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19709发布日期:2020-05-06 20:4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资源动态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及系统,其主要用用于国家电网电力物资质量检测的检测任务分配和分配策略优化。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加大电网物资抽检力度,物资抽检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管控力度不断加强。在整个检测流程中,检测任务的确定及其分配是其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现阶段缺少检测机构和检测资源的共享,检测任务由人工来分配,缺少科学的指导,从而造成现阶段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现象。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规划任务中解放出来,实现物资检测任务分配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可以有效提升送检分配效率和检测任务时效性,并有助于提升检测基地的资源利用率。本方法综合考虑了国家电网公司省市两级检测中心体系下检测任务分配的特点,设计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及系统,实现检测任务分配的高效益、搞效率和高可靠性。技术实现要素:随着近几年国家电网在各个网省省市两级检测中心体系的建设,配电物资的检测工作的任务量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按照经验的方式实现将检测任务分配到各个检测中心的方式体现出了效率低、科学性差、可靠性差的问题。检测任务智能分配主要是指各个检测机构及信息化系统积累的历史数据和检测机构实时共享的状态数据为基础实现检测任务的分配,实现从传统的人工分配到科学的智能分配,从而实现检测过程的高效益、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及系统,主要通过检测机构服务质量,检测机构实时承载能力和物流实时承载能力,经过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模型实现对检测任务的智能分配。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检测计划,包括物资种类、物资型号、供应厂商、中标批次、到货批次、样品数量、仓储位置以及检测等级;s2:通过检测计划中的物资种类和现阶段国网配电物资检测要求进行可执行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筛选;s3:对于s2筛选的检测机构,获取各个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检测机构实时承载能力和物流实时承载能力的数据;s4:将s3计算的三个指标进行检测任务分配模型计算;s5:最终s4的计算结果输出抽检策略。s1中的抽检计划的分析,包括获取抽检计划中的物资种类、物资型号、供应厂商、中标批次、到货批次、样品数量、仓储位置及相关要求的检测能级。s2中的物资种类及检测要求分析,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检测计划中的检测物资种类和检测等级;(2)根据(1)中的检测等级转化为相应的实验检测项目;(3)筛选具有该类物资和相应实验项目的所有检测机构;(4)根据预计完成时间选取检测机构完成时间前4名的检测机构,输出检测机构。在s3中,对检测机构服务质量、实时承载能力和物流实时承载能力的计算分析包括:(1)获取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检测机构及服务质量q服;(2)获取检测机构的检测效率p检和等待时间t等;(3)获取检测机构的最快配送时间t配。s4中检测任务分配模型的计算分析包括:(1)利用检测中心的检测效率p检、等待时间t等计算检测时间t检;(2)单个检测样品分配,计算各个检测机构的t检检测时间,选取最短的检测时间检测机构oi,然后重新计算该检测机构的等待时间ti;(3)循环(2),直至将所有的样品分配完成,获取每个检测机构分配的样品数量di;(4)在检测机构中剔除样品数量小的检测机构,将其分配的到其它检测机构;(5)计算所有分配检测机构的样品总数量及预期开始检测时间和预期完成时间。s5中输出的抽检策略包括配送物资种类、物资型号、仓储位置、分配检测机构、分配检测机构、预期开始检测时间以及预期完成时间。获取检测计划中的检测屋子种类和检测登记,并将检测等级转化为相应的实验检测项目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的检测需求等级j及物资种类m;(2)检索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库中物资m,如果物资种类存在,执行(3);如果物资种类不存在,直接返回该物资类别不存在,并结束分配计算;(3)通过物资种类m及检测需求等级j,在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库中检索其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目g。检测机构完成时间利用等待时间和检测时间进行计算,其步骤包括:(1)获取检测中心的检测效率p检、等待时间t等计算检测时间t检,计算方式如下:t检=d检×p检+t等(2)各个检测机构的检测完成时间th计算方式如下:(3)*t等等待时间,t配配送时间,t检检测需要的时间利用计划预期完成时间与实际完成时间进行计算获得其检测机构对应的服务质量q服;利用配送效率和距离计算配送时间与实际配送等待时间相加计算得到最快配送时间t配。进一步的,检测机构再次分配被剔除的检测机构的样品时,在已分配的基础上,去除被剔除的检测机构,进行分配,其方法如下:(1)将剔除的检测机构从已筛选出的检测中剔除,生成剩余检测机构组合;(2)计算已分配样品后的各类权值和参数;(3)按照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模型的计算方法重新进行分配。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适于配电物资检测任务省级及全国的检测任务分配。在检测任务分配和检测效率优化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基于经验的人工分配方法,本方法特征能够实现智能规划、科学稳定的特征点,同时对检测任务的管理和检测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可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基于检测机构评价的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方法模型设计图;图3为本发明时间差计算权值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做出任何改动也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检测计划,主要包括物资种类、物资型号、供应厂商、中标批次、到货批次、样品数量、仓储位置、检测等级;s2:通过检测计划中的物资种类和现阶段国网配电物资检测要求进行可执行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筛选;s3:对于s2筛选的检测机构,获取各个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检测机构实时承载能力和物流实时承载能力的数据;s4:将s3计算的三个指标进行检测任务分配模型计算;s5:最终s4的计算结果输出抽检策略对步骤s1中的抽检计划的分析,获取抽检计划中的物资种类、物资型号、供应厂商、中标批次、到货批次、样品数量、仓储位置及相关要求的检测能级。对步骤s2中的物资种类及检测要求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获取s1中的检测计划中的检测物资种类和检测等级;s22:根据s1中的检测等级转化为相应的实验检测项目;s22:筛选具有该类物资和相应实验项目的所有检测机构;s23:根据各个检测机构的检测完成时间th计算方式如下:*t等等待时间,t配配送时间,t检检测需要的时间s24:选取检测机构完成时间前4名的检测机构,输出检测机构。步骤s3中对检测机构服务质量、实时承载能力和物流实时承载能力的计算分析包括:s31:获取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检测机构及服务质量q服;s32:获取检测机构的检测效率p检和等待时间t等;s33:获取检测机构的最快配送时间t配。步骤s4中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模型的计算分析包括:s41:利用s3中获取检测中心的检测效率p检、等待时间t等计算检测时间t检,计算方式如下:t检=d检×p检+t等*t等等待时间,t配配送时间,t检检测需要的时间,d检检测物资数量;s42:单个检测样品分配,计算各个检测机构的t检检测时间,选取最短的检测时间检测机构oi,然后重新计算该检测机构的等待时间ti;s43:循环s42,直至将所有的样品分配完成,获取每个检测机构分配的样品数量di。s44:在检测机构中剔除样品数量小的检测机构,将其分配的到其它检测机构。计算其分配样品少于5件且小于总数的四分之一,即标记为剔除检测机构。s45:计算所有分配检测机构的样品总数量及预期开始检测时间和预期完成时间。步骤s5中使用通过s4计算结果生成抽检策略,主要包括配送物资种类、物资型号、仓储位置、分配检测机构、分配检测机构、预期开始检测时间、预期完成时间。步骤s22中检测等级转化为相应的实验检测项目的步骤包括:s221、获取步骤s21中获取的检测需求等级j及物资种类m;s222、检索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库中物资m,如果物资种类存在,执行s223;如果物资种类不存在,直接返回该物资类别不存在,并结束分配计算;s223:通过物资种类m及检测需求等级j,在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库中检索其对应的所有检测项目g。检测机构完成时间利用等待时间和检测时间进行计算,其步骤包括:(1)获取检测中心的检测效率p检、等待时间t等计算检测时间t检,计算方式如下:t检=d检×p检+t等(2)各个检测机构的检测完成时间th计算方式如下:(3)*t等等待时间,t配配送时间,t检检测需要的时间。利用计划预期完成时间与实际完成时间进行计算获得其检测机构对应的服务质量q服;利用配送效率和距离计算配送时间与实际配送等待时间相加计算得到最快配送时间t配。检测机构再次分配剔除机构的样品时,其特征在于,在已分配的基础上,去除剔除机构,进行分配,其方法如下:(1)将剔除检测机构从以筛选出的检测中剔除,生成剩余检测机构组合;(2)计算已分配样品后的各类权值和参数;(3)按照检测任务智能分配模型的计算方法重新进行分配。本发明主要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决策树技术和动态规划的技术,实现对历史检测机构数据、检测机构检测能力、检测机构承载能力的科学有效的分析,提取数据内部关联关系和数据与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对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利用抽检策略种抽检物资种类、数量和所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与现阶段检测机构的实时检测能力、检测承载能力进行匹配。确定满足需求的检测机构,然后通过样品仓储位置和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最终确定检测机构的任务分配。检测机构匹配计算:检测机构匹配计算主要是实现从此次抽检方案中寻找满足检测需求的检测机构,其主要的计算过程如下:输入数据:抽检计划(主要包括物资名称、物资型号、厂商、中标批次、到货批次和样品量)如下表:检测机构数据:主要包括检测机构和对应检测物资所可以进行检测试验的级别。序号检测机构检测级别1xxxx1b2xxxx2b3xxxx3a4xxxx4c………数据输出:该次抽检共计220kv变压器90台,该90台检测机构共分为4个公司,6个批次。按照10%需要进行a级检测、80%需要进行b级检测,10%进行c级检测的需求可获得基本检测需求数据。并附带数据表如下:即此次抽检物资共需要a级检测13台、b级检测64台,c级检测13台。满足需求的机构:针对生成的检测需求和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检测机构的匹配情况如下。序号检测机构a级b级c级1xxxx164132xxxx264133xxxx31364134xxxx413……………检测任务分配高效性计算:检测任务分配高效性计算主要在检测任务分配的时候要以收样时间最快为原则,即保证检测任务完成的高效性。检测机构实时数据,通过检测机构的实时数据进行和抽检策略,按照其承载能力和检测效率进行任务模拟分配,计算其检测机构收样效率,从而以高效原则进行计算。其主要的计算过程如下:输入数据:主要包括物资名称、物资型号、厂商、中标批次、到货批次和样品数量。如下表:检测机构数据:首先要考虑检测资源相对匮乏的检测项目,如a级检测项目,将需要检测的90台设备中的13台设备直接需要配送到xxxx3进行检测。则配送完之后的实时承载能力如下:然后考虑检测数量比较少的项目,如c级检测项目,c级检测项目共13台,根据最快效率计算,xxxx1需要25天后完成、雄安检测中心需要10天后完成、xxxx2需要9天后完成、xxxx4需要2天后完成。则将需要进行c级检测项目的12天配电变压器配送到xxxx4。则此时的检测机构实时承载能力如下:最后剩下的64台配电变压器需要进行b级检测项目,可以进行b级检测项目的有xxxx1、xxxx2和xxxx3。对64台配电变压器采用动态规划的计算方法进行分配。其过程如下:以等待天数最大的检测机构为准则,计算各个检测机构的检测量。如图所示,以xxxx122天为基准计算得:序号检测机构计算过程检测量1xxxx1(22-22)*40台2xxxx2(22-8)*570台3xxxx3(22-7)*690台………然后判断各个检测机构的检测量总和是大于需求。如果检测量综合大于需求量,则不需要xxxx1的检测分包。否则需要该检测机构加入到任务分配中。由于此次计算(75+90)>64则此次不需要xxxx1加入到任务分配中。如此剩下xxxx2和xxxx3两个检测机构,再次重复上面的操作,两者的检测量总和为6台,6小于64则需要两个检测机构进行任务分配。任务分配过程:首先将多余量出去,即先给xxxx3分配8台后,xxxx2与xxxx3的等待时间即相同,然后对两个检测机构进行每日满额分配,即计算两者同时进行其收样时间。收样时间(天)=(64-6)/(5+6)=5.3(天)即最大收样时间为5.3天,则雄安分配b级别检测量为:xxxx2分配量=5*5.3=27台xxxx3的b级检测量为:(6+1)*5.3=37(台)数据输出:该次抽检共计220kv变压器90台,该90台检测机构共分为4个公司,6个批次。按照10%需要进行a级检测、80%需要进行b级检测,10%进行c级检测的需求可获得基本检测需求数据。其工作量主要由xxxx2、xxxx3、xxxx4承担,其最终收样时间为14个工作日。其结果如下:配送代价计算:在配送过程中,配送时间也是影响收样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考虑检测机构与仓储质检的配送问题,在选择检测机构的时候,距离存储地点越近的检测机构,其被选择的优先级越高,就近原则是减少物流周期和物流成本的主要原则,其保证了物流的最大可靠性和成本最低,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检测过程的可靠性。输入数据:检测计划及其仓储情况,主要包括物资名称、物资型号、厂商、中标批次、到货批次及仓储位置,其数据如下:各个检测机构与仓储质检的物流配送实时状况计算过程:此次以64台配电变压器的配送为样例进行计算,xxxx2配送64台配电变压器到不同的检测机构,其配送时间计算为:配送时间=(配送总量/单次送量)*配送周期+等待时间数据输出输出的结果中心库配送此类物资到不同的检测中心所需要的配送时长,其表如下:服务最优原则计算:服务最优计算是针对不同的检测机构对该类检测设备的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来评估不同检测机构对该类产品的检测服务质量。考虑不同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服务和检测质量来分配检测任务的原则,即尽量在允许的情况选择检测机构服务质量好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任务分配。主要通过检测机构历史的检测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原则形成不同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估,通过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输入数据:历史检验结果,主要包括抽检计划预计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等。计算过程:获取历史的检测计划数据,计算每次的任务完成时间差q,计算方式如下:m为预计完成时间,n为实际完成时间然后计算按照距离现在时间越近,权值越高计算加权时间差,去权值如图3所示。然后计算总的服务质量f计算方式如下:输出信息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检测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其结果如下:配送策略计算:配送策略主要是在配送匹配基础上充分的考虑高效性、配送代价和服务质量进行配送策略的计算。其主要的主要的思想是以收样周期最快为原则,将服务质量因素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时间周期中,最终寻找最优的时间效率。输入信息:基本配送策略配送代价:服务质量:计算过程:效率周期指任务分配到检测机构所需要的周期以及检测机构检测质量的一个综合效果的反映。其主要由检测周期与配送周期之和构成,同时受检测机构服务质量的影响,其检测服务质量越高,其效率周期约小,其检测服务质量越差,其效率周期越大。其计算方式如下:效率周期=(检测周期+配送周期)*服务质量/100=检测周期*服务质量/100+配送周期*服务质量/100首先将服务质量测周期划归到检测周期及配送周期,其结果如下:加权的配送周期计算,其结果如下:计算其物流等待时间与配送等待时间的总体差,获得等待时长,其计算方式为等待时长:如果检测等待时间>物流等待时间,其检测等待时间为物流等待时间,否则不变。获得新的检测等待时间如下:计算每台的配电变压器的平均收样时间,即收样效率=检测加权效率+配送加权效率。结果如下:然后通过检测任务分配高效性计算即可获性的检测任务分配策略。分配完a级检测任务后期情况如下:分配完c级检测任务后如下:分配完b级检测任务后如下:输出数据:输出数据为最终的分配策略及其收样周期。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