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86083发布日期:2020-05-19 21:4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智能整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美容就是修饰和改善人的外貌,使其美丽或具有人们所需求的形态。一般面部美容整形就是针对鼻部、眼部、嘴部等局部器官进行替换调整,目前,一般都是通过专业医生的肉眼对人体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例如:采集手术前的人脸图像)而进行手术,也有文献报道,医生根据用户的美容需求和三维模型,在用户的脸部的三维模型上勾勒出整形的角度和位置及注明手术方式,后台服务器获取用户的三维模型、用户脸部模型,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匹配的历史调整颧骨整形和鼻梁垫高的美容效果,后台服务器再根据所述历史美容效果,调整用户脸部的三维模型,并生成用户的预期术后效果模型,并将所述预期术后效果模型发送给用户,用户就可以在做整形手术前可以看到自己术后的模拟模型。

但是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该方法的评估有医生人为因素的介入,需要医生的专业水平足够好,才能在用户的脸部的三维模型上勾勒出较理想的整形角度和位置,否则,容易导致模拟失真。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够根据用户面部特征和模型处理而减少人为因素,能够真实模拟出用户所选择整形后的仿真模型,减少医生的美容失误和用户抱怨。

申请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医美整形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利用面部各个部位数据库,将大量顾客较为满意的模型作为标准方案进行替换,减少人为因素,预先将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模型呈现给顾客。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和设备。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社交平台展示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用户档案,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形,生成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

(2)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标准模型的面部方向、角度保持一致;在标准模型上确定显著的面部特征点位,再在三维模拟实体上对应位置上标记出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大小使三维模拟实体上所标记出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重合;

(3)在标准模型上再次确定出新的面部特征点位,对应在三维模拟实体的对应部位上标记出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使三维模拟实体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完全重合,完成三维模拟实体的拓扑线标准化,生成与标准模型大小、方向、拓扑线一致的待修整模型及其对应的待修整贴图;

(4)结合用户的整形意愿,对待修整模型上拟整形部位进行调整,和/或,对待修整贴图进行微调或调整,生成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

(5)将步骤(4)得到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保存,上传至管理平台,结合用户档案信息将其经3d渲染处理和文本编辑处理,形成链接,借助社交平台发送给相应用户,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5)具体为:

5.1)将步骤3)生成的待修整模型及待修整贴图和步骤(4)得到修整模型的obj文件和修整贴图texture文件保存,上传到管理平台中对应的用户档案,管理平台生成网页链接并调用社交平台的“分享”接口,对网页链接加载用户名、文本信息以及logo等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5.2)客户端根据用户档案中的订单id调取用户档案中的所有信息,用3d渲染引擎工具对网页进行3d渲染处理,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1)具体为:

(1.1)建立用户档案,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整形意向;个人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

(1.2)从客户的正面、左侧、右侧、仰头、低头五个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形,以及各个面部点位的扫描距离信息;

(1.3)生成原始模型,并提取出原始面部贴图;

(1.4)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2)中标准模型的确定是根据《gbt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标准设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2)中标准模型的标准拓扑线是水平方向以及纵横方向规整流畅的。

进一步限定,步骤(2)涉及的面部特征点位包括眼睛、鼻子、嘴唇和下巴上的至少6个点位。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4)具体为:

(4.1)收集大量普通人体面部模型和有过整容经历的人所挑选的较满意的面部模型,按照面部各部位分组,建立各个整形部位数据库;各个整形部位数据库包括鼻子、脸部、额头、眉毛、嘴部、下巴、皮肤、眼睛的数据库;

(4.2)用户需求分析,确定用户的整形意向及整形部位;

(4.3)在相应整形部位数据库中提取整型部位所对应的人体面部模型,导入模型处理软件中,并导入待修整模型和/或待修整贴图,提取出人体面部模型上拟整形的部位,将其替换至待修整模型上,根据客户意向和美容经验判断替换后的方案是否合适,若是,则导出替换后的仿真模型。

也可以限定为,所述步骤(4)具体为

(4.1)收集大量普通人体面部模型和有过整容经历的人所挑选的较满意的面部模型,按照面部如鼻子、脸部、额头、眉毛、嘴部、下巴等各部位分组,建立各个整形部位数据库;各个整形部位数据库包括鼻子、脸部、额头、眉毛、嘴部、下巴的数据库;

(4.2)用户需求分析,确定用户的整形意向及其整形部位;

(4.3)若整形意向及其整形部位中只涉及眼睛和皮肤,则进行步骤(4.4);若未涉及眼睛和皮肤,则进行步骤(4.5);若眼睛和/或皮肤与其他部位,则进行步骤(4.4)后进行步骤(4.5);

(4.4)利用图片处理软件导入待修整贴图,根据客户意向和美容经验,对待修整贴图进行微调,导出微调后的仿真贴图;

(4.5)相应整形部位数据库中提取整型部位所对应的人体面部模型,导入模型处理软件中,并导入待修整模型,提取出人体面部模型上拟整形的部位,将其替换至待修整模型上,根据客户意向和美容经验判断替换后的方案是否合适,若是,则导出替换后的仿真模型。

一种能够实现上述的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素材采集模块、视频素材取帧模块、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模型贴图处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社交交互平台链接生成模块以及网页3d模型渲染模块;

视频素材采集模块,用于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和面部点位到镜头距离信息;

视频素材取帧模块,用于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所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获取单帧图片;

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用于根据视频素材取帧模块所获取的单帧图片和面部点位到镜头距离信息处理面部贴图;

模型贴图处理模块,用于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调出标准模型,根据标准模型对三维模拟实体进行拓扑线标准化处理;再结合用户意愿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行修整处理,生成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调取视频素材采集模块所提供的用户档案信息,和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存储;

网页3d模型渲染模块,对数据管理模块所提供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进行3d渲染处理;

社交交互平台链接生成模块,用于加载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用户档案信息和3d渲染处理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生成网页链接,可发送给相应用户,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一种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设备,其包括客户端、扫描器件和计算机;

扫描器件,包括上述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视频素材取帧模块和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形,根据视频素材形成用户的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并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发送给设计平台;;

计算机,包括设计平台和管理平台;其中,设计平台包括模型贴图处理模块,管理平台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和社交交互平台链接生成模块;设计平台接收扫描器件发送的三维模拟实体,调出标准模型,根据标准模型对三维模拟实体进行拓扑线标准化处理,再结合用户意愿对模型和贴图分别进行修整处理,生成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发送给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结合用户档案信息中的订单id生成网页链接;

客户端,与计算机相互通讯,向计算机传送用户档案,并接收计算机处理好的网页链接,调取用户档案信息,进行3d渲染处理和文本编辑处理,通过社交平台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本申请的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主要是通过建立标准模型,以标准模型为基准对采集用户的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进行大小、角度调整和拓扑线标准化处理,之后按照客户意愿,利用面部各个部位数据库,将大量顾客较为满意的模型作为标准方案进行替换,不需要专业医师做主要整形修整工作,减少人为因素,而且仿真结果自然不失真,预先将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模型呈现给顾客,帮助缓减顾客整容前的疑虑和心里恐惧,减少医生手术失误,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医患纠纷。

(2)本申请的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系统可以基于常见的微信、qq、msn等社交平台实现,方便用户,满足互联网发展需求。

(3)本申请无需特定的显示设备,通过普通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平台即可让客户随时随地呈现,脱离专业展示设备的束缚,减少设备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的信息交互图。

图3为原始模型。

图4为原始面部贴图。

图5为标准模型。

图6为三维模拟实体和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现有的美容仿真技术中经常需要有医生介入评估,需要医生的专业水平足够好,否则,容易导致模拟失真。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够根据用户面部特征和模型处理而减少人为因素,能够真实模拟出用户所选择整形后的仿真模型,减少医生的美容失误和用户抱怨。

本申请的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设备,可以借助常见的社交平台如微信、msn、qq或者其他成熟的网络即可展示,方便用户查看。

本申请所涉及的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系统,其包括视频素材采集模块、视频素材取帧模块、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模型贴图处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社交交互平台链接生成模块以及网页3d模型渲染模块;

视频素材采集模块,用于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像信息和面部点位到镜头距离信息;

视频素材取帧模块,用于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所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获取单帧图片;

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用于根据视频素材取帧模块所获取的单帧图片和面部点位到镜头距离信息处理形成用户的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

模型贴图处理模块,用于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调出标准模型,根据标准模型对三维模拟实体进行拓扑线标准化处理;再结合用户意愿对模型和贴图分别进行修整处理,生成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调取视频素材采集模块所提供的用户档案信息,和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存储;

网页3d模型渲染模块,对数据管理模块所提供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进行3d渲染处理;

社交交互平台链接生成模块,用于加载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用户档案信息和3d渲染处理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生成网页链接,可发送给相应用户,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设备,其包括客户端、扫描器件和计算机,参见图1所示。

一种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设备,其包括客户端、扫描器件和计算机;

扫描器件,包括上述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视频素材取帧模块和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形,根据视频素材形成用户的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并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发送给设计平台;;

计算机,包括设计平台和管理平台;其中,设计平台包括模型贴图处理模块,管理平台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和社交交互平台链接生成模块;设计平台接收扫描器件发送的三维模拟实体,调出标准模型,根据标准模型对三维模拟实体进行拓扑线标准化处理,再结合用户意愿对模型和贴图分别进行修整处理,生成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或仿真贴图,发送给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结合用户档案信息中的订单id生成网页链接;

客户端,与计算机相互通讯,向计算机传送用户档案,并接收计算机处理好的网页链接,调取用户档案信息,进行3d渲染处理和文本编辑处理,通过社交平台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参见图2,其由以下步骤实现:

(1)建立用户档案,利用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和视频素材取帧模块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形信息和面部点位到镜头距离信息,并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一帧一帧提取单帧图片,再对单帧图片进行处理,生成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具体为:

(1.1)用户从客户端注册、登录,输入个人信息和整形意向,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整形意向,发送至管理平台,建立用户档案,个人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基本脸型等信息;

(1.2)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从客户的正面、左侧、右侧、仰头、低头五个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像信息,以及面部各个点位到扫描镜头的扫描距离信息;

(1.3)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取帧模块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一帧一帧提取单帧图片,再对单帧图片进行处理,生成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参见图3和图4。

(1.4)扫描器件的的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发送给设计平台;

(2)设计平台接收扫描器件发送的三维模拟实体,并调取标准模型,

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标准模型的面部方向、角度保持一致;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在标准模型上确定显著的面部特征点位,再在三维模拟实体上对应位置上标记出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大小使三维模拟实体上所标记出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重合;

具体为:

(2.1)创建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的确定是根据《gbt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标准设定,参见表1,标准模型的标准拓扑线是水平方向以及纵横方向规整流畅的,参见图5。

(2.2)设计平台的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标准模型的面部方向、角度保持一致;

(2.3)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在标准模型的眼部内眦、眼部外眦、上眼睑、下眼睑、鼻尖、鼻翼、鼻根、上唇结节、下唇唇影、左嘴角、右嘴角以及下巴尖等显著的面部特征点位上标记处至少6个点位;

(2.4)在三维模拟实体上对应位置上标记出与步骤(2.3)相同的面部特征点位;

(2.5)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大小使三维模拟实体上所标记出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全部重合,参见图6。

(3)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在标准模型上再次确定出至少6个新的面部特征点位,即眼部内眦、眼部外眦、上眼睑、下眼睑、鼻尖、鼻翼、鼻根、上唇结节、下唇唇影、左嘴角、右嘴角以及下巴尖等面部特征点位中至少选6个点,对应在三维模拟实体的相同部位上标记出数量相同的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使三维模拟实体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完全重合,完成三维模拟实体的拓扑线标准化,生成与标准模型大小、方向、拓扑线一致的待修整模型及其对应的待修整贴图,发送至计算机的管理平台。

(4)结合用户意愿,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对待修整模型上拟整形部位进行调整,并利用设计平台的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对待修整贴图进行调整,生成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仿真贴图,具体为:

(4.1)管理平台的数据管理模块在先收集大量普通人体面部和有过整容经历的人所挑选的较满意的面部部位作为标准样品,将其对应的面部模型按照面部如眼睛、皮肤、鼻子、脸部、额头、眉毛、嘴部、下巴等各部位分组,建立眼睛数据库、皮肤数据库、鼻子数据库、脸部数据库、额头数据库、眉毛数据库、嘴部数据库、下巴数据库等,存储;

(4.2)管理平台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需求并进行分析,确定用户的整形意向为双眼皮和高鼻梁、尖下巴,所涉及整形部位为眼睛、鼻子和下巴。

(4.3)设计平台在鼻子数据库和下巴数据库中分别提取出与用户意愿最接近的面部模型,导入模型贴图处理模块中,再导入步骤(3)的待修整模型,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将所导入的各面部模型中的鼻子、下巴提取出来并替换至待修整模型上,再在眼睛数据库中提取出与用户意愿最接近的面部模型,将所导入的面部模型中的眼睛提取出来并替换至待修整贴图上,根据客户意向和美容经验判断替换后的方案是否合适,若是,则导出替换后的仿真模型;若否,则重复替换,直至方案适合,客户满意为止。

(5)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处理好之后将步骤(4)得到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和仿真贴图保存,上传至管理平台,结合用户档案信息将其经3d渲染处理和文本编辑处理,形成链接,借助微信平台发送给相应用户,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具体为:

5.1)将步骤3)生成的待修整模型及待修整贴图和步骤(4)得到仿真模型的obj文件和仿真贴图texture文件保存,上传到管理平台中对应的用户档案,管理平台生成网页链接并调用微信平台的“分享”接口,对网页链接加载用户名、文本信息以及logo等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5.2)客户端根据用户档案中的订单id调取用户档案中的所有信息,用3d渲染引擎工具对网页进行3d渲染处理,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通过手机登录微信可直接查看。

实施例2

一种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其由以下步骤实现:

(1)建立用户档案,利用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和视频素材取帧模块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形信息和面部点位到镜头距离信息,并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一帧一帧提取单帧图片,再对单帧图片进行处理,生成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具体为:

(1.1)用户从客户端注册、登录,输入个人信息和整形意向,从而建立用户档案,采集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整形意向;个人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基本脸型等信息;

(1.2)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从客户的正面、左侧、右侧、仰头、低头五个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像信息,以及面部各个点位到扫描镜头的扫描距离信息;

(1.3)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取帧模块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一帧一帧提取单帧图片,再对单帧图片进行处理,生成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

(1.4)利用扫描器件的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和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

(2)计算机设计平台的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取标准模型,并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标准模型的面部方向、角度保持一致;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在标准模型上确定显著的面部特征点位,再在三维模拟实体上对应位置上标记出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大小使三维模拟实体上所标记出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重合;

具体为:

(2.1)创建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的确定是根据《gbt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标准设定。标准模型的标准拓扑线是水平方向以及纵横方向规整流畅。

(2.2)利用设计平台的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标准模型的面部方向、角度保持一致;

(2.3)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在标准模型的眼部内眦、眼部外眦、上眼睑、下眼睑、鼻尖、鼻翼、鼻根、上唇结节、下唇唇影、左嘴角、右嘴角以及下巴尖等显著的面部特征点位上标记处至少6个点位;

(2.4)在三维模拟实体上对应位置上标记出与步骤(2.3)相同的面部特征点位;

(2.5)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大小使三维模拟实体上所标记出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全部重合。

(3)在标准模型上再次确定出至少6个新的面部特征点位,即眼部内眦、眼部外眦、鼻尖、鼻翼、上唇结节以及下巴尖等6个面部特征点位,对应在三维模拟实体的相同部位上标记出数量相同的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使三维模拟实体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完全重合,完成三维模拟实体的拓扑线标准化,生成与标准模型大小、方向、拓扑线一致的待修整模型及其对应的待修整贴图。

(4)结合用户意愿,利用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对待修整贴图进行微调,生成修整贴图,具体为:

(4.1)管理平台在先收集大量普通人体面部和有过整容经历的人所挑选的较满意的面部部位作为标准样品,将其对应的面部模型按照面部如眼睛、脸型、额头、嘴部、皮肤、下巴等各部位分组,建立眼睛数据库、额头数据库、脸型数据库、嘴部数据库、皮肤数据库、下巴数据库等样品数据库;

(4.2)管理平台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需求并进行分析,确定用户的整形意向为双眼皮和美白、祛痘,所涉及整形部位为眼睛和脸部。

(4.3)设计平台在眼睛数据库、皮肤数据库中提取出与客户意愿最接近的眼睛和皮肤对应的面部模型,导入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软件中,再导入步骤(3)的待修整贴图,参照所导入的面部模型中的眼睛和皮肤,对待修整贴图进行微调,导出微调后的仿真贴图。

(5)设计平台将步骤(4)得到修整后的仿真贴图和步骤(3)的待修整模型一起上传至管理平台,结合用户档案信息将其经3d渲染处理和文本编辑处理,形成链接,借助qq平台发送给相应用户,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于社交平台的可视化面部美容整形仿真模拟方法,其由以下步骤实现:

(1)建立用户档案,利用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和视频素材取帧模块从多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形信息和面部点位到镜头距离信息,并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一帧一帧提取单帧图片,再对单帧图片进行处理,生成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具体为:

(1.1)用户从客户端注册、登录,输入个人信息和整形意向,从而建立用户档案,采集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整形意向;个人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身高、基本脸型等信息;

(1.2)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从客户的正面、左侧、右侧、仰头、低头五个角度采集客户的面部图像信息,以及面部各个点位到扫描镜头的扫描距离信息;

(1.3)扫描器件的视频素材取帧模块从视频素材采集模块采集的客户的面部图形中一帧一帧提取单帧图片,再对单帧图片进行处理,生成原始模型和原始面部贴图;

(1.4)利用扫描器件的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和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

(2)计算机设计平台的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取标准模型,并

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标准模型的面部方向、角度保持一致;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在标准模型上确定显著的面部特征点位,再在三维模拟实体上对应位置上标记出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大小使三维模拟实体上所标记出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重合;

具体为:

(2.1)创建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的确定是根据《gbt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标准设定。标准模型的标准拓扑线是水平方向以及纵横方向规整流畅。

(2.2)利用设计平台的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将原始面部贴图与原始模型贴合,形成三维模拟实体,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方向和角度,使其与标准模型的面部方向、角度保持一致;

(2.3)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在标准模型的眼部内眦、眼部外眦、上眼睑、下眼睑、鼻尖、鼻翼、鼻根、上唇结节、下唇唇影、左嘴角、右嘴角以及下巴尖等显著的面部特征点位上标记处至少6个点位;

(2.4)在三维模拟实体上对应位置上标记出与步骤(2.3)相同的面部特征点位;

(2.5)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调整三维模拟实体的大小使三维模拟实体上所标记出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全部重合。

(3)在标准模型上再次确定出至少6个新的面部特征点位,即眼部内眦、眼部外眦、鼻尖、鼻翼、上唇结节以及下巴尖等6个面部特征点位,对应在三维模拟实体的相同部位上标记出数量相同的面部特征点位,调整使三维模拟实体的面部特征点位与标准模型的面部特征点位完全重合,完成三维模拟实体的拓扑线标准化,生成与标准模型大小、方向、拓扑线一致的待修整模型及其对应的待修整贴图。

(4)结合用户意愿,利用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对待修整模型上拟整形部位进行调整,生成修整后的仿真模型,具体为:

(4.1)管理平台在先收集大量普通人体面部模型和有过整容经历的人所挑选的较满意的面部部位作为标准样品,按照面部如鼻子、脸部、额头、眉毛、嘴部、下巴等各部位分组,建立各个整形部位数据库;各个整形部位数据库包括鼻子、脸部、额头、眉毛、嘴部、下巴的数据库形成样品数据库

(4.2)管理平台接收客户端上传的用户需求并进行分析,确定用户的整形意向为高鼻梁尖和下巴,所涉及整形部位为鼻子和下巴部位。

(4.3)设计平台在鼻子数据库和下巴数据库中分别提取出与用户意愿最接近的面部模型,导入模型贴图处理模块中,将所导入的各面部模型中的鼻子、下巴提取出来并替换至待修整模型上,根据客户意向和美容经验判断替换后的方案是否合适,若是,则导出替换后的仿真模型;若否,则重复替换,直至方案适合,客户满意为止。

(5)设计平台将步骤(4)得到仿真模型和步骤(3)的待修整贴图保存,一起上传至管理平台,结合用户档案信息将其经3d渲染处理和文本编辑处理,形成链接,借助msn社交平台发送给相应用户,以可视化仿真界面呈现给用户。

上述实施例1~3,在步骤(4.2)用户需求分析是判断,若整形意向及其整形部位中只涉及眼睛和皮肤,则只需要调整或微修待修整贴图;若未涉及眼睛和皮肤,则只需要调整待修整模型;若眼睛和/或皮肤与其他部位,则待修整模型和待修整贴图都需要调整,至于调整没有先后顺序要求。

进一步说明,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视频素材采集模块和视频素材取帧模块可以用市售的3d人脸建模软件facewor来实现,而图片素材处理合成模块和模型贴图处理模块可以利用现有的photoshop软件和三维拓扑模型处理软件来完成其功能。

对于上述未详细说明的处理细节均属于常规技术,通过现有的操作软件或管理软件即可实现,其本身不属于本发明的创新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