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04429发布日期:2020-06-05 22:5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应急指挥调控中心在日常的电力运维、群指调度及重大会议保障工作部署时,针对各个重要抢修及应急负责人的会议传达及进行应急事故调度时,标准调度台操作人员会一键调度群组成员进行立刻通信和任务分发及下达通知,经常会遇到部分负责人/联系人通信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或无人接听的情况,当操作人看到相关部门或是某区域联系不在群组调度中时,通过通讯录重新换同一部门,不同的联系人发起调度呼叫,小范围还可以逐一添加,如果涉及高并发(大于64路)调度保障,既繁杂又要考虑人工判断匹配的新联系是否是既定责任人,整个过程比较费时费力,既不科学也无有序的完成集群调度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及方法。

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并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根据模型对调度人员的信息和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进行存储;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

智能匹配模块,用于根据调度请求的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

语音呼叫模块,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

特征库模块,用于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存储。

优选的,所述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计算为:

tf-idf=tf*idf;

其中,tf表示号码频次,tf=号码在呼叫记录中出现的次数/调度会议中总呼叫记录数;

idf表示逆呼叫记录成功频率,idf=log(数据库模块中号码总数/包含该号码的调度会议数+1)。

优选的,所述根据调度请求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包括:

根据调度请求信息匹配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确定具备对应特征的调度人员组;

从调度人员组中选择最高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

优选的,所述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包括:

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第一次语音呼叫;

若呼叫超时,则进行第二次语音呼叫,直到到达设定呼叫次数;

当到达设定呼叫次数时,智能匹配模块选择次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直到呼叫成功。

优选的,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进行语音呼叫的调度人员及语音呼叫的结果。

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方法,包括:

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并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根据模型对调度人员的信息和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进行存储;

计算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

根据调度请求的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

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

优选的,所述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计算为:

tf-idf=tf*idf;

其中,tf表示号码频次,tf=号码在呼叫记录中出现的次数/调度会议中总呼叫记录数;

idf表示逆呼叫记录成功频率,idf=log(数据库模块中号码总数/包含该号码的调度会议数+1)。

优选的,所述根据调度请求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包括:

根据调度请求信息匹配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确定具备对应特征的调度人员组;

从调度人员组中选择最高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

优选的,所述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包括:

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第一次语音呼叫;

若呼叫超时,则进行第二次语音呼叫,直到到达设定呼叫次数;

当到达设定呼叫次数时,智能匹配模块选择次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直到呼叫成功。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数据处理模块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并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根据模型对调度人员的信息和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进行存储,通过计算模块计算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通过智能匹配模块根据调度请求的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通过语音呼叫模块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从而提高呼叫的命中率以及呼叫的效率,以实现调度人员的智能匹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中显示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方法中步骤s3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方法中步骤s4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数据处理模块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并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根据模型对调度人员的信息和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进行存储,通过计算模块计算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通过智能匹配模块根据调度请求的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通过语音呼叫模块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从而提高呼叫的命中率以及呼叫的效率,以实现调度人员的智能匹配。

基于上述思想,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并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根据模型对调度人员的信息和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进行存储;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智能匹配模块,用于根据调度请求的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语音呼叫模块,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

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特征库模块,用于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存储。

调度人员的信息包括调度人员及其单位的部门、班组、职务、排班情况、呼叫次数等。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通过电子表格形式自动获取上面的调度人员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手动输入的形式录入相关调度人员的信息。

调度人员的信息准确的整理和排序后按照数据库的模板进行填写,并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特征模型对调度人员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作为调度匹配的依据,存储在特征库模块中。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数据增广技术对数据库以及特征库进行及时的更新。

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计算为:

tf-idf=tf*idf;

其中,tf表示号码频次,tf=号码在呼叫记录中出现的次数/调度会议中总呼叫记录数;idf表示逆呼叫记录成功频率,idf=log(数据库模块中号码总数/包含该号码的调度会议数+1)。

tf-idf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以评估一个词对于一个模型库中一组规则数据的重要程度。同一个号码的重要性随着在模型库中出现的次数正比增加,同时随着它在模型库其他呼叫记录中出现的频率反比下降。就是说一个号码在某一呼叫记录中出现次数比较多,其他调度会议记录中没有出现,说明该号码对该模型库数据分类很重要。然而如果其他调度会议呼叫记录也出现比较多,说明该号码区分性不大,就用idf来降低该号码在改部门或调度人员的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调度请求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包括:根据调度请求信息匹配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确定具备对应特征的调度人员组;从调度人员组中选择最高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

调度请求信息中记录有事件、时间、地点等,其中事件包括故障类型、巡检等。首先,根据调度请求信息确定与之相匹配的调度人员组,例如匹配对应事件类型的调度人员,然后根据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再匹配对应区域的调度人员,最终得到的调度人员可能有多个,因此定义为调度人员组。为了提高语音呼叫的命中率,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调度人员信息权重最高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包括: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第一次语音呼叫;若呼叫超时,则进行第二次语音呼叫,直到到达设定呼叫次数;当到达设定呼叫次数时,智能匹配模块选择次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直到呼叫成功。

考虑到一次语音呼叫可能存在失败的情况,也就是呼叫超时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第二次语音呼叫,若仍然呼叫失败,则选择次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直到呼叫成功。这样的语音呼叫方法能够尽可能高的提高呼叫成功的概率。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进行语音呼叫的调度人员及语音呼叫的结果。通过将语音呼叫的调度人员及语音呼叫的结果在显示模块上显示,以便操作人员对智能匹配进行监控。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的智能匹配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调度人员的信息,并提取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并根据模型对调度人员的信息和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进行存储;

s2:计算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

s3:根据调度请求的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

s4: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计算为:

tf-idf=tf*idf;

其中,tf表示号码频次,tf=号码在呼叫记录中出现的次数/调度会议中总呼叫记录数;

idf表示逆呼叫记录成功频率,idf=log(数据库模块中号码总数/包含该号码的调度会议数+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调度请求信息、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及调度人员信息的权重匹配对应的调度人员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调度请求信息匹配调度人员信息的特征,确定具备对应特征的调度人员组;

s32:从调度人员组中选择最高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包括以下步骤:

s41:根据匹配的调度人员进行第一次语音呼叫;

s42:若呼叫超时,则进行第二次语音呼叫,直到到达设定呼叫次数;

s43:当到达设定呼叫次数时,智能匹配模块选择次调度人员信息权重的调度人员进行语音呼叫,直到呼叫成功。

基于本方法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及原理说明已经在系统实施例中详细说明,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