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7721发布日期:2019-11-16 0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考虑空间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

根据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

将最大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比对,计算承载状态指标;

根据预设的评价标准,评价承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为多目标模型,包括以下目标函数,

第一目标函数:

其中,f1(q)为第一个目标函数,j为计算单元数量,为第j个计算单元区域复合系统内三大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为不同计算单元协调发展度的平均值,i1,j、i2,j、i3,j分别是指第j个计算单元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无量纲处理后的值,ij为第j个计算单元所有协调发展评价指标无量纲处理后的值,sj为第j个计算单元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标准值,c1,j、c2,j、c3,j分别为第j个计算单元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实际值,qijk为规划水平年第i个水源给第j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的供水量,i为水源数量,k为用水部门数量,aj为第j个计算单元的面积,gdpj为第j个计算单元单方水的gdp产出值,popj为第j个计算单元的人口,djk为第j个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排放的废污水重要污染因子的浓度,pjk为第j个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污水的排放系数;

第二目标函数:

其中,f2(q)为第二个目标函数,djk为第j个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的需水量;

第三目标函数:

其中,f3(q)为第三个目标函数,bijk为第i个水源向第j个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的供水效益,cijk为第i个水源向第j个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的供水费用;

第四目标函数:

其中,f4(q)为第四个目标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为,

qijk≥0

其中,qijk为规划水平年第i个水源给第j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的供水量,i为水源数量,k为用水部门数量,wrij为第j计算单元第i个水源的可供水量,djk为第j计算单元第k个用水部门的需水量,umaxij为第i个水源向第j计算单元的最大供水能力,为第j个计算单元水资源复合系统内三大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的多个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目标函数f(x)为,

其中,fn(x)为第n个目标函数,εn为第n个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

其中,fnbest为第n个目标的最佳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大人口规模的计算公式为,

fp=fem/[gdpp]

fem=gdp/wd*ws

其中,fp为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fem为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gdp为实际用水是wd时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wd为社会经济用水总量,ws为能够供给的最大水量,[gdpp]为社会发展水平的人均gd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状态指标计算公式为,

i′=p/fp

其中,i′为承载状态指标,p为实际人口规模,fp为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

8.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型模块:构建考虑空间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方案求解模块: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

规模计算模块:根据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

指标计算模块:将最大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比对,计算承载状态指标;

评价模块:根据预设的评价标准,评价承载状态。

9.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指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化配置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方法,包括构建考虑空间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根据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将最大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比对,计算承载状态指标;根据预设的评价标准,评价承载状态。同时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以面向空间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为基础,计算水资源承载状态指标,能够切实反映区域水资源的承载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增川;杨光;俞祎波;高晓琦;李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