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3796发布日期:2019-10-22 21:0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读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行记录于卡上的数据的读取或数据向卡的记录的读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进行记录于卡上的数据的读取或数据向卡的记录的读卡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是具备卡的输送机构(卡输送机构)的卡输送式的读卡器,在读卡器的内部形成有输送卡的卡输送路径。卡输送机构具备与卡接触并输送卡的输送辊、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输送辊的动力传递机构。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中,动力传递机构具备齿轮、带轮及带。齿轮、带轮及带配置于读卡器的本体框的侧面。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具备用于控制读卡器的电路基板。电路基板是刚性基板,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电路基板以覆盖齿轮、带轮及带的方式固定于本体框的侧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86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中,为了不使卡输送路径上的卡的输送因为构成卡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带轮及带等动力传递零件的污染而产生障碍,需要定期清洗动力传动零件。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中,由于齿轮、带轮及带等动力传递零件被固定于本体框的侧面的电路基板覆盖,所以若不卸下电路基板,则难以清洗动力传递零件。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读卡器的情况下,清洗动力传递零件的作业变得繁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读卡器,即使将构成卡输送机构的一部分的齿轮等动力传递零件配置于读卡器的本体框的侧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动力传递零件的清洗。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读卡器,进行记录于卡上的数据的读取及数据向卡的记录中的至少任一方,其特征在于,具备:本体框,所述本体框上形成有输送卡的卡输送路径;卡输送机构,所述卡输送机构在卡输送路径上输送卡;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用于控制读卡器,在卡输送路径上输送的卡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电路基板是形成为平板状的刚性基板,且以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本体框的下端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读卡器中,平板状的刚性基板即电路基板以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本体框的下端侧。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构成卡输送机构的一部分的齿轮等动力传递零件被配置于本体框的侧面的情况下,即使不卸下电路基板,也能够进行齿轮等动力传递零件的清洗。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即使齿轮等动力传递零件被配置于读卡器的本体框的侧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齿轮等动力传递零件的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读卡器具备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连接器安装于在卡输送路径上输送的卡的宽度方向上的电路基板的端部。当这样构成时,即使电路基板安装于本体框的下端侧,也容易将配线连接到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读卡器具备编码器单元,所述编码器单元用于测定在卡输送路径上输送的卡的输送距离,编码器单元具备:辊,所述辊与在卡输送路径上输送的卡的上表面接触并旋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用于固定辊;圆盘状的检测板,所述检测板固定于旋转轴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探测检测板;单元框,所述单元框能旋转地保持旋转轴且保持传感器,并且被安装于本体框上,单元框在被保持于本体框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能够向辊离开卡输送路径的方向移动。

当这样构成时,即使不从本体框卸下单元框,通过使单元框向辊离开卡输送路径的方向移动,也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置于离开卡输送路径的位置的辊的清洗。另外,即使不从本体框卸下单元框,也能够更换配置于离开卡输送路径的位置的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编码器单元的辊的更换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在本体框及单元框中的任一方形成有限制凸部,所述限制凸部用于在与在卡输送路径上输送的卡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定位单元框,在本体框及单元框中的任一另一方形成有卡合孔,所述卡合孔与限制凸部卡合,在与卡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定位单元框,单元框在被保持于本体框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能够在卡的宽度方向上滑动,当使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向卡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滑动时,限制凸部和卡合孔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当限制凸部和卡合孔的卡合状态解除时,单元框在被保持于本体框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能够向辊离开卡输送路径的方向移动。

当这样构成时,如果在进行了辊的清洗或辊的更换作业后,使单元框移动到移动前的原来的位置之后,向卡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滑动,则能够使限制凸部和卡合孔卡合,在与卡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定位单元框。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编码器单元的辊的清洗或辊的更换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读卡器具备用于将单元框固定在本体框上的螺丝,当卸下螺丝时,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能够向卡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滑动。当这样构成时,仅卸下螺丝,即可使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向卡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滑动,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编码器单元的辊的清洗或辊的更换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当限制凸部和卡合孔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单元框在被保持于本体框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能够向辊离开卡输送路径的方向转动。当这样构成时,在限制凸部和卡合孔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例如与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能够向辊离开卡输送路径的方向滑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读卡器的结构。另外,当这样构成时,在限制凸部和卡合孔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与单元框相对于本体部能够向辊离开卡输送路径的方向滑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在进行了辊的清洗或辊的更换作业后,使单元框容易地返回限制凸部和卡合孔能够卡合的位置。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辊的清洗或辊的更换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从传感器引出的配线通过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的转动中心的附近而穿绕到本体框一侧。当这样构成时,即使使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转动,配线也不会大幅变动,因此,能够缩短配线的长度。另外,由于即使使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转动,配线也不会大幅变动,因此,在使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转动时,从传感器引出的配线不易挂住本体框等。因此,使单元框相对于本体框转动时的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当这样构成时,即使缩短配线的长度,在进行辊的清洗或辊的更换作业时,也无需将配线从本体框侧卸下,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辊的清洗或辊的更换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读卡器具备能转动地安装于本体框上的开闭框和用于在卡输送路径上探测卡的卡探测机构,卡探测机构是具有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卡输送路径的方式配置的发光部及受光部的透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发光部及受光部中的任一方安装于本体框上,发光部及受光部中的任一另一方安装于开闭框上,开闭框在闭位置和开位置之间,将在卡输送路径上输送的卡的宽度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本体框能转动,所述闭位置是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卡输送部配置发光部和受光部的位置,所述开位置是发光部的周边部及受光部的周边部露出的位置。当这样构成时,通过使开闭框向开位置转动,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光部的周边部及受光部的周边部的清洗。

实用新型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读卡器中,即使将构成卡输送机构的一部分的齿轮等动力传递零件配置于读卡器的本体框的侧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动力传递零件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读卡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不同的方向表示图1所示的读卡器的、开闭框处于开位置且单元框处于辊更换位置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读卡器的侧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读卡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5(A)及图5(B)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开闭框及开闭框的周边部分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6是图5(B)的E部的放大图。

图7(A)是图5(A)的F部的放大图,图7(B)是图5(A)的G部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读卡器的、开闭框处于开位置且单元框处于辊更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编码器单元及编码器单元的周边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读卡器

2卡

3卡输送机构

4卡输送路径

5本体框

6开闭框

6A闭位置

6B开位置

13卡探测机构

14编码器单元

15电路基板

45发光部

46受光部

49连接器

50辊

51旋转轴

52狭缝板(检测板)

53传感器

54单元框

54a卡合孔

63a限制凸部

64配线

65、66螺丝

Y卡的宽度方向

Z上下方向、卡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读卡器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读卡器1的立体图。图2是从不同的方向表示图1所示的读卡器1的、开闭框6处于开位置6B且单元框54处于辊更换位置54A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读卡器1的侧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读卡器1的结构的概略图。图5(A)及图5(B) 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开闭框6及开闭框6的周边部分的结构的概略图。图6是图5(B)的E部的放大图。图7(A)是图5(A)的F部的放大图,图7(B)是图5(A)的G部的放大图。

本方式的读卡器1是用于进行记录于卡2上的数据的读取及数据向卡 2的记录中的至少任一方的装置,被装设于ATM等规定的上位装置上来使用。读卡器1是具备输送卡2的卡输送机构3的卡输送式的读卡器。在读卡器1的内部形成有输送卡2的卡输送路径4。读卡器1具备形成卡输送路径4的本体框5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本体框5上的开闭框6。

卡2例如是厚度为0.7~0.8mm左右的矩形的氯乙烯制的卡,在卡2 上形成有记录磁数据的磁条。另外,在卡2中内置有IC芯片,在卡2上形成有IC芯片的外部连接端子。此外,在卡2中也可以内置通信用的天线。另外,卡2也可以是厚度为0.18~0.36mm左右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卡,也可以是规定厚度的纸卡等。

另外,如图4所示,读卡器1具备:进行记录于卡2上的磁数据的读取及磁数据向卡2的记录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磁头8、9、具有与形成于卡2 中的IC芯片的外部连接端子接触的多个IC触点弹簧10的IC触点块11、读取卡2的表面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12、用于在卡输送路径4上探测卡2 的多个卡探测机构13。另外,读卡器1具备用于测定在卡输送路径4上输送的卡2的输送距离的编码器单元14和用于控制读卡器1的电路基板15。

在本方式中,在卡输送路径4中,沿图1等中的X方向输送卡2。即, X方向是卡2的输送方向。另外,与X方向正交的图1等中的Z方向是在卡输送路径4上输送的卡2的厚度方向,与X方向和Z方向正交的图1等中的Y方向是在卡输送路径4上输送的卡2的宽度方向(短边宽度方向)。在本方式中,在卡输送路径4上输送的卡2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一致。

另外,在本方式中,Z方向中的图1等中的Z1方向侧为“上”侧,其相反侧即图1等中的Z2方向侧为“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前后方向中的图1等中的X1方向侧设为“前”侧,将其相反侧即图1等中的X2 方向侧设为“后”侧。另外,将左右方向中的图1等中的Y1方向侧设为“右”侧,将其相反侧即图1等中的Y2方向侧设为“左”侧。

在本体框5的前端形成有插入并且排出卡2的卡插入口17。本体框5 具备构成本体框5的右侧面的平板状的侧板18和构成本体框5的左侧面的平板状的侧板19。另外,本体框5具备构成卡输送路径4的输送导向件 30。在本体框5的后上端侧安装有作为开闭框6的转动中心的支承轴31。支承轴31以使支承轴31的轴向和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侧板18、19 上。

开闭框6能够以支承轴31为转动中心相对于本体框5进行转动。即,开闭框6能够以左右方向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本体框5进行转动。另外,开闭框6能够在由开闭框6覆盖本体框5的后侧部分的上表面的闭位置6A (图1、图3所示的位置)和开闭框6以支承轴31为中心向图3的顺时针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向上侧打开的开位置6B(图2所示的位置) 之间相对于本体框5进行转动。在开闭框6的前端部安装有用于将处于闭位置6A的开闭框6固定于本体框5上的锁定机构47。

卡输送机构3在卡输送路径4上输送卡2。卡输送机构3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20。另外,如图4所示,卡输送机构3具备多个输送辊对 21~23。本方式的卡输送机构3具备三个输送辊对21~23。输送辊对21~ 23从前侧朝向后侧依次配置。另外,输送辊对21~23在前后方向上以隔开恒定的间隔的状态配置。

输送辊对21由从下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下辊24和从上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上辊25构成。输送辊对22由从下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下辊 26和从上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上辊27构成。输送辊对23由从下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下辊28和从上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上辊29构成。下辊 24和上辊25以规定的接触压力接触。另外,下辊26和上辊27以规定的接触压力接触,下辊28和上辊29以规定的接触压力接触。卡2以被夹在下辊24、26、28和上辊25、27、29之间的状态被输送。

在固定于固定有上辊27的旋转轴的左端部的带轮32和固定于电动机 20的输出轴上的带轮33上挂设有带齿的带34(参照图2)。带轮32、33 及带34配置于侧板19的左侧。另外,固定于固定有上辊27的旋转轴的左端部的齿轮(图示省略)和固定于固定有下辊26的旋转轴的左端部的齿轮(图示省略)啮合。

在固定于固定有上辊27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带轮35和固定于固定有上辊25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带轮36上挂设有带齿的带37(参照图1)。另外,固定于固定有上辊25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齿轮38和固定于固定有下辊24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齿轮39啮合。带轮35、36、带37及齿轮38、 39配置于侧板18的右侧。即,带轮35、36、带37及齿轮38、39配置于本体框5的侧面(具体而言,为右侧面)。

在固定于固定有下辊26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带轮40和固定于固定有下辊28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带轮41上挂设有带齿的带42(参照图1)。另外,固定于固定有下辊28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齿轮43和固定于固定有上辊29的旋转轴的右端部的齿轮44啮合。带轮40、41、带42及齿轮43、 44配置于侧板18的右侧。即,带轮40、41、带42及齿轮43、44配置于本体框5的侧面(具体而言,为右侧面)。

磁头8、9配置于输送辊对22的后侧。磁头8以从下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方式配置,磁头9以从上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方式配置。磁头8 的间隙部和磁头9的间隙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IC触点块11配置于输送辊对23的后侧。图像传感器12配置于磁头8、9的后侧。IC触点块11 及图像传感器12安装于开闭框6上,且以从上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方式配置。

如图4所示,卡探测机构13是具有发光部45及受光部46的透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发光部45和受光部46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卡输送路径 4的方式配置。在本方式中,发光部45配置于卡输送路径4的下侧,受光部46配置于卡输送路径4的上侧。多个卡探测机构13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配置于卡输送路径4。发光部45安装于传感器基板 68上。受光部46安装于传感器基板69上。此外,图5(A)及图5(B) 中仅示出多个卡探测机构13中配置于最后侧的卡探测机构13。

传感器基板68固定于输送导向件30上。即,发光部45经由传感器基板68安装于本体框5的输送导向件30上。如图6、图7(A)及图7(B) 所示,发光部45的上侧被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罩70覆盖。罩70 固定于输送导向件30上,构成卡输送路径4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罩70起到防止卡输送路径4中的尘埃进入配置有发光部45及传感器基板68的部分的作用。

安装有多个卡探测机构13中配置于最后侧的卡探测机构13的受光部 46(以下,将该受光部46称作“第一受光部46”。)的传感器基板69被固定于开闭框6上。即,第一受光部46经由传感器基板69安装于开闭框6 上。另外,安装有除第一受光部46之外的剩余的受光部46的传感器基板 69被固定于输送导向件30上。即,除第一受光部46之外的剩余的受光部 46经由传感器基板69安装于输送导向件30上。

如图6所示,第一受光部46的下侧被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罩 71覆盖。罩71固定于开闭框6上,罩71的一部分从上侧面对卡输送路径 4。罩71起到防止卡输送路径4中的尘埃进入配置有第一受光部46及传感器基板69的部分的作用。此外,除第一受光部46之外的剩余的受光部 46的下侧也被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罩覆盖。

如上所述,IC触点块11及图像传感器12安装于开闭框6上。在开闭框6处于闭位置6A时,IC触点块11及图像传感器12从上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当开闭框6转动到开位置6B时,在本体框5的上侧,IC触点块 11及图像传感器12的图像读取部露出于外部。

另外,如上所述,发光部45安装于本体框5上,第一受光部46安装于开闭框6上。在开闭框6处于闭位置6A时,多个卡探测机构13中配置于最后侧的卡探测机构13的发光部45(以下,将该发光部45称为“第一发光部45”。)和第一受光部46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卡输送路径4配置。当开闭框6转动到开位置6B时,第一发光部45的周边部及第一受光部46 的周边部露出。具体而言,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罩71的一部分及罩70的上表面露出。

即,开闭框6能够在第一发光部45和第一受光部46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卡输送路径4配置的闭位置6A与第一发光部45的周边部及第一受光部 46的周边部露出的开位置6B之间,将左右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相对于本体框5进行转动。

电路基板15是形成为平板状的刚性基板。电路基板15例如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电路基板15以电路基板15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本体框5的下端侧。即,电路基板15以电路基板15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状态安装于本体框5的下端侧。

电路基板15配置于比卡输送路径4靠下侧的位置。电路基板15的上表面被罩48覆盖。在电路基板15上安装有多个连接器49。连接器49安装于左右方向上的电路基板15的端部。具体而言,连接器49安装于电路基板15的右端部。另外,连接器49安装于电路基板15的上表面。配线从右侧连接到连接器49。

(编码器单元及编码器单元的周边部分的结构)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读卡器1的、开闭框6处于开位置6B且单元框54处于辊更换位置54A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图1所示的编码器单元14及编码器单元14的周边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编码器单元14是为了测定在卡输送路径4上输送的卡2的输送距离并使卡2在卡输送路径4中停止在规定位置而设置的。如图9所示,编码器单元14具备与在卡输送路径4上输送的卡2的上表面接触并旋转的辊 50、固定辊50的旋转轴51、固定于旋转轴51上的作为检测板的狭缝板52、探测狭缝板52的传感器53。另外,编码器单元14具备可旋转地保持旋转轴51并且保持传感器53的单元框54。在单元框54上安装有覆盖狭缝板52及传感器53的罩55。

旋转轴51以旋转轴51的轴向和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辊50是具有与卡2的上表面接触的橡胶制的橡胶轮56和固定于旋转轴51上并在橡胶轮56的内周侧保持橡胶轮56的心轴57的橡胶辊。在心轴57上形成有插通旋转轴51的左端部的圆筒状的凸台57a。凸台57a配置于橡胶轮 56的右侧。凸台57a通过螺丝58固定于旋转轴51的左端部,当卸下螺丝 58时,可以从旋转轴51卸下辊50。即,当卸下螺丝58时,可以更换辊 50。

辊50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磁头8、9相同的位置。在辊50的下侧,以从下侧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方式配置有与辊50对置的对置辊59。辊50 和对置辊59以规定的接触压力接触。在固定对置辊59的旋转轴的右端部固定有带轮60(参照图9)。带轮60与带42卡合,对置辊59通过从带42 传递的动力进行旋转。

狭缝板52形成为圆盘状。在狭缝板52上形成有沿狭缝板52的周向排列的多个狭缝孔。多个狭缝孔在狭缝板52的周向上以恒定的间隔形成。狭缝板52固定于旋转轴51的右端部。传感器53是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透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传感器53的发光部和受光部以在左右方向上夹着狭缝板52的狭缝孔的方式配置。

单元框54配置于本体框5的右侧。即,单元框54配置于侧板18的右侧。单元框54安装于本体框5上。单元框54可以在被本体框5保持的状态下移动。具体而言,单元框54可以在以不会脱离本体框5的方式保持于本体框5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滑动,并且,可以将左右方向作为转动的轴向进行转动。

本体框5具备作为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的转动中心的转动中心轴62和用于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5定位单元框54的定位轴63。转动中心轴62及定位轴63固定于侧板18上。转动中心轴62 及定位轴63形成为细长的圆柱状。

转动中心轴62从侧板18朝向右侧突出,转动中心轴62的轴向和左右方向一致。在单元框54上形成有插通转动中心轴62的插通孔。在转动中心轴62的右端部安装有用于防止单元框54从转动中心轴62的脱落的挡圈67。在单元框54上形成的插通孔形成于单元框54的后端部。另外,该插通孔形成于比单元框54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侧的位置。即,单元框54在比单元框54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侧、且单元框54的后端侧,被转动中心轴62可转动地保持。

另外,单元框54以可以沿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被转动中心轴62保持。从传感器53引出的配线64(参照图9)通过转动中心轴62的附近穿绕到本体框5侧。即,配线64通过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的转动中心的附近穿绕到本体框5侧。配线64被连接到电路基板15。

定位轴63从侧板18朝向右侧突出,定位轴63的轴向和左右方向一致。如图9所示,在定位轴63的前端面(右端面)形成有用于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5定位单元框54的限制凸部63a。即,在本体框5上形成有用于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5定位单元框54的(限制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的移动的)限制凸部63a。限制凸部63a从定位轴63的前端面向右侧突出,形成为圆盘状。限制凸部 63a的外径比定位轴63的、除限制凸部63a以外的部分的外径小。

在单元框54上形成有与限制凸部63a卡合并且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5定位单元框54的卡合孔54a。卡合孔54a形成于构成单元框54的一部分的平板状的平板部54b。平板部54b以平板部54b 的厚度方向和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卡合孔54a是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平板部54b的圆孔状的贯通孔。另外,卡合孔54a形成于单元框54的前上端部。限制凸部63a从左侧嵌入卡合孔54a。

单元框54通过两个螺丝65、66固定于本体框5(参照图3)。即,读卡器1具备用于将单元框54固定在本体框5上的螺丝65、66。螺丝65 从右侧拧入形成于定位轴63的右端面的螺丝孔中(图示省略)。螺丝66 拧入在固定于侧板18上的固定轴(图示省略)上形成的螺丝孔内。该固定轴从侧板18朝向右侧突出,在固定轴的右端面形成有螺丝孔。另外,该固定轴配置于转动中心轴62的前侧。

如上所述,单元框54可以在被保持于本体框5上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滑动。在本方式中,当卸下螺丝65、66时,固定于本体框5上的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可以向右侧滑动。具体而言,单元框54可以在以不会从转动中心轴62脱离的方式被转动中心轴62支承的状态下沿着转动中心轴62相对于本体框5向右侧滑动。当使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向右侧滑动时,限制凸部63a脱离卡合孔54a,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参照图9的双点划线)。

当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解除时,单元框54在被保持于本体框5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5可以向辊50从卡输送路径4离开的方向移动。在本方式中,当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单元框54在被保持于本体框5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5可以向辊50从卡输送路径4离开的方向(辊50向上侧移动的方向)转动。具体而言,单元框54可以在被转动中心轴62支承的状态下以转动中心轴62 为转动中心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辊的更换方法)

在读卡器1中,在辊50产生损伤、或者辊50被污染而在辊50和卡2 之间产生打滑时,更换辊50。在更换辊50时,首先,将配置于闭位置6A 的开闭框6相对于本体框5转动到开位置6B。然后,卸下螺丝65、66,使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向右侧滑动,解除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 的卡合状态。

然后,使单元框54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具体而言,使单元框 54转动,将辊50整体提升至在本体框5的上表面侧露出的辊更换位置54A。在该状态下,卸下螺丝58,更换辊50。辊50的更换结束后,使单元框54 向图3的逆时针的方向转动,返回到转动前的原来的位置,之后,使单元框54向左侧滑动,使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卡合。然后,拧入螺丝 65、66,将单元框54固定于本体框5,使开闭框6从开位置6B转动到闭位置6A。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方式中,平板状的刚性基板即电路基板15以电路基板15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本体框5的下端侧。因此,在本方式中,即使不卸下电路基板15,也能够进行带轮35、36、40、41、带37、42及齿轮38、39、43、44等动力传递零件的清洗。因此,在本方式中,即使将带轮35、36、40、41、带37、42及齿轮38、39、43、 44等动力传递零件配置于本体框5的侧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动力传递零件的清洗。

另外,在本方式中,由于将电路基板15安装于本体框5的下端侧,所以即使是读卡器1被装设于上位装置上的状态,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带轮 35、36、40、41、带37、42及齿轮38、39、43、44等动力传递零件的清洗。

在本方式中,连接器49安装于电路基板15的右端部。因此,在本方式中,即使电路基板15被安装于本体框5的下端侧,也容易将配线从右侧连接到安装在电路基板15上的连接器49。

在本方式中,第一发光部45安装于本体框5,第一受光部46安装于开闭框6。另外,在本方式中,当开闭框6转动到开位置6B时,第一发光部45的周边部及第一受光部46的周边部露出。具体而言,当开闭框6转动到开位置6B时,面对卡输送路径4的罩71的一部分及罩70的上表面露出。因此,在本方式中,通过使开闭框6转动到开位置6B,能够容易地进行罩70、71的清洗。

在本方式中,编码器单元14的单元框54在保持于本体框5的状态下,相对于本体框5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在使开闭框6转动到开位置6B 之后,使单元框14相对于本体框5向右侧滑动时,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另外,在本方式中,当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 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单元框54能够以保持于本体框5的状态相对于本体框5向辊50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方向转动。

因此,在本方式中,即使不从本体框5卸下单元框54,通过在使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向右侧滑动后,使单元框54向辊50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方向转动,也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置于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位置的辊 50的清洗。另外,即使不从本体框5卸下单元框54,通过在使单元框54 相对于本体框5向右侧滑动后,使单元框54向辊50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方向转动,也能够更换配置于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位置的辊50。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容易地进行辊50的更换作业。

另外,在本方式中,如果在进行了辊50的清洗或辊50的更换作业后,使单元框54转动到转动前的本来的位置,之后向左侧滑动,则能够使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卡合,在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框 5定位单元框54。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辊50的清洗或辊50的更换作业。

另外,在本方式中,当卸下螺丝65、66时,固定于本体框5上的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可以向右侧滑动。即,在本方式中,仅卸下螺丝 65、66,即可使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向右侧滑动。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辊50的清洗或辊50的更换作业。另外,在本方式中,通过使单元框54向辊50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方向转动,能够容易地清洗对置辊59。

在本方式中,从传感器53引出的配线64通过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的转动中心的附近而穿绕到本体框5侧。因此,在本方式中,即使使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转动,配线64也不会大幅变动。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缩短配线64的长度。

另外,即使使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转动,配线64也不会大幅变动,因此,在使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转动时,配线64不易挂住本体框5等。因此,在本方式中,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转动时的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在本方式中,即使缩短配线64的长度,因为在清洗辊50 时或更换辊50时无需将配线64从本体框5侧卸下,所以也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辊50的清洗及辊50的更换作业。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的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之一例,但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的方式中,相当于限制凸部63a的限制凸部也可以形成于单元框54,相当于卡合孔54a的卡合孔也可以形成于本体框5。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传感器53是光学式传感器,编码器单元14具备光学式的编码器,但编码器单元14也可以具备磁式的编码器等光学式以外的编码器。进而,在上述的方式中,卡合孔54a也可以不是贯通孔。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单元框54也可以通过一根螺丝固定于本体框5,也可以通过三根以上的螺丝固定于本体框5。

在上述的方式中,在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单元框54在被保持于本体框5的状态下,也可以相对于本体框5向辊50 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方向直线或曲线地滑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本体框5上形成有用于向辊50离开卡输送路径4的方向引导单元框54的导向槽,嵌入该导向槽的导向用突起固定在单元框54上。

此外,如上述的方式那样,在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在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可转动的情况下,与在限制凸部 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可滑动的情况相比,无需在本体框5上形成导向槽,因此,能够简化读卡器1的结构。

另外,如上述的方式那样,在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可转动的情况下,与在限制凸部63a 和卡合孔54a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单元框54相对于本体框5可滑动的情况相比,在进行了辊50的清洗或辊50的更换作业后,能够容易地使单元框54返回限制凸部63a和卡合孔54a可卡合的位置。因此,当单元框 54相对于本体框5可转动时,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辊50的清洗或辊50的更换作业。

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将两个以上的受光部46安装于开闭框6。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受光部46安装于本体框5,将第一发光部45安装于开闭框6。进而,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发光部 45及第一受光部46安装于本体框5。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连接器49 也可以安装于电路基板15的左端部。另外,在上述的方式中,在进行辊 50的清洗或辊50的更换作业时,也可以将编码器单元14从本体框5卸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