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6658发布日期:2019-11-16 00: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端视频流采集/传输模块、地面站视频流接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人脸采集模块及数据库交互模块;

所述无人机端视频流采集/传输模块负责调用树莓派通过usb接口挂载的uvc摄像头拍摄目标区域内的图像信息,并在视频流传输中提供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tcp模式与udp模式;

所述地面站视频流接收模块主要负责接收来自无人机子系统传来的数据包,将其解码成人脸识别模块能够识别处理的格式;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主要负责人脸识别功能,即将出现视频流中的目标人脸在交互界面中框出、报警;

所述地面站人脸采集模块提供实时采集模式与批量导入模式;

所述数据库交互模块包括(1)系统用户与密码对的增加、删除、修改;(2)姓名与身份识别号匹配互查;(3)人脸数据的批量导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端的视频流采集/传输模块负责调用树莓派通过usb接口挂载的uvc摄像头拍摄目标区域内的图像信息,实现为opencv计算机视觉库中提供的videoio模块下videocapture类的实例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视频流接收模块在tcp工作模式下,地面站的具体工作步骤为:(1)与服务器端建立socket连接;(2)发送协商数据包;(3)接收来自服务器端的tcp数据包;(4)解码数据包,传给人脸识别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具体步骤为:(1)接收来自地面站视频流接收模块传来的视频流信息;(2)初始化人脸识别模块并加载目标人脸特征值信息;(3)检测流中存在的人脸并用方框标出;(4)判断检测出的人脸是否为目标人脸,若是则进行标记并系统报警,记录出现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采集模块主要提供实时采集模式与批量导入模式;实时采集模式的工作流程为:(1)调用本地摄像头,实时拍摄采集对象人脸信息;(2)在适宜的人脸角度、合适的光照条件下,拍摄静态照片作为人脸采集图像;(3)提取人脸特征值,标注姓名与身份识别码;(4)写入人脸数据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交互模块包括(1)用户管理:系统用户与密码对的增加、删除、修改;(2)身份查询:姓名与身份识别号匹配互查;(3)人脸入库:人脸数据的批量导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主要通过与后台mysql数据库的user表进行交互来实现本系统用户与密码对新建、增加、删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查询主要通过与后台mysql数据库的face表进行交互,实现身份识别号与姓名的互相查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入库提供面对单张人脸图像的单个人脸入库与面对多张人脸图像的批量人脸入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人脸入库功能主要工作流程为:

(1)读取单张人像,使用dlib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人脸特征值;

(2)将特征值、身份识别号、姓名共同插入后台数据库face表中;

所述批量人脸入库采用递归调用单张人脸图像入库功能,其工作流程为:

(1)提取存储文件夹下存放的第一张人脸图片的特征值;

(2)以文件名中标注的姓名和身份识别码,与特征值共同插入人脸数据库face表;

(3)对该文件夹下存储的下一张图片重复上述操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人脸识别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无人机端的视频流采集/传输模块、地面站的视频流接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人脸采集模块及数据库交互模块;所述无人机端的视频流采集/传输模块负责调用树莓派通过USB接口挂载的UVC摄像头拍摄目标区域内的图像信息;所述地面站视频流接收模块主要负责接收来自无人机子系统传来的数据包,将其解码成人脸识别模块能够识别处理的格式;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主要负责人脸识别功能;所述地面站人脸采集模块提供实时采集模式与批量导入模式。本发明识别精度高,人脸图像不失真,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海;李懿攀;李天一;钱海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