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186发布日期:2019-08-16 21:3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



背景技术:

服务器硬件是指服务器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零部件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服务器软件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简而言之,服务器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在用户需要的情况下,以用户要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输出。

从外观上来看,目前服务器主要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连接线和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和键盘。机箱作为服务器配件中的一部分,一方面,它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服务器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服务器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散热等重要作用,若机箱散热效果不好,将会较大的影响机箱内元器件的运行状态。

主机箱内的服务器电子元件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从主机箱散发出去,对服务器硬件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元器件,因此,对主机箱的散热要求较高,其必须具备较好的散热功效。而目前主机箱的散热效果均不太理想,大部分均只采用风扇散热,散热方式单一,导致散热效率低,散热效果差,且散热不均匀,逐渐不能满足目前用户和配套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同时采用不同的散热方式,整体形成散热循环,保证散热箱能快速均匀的散热。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箱体,其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第一散热组件,其包括冷却盘和冷却仓,所述冷却盘设于所述箱盖的下方,所述冷却仓位于所述箱盖的上方,所述冷却仓内填充有冷却液且与所述冷却盘通过连接管连通构成循环回路;以及

第二散热组件,其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箱体侧面的风机,所述风机工作时产生气流将所述箱体内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孔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管包括:

进水管,其一端与所述冷却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箱盖并与所述冷却盘的底部连接,所述进水管靠近所述冷却仓的一端上设有水泵;

出水管,其一端与所述冷却盘的一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箱盖并与所述冷却仓的底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冷却盘内设有导流片,且所述导流片与冷却盘的中心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多个风机筒,每一所述风机筒内均设有一所述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风机筒上设有挡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倾斜设置,且所述散热翅片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内部,另一端伸入所述冷却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盖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冷却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上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拉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散热箱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底部连接;

底座,其设于所述伸缩杆的下方;

弹性件,其设于所述底座和伸缩杆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件包括:

套筒,其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

弹簧,其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弹簧抵持于所述伸缩杆和底座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散热箱包括箱体、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冷却盘和冷却仓,第二散热组件包括多个风机。工作时,冷却仓内的冷却液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在冷却盘内不断循环,冷却盘吸收箱体内上部热量,再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排出箱体外侧,另外,风机工作产生气流将箱体内下部的热量从箱体顶部散热孔排出,箱体顶部的散热翅片吸收气流从底部带来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冷却盘和风机构成完整的散热体系,将箱体上部和下部的热量均匀排出,最大的保证了箱体能及时散热降温,保证了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散热箱还包括弹性支撑脚,弹性支撑脚包括伸缩杆、弹性件和底座,弹性件位于伸缩杆和底座之间,伸缩杆连着箱体,当有外力作用于箱体时,弹性件发生相应的形变,抵消箱体的晃动,起到减震的效果,使箱体本身保持较平稳的状态,有利于其内部元器件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的导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箱盖,11-散热孔,12-支撑杆,20-冷却盘,21-冷却仓,22-进水管,23-水泵,24-出水管,25-导流片,30-风机筒,31-风机,32-挡网,4-散热翅片,5-支撑脚,50-底座,51-弹性件,52-伸缩杆,6-箱门,60-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硬件的散热箱,包括箱体1、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其中,箱体1包括箱盖10,箱盖10上设有多个规律分布的散热孔11,散热孔11用于加快箱体1内的热空气排出,与外界的冷空气达到对流进行交换。第一散热组件主要用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散热箱进行散热,具体的,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冷却盘20和冷却仓21,冷却盘20设于箱盖10的下方,冷却仓21位于箱盖10的上方,冷却仓21内填充有冷却液,冷却仓21与冷却盘20通过连接管连通构成循环回路。冷却液在冷却仓21和冷却盘20之间循环时,当循环到位于箱体1内的冷却盘20中时,冷却液的温度较低,通过热传导的原理吸收箱体1内的热量,随后继续循环至位于箱体1外的冷却仓21,将热量带出箱体1进行冷却散热,重复循环,达到供箱体1散热的目的。第二散热组件包括多个位于箱体1侧面的风机31,风机31主要用于通过加快箱体1与外界空气流动的原理,在工作时产生气流将箱体1底部的热量从散热孔11排出来达到散热的目的。其中,由于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因此,热空气倾向于位于箱体1的上半部,将冷却仓21与冷却盘20设置于箱体1的上方,当风机31将箱体1内的热量从散热孔11排出来时,也侧面辅助了位于冷却盘20中冷却液尽可能多的吸收箱体1内的热量,达到尽快散热的目的,结构合理,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参见图1所示,具体的,连接管包括进水管22和出水管24,进水管22的一端穿过箱盖10与冷却仓21连接,另一端与冷却盘20连接,进水管22靠近冷却仓21的一端上设有水泵23,水泵23能驱动冷却液在冷却仓21与冷却盘20之间进行定向的良好循环,保证箱体1的散热。出水管24的一端与冷却盘20的一侧连接,另一端穿过箱盖10与冷却仓21连接,与进水管22共同将冷却仓21与冷却盘20连接,构成散热的循环回路。

参见图1所示,箱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多个风机筒30,每一风机筒30内均设有一风机31,风机筒30上设有挡网32,挡网32由若干根金属丝按照规律构成交叉网状结构,嵌合在风机筒30上,挡网32的设置能有效的防止异物吸到风机31上,保证风机31的正常运转,也能防止异物进入箱体1内损坏其内部的元器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箱体1,而影响内部元器件的寿命及运行。从箱体1的实际尺寸和散热需求的角度出发,风机31的个数优选为4个,规律的分布于箱体1的前侧面上。进一步的,挡网32与风机筒30可拆卸连接,当使用一段时间挡网32上聚集较多的灰尘后,使用人员可以方便地将挡网32从风机筒30上拆卸下来清洗或清理,一方面保证风机31的良好运行及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保证了箱体1内的洁净,延长了箱体1内元器件的寿命。

参见图1所示,箱体1上还设有箱门6,箱门6位于箱体1的右侧,当箱体1内的元器件需要维修、更换或其他原因需要打开箱体1时,操作人员直接打开箱门6即可,相比于传统通过螺丝固定侧板的方式,箱门6的设置更为方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较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的,箱门6上设有拉手60,方便箱门6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根据力学原理,进水管22的一端与冷却仓21的底部连接,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就进入到进水管22内,进水管22的另一端与冷却盘20的底部中心连接,能使新进入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与在冷却盘20内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充分混合及交换,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参见图3所示,在冷却盘20内还设有导流片25,导流片25呈螺旋旋涡状,且导流片25位于冷却盘20的中心,其中心与冷却盘20的中心重合,也与进水管22同冷却盘20的连接点对应。导流片25主要起导流的作用,防止冷却盘20内的冷却液循环交换不充分而影响散热,设置导流片25后,当冷却液从进水管22进至冷却盘20中时,冷却液能根据导流片25的导向循环,保证冷却盘20内冷却液的交换,进一步的提高冷却液循环时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箱体1的顶部还设有多片散热翅片4,目前,散热翅片4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散热翅片4设置于箱盖10上方,且与箱盖10上的散热孔11交错设置,保证其不影响散热孔11的散热。散热翅片4的一端位于箱体1的内部,位于箱体1的一端位于冷却盘20的上方,另一端则伸入冷却仓21内,能辅助散热翅片4的散热。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散热翅片4有尽可能大的散热面积,散热翅片4倾斜设置于箱盖10上,相比于其他方式的设置,倾斜设置的散热面积最大,能最大程度上的加快箱体1的散热。

优选的,在箱体1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温度显示器能实时监测并显示箱体1内的实际温度,设于箱体1前侧面上的多个风机31均由一个总的电机控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使用人员根据箱体1上的温度显示器显示的实际温度,去调节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风机31的转速,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的,若温度显示器显示箱体1内的实际温度较低,则可以将风机31的转速调慢,若温度显示器显示箱体1内的实际温度较高,接近或超过了箱体1本身或元器件预定的承受温度,存在安全隐患,则此时可以将风机31的转速调快,加快箱体1内热空气的排出,加快散热。可调节转速的风机31可以根据箱体1的实际情况去确定速度,有效的节约了电量,设计合理,节能环保。

优选的,箱盖10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一根支撑杆12,支撑杆12主要用于支撑冷却仓21,使冷却仓21与箱盖10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留有一定的区域供箱盖10上的散热孔11将热量排除箱体1外,也为散热翅片4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结构合理,在整体结构紧凑的前提下,留有足够大的散热空间。由于冷却仓21内满载冷却液,质量较大,为了保证冷却仓21的稳定性,在箱盖10的顶部每一侧上均设有两根支撑杆12,冷却仓21的四个端角下均设有一支撑杆12。

优选的,散热箱还包括支撑脚5,支撑脚5包括伸缩杆52、底座50和弹性件51。其中,伸缩杆52的一端与箱体1底部连接,底座50设于伸缩杆52的下方,呈扁平长方体,用于作为支撑底座,保证其与地面有尽可能大的支撑面积,使箱体1整体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弹性件51设于底座50和伸缩杆52之间,弹性件51具体包括套筒和弹簧,套筒为中空结构,套筒的一端与底座50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于伸缩杆52上,弹簧则设于套筒内,弹簧抵持于伸缩杆52和底座50之间,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杆52连接,另一端与底座50连接,构成弹性支撑脚,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箱体1的晃动,当有外力作用于箱体1时,弹性件51发生相应的形变,抵消箱体1的晃动,起到减震的效果,使箱体1本身保持较平稳的状态,有利于其内部元器件的运行。

散热箱在工作时,冷却仓21内的冷却液通过进水管22和出水管24在冷却盘20内导流片25的导流下不断循环,冷却盘20吸收箱体1内上部的热量,再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排出箱体1外。另外,风机31工作时产生气流,将箱体1内下部的热量从箱体1顶部的散热孔11排出,箱体1顶部的散热翅片4吸收气流从底部带来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冷却盘20和多个风机31构成完整的散热体系,将箱体1上部和下部的热量均匀排出,最大的保证了箱体1能及时散热降温,保证了箱体1内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相比于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