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6073发布日期:2020-02-22 02: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也跟随着变更。为了满足情侣们的沟通使用需求,社交/情侣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应运而生。人们可以在各种情侣app上分享或者记录自己的社交史。

现在市面上众多情侣app供情侣使用,每一个app都有自己独立的账户体系,其中账户信息相互之间是不可共享的。一个用户a可以和不同用户b、c、d在不同的情侣app注册,甚至当a有多个账号时,也可以和不同的用户b、c、d在同一个的情侣app注册,b、c、d相互之间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所以当b、c、d深陷进一段感情之中,往往受到伤害的还是他们自己。

此外,情侣在社交结束时在情侣app解除关系,所有的记录都将清空。当一段新的社交关系开始时,并重新使用该app的时候,双方都无法得知自己男女朋友的历史的社交记录。因此,当社交关系中的任何一方,发现对方在社交记录上撒谎了,就容易产生纠纷,从而影响双方信任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社交信息及社交历史透明度,帮助增加情感信任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不同客户端的两个用户共享的第一社交认证信息;

将第一社交认证信息与已有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中的各用户进行身份比对,以确定在不同所述社交认证信息中是否包括同一用户;

在确定在两个以上的社交认证信息中均包括第一用户时,获取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

向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一关联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开始时间戳,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一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开始时间戳。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开始时间戳,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中,显示第一预设画面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来自不同客户端的所述第一用户与另一用户共同提交的撤销第二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信息;

基于所述撤销信息,向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二关联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撤销指令,获取所述第二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时间戳,所述第二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二关联信息包括所述撤销时间戳。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时间戳,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中,显示第二预设画面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画面效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开始时间戳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长,生成相应生长阶段的交际树;

所述第二预设画面效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时间戳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社交认证信息所对应的相应生长阶段的交际树的生命进行中止,生成枯萎的交际树。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社交认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来自不同客户端的两个用户共享的第一社交认证信息;

用户身份比对模块,用于将第一社交认证信息与已有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中的各用户进行身份比对,以确定在不同所述社交认证信息中是否包括同一用户;

重复用户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在两个以上的社交认证信息中均包括第一用户时,获取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

重复社交通知模块,用于向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一关联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以对来自不同客户端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存在同一用户在不同客户端或者以不同账户与多个用户存在重复社交关系,从而在发现该用户存在重复社交关系时,向相关用户发送该用户的多个社交信息的关联信息。

本公开基于区块链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在不同的社交客户端或者不同账户间,进行用户身份确定及比对,从而发现重复社交行为,并通知相关用户,以帮助用户及时制止情感欺骗,降低情感损失;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存储记录不可修改及删除的特性,还可以让在社交关系中的情侣知道对方所有真实的社交记录,预防情感欺骗行为,提高用户间的情感信任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任意情侣app的两用户的社交信息上传区块链的网络示意图;

图4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各客户端中显示建立社交关系的两用户之间的交际树;

图5意性示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用户的交际树进行比对及显示的方法流程图;

图6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的示例性应用环境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

区块链底层平台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基础服务、智能合约以及运营监控等处理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负责所有区块链参与者的身份信息管理,包括维护公私钥生成(账户管理)、密钥管理以及用户真实身份和区块链地址对应关系维护(权限管理)等,并且在授权的情况下,监管和审计某些真实身份的交易情况,提供风险控制的规则配置(风控审计);基础服务模块部署在所有区块链节点设备上,用来验证业务请求的有效性,并对有效请求完成共识后记录到存储上,对于一个新的业务请求,基础服务先对接口适配解析和鉴权处理(接口适配),然后通过共识算法将业务信息加密(共识管理),在加密之后完整一致的传输至共享账本上(网络通信),并进行记录存储;智能合约模块负责合约的注册发行以及合约触发和合约执行,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某种编程语言定义合约逻辑,发布到区块链上(合约注册),根据合约条款的逻辑,调用密钥或者其它的事件触发执行,完成合约逻辑,同时还提供对合约升级注销的功能;运营监控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发布过程中的部署、配置的修改、合约设置、云适配以及产品运行中的实时状态的可视化输出,例如:告警、监控网络情况、监控节点设备健康状态等。

平台产品服务层提供典型应用的基本能力和实现框架,开发人员可以基于这些基本能力,叠加业务的特性,完成业务逻辑的区块链实现。应用服务层提供基于区块链方案的应用服务给业务参与方进行使用。

区块链网络是由众多节点共同组成的一个端到端的去中心化网络,每个节点都允许获得一份完整的数据库拷贝,节点之间基于一套共识机制来共同维护整个区块链。

如图1所示,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上述区块链网络的分布式节点101、102、103、104、105和106;除此之外,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7、108和109。各个分布式节点之间可以通过通信链路进行连接,比如可以通过有线通信链路或无线通信链路进行连接等,多个分布式节点共同组成了区块链网络。另一方面,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107、108和109由网络接入相应的节点。

应该理解,图1中所示的分布式节点以及终端设备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分布式节点以及终端设备。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本示例实施方式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参考图2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来自不同客户端的两个用户共享的第一社交认证信息;

步骤s220.将第一社交认证信息与已有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中的各用户进行身份比对,以确定在不同所述社交认证信息中是否包括同一用户;

步骤s230.在确定在两个以上的社交认证信息中均包括第一用户时,获取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

步骤s240.向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一关联信息。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以对来自不同客户端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存在同一用户在不同客户端或者以不同账户与多个用户存在重复社交关系,从而在发现该用户存在重复社交关系时,向相关用户发送该用户的多个社交信息的关联信息。

本公开基于区块链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在不同的社交客户端或者不同账户间,进行用户身份确定及比对,从而发现重复社交行为,并通知相关用户,以帮助用户及时制止情感欺骗,降低情感损失;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存储记录不可修改及删除的特性,还可以让在社交关系中的情侣知道对方所有真实的社交记录,预防情感欺骗行为,提高用户间的情感信任度。

下面,结合图2-图5对本示例实施方式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210中,获取来自不同客户端的两个用户共享的第一社交认证信息。

其中,两个用户同意在某个情侣app建立关系,可以称为社交认证。而社交认证信息可以包括两个用户的用户信息、基于区块链所生成的时间戳,当前情侣app的属性信息,以及当前情侣app通信连接的区块链节点信息等。

详细而言,使用双方首先在情侣app里注册账号,且同意在某个情侣app新建社交关系之后,用户信息便可上传并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

如图3所示,图中有用户a、用户b、用户c、用户d、用户e。其中在步骤s311中,用户a与用户b在社交app1建立了社交关系,即发生了社交认证,同时将用户信息向区块链节点1上传;在步骤s321中,区块链节点1接收来自情侣app1的用户a与用户b的用户信息,同时生成该社交关系建立的时间戳,并将用户a与用户b的用户信息、时间戳、当前情侣app1的相关信息等保存在区块链节点1中。

同样地,在步骤s312中,用户b与用户c在社交app2建立了社交关系,即发生了社交认证,同时将用户信息向区块链节点2上传;在步骤s322中,区块链节点2接收来自情侣app2的用户b与用户c的用户信息,同时生成该社交关系建立的时间戳,并将用户b与用户c的用户信息、时间戳、当前情侣app2的相关信息等保存在区块链节点2中。

类似地,用户d与用户e的社交信息的上链过程如图中步骤s313、步骤s323所示。

需要补充的是,参照图4所示,在用户a与用户b建立社交关系时,即可产生一颗交际树的小苗在情侣app的社交庄园里生根发芽,如图4中401所示。同样地,用户b与用户c、用户d与用户e建立社交关系时,也可产生一颗交际树的小苗在情侣app的社交庄园里生根发芽,如图4中402、403所示。且该小苗可以随着两用户社交关系持续时间的延长而生长,如逐渐成为幼年树、青年树、壮年树,甚至在两人领取结婚证时可以开花结果。而在两用户在app上解除情侣关系时,交际树也随即枯萎。

本示例实施例中,在区块链网络中,多个区块链节点可以通过建立并加入某一合约,以实现联盟,从而生成联盟链。联盟链中的节点以及连接节点的终端可以实现联盟链内信息的共享。并且上传至联盟链(各节点)中的信息,具有不可篡改性和不可删除性,从而保证了信息的真实记录。后续描述中,所述联盟链或者区块链,均包括加入同一合约的各区块链节点,且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本公开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建立联盟链实现不同的情侣app账户信息共享,将不同的情侣app记录的社交记录加上时间戳存储于区块链。且存储在区块链上的社交记录不会随着岁月流转而消逝,不仅可以保证社交记录不会被篡改,而且还可以预防情感欺骗行为,提高用户间的情感信任度。

则在本步骤中,在有任意两用户在某情侣app建立社交关系并上传相关信息时,区块链可以获取来自该两个用户共享的社交认证信息。举例而言,如图3中所示,步骤s311中,用户a与用户b建立社交关系并将相关信息向区块链节点1上传;步骤s321中,区块链节点1接收并保存相关信息及生成时间戳;步骤s330中,区块链获取第一社交认证信息,其中第一社交认证信息可以包括用户a与用户b的用户信息、时间戳、情侣app1的相关信息,以及区块链节点1的信息等。

在步骤s220中,将第一社交认证信息与已有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中的各用户进行身份比对,以确定在不同所述社交认证信息中是否包括同一用户。

本示例实施例中,联盟链中的各节点可以连接多个相同的情侣app,也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情侣app,且不论同一用户在相同的情侣app注册了多个账号,或者在不同的情侣app注册了多个账号,只要是在同一联盟链中,均可以实现用户信息的共享。从而在全部用户信息中,进行目标信息的提取、比对、收集等。

本步骤中,在用户a与用户b建立社交关系后,联盟链可以获取用户a与用户b的第一社交认证信息。联盟链可以基于第一社交认证信息,将用户a与用户b的身份信息与已有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中的用户进行身份比对,从而确定用户a与用户b中的任意一个是否存在重复社交行为。

在步骤s230中,在确定在两个以上的社交认证信息中均包括第一用户时,获取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

首先,如图3所示,步骤s330中,区块链可以随时获取并存储任意区块链节点中的用户的社交认证信息。假设在用户a与用户b建立社交关系之前,已经存在如步骤s312中所示的用户c与用户b建立的社交关系,以及步骤s313中所示的用户d与用户e建立的社交关系。则在将用户a与用户b的身份信息与已有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中的用户进行身份比对,可以确定有两个社交认证信息中的用户均包括用户b,即可以确定用户b同时与两个用户共享有社交认证信息,确定用户b存在重复社交行为。

在步骤s240中,向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一关联信息。

在确定用户b存在重复社交行为后,区块链可以获取到包括用户b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即用户b的全部社交关系的社交认证信息,并向与用户b建立社交关系的其他用户所在的客户端发送用户b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一关联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信息可以包括社交认证信息的开始时间戳。即获取到用户b的全部社交关系的社交认证信息,并提取各社交认证信息中的开始时间戳。

进一步的,可以基于用户b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的开始时间戳,在与第一用户共享各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中,显示第一预设画面效果。其中,显示第一预设画面效果可以为根据用户b的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开始时间戳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长,生成相应生长阶段的交际树。例如,如前所述的,每段社交关系都会在情侣app中显示相应生长阶段的交际树,而当对方拥有其他的社交关系时,也可以在当前用户的社交庄园中显示对方的其他的交际树。

详细而言,当用户b同时拥有两段社交关系时,区块链获取到用户b的两个社交认证信息,即用户a与用户b的社交认证信息、用户b与用户c的社交认证信息,并提取各社交认证信息的时间戳。进一步向用户a(用户c)所在的客户端,发送用户b与用户c(用户a与用户b)的社交认证信息的时间戳,并基于该时间戳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长在用户a(用户c)的客户端,显示用户b与用户c(用户a与用户b)的相应生长阶段的交际树。

如图4中所示,用户a和用户c可以在所在的情侣app里发现用户b有两颗交际树,并辨别出用户b不专一,用户a与用户c可以选择结束这段社交关系。并在解除社交关系时,交际树随即枯萎。

本公开实施例,参照图5所示,通过建立联盟链实现不同的情侣app账户信息的共享。如图中社交app1(节点1)中用户a与用户b的交际树信息s511,及社交app2(节点2)中用户c与用户b的交际树信息s512。区块链可以获取用户及交际树信息s521,并进行用户信息比对s522,在发现相同的两个以上的交际树信息中包括同一个用户时,展示全部的交际树s531,否之则仅展示一颗交际树s532。从而辨别出同一用户在不同情侣app或者在同一情侣app拥有的多段社交关系,以在用户存在不专一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并提醒其他相关用户,以帮助用户及时制止情感欺骗,降低情感损失。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用户a(用户c)与用户b解除社交关系时,区块链可以获取来自不同客户端的用户a(用户c)与用户b共同提交的撤销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信息。区块链可以基于该撤销信息,向与用户b共享各社交认证信息的用户a与用户c所在的客户端发送该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二关联信息。

其中,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二关联信息可以包括撤销时间戳。即响应所述撤销指令,获取该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时间戳。

进一步的,可以基于用户b的该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时间戳,在与用户b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中,显示第二预设画面效果。所述第二预设画面效果根据该社交认证信息的撤销时间戳对用户b的第二社交认证信息所对应的相应生长阶段的交际树的生命进行中止,生成枯萎的交际树。

即,在用户a与用户b解除社交关系时,用户a与用户b的交际树在解除社交关系的时刻(撤销时间戳)起即枯萎。则可以在用户a和用户b的客户端中显示该枯萎的交际树。此时,用户c与用户b仍然存有社交关系,因此用户c在查看用户b的社交历史记录时,可以查看到用户b的枯萎的交际树。需要补充的是,假设用户a与用户b的交际树已经处在青年树阶段,则在当前阶段解除社交关系时,可以使交际树在青年树阶段枯萎。

进一步的,基于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将用户信息、时间、及情侣app信息打包上链。只有被授权的一方才能看到信息,可以让在社交关系中的情侣知道对方所有真实的社交记录,并且保证信息的隐私。

例如,在用户c或者未来某一时刻用户z与用户b建立社交关系时,用户c与用户z可以查看用户b曾经的社交历史记录,并且可以通过客户端中的提示,得知用户b曾经同时拥有过两段社交关系。

本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当自己查看对方的社交记录时,社交记录对彼此来说都是公开透明的,以帮助用户谨慎选择社交对象,使社交骗子无处遁形。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一段社交关系修成正果时,民政局还可以将结婚证书上传至区块链,同时会生成一张社交证书,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中。并在双方的情侣客户端中,显示第三预设画面效果。第三预设画面效果例如可以为交际树开花。且在夫妻二人孕育出下一代时,交际树上还可以结有果实。

此外,还可以在联盟链中接入婚礼服务、孕育、儿童成长、保险理财、法律咨询等领域的app,以为用户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本公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在不同的社交客户端或者不同账户间,进行用户身份确定及比对,从而发现重复社交行为,并通知相关用户,以帮助用户及时制止情感欺骗,降低情感损失;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存储记录不可修改及删除的特性,还可以让在社交关系中的情侣知道对方所有真实的社交记录,预防情感欺骗行为,提高用户间的情感信任度。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装置。如图6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装置600可以包括:

社交认证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来自不同客户端的两个用户共享的第一社交认证信息;

用户身份比对模块620,用于将第一社交认证信息与已有的全部社交认证信息中的各用户进行身份比对,以确定在不同所述社交认证信息中是否包括同一用户;

重复用户确定模块630,用于在确定在两个以上的社交认证信息中均包括第一用户时,获取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

重复社交通知模块640,用于向与所述第一用户共享各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全部用户所在的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全部所述社交认证信息的第一关联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信息管理方法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7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7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701、rom702以及ram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下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和装置中限定的各种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700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例如,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图2-图5所示的各个步骤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