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7157发布日期:2020-05-12 16:3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



背景技术: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行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推动能源革命和电力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建立服务于能源互联网的源管控与服务云平台,互通互联与能源相关的信息流,整合调配各种可用资源,在保证用能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品质,成为了发展能源互联网的主要方式。

为了降低能耗,首先必须能够准确统计企业能耗数据,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能耗数据的偏差。目前,一般的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对能源监控分析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往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能耗数据统计,实时化、信息化程度很低。

而大型企业能耗设备种类多,用能系统复杂,如果只针对企业的总能耗进行统计,无法很好地反映各个能耗设备的实际用能情况。因此,必须对企业的能耗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能耗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传统的监控平台配合服务器的方式,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会导致使用不便,时常需要来回机房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能够让监控平台使用更加方便,具有更多的安装模式进行选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包括能耗分析平台、服务器平台和与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的检测终端,所述能耗分析平台与服务器平台通过一连接组件可拆卸的安装,所述能耗分析平台包括能效分析终端和设置在能效分析终端中的电力能效数据系统,所述服务器平台用于汇总检测终端采集到的能耗数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支撑组件和膨胀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膨胀组件均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将驱动组件和膨胀组件安装在能效分析终端上,所述驱动组件与膨胀组件联动,以驱动膨胀组件膨胀,将服务器平台与能效分析终端进行可拆卸的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多个卡接条、连接驱动组件和卡接条的连接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与连接件铰接的连接座、与连接座转动连接的转轴、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装配底座和用于与能效分析终端固定的固定件,多个所述卡接条均匀分布在装配底座上,并与装配底座铰接,所述转轴螺纹连接在固定件上,当转轴转动时,转轴产生位移,且带动卡接条张开或者收拢,当卡接条在服务器平台中张开时,能耗分析平台与服务器平台之间可拆卸的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铰接;所述铰接件上设置有红外距离检测装置,以检测铰接件与装配底座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相对连接座的另一端呈多边形,所述驱动件包括l形或者z形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用于供手驱动,另一端开设有与转轴上的多边形对应的槽,当该槽套接在转轴的多边形的一端,并以转轴为轴心转动手柄时,转轴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条的数量为三个,且两两之间呈120°夹角;所述铰接件的数量与位置均与卡接条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成对的定位板,两个定位板在定位件上关于转轴所在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定位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板和连接两个竖板的倾斜板,其中一个竖板与定位件上转轴所在的中心线的距离大于另一个竖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服务器平台上设置有通信接口、用于传输数据的输出接口、与通信接口可拆卸地连接的天线;所述通信接口包括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三个接线端,其构成三孔插座结构;其中,一个接线端连接至服务器平台内的通信模块,剩下两个接线端在服务器平台内接地;所述天线包括插接座、天线本体以及包裹在天线本体外侧的屏蔽层,所述插接座呈与通信接口对应的三脚插头结构,且该插接座对应两个接地的接线端的与屏蔽层电连接,该插接座对应连接通信模块的接线端与天线本体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接口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内的且与通信模块电连接的电路板和多个磁性柱,多个所述磁性柱依次按照极性正-反-正-反排列并固定连接在外壳上,并且与电路板电连接;与输出接口配套还设置有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有对应的多个磁性柱,其按照反-正-反-正排列并固定在移动终端上,与输出接口上的磁性柱对应吸引;多个相互对应的磁性柱分别在输出接口的电路板上和移动终端内连接电源、接地、第一数据端和第二数据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性柱用于吸合的一端均呈扁平的盘状,且柱形部分埋在外壳或移动终端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接口包括校验组件,所述校验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输出接口的光敏元件和多个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敏元件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与磁性柱间隔排列,且与磁性柱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的所述光敏元件由磁性柱阻隔;所述光敏元件和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不超过5个,且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光敏元件均与电路板连接,以接收感光信号,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与电源连接的磁性柱连接,以获取电源;所述电路板还通过磁性柱传输感光信号给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检测终端连接在各个用电设备上,并且对用电设备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方式发送给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平台对所有能耗数据进行接收并分类存储,针对不同的设备编号以及对应的能耗数据进行存储,能耗分析平台中通过采集到的能耗数据,利用现有的电力能效数据系统进行能效分析,此时能够实现对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控。服务器平台与能效分析终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该方式便于用户在不同的场合使用,通过直接将能效分析终端和服务器平台进行装配,能够实现一体化,在搬运以及使用时均更加方便。该连接方式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膨胀组件膨胀进而达到装配作用,其具有更加稳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服务器平台与能效分析终端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通信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输出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的铰接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1、能耗分析平台;11、能效分析终端;12、电力能效数据系统;2、服务器平台;3、检测终端;4、连接组件;41、驱动组件;411、连接座;412、转轴;42、支撑组件;421、装配底座;422、固定件;43、膨胀组件;431、卡接条;432、连接件;5、铰接件;51、红外距离检测装置;6、定位板;61、竖板;62、倾斜板;71、通信接口;72、天线;8、输出接口;81、外壳;82、磁性柱;83、电路板;84、移动终端;9、校验组件;91、光敏元件;92、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包括能耗分析平台1、服务器平台2和与服务器平台2通信连接的检测终端3,所述能耗分析平台1与服务器平台2通过一连接组件4可拆卸的安装,所述能耗分析平台1包括能效分析终端11和设置在能效分析终端11中的电力能效数据系统12,所述服务器平台2用于汇总检测终端3采集到的能耗数据;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驱动组件41、支撑组件42和膨胀组件43;所述驱动组件41和膨胀组件43均安装在支撑组件42上,所述支撑组件42用于将驱动组件41和膨胀组件43安装在能效分析终端11上,所述驱动组件41与膨胀组件43联动,以驱动膨胀组件43膨胀,将服务器平台2与能效分析终端11进行可拆卸的安装,并且不同于传统的膨胀螺钉,本方案具有可重复使用的效果。

设置的能耗分析平台1可以为一电脑终端,服务器平台2可以为用于存储大量数据的服务器设备;检测终端3连接在各个用电设备上,并且对用电设备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方式发送给服务器平台2,服务器平台2对所有能耗数据进行接收并分类存储,针对不同的设备编号以及对应的能耗数据进行存储,能耗分析平台1中通过采集到的能耗数据,利用现有的电力能效数据系统12进行能效分析,能效分析终端11为该系统的载体,该能效分析终端11可以采用电脑。服务器平台2与能效分析终端11之间通过连接件432进行可拆卸的连接,该方式便于用户在不同的场合使用,通过直接将能效分析终端11和服务器平台2进行装配,能够实现一体化,在搬运以及使用时均更加方便。该连接方式通过驱动组件41驱动膨胀组件43膨胀进而达到装配作用,其具有更加稳固的效果。

其中,所述膨胀组件43包括多个卡接条431、连接驱动组件41和卡接条431的连接件432,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用于与连接件432铰接的连接座411、与连接座411转动连接的转轴412、用于驱动转轴412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支撑组件42包括装配底座421和用于与能效分析终端11固定的固定件422,多个所述卡接条431均匀分布在装配底座421上,并与装配底座421铰接,所述转轴412螺纹连接在固定件422上,当转轴412转动时,转轴412产生位移,且带动卡接条431张开或者收拢,当卡接条431在服务器平台2中张开时,能耗分析平台1与服务器平台2之间可拆卸的安装。

在膨胀组件43膨胀时,通过卡接条431向外翻转的方式进行膨胀,此时向外翻转的卡接条431在服务器平台2中膨胀钩住服务器平台2中的凹槽中,此时多个卡接条431均嵌入到对应的凹槽中,进而达到稳定固定的作用。具体的,当转轴412转动时,由于转轴412螺纹连接在固定件422上,转轴412会在固定件422上产生位移,进而带动连接座411移动,连接座411的移动会带动连接件432产生位移,此时连接件432跟着转轴412移动将卡接条431顶出向外翻转,进而让卡接条431嵌入到服务器平台2中的凹槽中,其中装配底座421的设置可以让卡接条431具有更好的转动支点。其中转轴412与连接座411装懂连接的方式采用轴承固定的方式,此时转轴412与连接座411之间具有相对的固定作用,同时还能够进行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411上设置有铰接件5,所述铰接件5的一端与连接座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432铰接;所述铰接件5上设置有红外距离检测装置51,以检测铰接件5与装配底座421之间的距离。

铰接件5的设置更加方便连接件432与其铰接,通过铰接件5上的红外距离检测,能够检测铰接件5与装配底座421之间的距离,在转轴412转动后产生位移时,连接座411也会移动此时带着铰接件5一起移动,进而改变红外距离检测装置51检测到的距离,如图中所示的红外距离检测装置51,当红外距离检测装置51检测到的距离不再改变时,即为红外距离检测装置51的检测范围已经不在装配底座421上,改变为检测铰接件5与转轴412之间的距离,此时忽略检测到弹簧以及转轴412上的螺纹的轻微距离变动,即为大致不变的距离。此时意味着膨胀程度已经达到要求,该红外距离检测装置51可以通过双面胶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便于重复利用。

更进一步,所述转轴412相对连接座411的另一端呈多边形,所述驱动件包括l形或者z形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用于供手驱动,另一端开设有与转轴412上的多边形对应的槽,当该槽套接在转轴412的多边形的一端,并以转轴412为轴心转动手柄时,转轴412转动。

转轴412上用于驱动的一端呈多边形,此时便于套接手柄进行驱动,该手柄可以采用l形或者z形,其具体的使用方式参照采油机的摇把,该手柄可以重复利用,对多个转轴412进行驱动,并且通过该手柄进行装配,意味着能够在装配完成后拆下手柄,让装配的平面更加平整。

其中,所述卡接条431的数量为三个,且两两之间呈120°夹角;所述铰接件5的数量与位置均与卡接条431对应。

铰接件5和卡接条431设置的数量均为三,能够在提供较为稳定的装配效果的情况下节省开销。卡接条431的两两之间的角度为120°,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均匀分布固定作用。

所述固定件422上设置有成对的定位板6,两个定位板6在定位件上关于转轴412所在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定位板6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板61和连接两个竖板61的倾斜板62,其中一个竖板61与定位件上转轴412所在的中心线的距离大于另一个竖板61。

当该固定件422需要进行装配时,通过定位板6能够方便用于区分装配的角度,在固定的装配角度下,能够让卡接条431的装配效果更好,更容易对准服务器平台2中的凹槽中,并且在定位后更加容易将固定件422安装在能效分析终端11上,通过在能效分析终端11上开设对应该定位板6形状的槽,能够让该定位板6插入到该槽中进行定位,具有更强的装配效果。如图所示,通过倾斜板62,还能够对竖板61进行支撑,能够增强其抗压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服务器平台2上设置有通信接口71、用于传输数据的输出接口8、与通信接口71可拆卸地连接的天线72;所述通信接口71包括所述通信接口71包括三个接线端,其构成三孔插座结构;其中,一个接线端连接至服务器平台2内的通信模块,剩下两个接线端在服务器平台2内接地;所述天线72包括插接座、天线72本体以及包裹在天线72本体外侧的屏蔽层,所述插接座呈与通信接口71对应的三脚插头结构,且该插接座对应两个接地的接线端的与屏蔽层电连接,该插接座对应连接通信模块的接线端与天线72本体电连接。

在不同的使用模式下,对服务器平台2接受信号的要求也不同,可能会受到通信线路不好布置或者无线信号强度的干扰,此时需要借助增益天线72,而增益天线72如果事先就安装在服务器平台2的内部,则初始情况下就会增加成本和体积,本方案通过插接的天线72来进行设置,能够便于后续需要天线72时在进行安装,其中安装的步骤为,将插接座上的三角插头插接在通信接口71的三孔插座中即可,此时还通过屏蔽层对干扰信号进行屏蔽。三孔插座配合三脚插头的插接方式简单快速并且稳定,适合所有人群操作。其中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结构可以直接采用现有设计的插板与插头的设计,减少了不必要的设计成本。

其中,所述输出接口8包括外壳81、均设置在外壳81内的且与通信模块电连接的电路板83和多个磁性柱82,多个所述磁性柱82依次按照极性正-反-正-反排列并固定连接在外壳81上,并且与电路板83电连接;与输出接口8配套还设置有移动终端84,所述移动终端84上设置有对应的多个磁性柱82,其按照反-正-反-正排列并固定在移动终端84上,与输出接口8上的磁性柱82对应吸引;多个相互对应的磁性柱82分别在输出接口8的电路板83上和移动终端84内连接电源、接地、第一数据端和第二数据端。

用户需要通过移动终端84进行手动接收数据时,通过移动终端84上的磁性柱82和输出接口8上的磁性柱82进行吸引,当磁性柱82吸引贴合时,移动终端84和输出接口8进行通信。该连接方式不需要进行插接,并且连接和拔出动作快捷有效,不会像现有的数据口插接方式,在对众多的采集终端进行数据接收时反复插拔动作导致接口快速损坏,并且输出接口8的磁性柱82通过正-反-正-反,移动终端84上的磁性柱82按照反-正-反-正排列,此时两者相互靠近时,由于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会自动对准相应的磁性柱82,因此进一步加快了用户的连接,并且使得连接非常简单、精准。

进一步设置中,所述磁性柱82用于吸合的一端均呈扁平的盘状,且柱形部分埋在外壳81或移动终端84内。

扁平的盘状可以让吸合强度更大,使其连接作用更加紧密,并且将柱形部分埋在外壳81或者移动终端84内,可以提高固定强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接口8包括校验组件9,所述校验组件9包括多个设置在输出接口8的光敏元件91和多个设置在移动终端84上的发光二极管92,所述光敏元件91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92的数量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92与磁性柱82间隔排列,且与磁性柱82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的所述光敏元件91由磁性柱82阻隔;所述光敏元件91和发光二极管92的数量不超过5个,且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光敏元件91均与电路板83连接,以接收感光信号,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92的正极均与与电源连接的磁性柱82连接,以获取电源;所述电路板83还通过磁性柱82传输感光信号给移动终端84。

由于磁性柱82只有四组,此时光敏元件91和发光二极管92最多只能通过磁性柱82间隔设置五个,通过磁性柱82可以将光敏元件91和发光二极管92进行隔离,避免同一个发光二极管92发射的光线被两个光敏元件91接收,从而影响校验结果,其校验过程是,移动终端84的键盘控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92启闭来进行编码,例如通过键盘输入,该编码对应设备的编号,手动输入设备的编号,此时对应编号的发光二极管92发光,其对应关系为二进制形式,当然也可以为摩斯密码形式,其可以对应多个编码,在光敏元件91接收到光信号后产生对应的反应,并且输出感光信号给电路板83,此时电路板83在发送数据信息时,还发送接收到的感光信号给移动终端84,该感光信号为多个光敏元件91对应生成的编码,以此可以检测数据的传输是否准确。其中编码作为校准,也作为启动数据集中端发送数据的开关,以便控制采集终端与移动终端84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上的光敏元件91可以为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