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5646发布日期:2019-09-20 21:1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触摸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触摸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设备运用于家电设备中,现有的触摸显示设备一般为白电LED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的触摸显示片贴设在盖板上,再将盖板贴设有触摸显示片的一侧贴到壳体上,触摸显示片与主板相连,LED光亮透过导光支架的透光区到达膜片上,让膜片上的图案显示出来,对应膜片上的图案点触盖板让触摸显示片产生相应的功能。但是,盖板一般为玻璃或亚克力板,容易划伤良品率低,触摸显示片又与盖板相粘黏,从而盖板报废会导致触摸显示片一起报废,增加成本。同时,触摸显示片粘贴在盖板上制程难度高,气泡难以处理,不良率高。且在壳体报废会导致玻璃及触摸工能片一起报废,同样提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设备,使得触摸显示设备成本降低和制造难度减小,并且提高制程可行性和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设备,包括:

壳体,包括:底板、围绕于所述底板上的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底板上围成容置区,所述底板上还开设与所述容置区连通的镂空区;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容置区的一侧,所述盖板盖住所述镂空区,且所述盖板至少对应所述镂空区的部分为透明区;

触控显示层,包括:印刷有若干图案的膜片、与所述膜片粘合的触摸显示片;所述触控显示片嵌设于所述镂空区内,并与所述盖板贴合;

导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区内,并与所述触控显示层的所述膜片贴合;

带有背光源的主板,设置于所述导光组件背离所述触控显示片的一侧;所述主板还与所述触控显示片电性连接,且所述主板上的背光源用于通过所述导光组件打亮所述膜片上的各图案;

背壳,设置于所述主板背离所述导光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所述触控显示层的所述触摸显示片压紧在所述盖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设有壳体、盖板、触控显示层、导光组件、带有背光源的主板和背壳,壳体的底板上开设有镂空区,镂空区与容置区相通,盖板设置于壳体的底板远离容置区的一侧,盖板至少对应镂空区的部分为透明区,而触控显示层包括膜片和与膜片粘合的触摸显示片,触控显示层嵌入在镂空区内,在主板上的背光源通过导光组件打亮膜片上的各图案,从透过透明区可看到各图案。且触控显示片并与盖板贴合,背壳设置于主板背离导光组件的一侧,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将触控显示层的触摸显示片压紧在盖板上触控显示片与主板电性连接,从而通过盖板可触控到触控显示片,让触控显示片反应相应的功能。并且,由于触控显示片只是被紧压在盖板上,在盖板被划伤需要更换时,可只更换盖板,不会影响到触摸显示片,降低了成本。且盖板与触摸显示片之间无需粘贴,通过背板抵压让触摸显示片与盖板紧贴,降低了安装难度,制程可行性更高,进而提高了良品率。另外触摸显示层嵌入在镂空区内,在壳体损坏更换时,同样也不会损坏触摸显示片,进而也降低了成本。

另外,所述盖板为透明盖板。

另外,所述导光组件包括:

导光支架,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层设置,所述导光支架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层的方向至少一个通光区;

柔性缓冲层,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层与所述导光支架之间;所述柔性缓冲层分别与所述触控显示层中的所述膜片和所述导光支架背离所述背壳的一侧贴合,且所述柔性缓冲层对应所述导光支架上的各所述通光区分别开设通光孔;

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支架背离所述柔性缓冲层的一侧。从而在触摸显示片报废时,通过柔性缓冲层将导光支架和触摸显示层隔开,可只对柔性缓冲层有损伤,保护了导光支架,柔性缓冲层价格便宜,进而降低了成本。且柔性缓冲层为柔性,使得触摸显示层与导光支架之间柔性连接,进一步保护了触摸显示层。

另外,所述导光支架上还与所述壳体相互卡接。从而将导光支架定位在壳体内,放置其发生偏移。

另外,所述壳体上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还形成若干环绕于所述容置区的卡环;

所述导光支架上还形成若干凸起,且所述凸起的数量与卡环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导光支架上的各所述凸起分别与各自所对应的所述卡环卡接。对导光支架进行定位,让导光支架安装入容置区时,正对镂空区,让透光导光支架的光准确的照亮膜片。

另外,所述背壳相对于所述主板的一侧具有一被所述主板嵌入的安装槽。主板安装时,先放入安装槽内定位主板,防止主板移动。

另外,所述背光源为分布于所述主板上的LED光源。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触摸显示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触摸显示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盖板2、触控显示层3、导光组件4、带有背光源的主板5和背壳6。壳体1包括底板11、围绕于底板11上的侧壁12,侧壁12在底板11上围成容置区,底板11上还开设与容置区连通的镂空区7。盖板2设置于底板11远离容置区的一侧,盖板2盖住镂空区7,且盖板2至少对应镂空区7的部分为透明区8。触控显示层3包括印刷有若干图案的膜片31、与膜片31粘合的触摸显示片32;触控显示片嵌设于镂空区7内,并与盖板2贴合。导光组件4设置于容置区内,并与触控显示层3的膜片31贴合。带有背光源的主板5设置于导光组件4背离触控显示片的一侧,主板5还与触控显示片电性连接,且主板5上的背光源用于通过导光组件4打亮膜片31上的各图案。背壳6设置于主板5背离导光组件4的一侧,并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用于将触控显示层3的触摸显示片32压紧在盖板2上。主板5通过螺钉锁紧的背壳6上。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设有壳体1、盖板2、触控显示层3、导光组件4、带有背光源的主板5和背壳6,壳体1的底板11上开设有镂空区7,镂空区7与容置区相通,盖板2设置于壳体1的底板11远离容置区的一侧,盖板2至少对应镂空区7的部分为透明区8,而触控显示层3包括膜片31和与膜片31粘合的触摸显示片32,触控显示层3嵌入在镂空区7内,在主板5上的背光源通过导光组件4打亮膜片31上的各图案,从透过透明区8可看到各图案。且触控显示片并与盖板2贴合,背壳6设置于主板5背离导光组件4的一侧,并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将触控显示层3的触摸显示片32压紧在盖板2上触控显示片与主板5电性连接,从而通过盖板2可触控到触控显示片,让触控显示片反应相应的功能。并且,由于触控显示片只是被紧压在盖板2上,在盖板2被划伤需要更换时,可只更换盖板2,不会影响到触摸显示片32,降低了成本。且盖板2与触摸显示片32之间无需粘贴,通过背板抵压让触摸显示片32与盖板2紧贴,降低了安装难度,制程可行性更高,进而提高了良品率。另外触摸显示层嵌入在镂空区7内,在壳体1损坏更换时,同样也不会损坏触摸显示片32,进而也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盖板2为透明盖板2,可为玻璃或是亚克力板。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导光组件4包括导光支架41和柔性缓冲层42,导光支架41平行于触控显示层3设置,导光支架41沿垂直于触控显示层3的方向至少一个通光区10。柔性缓冲层42可为泡面,设置于触控显示层3与导光支架41之间。柔性缓冲层42分别与触控显示层3中的膜片31和导光支架41背离背壳6的一侧贴合,且柔性缓冲层42对应导光支架41上的各通光区10分别开设通光孔20。主板5设置于导光支架41背离柔性缓冲层42的一侧。从而在触摸显示片32报废时,通过柔性缓冲层42将导光支架41和触摸显示层隔开,可只对柔性缓冲层42有损伤,保护了导光支架41,柔性缓冲层42价格便宜,进而降低了成本。且柔性缓冲层42为柔性,使得触摸显示层与导光支架41之间柔性连接,进一步保护了触摸显示层。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导光支架41上还与壳体1相互卡接。从而将导光支架41定位在壳体1内,放置其发生偏移。

具有的说,如图1所示,壳体1上背离盖板2的一侧还形成若干环绕于容置区的卡环30,导光支架41上还形成若干凸起40,且凸起40的数量与卡环30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导光支架41上的各凸起40分别与各自所对应的卡环30卡接。卡环30可设置在镂空区7的四周。对导光支架41进行定位,让导光支架41安装入容置区时,正对镂空区7,让透光导光支架41的光准确的照亮膜片31。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背壳6相对于主板5的一侧具有一被主板5嵌入的安装槽9,主板5安装时,先放入安装槽9内定位主板5,防止主板5移动,之后在通过螺钉将主板5锁在背壳6上。

优选的,背光源为分布于主板5上的LED光源。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