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22064发布日期:2020-05-29 14:1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慧图纸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大背景下,目前的设计成果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公司对内全业务在线协同和全流程高效贯通的要求。有资料显示,设计成果的归档管理一向依赖于人工完成,其工作效率低且收效甚微,难以对设计成果的数据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利用。随着三维设计推广如火如荼,移动互联应用的拓展急需找到能够完美从二维图纸展示过渡到三维模型展示的终端产品。在设计与各部门交接工作时,因信息未能及时共享或反馈,沟通协调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顺应无纸化浪潮的同时保留书写传承,设计一种智慧图纸,能够主动管理设计成果,积极挖掘数据价值,从设计源头上增强信息互通与成果共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设计信息交接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及方法,采用柔性塑料基板的电子纸作为图纸展示终端,引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管理协同,以设计人员的需求为导向,整合已有数据资源及技术资源,使得设计成果管理更加便利,从设计源头上增强信息互通与成果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与信息流通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包括设计端,设计端与设计云平台相连,所述设计云平台与终端相连。首先,设计人员在设计端对建筑图和项目内容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设计内容上传至设计云平台,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终端与设计云平台连接,获取设计内容,并按照设计内容进行相应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设计云平台包括设计层、查看层和应用层,所述设计层与设计端相连。设计人员将设计内容上传至设计层,若需要进行更新,能够从设计层下载并编辑;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终端连接查看层,获取设计内容;平台管理人员通过应用层对设计云平台进行管理,实行功能优化。

作为优选,所述的应用层包括基建工程管理模块、设计勘察规划模块、物资设备供应模块、设计成果交付模块和运检运维巡视模块。针对建设、设计、物资、施工、运检、营销等全业务、全流程的不同应用场景提出定制化服务,革新传统业务模式的同时也开拓新兴增值业务。

作为优选,所述的设计端、设计云平台和终端通过5g电力切片技术连接。通过5g电力切片,设计人员能够及时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新,提高资料流动速度,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及时获取最新图纸,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5g网络的超低时延、超低能耗、超低成本、高带宽、高移动性等网络能力均能够满足电力业务的刚需,5g电力切片能使智能电网更高效,以实现按需部署,安全隔离,端到端sla保障和自动化的愿景。

作为优选,所述的终端采用基于柔性塑料基板的电子纸显示器。电子纸具有便于携带、不易碎裂、轻薄耐摔、耗电量小等优势,能够在顺应无纸化浪潮的同时保留书写传承。便于进行图纸查阅及校审签名工作,在显著提升设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资源。同时用三维展示方式代替纸质二维展示方式,更加直观,避免了理解不同造成的错误。

作为优选,所述的设计端包括pc端和电子画板。设计人员能够使用多种设计工具进行设计并上传至设计云平台,不受环境和设备的限制。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设计端和终端接入5g电力切片;实现按需部署、安全隔离,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2)设计人员在设计端上对建筑图和项目内容进行设计;设计人员能够使用如pc端、电子画板等多种电子设备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适用于不同习惯的设计人员,保证了涉及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资料流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延误。同时设计人员能够通过访问设计云平台获取现场数据,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设计完成后,将设计内容上传至设计云平台的设计层;

(4)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终端从查看层获取设计内容,并按照设计内容进行相应工作;

(5)云平台维护人员通过与设计云平台相连的pc端访问应用层,管理设计云平台数据和使用人员权限,对应用层功能模块进行优化;针对设计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设定访问、上传和下载权限,在确保技术方案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设计人员将设计内容上传至设计云平台的设计层后,设计内容将自动存储至设计云平台的数据库,并将查看层的版本进行更新。确保查看层的版本始终为最新版本,避免版本混乱导致出错。

作为优选,所述的终端仅具备访问查看层最新版本技术方案的权限。保证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及保密性,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只接触最新方案,避免版本更替导致现场工作人员出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柔性塑料基板的电子纸作为图纸展示终端,引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管理协同,以设计人员的需求为导向,整合已有数据资源及技术资源,使得设计成果管理更加便利,从设计源头上增强信息互通与成果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与信息流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层的一种原理结构框图。

图中1设计端,2设计云平台,2.1设计层,2.2查看层,2.3应用层,2.31基建工程管理模块,2.32设计勘察规划模块,2.33物资设备供应模块,2.34设计成果交付模块,3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计端1,设计端1与设计云平台2相连,设计云平台2包括设计层2.1、查看层2.2和应用层2.3,设计层2.1与设计端1相连,查看层2.2与终端相连。设计人员将设计内容上传至设计层,若需要进行更新,能够从设计层下载并编辑;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终端连接查看层,获取设计内容;平台管理人员通过应用层对设计云平台进行管理,实行功能优化。

应用层2.3包括基建工程管理模块2.31、设计勘察规划模块2.32、物资设备供应模块2.33、设计成果交付模块2.34和运检运维巡视模块2.35。应用层能够针对建设、设计、物资、施工、运检、营销等全业务、全流程的不同应用场景提出定制化服务,增加专用功能,革新传统业务模式的同时也开拓新兴增值业务。基建工程管理模块2.31根据变电站三维设计指导意见,三维设计成果按变电工程设计信息模型规范进行移交,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验收设计成果,查看工程基本信息、地理信息数据、变电设计信息模型、设计图纸、设备材料清册等文档资料,实现数字化移交。设计勘察规划模块2.32用于在进行变电站改造等工程时,当设计到达现场后可通过移动终端直接调取查看前期图纸与设备台账,核对现场设备并将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部分直接标注在图纸上,图纸自动存入云端,为设计工作提供极大便利。物资设备供应模块2.33通过与物资调配平台的联动,完成设备清单、标书等材料实时上传更新、自动下载,在设备供应信息明确后,自动将详细厂家设备信息与三维设计模型定义关联,简化三维设计步骤,实现智能物资申报。设计成果交付模块2.34用于帮助施工方对照电子图纸施工,相比较传统图纸调用更方便、不易损坏,并可使用手写工具在电子图纸上修改备注,直接回传设计方,大幅度缩短图纸交付流转周期。运检运维巡视模块2.35是携带移动终端到现场,在终端gps定位与变电站gps定位匹配后,即可通过5g电力切片自动下载图纸及台账,联动设计云平台查看检修信息,实时进行现场状态检测,方便运维巡视、检修试验,提升工作效率。

设计云平台2与终端3相连,设计端1、设计云平台2和终端3都接入5g电力切片,并通过5g电力切片技术进行信息传递。通过5g电力切片,设计人员能够及时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新,提高资料流动速度,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及时获取最新图纸,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终端采用基于柔性塑料基板的电子纸显示器。电子纸具有便于携带、不易碎裂、轻薄耐摔、耗电量小等优势,能够在顺应无纸化浪潮的同时保留书写传承。便于进行图纸查阅及校审签名工作,在显著提升设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资源。同时用三维展示方式代替纸质二维展示方式,更加直观,避免了理解不同造成的错误。设计端包括pc端和电子画板。设计人员能够使用多种设计工具进行设计并上传至设计云平台,不受环境和设备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慧图纸应用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设计端1和终端3接入5g电力切片;通过5g电力切片,设计人员能够及时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新,提高资料流动速度,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及时获取最新图纸,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5g网络的超低时延、超低能耗、超低成本、高带宽、高移动性等网络能力均能够满足电力业务的刚需,5g电力切片能使智能电网更高效,以实现按需部署,安全隔离,端到端sla保障和自动化,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2)设计人员在设计端1上对建筑图和项目内容进行设计。设计人员能够使用如pc端、电子画板等多种电子设备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适用于不同习惯的设计人员,保证了涉及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资料流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延误。同时设计人员能够通过访问设计云平台2获取现场数据,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设计完成后,将设计内容上传至设计云平台2的设计层2.1,设计人员将设计内容上传至设计云平台2的设计层2.1后,设计内容将自动存储至设计云平台2的数据库,并将查看层2.2的版本进行更新。

(4)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终端3从查看层2.2获取设计内容,并按照设计内容进行相应工作,终端3仅具备访问查看层2.2最新版本技术方案的权限。保证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及保密性,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只接触最新方案,避免版本更替导致现场工作人员出错。

(5)现场工作人员在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作时,若对技术方案存在疑惑或针对现场情况有所建议,能够通过终端,即电子纸,直接对图纸进行标注并通过5g电力切片直接回传至设计人员进行反馈,设计人员接受反馈后直接在设计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及时更新,形成高效的网络闭环,大幅度缩短图纸交付周期,避免了动辄数天的资料更新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6)云平台维护人员通过与设计云平台2相连的pc端访问应用层2.3,管理设计云平台2数据和使用人员权限,对应用层2.3功能模块进行优化。针对设计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设定访问、上传和下载权限,在确保技术方案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