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9250发布日期:2020-05-22 17:1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任务型聊天机器人可以应用到智能对话系统中,用以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具体的,用户可以与随机分配的机器人进行多轮交互,从而解决用户的问题。

但是由于机器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智能对话系统解决问题的精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

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所述用户的多轮交互。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包括:

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携带有应答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的匹配度参数;

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包括:

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

将所述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分别与预设维度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参数;

筛选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机器人类型;

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具有所述机器人类型的多个机器人中。

优选的,所述目标机器人包括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该方法还包括:

输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的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应答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的信息;

获取用户的第二输入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在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中确定第一目标机器人;

维持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取消所述用户与除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之外的其他目标机器人的交互。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用于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所述用户的多轮交互。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接口;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携带有应答所述输入信息的匹配度参数;

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接口;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

将所述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分别与预设维度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参数;

筛选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机器人类型;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具有所述机器人类型的多个机器人中。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多个机器人;

与所述多个机器人通信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用于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所述用户的多轮交互。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基于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在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用户的多轮交互;由此可见,本申请中能够基于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来匹配与用户交互的目标机器人,即目标机器人为针对性为用户分配的,从而提高了智能对话系统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装置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六装置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第一方法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服务器,电子设备能够应用到智能对话系统中,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所述用户的多轮交互,具体的可以由后续确定的目标机器人完成与用户的多轮交互。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

电子设备可以与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从而基于第一输入信息从多个机器人中确定目标机器人。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提供开放接口给多个机器人,从而与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机器人可以为任务型聊天机器人。

步骤103: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

具体的,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可以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或者,也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

在用户与目标机器人建立交互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与目标机器人在智能对话系统中进行多轮交互,即目标机器人能够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从而实现与用户的多轮交互。该多轮交互可以指代为用户输入一次信息,目标机器人反馈一次信息,用户再输入一次信息,目标机器人再反馈一次信息。例如,用户的输入信息为:我手机经常关机怎么办?目标机器人基于该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请问您手机的型号是?用户基于目标机器人的应答信息再次输入:我手机的型号为xxxx。目标机器人基于该输入信息继续生成应答信息:请问您手机当前的电量为多少。用户再次输入信息…目标机器人再次生成应答信息…通过多轮交互解决用户手机经常关机的问题。

需说明的是,上述多轮交互可以在一个会话窗口下进行,具体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交流。

综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基于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在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用户的多轮交互;由此可见,本申请中能够基于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来匹配与用户交互的目标机器人,即目标机器人为针对性为用户分配的,从而提高了智能对话系统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精确度。

本申请第二方法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主要描述基于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步骤202: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电子设备可以与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从而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提供开放接口,机器人可以通过开放接口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注册,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与注册的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防止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在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之前,可以检测第一输入信息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若确定包含敏感信息,则对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即将第一输入信息中的敏感信息替换为与敏感信息对应的通用信息,从而将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

敏感信息可以包括用户个人信息、所使用的设备信息等各种隐私信息。如第一输入信息中包含“张三”,由于张三为用户个人信息,那么可以将“张三”替换为通用信息“某某”。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保证多个机器人在接收到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后能够提高对第一输入信息的识别率,电子设备还可以对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中的通用信息进行敏感信息类型的标注,再发送给多个机器人。

例如,将“张三”替换为“某某”后,可以在某某后标注替换姓名,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为“某某(用于替换姓名)”。当然,这仅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本申请并不限定具体的标注方式。

步骤203: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

具体的,机器人在接收到第一输入信息后,会生成与第一输入信息匹配的第一应答信息,并确定第一应答信息对应第一输入信息的匹配度参数,该匹配度参数具体可以表征为匹配程度或匹配等级或匹配分数等。

其中,匹配程度可以通过高、中、低等表征,程度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等级可以通过一级、二级、三级等表征,等级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分数可以用数字表征,如90分、80分等,分数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

为了便于进行信息识别,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发送给多个机器人的第一输入信息可以携带有对话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也可以携带有应答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

步骤204: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第一预设条件用于从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中筛选出匹配度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具体的,一种方式下,可以确定发送的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预设匹配度参数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程度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程度为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度参数为匹配分数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分数大于预设分数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等级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等级大于预设等级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确定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另一种方式下,可以对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等匹配度参数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从而筛选出携带的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位于首位的一个或前n个第一应答信息,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确定的目标机器人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其中,步骤202-204为步骤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的具体实现。

步骤205: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

具体的,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可以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或者,也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

在用户与目标机器人建立交互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与目标机器人在智能对话系统中可以进行多轮交互,即目标机器人能够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从而实现与用户的多轮交互。

本申请第三个方法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主要描述基于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步骤302: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电子设备可以与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从而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提供开放接口,机器人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注册,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与注册的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防止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在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之前,可以检测第一输入信息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若确定包含敏感信息,则对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即将第一输入信息中的敏感信息替换为与敏感信息对应的通用信息,从而将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

敏感信息可以包括用户个人信息、所使用的设备信息等各种隐私信息。如第一输入信息中包含“张三”,由于张三为用户个人信息,那么可以将“张三”替换为通用信息“某某”。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保证多个机器人在接收到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后能够提高对第一输入信息的识别率,电子设备还可以对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中的通用信息进行敏感信息类型的标注,再发送给多个机器人。

例如,将“张三”替换为“某某”后,可以在某某后标注替换姓名,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为“某某(用于替换姓名)”。当然,这仅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本申请并不限定具体的标注方式。

步骤303: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

具体的,机器人在接收到第一输入信息后,会生成与第一输入信息匹配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第一应答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

步骤304:将所述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分别与预设维度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参数;

电子设备在接收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后,可以将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分别与预设维度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每一第一应答信息的匹配度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维度特征可以包括:历史聊天频率、机器人得分、内容丰富程度、历史用户满意度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历史聊天频率可以表征为机器人在历史记录中与用户的聊天次数。机器人得分可以表征为历史用户为机器人的打分。历史用户满意度可以表征为历史用户对机器人的满意程度。

电子设备可以将每一第一应答信息与至少一个维度特征进行匹配加权,从而确定出匹配度参数。该匹配度参数具体可以表征为匹配程度或匹配等级或匹配分数等。

其中,匹配程度可以通过高、中、低等表征,程度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等级可以通过一级、二级、三级等表征,等级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分数可以用数字表征,如90分、80分等,分数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

为了便于电子设备进行信息识别,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发送给多个机器人的第一输入信息可以携带有对话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也可以携带有应答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

步骤305:筛选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第一预设条件用于从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中筛选出匹配度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具体的,一种方式下,可以确定发送的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预设匹配度参数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程度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程度为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度参数为匹配分数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分数大于预设分数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等级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等级大于预设等级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确定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另一种方式下,可以对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等匹配度参数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筛选出携带的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位于首位的一个或前n个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确定的目标机器人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其中,步骤302-步骤305为步骤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的具体实现。

步骤306: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

具体的,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可以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或者,也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

在用户与目标机器人建立交互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与目标机器人进行多轮交互,即目标机器人能够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从而实现与用户的多轮交互。

可选的,在上述第二个方法实施例和第三个方法实施例中,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机器人类型;

在本申请中,与电子设备通信的多个机器人的机器人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机器人类型可以表征为机器人的形象特征、机器人的说话风格、机器人的擅长领域、机器人使用语言等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第一输入信息能够确定第一输入信息的用户适合哪种类型的机器人,具体可以通过第一输入信息的表现形式、第一输入信息的内容、第一输入信息的语言确定机器人类型。

机器人的形象特征用于表征机器人的形象,可以包括卡通、女孩、男孩等各种形象特征。机器人的擅长领域指代为机器人适合回答哪种领域的问题,如电子设备领域,生活领域等。机器人的说话风格指代为机器人所生成的应答信息的表现形式。机器人使用语言指代为机器人能够理解的输入信息语言或者生成的应答信息的语言。

例如,第一输入信息是关于手机问题的信息,那么可以确定擅长电子设备领域的机器人。

(2)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具有所述机器人类型的多个机器人中。

当确定了机器人类型则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发送,即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给具有所述机器人类型的多个机器人中,从而接收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反馈的第一应答信息,进而确定目标机器人,更能增加用户的好感度,提高交流效率。

本申请中,目标机器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当目标机器人为一个时,可以建立用户与一个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如果该交互为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目标机器人可以直接在智能对话系统中输出第一应答信息,如果该交互为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间接交互,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在智能对话系统中输出第一应答信息。

当目标机器人包括至少两个时,本申请第四方法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步骤402: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

本实施例中,目标机器人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

步骤403: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

其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建立用户与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的间接交互。

步骤404:输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的第一应答信息;

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应答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的信息;电子设备输出所确定的所有目标机器人反馈的第一应答信息。

步骤405:获取用户的第二输入信息;

步骤406:基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在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中确定第一目标机器人;

用户在看到第一应答信息后,一般情况下会在智能对话系统中输入第二输入信息,因此可以确定与第二输入信息关联性最大的第一目标机器人。

需说明的是,由于多个目标机器人的第一应答信息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判断用户的第二输入信息是关于哪一第一应答信息的反馈信息,或者确定与哪一第一应答信息的关联性最大,从而确定发送相应第一应答信息的目标机器人确定为第一目标机器人。

步骤407:维持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取消所述用户与除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之外的其他目标机器人的交互。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继续维持用户与第一目标机器人的间距交互,或者,电子设备也可以将用户与第一目标机器人的间距交互切换为用户与第一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的目标机器人有多个时,可以基于用户的第二输入信息来确定最终的第一目标机器人,从而维持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并取消所述用户与除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之外的其他目标机器人的交互,本申请能够自动确定符合用户要求的第一目标机器人,进一步提高智能对话系统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精确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在建立用户与一个目标机器人的交互,或者建立用户与一个第一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后,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对目标机器人进行调整,以调整为更加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目标机器人。具体的,调整方式可与前文确定目标机器人的方式类似。需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屏蔽目标机器人的调整对用户的感知,或者也可以通知用户进行了目标机器人的调整。

与上述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本申请装置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下通过几个装置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第一装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接口110、处理器120。其中:

第一接口110,用于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所述用户的多轮交互,具体的可以由后续确定的目标机器人完成与用户的多轮交互。

处理器12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所述用户的多轮交互。

具体的,处理器120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可以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或者,处理器120也可以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间接交互,即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交互仍通过电子设备进行。

在用户与目标机器人建立交互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与目标机器人进行多轮交互,即目标机器人能够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从而实现与用户的多轮交互。需说明的是,该多轮交互可以在一个会话窗口下进行,具体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交流。

综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基于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在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用户与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用户的多轮交互;由此可见,本申请中能够基于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来匹配与用户交互的目标机器人,即目标机器人为针对性为用户分配的,从而提高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精确度。

在本申请第二装置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口,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包括:

(1)通过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具体的,该第二接口可以为开放接口,机器人可以通过第二接口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注册,从而使得处理器能够通与注册的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防止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处理器在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之前,可以检测第一输入信息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若确定包含敏感信息,则对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即将第一输入信息中的敏感信息替换为与敏感信息对应的通用信息,从而将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

敏感信息可以包括用户个人信息、所使用的设备信息等各种隐私信息。如第一输入信息中包含“张三”,由于张三为用户个人信息,那么可以将“张三”替换为通用信息“某某”。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保证多个机器人在接收到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后能够提高对第一输入信息的识别率,处理器还可以对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中的通用信息进行敏感信息类型的标注,再发送给多个机器人。

(2)通过第二接口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携带有应答所述输入信息的匹配度参数;

具体的,机器人在接收到第一输入信息后,会生成与第一输入信息匹配的第一应答信息,并确定第一应答信息对应第一输入信息的匹配度参数,该匹配度参数具体可以表征为匹配程度或匹配等级或匹配分数等。

其中,匹配程度可以通过高、中、低等表征,程度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等级可以通过一级、二级、三级等表征,等级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分数可以用数字表征,如90分、80分等,分数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

为了便于进行信息识别,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发送给多个机器人的第一输入信息可以携带有对话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也可以携带有应答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

(2)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第一预设条件用于从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中筛选出匹配度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具体的,一种方式下,处理器可以确定发送的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预设匹配度参数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程度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程度为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度参数为匹配分数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分数大于预设分数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等级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等级大于预设等级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确定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另一种方式下,处理器可以对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等匹配度参数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筛选出携带的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位于首位的一个或前n个第一应答信息,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由此可见,处理器确定的目标机器人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申请第三装置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口,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目标机器人,可以包括:

(1)通过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

具体的,该第二接口可以为开放接口,机器人可以通过第二接口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注册,从而使得处理器能够通与注册的多个机器人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防止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处理器在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之前,可以检测第一输入信息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若确定包含敏感信息,则对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即将第一输入信息中的敏感信息替换为与敏感信息对应的通用信息,从而将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

敏感信息可以包括用户个人信息、所使用的设备信息等各种隐私信息。如第一输入信息中包含“张三”,由于张三为用户个人信息,那么可以将“张三”替换为通用信息“某某”。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为了保证多个机器人在接收到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后能够提高对第一输入信息的识别率,处理器还可以对脱敏处理后的第一输入信息中的通用信息进行敏感信息类型的标注,再发送给多个机器人。

(2)通过第二接口接收所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

具体的,机器人在接收到第一输入信息后,会生成与第一输入信息匹配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第一应答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

(3)将所述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分别与预设维度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参数;

电子设备在接收到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后,可以将多个第一应答信息分别与预设维度特征进行匹配,确定每一第一应答信息的匹配度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维度特征可以包括:历史聊天频率、机器人得分、内容丰富程度、历史用户满意度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历史聊天频率可以表征为机器人在历史记录中与用户的聊天次数。机器人得分可以表征为历史用户为机器人的打分。历史用户满意度可以表征为历史用户对机器人的满意程度。

电子设备可以将每一第一应答信息与至少一个维度特征进行匹配加权,从而确定出匹配度参数。该匹配度参数具体可以表征为匹配程度或匹配等级或匹配分数等。

其中,匹配程度可以通过高、中、低等表征,程度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等级可以通过一级、二级、三级等表征,等级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匹配分数可以用数字表征,如90分、80分等,分数越高代表匹配度越高。

为了便于电子设备进行信息识别,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器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给多个机器人的第一输入信息可以携带有对话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多个机器人反馈的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也可以携带有应答时间、对话轮次等信息。

(4)筛选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息的匹配度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第一预设条件用于从多个第一应答信息中筛选出匹配度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具体的,一种方式下,处理器可以确定发送的第一应答信息中携带的匹配度参数满足预设匹配度参数的机器人为目标机器人。

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程度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程度为高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度参数为匹配分数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分数大于预设分数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该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以匹配参数为匹配等级为例,可以确定携带的匹配等级大于预设等级的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确定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另一种方式下,处理器可以对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等匹配度参数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筛选出携带的匹配程度或匹配分数或匹配等级位于首位的一个或前n个第一应答信息,从而将发送筛选出的第一应答信息的机器人确定为目标机器人。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确定的目标机器人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申请第四装置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多个机器人中,包括:

(1)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确定机器人类型;

在本申请中,与电子设备通信的多个机器人的机器人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机器人类型可以表征为机器人的形象特征、机器人的说话风格、机器人的擅长领域、机器人使用语言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第一输入信息能够确定第一输入信息的用户适合哪种类型的机器人,具体可以通过第一输入信息的表现形式、第一输入信息的内容、第一输入信息的语言确定机器人类型。

机器人的形象特征用于表征机器人的形象,可以包括卡通、女孩、男孩等各种形象特征。机器人的擅长领域指代为机器人适合回答哪种领域的问题,如电子设备领域,生活领域等。机器人的说话风格指代为机器人所生成的应答信息的表现形式。机器人使用语言指代为机器人能够理解的输入信息语言或者生成的应答信息的语言。

(2)通过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发送至具有所述机器人类型的多个机器人中。

当确定了机器人类型则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发送,即将第一输入信息发送给具有所述机器人类型的多个机器人中,从而接收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反馈的第一应答信息,进而确定目标机器人,更能增加用户的好感度,提高交流效率。

本申请中,目标机器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当目标机器人为一个时,处理器可以建立用户与一个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如果该交互为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目标机器人可以直接在智能对话系统中输出第一应答信息,如果该交互为用户与目标机器人的间接交互,那么,处理器可以在智能对话系统中输出第一应答信息。

当目标机器人包括至少两个时,本申请的第五装置实施例中,处理器还用于输出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的第一应答信息,获取用户的第二输入信息,基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在所述至少两个目标机器人中确定第一目标机器人,维持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取消所述用户与除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之外的其他目标机器人的交互。

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应答所述第一输入信息的信息,处理器能够输出所确定的所有目标机器人反馈的第一应答信息。

用户在看到第一应答信息后,一般情况下会在智能对话系统中输入第二输入信息,因此可以确定第二输入信息关联性最大的第一目标机器人。

需说明的是,由于多个目标机器人的第一应答信息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判断用户的第二输入信息是关于哪一第一应答信息的反馈信息,或者确定与哪一第一应答信息的关联性最大,从而确定发送相应第一应答信息的目标机器人确定为第一目标机器人。

具体的,处理器可以继续维持用户与第一目标机器人的间距交互,或者,处理器也可以将用户与第一目标机器人的间距交互切换为用户与第一目标机器人的直接交互。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的目标机器人有多个时,可以基于用户的第二输入信息来确定最终的第一目标机器人,从而维持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并取消所述用户与除所述第一目标机器人之外的其他目标机器人的交互,本申请能够自动确定符合用户要求的第一目标机器人,进一步提高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精确度。

在本申请中,处理器在建立用户与一个目标机器人的交互,或者建立用户与一个第一目标机器人的交互后,可选的,处理器还可以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对目标机器人进行调整,以调整为更加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目标机器人。具体的,调整方式可与前文确定目标机器人的方式类似。需说明的是,处理器可以屏蔽目标机器人的调整对用户的感知,或者也可以通知用户进行了目标机器人的调整。

本申请第六装置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如图6所示,信息处理器系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以及机器人200,具体包括:机器人2001、机器人2002…机器人200n。n大于等于2。

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接口110、处理器120;其中:

第一接口110,用于在智能对话系统中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信息;

处理器12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在多个机器人中确定目标机器人,在所述智能对话系统中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基于输入信息生成应答信息实现与所述用户的多轮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形式可参加前文关于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