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3231发布日期:2020-05-22 16:3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消防监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消防事故记录储存在中心,所以任何人只要有了中心的密码,那么就可以随意增加、删除和修改记录,就可以弄虚作假。由于传统消防监控系统可以弄虚作假,所以领导们存在推卸责任的侥幸心理,对消防的管理可能会做得不到位。由于传统的消防监控系统是封闭的,人民群众无法行驶监督权,导致某些领导可能为了省钱,本应该配置的设备不配置,存在安全隐患,也会导致一些贪污腐败的事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分布式储存、数据更加安全、记录不能更改、杜绝弄虚作假、数据公开、人民群众可以行使监督权、自动化程度高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包括消防事故确认流程,所述消防事故确认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a1)传感器检测到异常,发起报警,将所述报警上区块链,区块链中心发起广播,通知所述区块链发生变更;

a2)相关值守程序或者值守人员接收到所述广播后,分析所述报警;

a3)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真的发生报警,如是,执行步骤a4);否则,执行步骤a5);

a4)启动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执行步骤a6);

a5)将所述报警设置为误报,并将所述设置上所述区块链,执行步骤a6);

a6)结束。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中,还包括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所述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b1)事故确认后,消防监控系统按照预先配置的抢险流程,创建应急任务,并将所述应急任务上所述区块链;

b2)所述消防监控系统根据预先配置的情况将所述应急任务派遣给相关人;

b3)所述消防监控系统记录应急抢险的设备和人员的活动记录,并将其上所述区块链。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中,还包括消防事故事后处理流程,所述消防事故事后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c1)危险消除后,相关人记录事故损失情况,并将其上所述区块链;

c2)相关人记录所述事故损失情况后,发起任务完结通知,并将所述通知上所述区块链;

c3)所述消防监控系统统计所述事故损失情况,并将其上所述区块链。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中,将所有相关人都上所述区块链,相关人上所述区块链的方法是:将每一层的人员创建其直属的下一层的人员,即层层创建;如果某个人员调离,则创建一个交接的记录,把其直属的员工交接给某个其它人。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中,将所有的任务都上所述区块链,任务上所述区块链的方法是:恰当的人建立恰当的任务;每个任务都有其附属的父任务,如果所述父任务为空,则为顶层任务;应急任务由消防监控系统自动产生,直接派遣给相关人。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中,将所有任务的认领记录、派遣记录和审批记录上所述区块链。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中,将所有消防设施上所述区块链。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中,将所有消防事故记录上所述区块链。

实施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传感器检测到异常,发起报警,将报警上区块链,区块链中心发起广播,通知区块链发生变更;相关值守程序或者值守人员接收到广播后,分析报警;当真的发生报警时,启动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当不是真的发生报警时,将报警设置为误报,并将设置上区块链,本发明分布式储存、数据更加安全、记录不能更改、杜绝弄虚作假、数据公开、人民群众可以行使监督权、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消防事故确认流程的流程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的流程图;

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消防事故事后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实施例中,消防监控系统事故处理流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消防事故确认阶段;应急抢险阶段;事后处理阶段。该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包括消防事故确认流程,该消防消防事故确认流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消防事故确认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传感器检测到异常,发起报警,将报警上区块链,区块链中心发起广播,通知区块链发生变更:本步骤中,传感器检测到异常,发起报警,将报警上区块链,区块链中心发起广播,通知区块链发生变更。

步骤s12相关值守程序或者值守人员接收到广播后,分析报警:本步骤中,相关值守程序或者值守人员接收到上述广播后,立即分析这个报警。

步骤s13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真的发生报警:本步骤中,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真的发生报警,比如就拿火灾报警来说,如果多个烟感陆续有报警上来,那么可以确认是火灾报警。本步骤中,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4;否则,执行步骤s15。

步骤s14启动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如果上述步骤s13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如果真的是报警发生,那么立即启动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执行完本步骤,执行步骤s16。

步骤s15将报警设置为误报,并将设置上区块链:如果上述步骤s13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本步骤。本步骤中,如果是误报,那么将这个报警设置为误报,并将该设置上区块链。执行完本步骤,执行步骤s16。

步骤s16结束:本步骤中,结束。

本发明分布式储存、数据更加安全、记录不能更改、杜绝弄虚作假、数据公开、人民群众可以行使监督权、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施例中,该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还包括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该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中,该消防事故消防事故应急抢险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事故确认后,消防监控系统按照预先配置的抢险流程,创建应急任务,并将应急任务上区块链:本步骤中,事故确认后,消防监控系统按照预先配置的抢险流程,创建应急任务,并将应急任务上区块链。

步骤s22消防监控系统根据预先配置的情况将应急任务派遣给相关人:本步骤中,消防监控系统根据预先配置的情况将应急任务派遣给相关人。

步骤s23消防监控系统记录应急抢险的设备和人员的活动记录,并将其上区块链:本步骤中,消防监控系统记录应急抢险的设备和人员的活动记录,并将记录的应急抢险的设备和人员的活动上区块链。

本实施例中,该基于区块链的消防监控方法还包括消防事故事后处理流程,该消防事故事后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3中,该消防事故消防事故事后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危险消除后,相关人记录事故损失情况,并将其上区块链:本步骤中,危险消除后,相关人如实记录事故损失情况,并将其上区块链。因为区块链不可篡改,所以如果相关人不如实记录损失情况,那么以后就会被别人发现,就要承担责任。因此,相关人员不得不如实记录损失情况。

步骤s32相关人记录事故损失情况后,发起任务完结通知,并将通知上区块链:本步骤中,相关人记录事故损失情况后,发起任务完结通知,并将该通知上区块链。

步骤s33消防监控系统统计事故损失情况,并将其上区块链:本步骤中,消防监控系统统计事故损失情况,并将其上区块链,任何人都可以获知这次事件的具体情况。

本发明将所有相关人都上区块链。相关人上区块链的方法是:每一层的人员创建其直属的下一层的人员,即层层创建;如果某个人员调离,那么必须创建一个交接的记录,把其直属的员工交接给某个其它人。

本发明将所有的任务都上区块链。任务上区块链的方法是:1)恰当的人建立恰当的任务;每个任务都有其附属的父任务,如果父任务为空,那么就是顶层任务;2)应急任务,由消防监控系统自动产生,直接派遣给相关人。

本发明将所有任务的认领记录、派遣记录和审批记录上区块链。将所有消防设施上区块链。将所有消防事故记录上区块链。

a、交接记录说明

本发明中,因为相关人上链是逐层实现的,所以当某人离职后,变得其下属就无法与上一层关联起来,为此,需要创建一个交接记录,用来记录交接情况,这样就可以把其直属的人员与上一层连接起来。

a1、对于人员交接记录来说,人员交接记录包含以下内容:

a11:交接人hash;

a12:接收人hash;

a13:被交出人员hash;

其中,a11交接人hash用来定位交接人的信息;a12接收人hash用来定位接收人的信息;a13被交出人员hash用来定位被交出的人的信息;通过这条记录,任何人都知道谁接收了谁。

a2、对于任务交接记录来说,任务交接记录包含以下内容:

a21:交接人hash;

a22:接收人hash;

a23:被交出任务hash;

其中,a21交接人hash用来定位交接人的信息;a22接收人hash用来定位接收人的信息;a23被交出任务hash用来定位被交出的任务的信息;通过这条记录,任何人都知道谁接收了什么任务。

b、任务说明

在本发明中,普通任务、紧急任务和任务审批的信息都会上区块链。任何人都可以检索任务和任务审批的情况。

任务应该由直接领导审批,可以层层审批,直到满足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资源的允许为止。

为什么任务不需要同级审批?例如:工程部的某个员工需要去财务部领取工程资金,那么只需工程部的直系领导签名即可,不需要财务部的领导签名。因为工程部的直系领导也是财务部的直系领导。财务部看见领导已经签名,那么就会发放资金。如果涉及的工程资金数目巨大,那么财务部领导就会提出要求,要求必须有顶级领导签名。这种情况下,任务就会继续一层一层地向上级发送,直到顶级领导签名完成。但是,无论如何,财务部的领导都不会签名,只会做好借贷记录。财务部的领导只需要协调好内部的事情就可以了,不需要关心其它部门的事情。由此可见,同级之间的审批是没必要的,只需要直系领导审批就可以了。

对于紧急任务,这个任务直接由消防监控系统生成,直接指派给预先设定的一个或者多个执行者。本任务不需要审批,具备极高权限。

b1、对于任务记录说明,任务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b11:父任务的hash;

b12:触发事件hash;

b13:任务创建人hash;

b14:任务内容描述;

b15:任务资源描述;

其中,b11用来定位父任务的信息;b12用来定位触发这个任务的事件,即定位事故的信息,b13用来定位任务创建人,如果创建人是监控系统本身,那么属于紧急任务;b14描述任务的内容;b15任务相关的资源描述。

b2、对于任务派遣记录说明,派遣任务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b21:任务派遣人hash;

b22:任务执行者hash;

b23:任务hash;

其中,b21用来定位派遣人的信息;b22用来定位任务的执行者,即被派遣人;b23任务的信息定位。

b2、对于任务认领记录说明,任务认领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b21:任务认领人hash;

b22:任务hash;

其中,b21用来定位认领人;b22用来定位任务。

b3、对于任务审批记录说明,任务审批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b31:任务审批人hash;

b32:任务hash;

b33:任务认领人hash;

b34:审批结果;

其中,b31用来定位审批人;b32用来定位任务;b33用来定位认领人;b34审批结果,即同意还是否决。

b4、对于任务取消记录说明,任务取消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b41:任务取消人hash;

b42:任务hash;

b43:取消原因;

其中,b41用来定位取消人,只有创建人以及其直系领导可以取消任务;b42用来定位任务;b43描述取消原因。任务取消后,其子任务就会自动取消。

b5、对于任务完结通知说明,任务完结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b51:任务执行者hash;

b52:任务hash;

其中,b51用来定位任务的执行者,即被派遣人;b52任务的信息定位。

c、消防事故记录说明

c1、对于消防事故发生记录说明,消防事故发生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c11:传感器hash;

c12:告警时间;

c13:告警值;

其中,c11用来定位传感器信息,传感器包括烟感、温感等;c12指定告警的时间;c13指定告警值。

c2、对于事故确认记录说明,消防事故确认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c21:确认人hash;

c22:事故类型;

c23:发生时间;

其中,c21用来定位事故确认人;c22指定事故类型;c23指定事故发生时间。

d、对于消防设施记录说明,消防设施记录用来记录消防设施的细节,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d11:设施类型;

d12:设施型号;

d13:设施编号;

d14:设施使用寿命;

d15:设施的出厂时间;

d16:设施供应商;

d17:设施购买时间;

d18:设施购买价格;

d19:设施购买人hash;

其中,d11指定设施的类型,如:火灾控制器、烟感、温感等;d12指定设施型号;d13指定设施的编号;d14指定设置的使用寿命;d15指定设施的出厂时间;d16指定设施的供应商;d17指定设施的购买时间;d18指定设施的购买价格;d19用来定位设施的购买人信息。

f、对于财产损失记录说明,消防监控系统会把的财产损失记录上区块链,损失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f1:事故hash;

f2:财产类型;

f3:财产名称;

f4:财产状态;

f5:损失评估;

其中,f1用来定位本次事故的信息;f2指定财产的类型,可以是人或者物;f3指定财产名称;f4指定财产的状态,是否是完全损坏还是可以修复;f5评估这个财产损失价格。

在实际应用中,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替代方案:1)使用非区块链技术,实现自动派遣任务,但是无法避免修改记录;2)使用非区块链技术,实现财产损失统计,但是无法消除相关人员的偷懒心理。

总之,本发明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消防监控,实现数据无法更改,杜绝弄虚作假;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公开,杜绝贪污腐败;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任务自动生成,自动派遣,自动统计;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规范人的行为,防止偷懒心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