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仿真器功能的STM32开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3835发布日期:2019-08-21 01:45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仿真器功能的STM32开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STM32开发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仿真器功能的STM32开发板。



背景技术:

STM32是近些年推出的芯片,通过编写软件,配套STM32开发板可以实现传感器采集,图像显示的交互,可以让使用者更方便的学习STM32。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STM32开发板板载资源较少、传感器接口不丰富、不带烧录仿真器,用户需要另外使用烧录仿真器进行下载和调试,而且开发板体积大,不易携带,不能做到体积小且功能丰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TM32开发板,自带烧录仿真器、板载资源丰富、提供扩展模块接口、板子体积小,方便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仿真器功能的STM32开发板,包括STM32F103RBT6芯片,晶振电路,烧录仿真器电路,LED灯电路,数码管电路,FLASH、E2PROM存储数据电路,USB通信和供电接口,蜂鸣器电路,电位器电路,温湿度传感器电路,RTC时钟电路,红外传感器输入接口,功能按键电路,模拟量接口输入接口电路,烧录仿真器功能切换开关电路,芯片部分引脚引出接口,5V和3.3V电源引出接口;

所述的晶振电路,烧录仿真器电路,LED灯电路,数码管电路,FLASH、E2PROM存储数据电路,USB通信和供电接口,蜂鸣器电路,电位器电路,温湿度传感器电路,RTC时钟电路,红外传感器输入接口,功能按键电路,模拟量接口输入接口电路,烧录仿真器功能切换开关电路,芯片部分引脚引出接口,5V和3.3V电源引出接口,均与所述的STM32F103RBT6芯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STM32开发板采用单层板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烧录仿真器电路为ST-LINK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STM32开发板自带烧录仿真器可以为开发板的主芯片下载代码以及仿真调试。

第二,本实用新型STM32开发板自带的烧录仿真器通过开关设置,可以对外部产品芯片下载代码以及仿真调试。

第三,本实用新型STM32开发板板载资源丰富、提供扩展模块接口、板子体积小、方便携带。

第四,本实用新型STM32开发板采用STM32为主控芯片,方便用户对STM32的开发学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STM32开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一种带仿真器功能的STM32开发板,所述STM32开发板采用单层板设计,所述STM32开发板包括STM32F103RBT6芯片1,晶振电路2,ST-LINK电路3,LED灯电路4,数码管电路5,FLASH、E2PROM存储数据电路6,USB通信和供电接口7,蜂鸣器电路8,电位器电路9,温湿度传感器电路10,RTC时钟电路11,红外传感器输入接口12,功能按键电路13,模拟量接口输入接口电路14,烧录仿真器功能切换开关电路15,芯片部分引脚引出接口16,5V和3.3V电源引出接口17;

所述的晶振电路2,ST-LINK电路3,LED灯电路4,数码管电路5,FLASH、E2PROM存储数据电路6,USB通信和供电接口7,蜂鸣器电路8,电位器电路9,温湿度传感器电路10,RTC时钟电路11,红外传感器输入接口12,功能按键电路13,模拟量接口输入接口电路14,烧录仿真器功能切换开关电路15,芯片部分引脚引出接口16,5V和3.3V电源引出接口17,均与所述的STM32F103RBT6芯片1相连。

上述STM32开发板上的ST-LINK电路3即为烧录仿真器电路,可以为开发板的主芯片下载代码以及仿真调试。

上述STM32开发板上的ST-LINK电路3和烧录仿真器功能切换开关电路15通过开关设置,可以对外部产品芯片下载代码以及仿真调试。

上述STM32开发板板载资源丰富、提供扩展模块接口、板子体积小、方便携带;采用STM32为主控芯片,方便用户对STM32的开发学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