块,并将采集的实时定位信息发送给ai分析模块102,可用于车辆实时定位调度。

所述摄像机模块101为360度全方位相机,所述ai分析模块102通过内嵌的智能分析算法,可对摄像机模块101采集的7路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所述ai分析模块102内嵌的智能分析算法为车辆识别算法以及基于人脸图像的视觉处理技术和检测算法,能够同时对周边人员和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分析结果可与视频同步输出。

所述探针采集终端200包含主嗅探模块201、若干个从嗅探模块202、双频嗅探模块203,其中:主嗅探模块201,用于根据4g路由器400发送的控制命令,向各个从嗅探模块202、双频嗅探模块203发送控制命令,接收各个从嗅探模块202发送的数据;采集的周围设备数据和gps信息;对数据进行汇总、存储以及发送给4g路由器400;从嗅探模块202,用于根据主嗅探模块201发送的控制命令,与主嗅探模块201协同工作,采集的周围设备数据和gps信息,并发送给主嗅探模块201;双频嗅探模块203,用于根据主嗅探模块201发送的控制命令,在预设场景下采集5g频段wifi数据包,并发送给主嗅探模块201。

优选的,所述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及探针采集终端200采集的数据使用专有加密协议打包后发送给4g路由器400。

所述车载电脑300,还用于展示系统业务数据,为用户提供图形化处理界面。

所述边界网闸服务器600,用于隔离平台服务器集群500所在的网络与业务平台服务器700所在的网络。将平台服务器集群500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将符合预设条件的数据发送给业务平台服务器700;所述预设条件条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

在更加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用户终端800包括业务处理人机交互系统810包含数据接入模块811、存储模块812、业务处理模块813及业务展示模块814,其中:

数据接入模块811,用于根据业务处理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将业务平台服务器发700送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对数据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并将结构化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812和业务处理模块813;

存储模块812,用于存储数据接入模块811和业务处理模块813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业务展示模块814,给便于证据的回查及统计分析;

业务处理模块813,用于根据用户通过业务展示模块841发送的需求,向数据接入模块811发送控制命令获取车载智能采集终端100、探针采集终端200、平台服务器集群500、业务平台服务器700数据;将数据接入模块811处理的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完成警务数据的业务处理过程;具体为记录执法信息,设定执法路线,在车辆执法过程中对黑名单车辆进行检测、布控,同时把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服务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人工审核,通过审核的数据上报业务展示模块,对布控告警数据、执法路线以及执法记录进行审查、监督;该模块包含执法记录、黑名单匹配、执法路线设置、4g网络传输、违章记录审核、执法路线审核、布控告警、警务督导功能;并业务处理结果发送给业务展示模块814和存储模块812;

业务展示模块814,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展示处理结果和人机交互。对业务处理模块813和存储模块812发送的数据提供展示界面,方便警务人员操作系统。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业务展示模块814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为web界面。

业务处理人机交互系统810采用实时流数据分析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响应用户从web界面发起的请求,在海量存储数据和复杂数据计算上严格满足数据准确度和时间需求。业务处理人机交互系统810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利用数据接入模块811接收的数据进行多维度数据碰撞挖掘,得到精准的人物及车辆特征描述。

提供全视角的同步录像和相关数据的采集、上传、统计分析,可昼夜工作;通过人脸及车辆的检测、抓拍,实时进行智能识别及多维度信息挖掘,可以实现证据的自动采集分析以及自动对人物关系多维度的深度挖掘,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人物关系图谱和精确的人物定位信息以及实时的人员预警。

总之,本发明虽然列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