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封签控制系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44981发布日期:2020-04-17 22:4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电子封签控制系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物流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封签控制系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签封是一种能够自锁、防开启,带条码、二维条码、rfid芯片的一次性塑壳式封印。每个封印都具有唯一的编码,包含供智能手持终端识别的条码或二维码、rfid芯片,以及供人眼识别的编码。电子签封采用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获取相关数据,并能智能读写和通信转换,实现电脑软件管理。电子封印标签数码id具有全球唯一性,通过frid读写器完成施封解封管理过程,数据下载及远程传输。

电子封签已用于现代物流业安全的海、陆、空运包装箱、集装箱的封印。

但是现有技术的电子封签不能精准反映真实的运输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封签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封签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子封签锁,封签管理器;

所述电子封签锁包括:锁本体,gps模块,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gps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位置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无线通信;

所述锁本体,用于实现锁功能;

所述封签管理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子封签锁通信,用于获取所述gps模块实时获取的位置信息,以及,控制所述锁本体开锁或关锁。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开锁终端;

所述开锁终端与所述封签管理器通信,通过所述封签管理器控制所述锁本体开锁。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封签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封签锁标识,所述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以及开锁信息;

根据所述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所述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所述运行轨迹是根据所述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得到的;

若所述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所述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所述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所述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所述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

可选地,所述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是基于所述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

所述开锁信息是开锁终端发送的;

所述开锁信息包括:所述开锁终端位置,开锁终端认证信息。

可选地,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的确定方法为:

确定预设轨迹的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并按距第一起点的距离对第一拐点分配序号;

按所述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线段;

确定第一起点的第一位置,各第一拐点所在第一位置,第一终点的第一位置;

确定运行轨迹的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并按距第二起点的距离对第二拐点分配序号;

按所述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线段;

确定第二起点的第二位置,各第二拐点所在第二位置,第二终点的第二位置;

若第一拐点数量与第二拐点数量相同,相同序号的第一拐点位置与第二拐点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关系,且,第一线段数量与第二线段数量相同,每一条第一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一位置与对应的第二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二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关系,且确定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公路上,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非公路上,则确定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不大于35米,则计算第一值=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3.5,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一值一半的上取整;若所述距离大于35米,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可选地,起点序号为0,终点序号为n;

则第二预设条件为:

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中序号小的作为端点min,序号大的作为端点max;

确定第一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确定第二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k1/k2<第三值。

可选地,所述第三值的计算方法为: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的距离dmax;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的距离dmin;

第三值=(kmax/kmin)*(1-|dmax-dmin|/max{dmax,dmin})。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中,在开锁时会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实现了对真实运输过程的精准反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封签已用于现代物流业安全的海、陆、空运包装箱、集装箱的封印。但是现有技术的电子封签不能精准反映真实的运输过程。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方案,在开锁时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实现了对真实运输过程的精准反映。

本提案提供的方案,通过一种电子封签控制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电子封签锁,封签管理器。

其中,电子封签锁包括:锁本体,gps模块,无线通信模块。

gps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位置信息。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无线通信。

锁本体,用于实现锁功能。

封签管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电子封签锁通信,用于通过图1所示的方法获取gps模块实时获取的位置信息,以及,控制锁本体开锁或关锁。

另外,该系统,还包括:开锁终端。

开锁终端与封签管理器通信,通过封签管理器控制锁本体开锁。

开锁终端可以为打开电子封签的用户所携带的电子设备,如该用户的手机,该用户拿的pos机等。

参见图1,封签管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电子封签锁通信,实时获取的位置信息,以及,控制锁本体开锁或关锁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

101,获取电子封签锁标识,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以及开锁信息。

其中,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是基于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

开锁信息是开锁终端发送的。开锁信息至少包括:开锁终端位置,开锁终端认证信息。

电子封签锁标识可以包含与数字,文字,二维码,条形码等中,该电子封签标识为唯一标识该电子封签身份的内容。

以电子封签标识为二维码为例,在具体实现时,开锁用户通过开锁终端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在扫描到二维码后,开锁终端可以解析该二维码获取电子封签标识,将电子封签标识发送至封签管理器,也可以直接将二维码送至封签管理器,由封签管理器解析二维码获得电子封签锁标识。

电子封签锁的gps模块会实时向封签管理器发送位置数据,在封签管理器得到电子封签标识后,基于该电子封签标识获取其对应的当前位置。

另外,开锁终端在发送电子封签锁标识或者二维码的同时,还会发送开锁终端位置,开锁终端认证信息等。

此处的开锁终端位置是基于开锁终端上的gps定位出的位置(开锁终端位置反映了电子封签锁当前的位置),开锁终端认证信息可以为用户的用户名,密码,密钥等,用于判定开锁终端身份的信息。

102,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

其中,运行轨迹是根据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得到的。

由于电子封签锁的gps模块会实时向封签管理器发送位置数据,封签管理器每接收到一个位置数据就记录该数据。按数据接收的时间前后,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连接,得到最终的运行轨迹。

103,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

其中,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的确定方法为:

1)确定预设轨迹的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并按距第一起点的距离对第一拐点分配序号。

2)按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线段。

3)确定第一起点的第一位置,各第一拐点所在第一位置,第一终点的第一位置。

4)确定运行轨迹的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并按距第二起点的距离对第二拐点分配序号。

5)按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线段。

6)确定第二起点的第二位置,各第二拐点所在第二位置,第二终点的第二位置。

7)若第一拐点数量与第二拐点数量相同,相同序号的第一拐点位置与第二拐点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关系,且,第一线段数量与第二线段数量相同,每一条第一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一位置与对应的第二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二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关系,且确定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

其中,第一预设关系为:

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公路上,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非公路上,则确定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若距离不大于35米,则计算第一值=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3.5,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第一值一半的上取整。若距离大于35米,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具体的,若起点序号为0,终点序号为n,则第二预设条件为:

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中序号小的作为端点min,序号大的作为端点max。

确定第一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确定第二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k1/k2<第三值。

第三值的计算方法为: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的距离dmax。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的距离dmin。

第三值=(kmax/kmin)*(1-|dmax-dmin|/max{dmax,dmin})。

本步骤并非在开锁终端身份认证后开锁,而是当身份认证成功,且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才开锁,也就是说,必须电子封签锁所经历的轨迹与预设轨迹匹配(即车辆走的路线为预设路线),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即车辆到达的位置为预设位置)才开锁。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电子封签锁可以用于对物品进行施封和解封。

该电子封签锁与封签管理器进行双向通讯,先接收封签管理器发送的带有电子封签锁的锁编号、锁状态码和上锁次数的信息。

开锁终端与电子封签锁和封签管理器分别通过无线连接。所述开锁终端通过发送开锁信息控制电子封签锁进行开锁和关锁。

其中,开锁终端,电子封签锁,封签管理器之间可以通过wifi、gprs、有线网络,4g,5g等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封签管理器实时扫描预定范围内的电子封签锁,通过蓝牙广播或者rfid获取电子封签锁的带有固定的锁编号等信息,并核对预定范围内已记录的电子封签锁的编号。

每把电子封签锁有一个唯一的id,初始化的时候,由物流平台管理员登陆平台设置每把电子封签锁的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可以为:使用该电子封签锁的货车司机信息,包括姓名,车牌号,手机号等信息。

除此之外,还会设置电子封签锁对应的开锁人信息(一般设置为到达网点的管理人,可以设多个管理人,以防止找不到管理人解锁的业务情况),包括姓名,所属网点,手机号。

锁对应的路线(只能设置一条默认路线如从a物流网点到b物流网点,在默认路线上通过gps获取每段路的宽度信息来生成预设轨迹)。

在货车上完货之后进行关锁。

货车运货的同时电子封签锁记录相关信息并上传给封签管理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锁的gps定位,判断当前位置是否符合预设轨迹(具体方案为上述1)-7)所公开的方案),如果当前位置不符合预设轨迹,还可以给管理人和司机手机发短信告知现在地点已经偏移预设路线。如果在行驶途中遇到了道路故障情况,由司机的移动终端去扫描电子封签锁上的二维码,并发送道路故障信息给服务器,由服务器重新规划从道路故障点到到达网点的线路,并修改预设轨迹,并将预设轨迹再次发送至司机。

到达网点,由到达网点的管理人用移动终端扫描电子封签锁上的二维码确认解锁,扫码之后将电子封签锁的信息和管理人的信息发给封签管理器,并由封签管理器通过运输途中电子封签锁给封签管理器上传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可以开锁,开锁依据为货车的实际行驶路线要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如果符合开锁条件,则封签管理器给电子封签锁发送解锁指令,如果不符合开锁条件,就开启线下申请开锁流程,由司机提供运输过程信息,由管理人根据电子封签锁上记录的实际路线去审查。

在下次使用时,由到达网点的管理人重新设置电子封签锁里面的基本信息,

比如现在是从a物流网点到b物流网点,在a物流网点给货车装好货之后,由货车司机锁上电子封签锁,货车运送到b物流网点之后,由b物流网点的管理人用移动终端扫描电子封签锁上的二维码确认解锁。解锁完之后可将锁循环使用,即重置锁的基本信息,比如设置锁对应的路线(只能设置一条如从b物流网点到c物流网点),锁对应的开锁人(一般设置为c物流网点的管理人,可以设多个管理人,以防止找不到管理人解锁的业务情况)。锁上装有太阳能板,用于将货车在行驶途中电子便签锁收到的太阳能转换为自身的电能,供长期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开锁时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实现了对真实运输过程的精准反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位于封签管理器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电子封签锁标识,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以及开锁信息;

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运行轨迹是根据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得到的;

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

可选地,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是基于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

开锁信息是开锁终端发送的;

开锁信息包括:开锁终端位置,开锁终端认证信息。

可选地,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的确定方法为:

确定预设轨迹的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并按距第一起点的距离对第一拐点分配序号;

按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线段;

确定第一起点的第一位置,各第一拐点所在第一位置,第一终点的第一位置;

确定运行轨迹的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并按距第二起点的距离对第二拐点分配序号;

按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线段;

确定第二起点的第二位置,各第二拐点所在第二位置,第二终点的第二位置;

若第一拐点数量与第二拐点数量相同,相同序号的第一拐点位置与第二拐点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关系,且,第一线段数量与第二线段数量相同,每一条第一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一位置与对应的第二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二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关系,且确定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

可选地,第一预设关系为: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公路上,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非公路上,则确定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若距离不大于35米,则计算第一值=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3.5,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第一值一半的上取整;若距离大于35米,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可选地,起点序号为0,终点序号为n;

则第二预设条件为:

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中序号小的作为端点min,序号大的作为端点max;

确定第一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确定第二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k1/k2<第三值。

可选地,第三值的计算方法为: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的距离dmax;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的距离dmin;

第三值=(kmax/kmin)*(1-|dmax-dmin|/max{dmax,dmin})。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开锁时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实现了对真实运输过程的精准反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封签管理器中,参见图2,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总线203以及存储在存储器201上并可在处理器2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电子封签锁标识,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以及开锁信息;

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运行轨迹是根据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得到的;

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

可选地,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是基于电子封签锁上的gps模块获取的;

开锁信息是开锁终端发送的;

开锁信息包括:开锁终端位置,开锁终端认证信息。

可选地,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的确定方法为:

确定预设轨迹的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并按距第一起点的距离对第一拐点分配序号;

按第一起点,各第一拐点,第一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线段;

确定第一起点的第一位置,各第一拐点所在第一位置,第一终点的第一位置;

确定运行轨迹的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并按距第二起点的距离对第二拐点分配序号;

按第二起点,各第二拐点,第二终点进行分割,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线段;

确定第二起点的第二位置,各第二拐点所在第二位置,第二终点的第二位置;

若第一拐点数量与第二拐点数量相同,相同序号的第一拐点位置与第二拐点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关系,且,第一线段数量与第二线段数量相同,每一条第一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一位置与对应的第二线段的两个端点的第二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关系,且确定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

可选地,第一预设关系为: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公路上,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若第一拐点位置位于非公路上,则确定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若距离不大于35米,则计算第一值=第一拐点位置距最近公路之间的距离/3.5,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第一值一半的上取整;若距离大于35米,则第一拐点位置与序号相同的第二拐点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5米。

可选地,起点序号为0,终点序号为n;

则第二预设条件为:

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中序号小的作为端点min,序号大的作为端点max;

确定第一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一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确定第二线段的斜率其中,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经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ax的纬度,为第二线段的端点min的纬度;

k1/k2<第三值。

可选地,第三值的计算方法为: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ax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ax之间的距离dmax;

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斜率计算第一线段的端点min与第二线段的端点min之间的距离dmin;

第三值=(kmax/kmin)*(1-|dmax-dmin|/max{dmax,dmin})。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开锁时根据电子封签锁标识确定电子封签锁的运行轨迹,若运行轨迹符合预设轨迹,且电子封签锁当前位置位于预设目的范围内,且开锁信息验证成功,则通过电子封签锁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子封签锁的所本体开锁,实现了对真实运输过程的精准反映。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