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NGSFF固态硬盘的硬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3319发布日期:2019-07-31 20:42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NGSFF固态硬盘的硬盘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NGSFF固态硬盘的硬盘盒。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价值凸显,作为数据最重要的保障,服务器硬盘在选择上也是重中之中。近期三星推出了专为服务器设计的全新形态固态硬盘NGSFF,其外形如图14所示。整张NGSFF固态硬盘的外框尺寸为11cm x 3.05cm,且针对NAND(与非门)颗粒做了最优布局,容量可达4-16TB,是其上一代M.2的2-4倍,并且最大功耗只有16w,支持热插拔功能。因此,全新形态的固态硬盘NGSFF在性能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应用前景良好。

目前,应用于NGSFF固态硬盘的硬盘盒如图15所示,包括盒体,在盒体的前端设置有目前服务器领域中常用的锁紧模块。该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点:

第一,由于锁紧模块自身需要占用一定的深度空间,这样势必会加大整个硬盘模块的外形尺寸。

第二,由于传统的锁紧模块设置于盒体的前端,形成遮挡,不利于进风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NGSFF固态硬盘的硬盘盒,该硬盘盒不仅体积小巧,有利于节省空间,从而提高整机的存储密度,而且有利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NGSFF固态硬盘的硬盘盒,包括一截面呈U型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底板的前端设置有侧壁,且所述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孔;

所述盒体的右侧壁从后往前依次划分为固定部和弹性压紧部,所述的弹性压紧部上设置有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折边,所述的第一折边上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紧部的下端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折边。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折边与所述盒体的底板共面,且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折边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壁的左端设置有第三折边,且所述的第三折边与所述盒体的左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紧部的悬空端套设有防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紧部上、下两侧的向外侧翻折的定位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基材本身的弹性,直接将侧壁的一部分作为锁紧机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硬盘盒的体积更加小巧,节省了空间,从而可以放置更多的NGSFF固态硬盘,提高整机的存储密度。

2、通过在前侧壁设置进风孔,有利于整机散热。

3、通过在前侧壁的上端设置第一折边,并在第一折边上设置凸起,从而形成凸点屏蔽,有利于电磁干扰测试。

4、通过在弹性压紧部的下端设置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折边,增加了弹性压紧部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NGSFF固态硬盘安装到硬盘盒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硬盘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硬盘盒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硬盘盒处于锁紧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NGSFF固态硬盘安装到机箱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主视图;

图12为硬盘盒与安装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NGSFF固态硬盘的俯视图;

图15为NGSFF固态硬盘安装到传统硬盘盒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左侧壁,3-右侧壁,31-固定部,32-弹性压紧部,321-定位部,322-第二折边,4-前侧壁,41-第一折边,411-凸起,42-进风孔,43-第三折边,5-NGSFF固态硬盘,6-机箱,7-安装架,71-定位槽,8-锁紧模块,9-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适用于NGSFF固态硬盘的硬盘盒包括底板1、左侧壁2和右侧壁3,且所述的底板1、左侧壁2和右侧壁3共同形成了一个截面呈U型的盒体。所述底板1的前端设置有一向上延伸的前侧壁4,且所述的前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4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风孔42呈方形,且多个进风孔42呈矩阵排列。NGSFF固态硬盘5设置于所述的盒体内,并通过锁紧螺钉与所述盒体的底板1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的右侧壁3从后往前依次划分为固定部31和弹性压紧部32,且所述弹性压紧部32的前端突出于所述的前侧壁4。所述弹性压紧部32的下端与所述的底板1分离,且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的弹性压紧部32向外侧倾斜。如图5所示,所述的弹性压紧部32上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定位部32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部321为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紧部32上、下两侧的向外侧翻折的定位突片,且所述定位突片的后侧面为一斜面。所述的机箱6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部321相配合的定位槽71。

在这里,所述的机箱6组件包括机箱6本体和设置于机箱6内的起支撑作用的各种安装架7、隔板等。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0、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的机箱6内设置有安装架7,所述的安装架7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的安装架7内沿上下方向布置三组硬盘模块。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凸台,用于承托硬盘模块,且在插拔硬盘模块时可以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右侧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部321相配合的定位槽71。

在这里,所述的硬盘模块为NGSFF固态硬盘5安装到硬盘盒内形成的一个整体的简称,下同。

上述结构只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具体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硬盘模块也可以竖直放置,安装槽可以设置在安装架7或是隔板上,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机箱6侧壁上,安装槽具体的设置位置,需要根据服务器的整体架构进行适应性设计。

进一步地,由于NGSFF固态硬盘5的上侧面是裸露的,因此在进行电磁干扰测试时会受到影响,但是,若将所述硬盘盒的上侧面封闭,一方面不利于NGSFF固态硬盘5的安装,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制造成本。为此,如图2所示,所述前侧壁4的上端设置有一向后侧延伸的第一折边41,且所述第一折边4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凸起411。当所述的硬盘模块安装到位后,所述的凸起411压紧在相邻硬盘模块的硬盘盒的下侧面上或安装架7、隔板、机箱6本体等机箱6组件上,形成凸点屏蔽。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位于最上方的硬盘盒上的凸起411压紧在所述安装架7的顶板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折边41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锁紧螺钉的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弹性压紧部32的结构强度,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压紧部32的下端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折边322,在这里所述第二折边322起到筋板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折边322与所述的底板1共面,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折边322的缺口。如图8和图9所示,当所述的硬盘盒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的第二折边322与底板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M,且所述的距离M大于所述定位部321插入到所述定位槽71内的深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整个硬盘盒的结构强度,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左侧壁2和右侧壁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向下侧翻折的翻边。

进一步地,由于平时在取拿硬盘模块时都是拿住硬盘模块的头部,即前侧壁4的位置,若所述的前侧壁4与左侧壁2和右侧壁3均不连接,则很容易发生变形。为此,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前侧壁4的左端设置有一向后侧延伸的第三折边43,且所述的第三折边43通过铆钉与所述的左侧壁2铆接。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插拔硬盘模块时划伤手,如图1和图13所示,所述弹性压紧部32的悬空端套设有防护套9。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套9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安装时,首先,将硬盘模块对准槽位,然后向机箱6内推动硬盘模块,直至所述硬盘盒的定位部321插接到机箱6组件的定位槽71内,实现整个硬盘模块的锁固;

拆卸时,向靠近NGSFF固态硬盘5的一侧按压弹性压紧部32,直至定位部321脱离机箱6组件上的定位槽71,然后握住弹性压紧部32的悬空端向外拉动硬盘模块,实现硬盘模块的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